桃花坞里唐伯虎

张朝安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苏州城里有著名的七里山塘街,有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平江路,还有众多名气响亮的精致园林。可你知道吗,在古城西北端有一个叫“桃花坞”的地方,也是值得打卡的景区。这里比较僻静,知名度不高,但若提到明朝四大才子的唐伯虎,恐怕就是家喻户晓的了。唐伯虎就是在桃花坞度过了青少年,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  著名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让人们对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唐伯虎印象深刻。其实,这只是文艺作品的虚构而己。据史书记载真实的唐伯虎和秋香没有关系,秋香比唐伯虎要大上百岁,根本不是同一代人。但两个人的坟墓倒是靠得近,就有文人墨客创作出这个脍炙人口的才子佳人故事,真实的唐伯虎哪有这么浪漫潇洒啊。</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唐伯虎(1470~1524)是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叫唐寅,伯虎是他的字,号六如居士。他出生在桃花坞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就聪明有过人的天赋,读书能过目不忘。16岁就考中秀才,他凭借出类拔萃的天资,养成了轻狂高傲的个性。他还喜欢喝酒,被人称“孺子狂童”。</p> <p class="ql-block">  唐伯虎28岁到南京参加科考乡试,并且中了第一名解元,第二年又参加会试,获得名列前茅的成绩。谁知道这次会考的试卷被人事先从考官手里买去了,结果东窗事发,朝廷定性这是科考案件,已经录取的名单全部取消,而且牵涉到唐伯虎也被抓进牢狱。后来,耗尽家财才被保出来,家里亲人都先后去世,还面临许多流言蜚语,一夜之间唐伯虎的命运被彻底改变,正如清朝一个学者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p> <p class="ql-block">  唐伯虎身心疲惫不堪,再没有考取功名走仕途之心,只能靠卖画为生,他看透红尘,纵情酒色、放荡不羁,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后来经济状况好些了,就在桃花坞盖了一间房,因为他开始信佛,所以取名“桃花庵”,在里面专心书画,还收了一些学生。时常和朋友一起聚会喝酒、吟诗作对,过着闲云野鹤似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唐伯虎和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桢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非常出色,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书法吸取前人的长处,形成自已的风格。他在文学上也是很有才华,他的诗言简意赅、浅显易懂。在桃花坞,他经常和朋友漫步花间小路,感受家乡美妙的自然美景,也曾外出游历山川享受江南的旖旎风光。</p> <p class="ql-block">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通俗易懂,唐伯虎不肯在达官贵人的车马前弯腰、阿谀奉承,宁可在苦中作乐。看似简单的诗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唐伯虎的书画很珍贵,如今世界各地博物馆都有收藏,下面这幅《葑田行犊图》是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珍品。画中一位老人手拿长鞭骑在牛背,牛角上挂着一卷书籍,老人表情悠哉悠哉。松树枝繁叶茂,显示郁郁葱葱。画中还题诗:骑牛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荫懒着鞭。</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欢唐伯虎的这幅画,还在画上题诗:牵牛从未敢蹊田,南亩躬耕定有年。手提漫疑包氏靷,心空哪忆祖生鞭。</p> <p class="ql-block">  寤歌斋就是睡醒后唱歌的意思,唐伯虎当年在桃花坞寤歌斋时,睏了就睡,醒了就唱唱歌,整天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伴。</p> <p class="ql-block">  但是,好景不长,封地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看中唐伯虎才华,邀请他到宁王府做事,这年他45岁。不久唐伯虎发现宁王在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准备起兵造反。他不想参与宁王的事,于是装疯卖傻寻找机会回到家乡。宁王起兵失败,牵连许多人,唐伯虎因已离开南昌躲过了杀身之祸。晚年的唐伯虎穷困潦倒,过得十分凄苦,最后疾病缠身,54岁就在一个寒冬腊月里与世长辞,结束了他多姿多彩、浪漫又潦倒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桃花坞原先因岁月沧桑,早已荒芜破烂不堪,如今已修复改造成一座江南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家,浓浓的姑苏风情。在此,你可以寻找唐伯虎曲折的人生轨迹,感悟他的书画诗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