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明代屯田戍边政策的重要屯堡之一,被人誉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就在这里,一踏入下司古镇,一座有着苗族文化特色、又兼具汉族建筑风格的牌坊映入眼帘,据说为清代所建的三开间八柱型牌坊,是下司古镇标志性的建筑,牌坊上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正中悬挂着四个黑底鎏金大字“下司古镇”,显示着古代少数民族工匠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地处清水江上游马尾河段,是“古苗疆栈道”东线主线区域,房屋为青瓦木楼,沿河而建,隔江相望,融合了少数民族、西洋、徽派和闽南派等风格,进入古镇,一条古香古色的街景映入眼帘,这条街称为清江街,走在青石板小街上,沿途可以浏览到两旁林立的青瓦屋、商铺,一栋栋清末民国初的古建筑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据传自设立翁袍蛮夷长官司始,至清代嘉庆年间被正式辟为商埠,后由民国初年发展为闹市,其中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物有禹王宫、福建会馆、下司古码头、江西会馆、广东会馆、阳明书院等,这里环境清幽,古风依旧、青瓦木楼、沿河而建、隔江相望、清风传雨、独享古镇神韵…</p> <p class="ql-block">在清水江畔,有着许多神秘而古老的古镇古村,这些古村镇有过辉煌的历史,从车水马龙的繁华中渐渐沉默,有的甚至被人们遗忘,下司古镇就是其中的古镇之一,这里曾是清水江畔最大的商业码头,清水江上游的商埠重镇,被誉为清水江上的明珠,只是外地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历来为苗、侗、仡佬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被辟为水运商埠,商业迅速兴起,民国初年的下司,其商业达到顶峰,成为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当时,下司镇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甚至还有海外客商迁徙定居于此,这里还是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经到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江大街是下司镇中最繁华的地段,民国初年,这里的商业极其兴盛,有贵阳、安顺以及川滇湘鄂闽赣的商帮长驻镇上,设有川滇会馆、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福建会馆等,各种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昼夜营业,清水江里的各型商船云集,水客往来不绝,船靠着船,帆挨着帆,船上灯火倒映江里,灿若繁星,岸边水上俨然一个大市场,曾被誉为“小上海”…</p> <p class="ql-block"> 石板与卵石路面托起的古朴沧桑,处处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斑驳,飞檐屋脊、陈砖旧瓦、柱础石雕,无不诉说着历经的荣耀与辉煌,一步一景,转身即是截然不同的风韵,让人不得不惊叹古镇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青砖伴着黛瓦马头墙的,是徽派建筑的江南院落,豪华大气的广东会馆,是色彩华丽的岭南建筑,禹王宫、观音阁古寺,楼宇大殿气势磅礴,巍然屹立的鼓楼,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不以一钉一铆而闻名于世,成为侗族人民团结拼搏精神的象征与文化标志,苗家的吊脚木楼,侗族的牌楼,西式的洋房等,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穿插,交相辉映,彼此衬托,完美融合在下司的古巷道里,满满印证了古镇的文明与繁华…</p> <p class="ql-block">隔着清水江望向对岸,是高低错落联排的吊脚楼,深棕色的木质外墙,连绵的青瓦屋顶,两侧微微翘起,形似牛角的屋脊,漫步江边疑似来到了清末民初繁华的商埠小镇…</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掠影</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里还有许多原住民居住在此,行走在古镇的每个角落、每条街巷,没有浮华,没有喧嚣,感受到的都是最地道的烟火气息和最传统的生活氛围,这里的商业味还不是很浓,物价便宜,民风淳朴,蓝莓才卖六块钱一斤,在这里,典雅与质朴,宁静与热闹,庄重与绮丽并立,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人文下司,天造山水”,这是对下司最好的褒扬…</p> <p class="ql-block">2023.8.8.贵州黔东南</p><p class="ql-block">莉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