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之行④——泉州·莆田篇(2024.12)

和平

<p class="ql-block">从厦门去泉州用时不长,两个多小时就可到达。两天厦门之行的兴奋仍未减退,坐在窗边望着外边的风景,回想在厦门一点一滴的美好记忆。然而窗外一种特有的景像深深吸引住俺,那一座座连成片的小洋楼让俺多了些想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泉州的笫一站就是著名的开元寺,它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我国东南地区一座非常重要佛教寺院,它始建于唐朝,初名“莲花寺”。在唐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为开元寺。它是我国中古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在2021年7月,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在开元寺山门前的门上写有“紫云”二字,说是一位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所写,寓意着开元寺的祥瑞之气。</p> <p class="ql-block">山门是开元寺的正门,也是进入寺院的第一道门户。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手持法器,威武庄严,守护着寺院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山门内有幅对联很有名,说是朱熹所写“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表达了泉州自古以来佛教盛行,满街皆是圣人的意境。对联的上联强调了泉州作为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下联则比喻了泉州人具有圣人般的品德风貌‌‌。</p> <p class="ql-block">进山门后可见寺的标识介绍</p> <p class="ql-block">在通往大雄宝殷的道旁,有两座建于一千多年前的石塔,造型类似藏经宝匣,故得名宝箧印经塔。石构大型宝箧印经塔现仅存于闽浙粤沿海三省,特别是泉州一带,它们仅建于宋元两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遗泉州遗产点,它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该寺的大雄宝殿为寺内最主要的建筑,乃是我国古建筑中最高的形制,通高二十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大殿重檐居中有“桑莲灋(法)界”四字匾额。据介绍寺庙现占地面积约八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span></p> <p class="ql-block">在开元寺为何提“桑莲法界”呢?这个“桑”说的是什么呢?导游小舒给我们介绍说,在开元寺的大雄宝殿西侧的西廊,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桑树,遮天蔽日,虬枝犹如神龙蜿蜒。这就是开元寺的镇寺之宝——桑莲。照片中就是这棵千年桑树,它巳历经1300多年沧桑,至今仍生机盎然,被列为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据介绍有一年树被雷击了,一下子把树干部分劈开了三瓣,但树仍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它三根分开的树干居然都活了,而且每一根都非常茂盛。我们在现场看时也确实这样。桑莲老树主干一分为三,像三条龙,各自伸向一方,树叶依然茂盛,生命力很强,人们说这是泉州开元寺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内可见两旁古榕参天,特别是主殿——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它们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古诗曰“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名声,响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还有一对著名的建筑,就是东西双塔,它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石塔之一,分别称为镇国塔和仁寿塔,它们体现了唐宋时期的建筑特征,反映了众生均有佛性的平等理念,同时也是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见证。两座塔均为宋代五层八角式楼阁式石塔,历经多次地震与台风而不倒,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据寺内资料介绍西塔称为仁寿塔,高45.06米,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塔高耸入云,气势恢宏。塔身上的浮雕栩栩如生,包括金刚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等形象,展示了宋代绘画的艺术魅力,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照片就是仁寿塔一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塔旁一石上刻有这么一个字,说“心”吧不像,因中心的点在外,说不是吧,和“心”肯定有关联。俺觉得它的寓意可能是把心放下的意思,还有种可能说的是“心上无物,物在心外”,以示解脱之意。</p><p class="ql-block">但听导游小舒说这块石头叫“放心石”,唐朝就有了。意思是把心中的那一点改在下面,寓意是提起千般烦,放下万事空。这是俺第一次见到,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资料上介绍东塔叫镇国塔,高48.27米,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每一门龛内亦有浮雕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东塔不仅造型宏伟壮丽,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了宋代泉州石雕工艺的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这两座东西双塔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景观。石塔造型古朴典雅,塔身雕刻精美绝伦,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双塔建造于南宋时期,具有鲜明的宋式建筑特点,双塔集建筑艺术、绘画、雕刻、宗教文化于一体而闻名海内外,双塔上的浮雕雕刻精湛、内涵丰富,在中国其他古石塔上并不常见。其人物雕像传承了宋代以写实见长的风格,人物性格刻画生动,形象端庄优美,不仅表现了闽南石雕工艺的精湛,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双塔后,我们看到了弘一法师的纪念馆,对于这位著名人士俺还是多少有点了解。弘一法师的原名叫李叔同,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和佛教僧侣。‌‌</p><p class="ql-block">他自幼就展现出了很高的艺术天赋,他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是现代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弘一法师在音乐、美术、诗词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他是中国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不衰,成为经典名曲。</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不仅在艺术和教育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僧侣。他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的艺术造诣和佛教修行使他成为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纪念馆的殿堂前的柱子,我们可以看到是全部采用整块长条石雕刻而成,精美绝轮,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可惜的是纪念馆未开放,让俺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游完开元寺,我们来到著名的蟳埔村,这是一个以渔业为主、工商业并举的沿海小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称为前埔村。由于妈祖娘娘生日时的一次误写,将“前埔”误写为“蟳埔”,而且当地也盛产一种鱼叫红鲟,所以也就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村的妇女也称为蟳埔女,她与福建的惠安女、湄洲女齐名为闽南地区三大渔女之—。她们保留有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蟳浦女是头上常年佩戴美丽的头饰,住在独一无二的特色房子里(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子),是有别于其他二者。</p> <p class="ql-block">头上佩戴花饰在蟳埔村也称簪花,这种习俗据说起源于宋代,是最早与海外通商时,由阿拉伯商人最先移植而来。然后由母教女,婆传媳,薪火相传,一直保留如今。</p><p class="ql-block">在宋代时期是簪花习俗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用罗绢、通草等制成的假花,不仅妇女喜欢簪花,男子也以簪花为荣。</p><p class="ql-block">前两年该地区由于请了影视演员赵丽颖客串装扮蟳埔女后,一下子大火,女游客来此旅游,基本上都要打扮一番,照像留影。</p> <p class="ql-block">俺在大街上走访时,特别在村中自由市场里,看到了当村做买卖的妇女头上都佩有花饰。</p><p class="ql-block">据说蟳埔村的妇女以勤劳著称,她们不仅参与渔业生产,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强大的体力劳动能力。蟳埔妇女的发式和头饰也极具特色,她们把长发梳成几圈髻子,中间横插一根象牙或塑料筷子,形成独特的发髻风格。簪花的象征意义‌不仅在于审美,还具有避邪的作用。例如,茉莉花被认为能驱鬼,菊花则象征长寿。这种习俗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村里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小巷里的店铺中,90%的都是梳装,打扮,照像拍视频,等游客上门做这种簪花生意的。</p> <p class="ql-block">俺观察到蟳埔女的服饰很独特。她们身穿色彩艳丽的上衣,下身多穿黑色布裤,头发盘到脑后,绾成一个圆髻,用鲜花串成花环,俗称“簪花围”,簪戴在绾髻四周,中间插一根象牙筷子。她们在大街上随意出行,做买卖,聊天等。</p> <p class="ql-block">俺走遍村里大街小巷,见到头上花的全是五六十岁以上的妇女,年轻人几乎没有,看来传统的东西,在当代年轻人的心中不太受欢迎,做个装饰拍拍照可以,像中老年人这样常年装饰扮肯定不愿意。</p><p class="ql-block">据说在蟳埔还有个有意思的称呼,妇女生儿育女后,不是教儿女叫自己“阿母”、“妈妈”,而是让儿女称自己为“阿姨”。俺觉得这种称呼可能与当地的语言习惯有关,戓受历史和文化的传承罢了。</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照的就是蟳埔村以前居住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房子(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子),这应是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宝库了。</p> <p class="ql-block">村里处处可见这种房子,年代久远的有,刚刚建的也仿造这种模式。它的外墙是灰白色,是用一块块蚵壳垒砌起来的。灰白色的墙体与闽南地区常见的红砖相映成趣。蚵壳享有“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其营造技艺被列入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老宅子里的内景,看着就很喜庆。</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将去湄州岛祭拜妈祖,在村中也见到了妈祖宫。</p> <p class="ql-block">庙不大,游人则络绎不绝,香火不断。</p> <p class="ql-block">这次蟳埔村之旅,让俺感受到了小渔村的独特魅力,对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你也想了解和体验这里的民风民俗,不妨来蟳埔村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从蟳埔村参观完,我们来到了以妈祖信仰文化著称莆田湄州岛,在闽南地区(包括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妈祖庙宇随处可见,特别是到了妈祖的诞辰,或者重大事情,这些地区的人们就会举行各种庙会活动。</p><p class="ql-block">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年仅28岁,后世的人们敬仰她“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尊称她——“妈祖”。</p><p class="ql-block">妈祖是闽南文化的灵魂,妈祖是闽南人的"母亲"。但在俺们老家(山东荣成)每年开海时,也要举办盛大的祭拜妈祖的开海仪式。可见妈祖现象也不单单在闽南地区。</p> <p class="ql-block">湄洲岛‌,位于莆田市的湄洲镇,是妈祖的成神地,素有“南国蓬莱”的美称。湄洲岛的面积只有十几平方公里,人口约三万。湄洲岛不仅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球妈祖信众的朝圣地,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p><p class="ql-block">妈祖信仰的主要核心是人们对海上安全的祈求和对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的崇拜。妈祖被视为“海上女神”,其信仰体系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照片是妈祖祖庙外景,最后边最高的那个殿即朝天阁。</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妈祖庙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万座,信众遍布全球。这种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使得妈祖信仰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民间信仰。</p> <p class="ql-block">岛上妈祖祖庙正殿,是妈祖祖庙最主要殿堂之一。殿内装饰色彩浓烈,灰塑、木雕、石雕工艺精湛,集莆田传统建筑工艺大成。</p> <p class="ql-block">妈祖,亦称“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拍摄的照片就是妈祖神像。</p> <p class="ql-block">正殿的后左方是天后宫,也称“寝殿”,坐东朝西,背靠青山,面临宫前湾。现存建筑是民国年间重修的,保持原建筑的明代布局和清代风格。寝殿神龛正中奉祀的妈祖是“妈祖金身”,金身为香樟木雕软身坐像,是祖庙的传世文物,正梁悬挂清雍正皇帝御笔匾额“神昭海表”。</p> <p class="ql-block">寝殿神龛正中奉祀的妈祖是“妈祖金身”,金身为香樟木雕软身坐像,是祖庙的传世文物,正梁悬挂清雍正皇帝御笔匾额“神昭海表”。</p> <p class="ql-block">寝殿门殿两边各有一幅壁画,讲述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施琅收复台湾的故事。宫内人流不断,信奉妈祖的善男信女,纷纷上高香祭拜神灵,虔诚祷告者无数。</p> <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祭拜的妈祖神像,据当地人讲大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湄洲岛的妈祖祖庙“分灵”出去的,因为这里是妈祖诞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天后宫的后身就是妈祖庙最重要的景点——叫升天古迹。相传在公元987年时,是妈祖在此羽化升天的地方。现保存的摩岩石刻“升天古迹”为明末祖庙住持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妈祖像右侧的小屋就是湄州岛妈祖祖庙最早的庙址。据传说,林默娘(妈祖)就是在此巨石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的。</p> <p class="ql-block">小小庙里供奉着一尊很小妈祖神尊,小庙面程也就二三个平方米,里面只有一尊妈祖像和一个供人跪拜的垫子,可以妈祖的神灵有多大,在千年的时间里由一个小庙,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无数个庙宇。</p> <p class="ql-block">从天后宫再往上走,有两个三层楼阁式建筑,一个叫“朝天阁”,一个叫“升天楼”,是老庙这组建筑的最高层。</p><p class="ql-block">朝天阁在清朝康熙年间重建。但“文革”期间被毁,现存朝天阁为1989年7月又重建的。朝天阁为三层八角塔型建筑,一楼所悬挂的是台湾鹿港天后宫的黑脸妈祖影像,二楼前后供奉三尊妈祖像,寓意“共奉一炷香,同祀一神明”。</p> <p class="ql-block">朝天阁中这尊红木妈祖像,看介绍说重达4吨,身高3.23米,底座0.99米,头戴冕旒,手持灯笼,身披黄袍。妈祖像身高和底座是一块完整的花梨木,连妈祖头饰也是直接雕刻出来的,无任何拼接,可谓“一气呵成”。妈祖头戴冕旒,手持灯笼,身披黄袍,面带微笑,劈波踏浪而来,翩翩轻盈的身姿仿佛再现妈祖当年海上救助商贾船工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在升天楼的一楼有一尊色彩鲜艳的妈祖像,她头戴冕旒,面带微笑,劈波踏浪而来,翩翩轻盈的身姿,满面慈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在升天楼里有一尊妈祖铜立像,妈祖胸前的双臂被信众们摸得光亮无比。因为旁边有一块牌子上写着:摸摸妈祖手,平安跟你走。所以游人无论男女老少,排队都要摸摸妈祖的手和如意,但导游小舒提醒,不得摸其他部位,否则不灵验了。</p> <p class="ql-block">在二楼有一尊铜铸的妈祖神像,导游说:摸摸妈祖的手,平安和幸福一起快。旁边有块牌子也提示着,俺也赶紧排队凑凑热闹,但心是诚的。🙏🏻🙏🏻🙏🏻</p> <p class="ql-block">在朝天阁妈祖立像后,还内供奉着黑脸妈祖圣像。导游在此特意告知我们,相传妈祖圣像经千年香火烟熏,脸部沾满了烟灰,人们出于对妈祖的虔诚,不敢轻意把烟灰拂去,后逐步演变成“黑面妈祖”。俺录的视频里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从升天楼出来再前走就是妈祖文化园景区,这里的景点虽然是后建的,但其文物价值则无法估价,用价值连城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尊妈祖石雕像,耸立在妈祖祖庙的最高点。看介绍该像有高14.35米,用365块白色花岗岩雕拼起来。这尊石雕像展现出妈祖仪态雍容,面部慈祥,双眼炯炯,饱含深情,遥望大海;头戴冕疏,身着霞帔,手抱如意,脚踏波涛;被人们誉为“东方和平女神”。它也是福建省的旅游标识。</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石雕像,就开始还往下走了,进入近些年新建的一组仿宋建筑群。新建筑群包括灵慈殿、天后殿、祈福殿、妈祖文化展览馆、顺济殿、宫门、大牌楼、天后广场、天后大戏楼等。各个殿中均供奉着妈祖像,各种材质均有,可谓价值不菲。</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的一处半山腰间,看到三块巨石,分别刻有“福,禄,寿”三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妈祖印,系清代御赐宝玺:上书"湄洲祖庙天上圣母 护国庇民 灵宝符笈",它是祖庙的"镇庙"之宝。</p><p class="ql-block">为了展示这一珍贵文物的神圣和大气,2000年把其摹勒于本庙中一块天然石头上,比原物放大三百多倍。它以其时空的亘古不变、内涵的至高无上和外观的硕大无比而称为"天下第一印"。</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文化园中各个殿堂中,都供有妈祖神像。比如这尊汉白玉妈祖雕像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四大镇馆珍宝之一。看介绍雕像采用整块缅甸汉白玉雕成,高3.2米,重8吨,是迄今大陆地区最高最重的汉白玉妈祖雕像。据说这尊汉白玉妈祖当年在上海世博园福建馆展出184天之久 超过三百万的海内外游客在妈祖雕像前参观或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尊妈祖雕像是用纯金打造的。看介绍说是由海峡两岸专家共同铸造的全球最大黄金妈祖像,它高3.23米,使用纯金323公斤,寓意妈祖农历三月廿三出生,总造价更是高达一亿零六百八十六万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如今,无论你来自全球哪个地方,只要你是妈祖信众,到了湄洲岛后,一定会去朝拜这尊金身妈祖。她已成为全球妈祖信众精神上的一种纽带和寄托。</p> <p class="ql-block">这尊翡翠妈祖像,看介绍由上海玉成天赐珠宝有限公司赠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数人精心雕刻而成。像高1.33米,重1.6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妈祖像。她端坐于九龙椅上,头戴冕旒,身着龙袍,腰缠玉带,手持玉圭,通体翠绿,晶莹剔透。这尊翡翠妈祖象征着安居乐业、兴旺繁盛、国家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在湄州岛上的妈祖祖庙各个殿堂均可录像拍照,这尊翡翠像前面有个玉帘,俺为拍到更清晰的画面,透过玉帘拍下了这幅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照片就是安放翡翠妈祖像的大殿。走过它就到了妈祖园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妈祖文化园广场也称为天后广场。介绍说它长有120米,宽99米,面积1万多平方米,两旁观礼台(含角楼)各长129米,各有13级磴座,观礼台及回廊能容纳万人,是妈祖祖庙大型祭典和举行盛大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妈祖,对于北方或者内陆的人来说,不是很熟悉。之前到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见到过一些叫“天后宫”或者“天妃庙”的场所,很好奇里面供奉的是什么人,甚至以为是王母娘娘或泰山娘娘之类的道教神祗。后来才知道,“天后”或“天妃”是妈祖的专称。上千年来,妈祖由人而神,从民间至官府,由国内到国外,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民众信仰。</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游程很紧张,接近傍晚才结束,明天是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福州,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