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土坡是 当 年 我去黄土中学教学的一段路程,从南峪村对面大山上坡,全是红胶泥土质,客车从县城去黄土镇,必需翻过牧垣山经过此路段,才能到寨子,然后才能到达黄土镇。每遇到下雨天,客车因红胶泥坡路太滑,只好停运。雨过天晴,路上不滑了,才能通车。心急去黄土中学的我,只好从县城出发,徒步去黄土中学。</p><p class="ql-block"> 1983 年 下半学期,我在黄土中学当民办教师,担任初一年级 38 班的班主任。 有一天星期六下午回到县城,晚上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星期日上午,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晚上学生上晚自习,我下午必须返回黄土中学。去黄土镇的班车因下雨不通车,怎么办?我心急如焚,果断选择徒步 35 公里 去黄土中学。</p><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雨渐渐停了,我来到黄土坡时,路段上稀泥哗啦,特别滑的厉害,每前行一步,都十分困难,脚下像抹上油似的,前一步,退两步,根本站立不稳,一不留神,就滑倒在地,呲溜溜又滑回原地,甚至滑回更下面的地方。此时的我又生气,又好笑,两只手掌、裤子膝盖上,到处都是泥,真让人苦笑不得。无奈,我从路边草丛里向上攀爬,脚下踩着硬石头,手抓住一把蒿草,一点一点向上攀爬。手上,鞋子上,裤子上,到处都是泥巴。路上,不见一个行人。不到五里路的山坡,足足让我攀爬了近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终于上到塬面上,路过牧原村,看到一个石槽里有雨水。我先将手上的泥巴洗干净,裤子上的泥等干些了再搓。下坡的时候,路上好走些了。下了坡,绕过周太沟村,往东走一会就是寨子乡。教学之前我随建筑公司在古县良种场干过建筑活,曾走过这条路。东川大路上有人开始走动了,过了寨子乡,过了桑娥村,来到义泉村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路边上站着几个村里的人聊天,走近一看,聊天人群里有一位中学的老师,他叫刘富记,担任黄土中学的后勤主任。刘老师看见我狼狈的样子,关心地说:“你这是从县城来的吧?走走走,先回家吃饭!”我看见刘老师,感觉自己已经走到学校,浑身筋疲力尽,又饥又渴。嘴里说不饿不饿,心里却想跟着刘老师回他家,能饱饱地吃一碗饭就有力气走路了。刘老师的爱人知道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刚从县城来,她二话不说,从炕上溜下地,又是舀面,又是生火,不一会,满满一大碗鸡蛋西红柿浇面端在我的眼前。早已过了饭点,刘老师家已经吃过午饭,这是特意为我做的饭,我端起碗,连同对刘老师一家人的感激之情,一起吃进肚子里。刘老师嘿嘿一笑问我:“吃不饱,再给你做一碗?”我说:“这么大一碗饭,差点吃不完剩下呢。”刘老师说:“时间还早,歇息一会儿再走吧。”我说:“吃饱了,有力气了,慢慢走吧。”</p><p class="ql-block"> 来到学校宿舍,先是换裤子,换鞋子,洗泥巴弄脏的裤子,刷鞋子。晚自习的时候,我照常和学生们在一起。那时,孩生们学习氛围很好,许多学生对讲过的数学知识,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当时,黄土中学的校长是张树行,我担任初一 38 班的班主任,还代初三 34 班、35 班的数学课。初三有学习好的学生常提出一些课外证明题让我解答。我那时在高考复习班复习过几年,初中数学证明题几乎没有难倒我的。当我将学生们提出的疑难题顺利解答后,学生对我更是一口一个石老师地叫着。师生之间,那份浓浓的情,渗透在我和学生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有幸和当年的学生相聚在一起时,我早已认不出他们(她们),他们(她们)还认识我,学生叫我石老师的时候,我脑海里又浮现出当年那些活泼可爱的一张张面孔。前几天,我开车去蒲县官地角村行礼,回来时,有一位女士要坐车回隰县。她上了车,叫我石老师。我回头看她,一点也认不出来她是谁。她说她叫冯玉莲,是当年黄土中学 38 班的学生。她说起名字,我想起她来了。一个刻苦学习的好学生,我批改作业的时候,还多次表扬过她。四十年过去了,在中学教学的点点滴滴,就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走过的黄土坡,历历在目,像一部电影一样,常常在心中的屏幕上放演。</p><p class="ql-block"> 交通局副局长秦慧明是我当年的学生,他告诉我如今去黄土镇这条柏油路是他设计出来的,有了这条平坦的柏油路,下雨天,客车司机再也不用担心路上滑,人们再也不用翻山走那条黄土坡了。</p> <p class="ql-block"> 作者:石书民,隰县税务局退休干部,山西省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