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里的大白菜

溪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寒风里的大白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甲辰冬月,寒风频袭,来去匆匆的人流裹上了围巾,带上了帽子,鳞次栉比的高楼送上了暖气,和美乡村的客厅生起了炉火,而寒风里的大白菜却一棵棵收缩起披在身上的残叶干帮,守护着一层层洁白与翠绿,及金黄的蕊心,与周围一行行碧海扬波的麦苗左右相顾,互为映衬,期待着为天下沧生输血注氧,健身康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白菜,可道是我国的国粹,源远流长。读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53年在西安发掘的半坡遗址发现,当华夏民族还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就出现了白菜籽;读经典,白菜在古代诗人笔下有个很美丽的名字,称作“菘”,南宋诗人陆游开辟“菘园”,专种大白菜,有《菘园杂咏》为证:“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描述了他在白菜园种“菘”的劳动情景,彰显出劳动之美;而陆游的祖父陆佃在《埤雅》里描述的“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可谓是对白菜为什么会叫“菘”的诠释,因为白菜耐霜雪,和松类似,有傲霜斗寒、凌冬不凋之特性。菘,在古人的心里位置很高。唐代文学家韩愈写出“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的诗句,意思很直白,当把白菜切成细丝用小火慢炖,比牛肚还好吃,啥味道?感觉若初尝新笋和嫩荸荠一样,使人垂涎欲滴。到了宋代,苏东坡对白菜的情有独钟更叫绝:“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将大白菜与乳猪和熊掌相提并论。发展到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一幅写意白菜图,画上的题句是:“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大白菜称谓从“菘”复归“白菜”,看起来低调许多,可一跃成为“菜中之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菜是不是“菜中之王”不重要,但的确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解决温饱、调节身心肌理的主打菜。唐朝食疗家孟诜在其《食疗本草》中记述:“菘菜,治消渴,和羊、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传统医学认为,大白菜性味甘、平寒无毒,清热利水,养胃解毒,有清除体内毒素、利尿通便之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故,民间有“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的口口相传。当代科学甚至研判出白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苹果的7倍,相当于鸭梨的14倍,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于苹果的4倍,鸭梨的8倍,就连以含维生素扛大头的西红柿其各种维生素含量也仅仅是大白菜的一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白菜浑身都是宝,其品相和内涵自古以来被华夏子民确认为财运亨通、财源滚滚和繁荣富饶的标志,最近笔者目击到一家酒店开业还将白菜作为礼花抛洒。另因白菜的叶片包裹着菜心,象征着家庭团圆和幸福美满,也常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再者,白菜因其通体纯白,无任何杂色或污点,甘露自溢,如同一位清雅的风范或君子,还被人们赋予高风亮节和清廉自律的寓意,目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就是翠玉白菜。这件宝物由一个完整的翠玉雕刻而成,白色部分雕刻成菜帮,绿色部分雕刻成菜叶,菜叶上还雕刻了蚱蜢和蝈蝈。在清代,白菜代表清白,蝈蝈寓意多子多福,因此翠玉白菜成为绝佳的嫁妆选择。据传,这件翠玉白菜本来是光绪瑾妃的嫁妆,解放战争后期才拾足到台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起初认识大白菜可没这么隆重、繁华,仅仅是吃饭的“副食品”而已,这得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中不仅有芥菜丝,还有白菜帮长年累月的悉心陪伴。那时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以当下开源路南端东侧的河山山为界,北边为蔬菜区,南侧为种粮区,种菜不种粮,种粮不种菜,也就是说种粮的要吃菜得拿着食品劵到菜场去买。这样就出现了粮吃不饱,吃菜也很困难的情景,每到秋尽冬藏,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当菜区收割白菜,统一送到菜场冬储时,母亲常常会让我们姊妹三个每人挎上一个箩头到山北的菜地拣丢弃的菜叶。菜农将好菜收走了,我们对留在地里的干菜叶、菜帮疯抢起来。当我们把拣的菜擓回家后,母亲再淘淘洗净,放在开水里焯焯,捞出来挂在绳子上晒干,日后就成了我家常用的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菜有很多种吃法。简单不过的是,将菜心切成丝直接用盐腌腌,滴上几滴小磨香油即可大快朵颐。常见的倒是白菜炖豆腐、粉条,偶尔再放几片五花肉一起炖,过去那得等到过年才能吃上。平时是母亲用焯过晒干的菜叶再配上粉条和豆腐包包子吃;偶尔到一矿扫煤回来路过马庄,父亲会领着我们拐进路东的一座小饭店,给每人要上0.3元一碗的“杂烩菜”,再配上一个白面馍,没吃就馋得口水流了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的艰辛,其实也是一种味道。没有曾经的艰辛,也许就没有这份真情实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白菜渐被冷落街头。当我走在繁华的早市、走在开源路与湛河的桥头,看到清凌凌的大白菜遭遇三毛钱一市斤时;当走到原野里的白菜地,看到在寒风里坚守的一片片大白菜居然5分钱一市斤就可以成车拉走时;甚至当看到它还没离开成长的摇篮一步,就被作为垃圾覆盖在地下时,心里那个酸楚味,忍不住眼泪也跟着潸然落下。大白菜作为国宝,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解决了饥寒交迫中的温饱问题,已成为荣华富贵的身份象征,也成为文人墨客的风雅话题,而当在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却“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原因除了发展的多元,还有对大白菜认识不足问题。当大家对白菜的功效和品质真正了解后,还愁它仍会在寒风里萧瑟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湾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三大“镇馆之宝”: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初,国民党败退台湾,带走的国宝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所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胜在“博”,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则胜在“精”,“三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宝”之中,翠玉白菜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胜在做工精细、寓意吉祥;肉形石的原料是一块天然玛瑙石,在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下,幻化成一块令人垂涎的东坡肉,胜在雕工精湛、以假乱真。但是,若论文物价值,毛公鼎当仁不让,堪当“三宝”中的魁首——它不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晚清四大国宝之一、十大青铜器之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都是清朝制品不同,毛公鼎是西周重器。而且,其文物价值又并非只是体现在年代久远上,更体现在它的书法价值和史学价值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公鼎乃是周宣王即位之初所制,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周宣王亟思振兴朝政,遂恳请叔父毛公(姬歆)协助治理国家政务,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土文物最宝贵的就是文字,在考古界素有“一字值万金”之说。毛公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00公斤,其内刻有铭文近500字,叙事完整,记载详实,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青铜器中铭文最长、最有价值的一篇,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出土于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是被村民董春在地里偶然挖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宝物现世,必起纷争,在晚清民国那个乱世,毛公鼎经历了无数次的颠沛流离,差点就落入日本人之手,最终之所以能够留在国内,则要感谢一对顶天立地的叔侄——叶恭绰与叶公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家祖籍浙江余姚,祖上世代读书、做官,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书香世家、名门大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恭绰原本志在书画和收藏,却不幸生在了国家危亡的时代,遂在“交通救国”的浪潮中,投身政坛,历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等要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公超是叶恭绰的侄子,因父母双亡自幼便由叔父抚养长大,二人名为叔侄,情同父子。叶恭绰非常注重叶公超的教育,还送他出国留学,所以叶公超22岁就拿到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归国后成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后来又成为中华民国的外交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毛公鼎被抵押在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5万美金购买,爱国人士纷纷呼吁国人保护国宝,怎奈正值乱世,谁人肯拿出更多钱财保护国宝?就在这危急时刻,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不惜毁家纾难,匿名买下毛公鼎,私藏于上海寓所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抗战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目标太大无法带走,转由叶公超保管。叶恭绰千叮咛万嘱咐,说毛公鼎是国之重器,时局稳定后要献给国家,千万不能落入日本人手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怎料不久之后,叶恭绰的小妾就见利忘义,把毛公鼎的下落密告给了日本宪兵队,叶公超因此被捕,在日本大牢里被关了整整七七四十九日,期间经历7次提审,皮鞭、辣椒水、老虎凳轮番伺候,命早已没了半条,但这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少爷,愣是不招,誓死不肯交出毛公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公超奄奄一息时,远在香港的叔叔叶恭绰得知了消息,为了救侄子一命,更为了保住国宝毛公鼎,他找民间高手仿造了一个赝品,加以重金保释,这才蒙混过关,骗过了日本人。叶公超死里逃生,成了民族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6年,毛公鼎经陈永仁之手无偿捐献给国家,收藏在南京中央博物馆。1948年,顶级文物毛公鼎被运往台湾。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毛公鼎至今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资料来自网络。谢谢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  12.16《平顶山晚报》副刊。谢谢编辑为“不欲现贤”的大白菜的高风亮节正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