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副对联</span></p><p class="ql-block"><i>序:这是17年前“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文字,今天已是2024年12月13日,特予配图做成美篇,以纪念“南京大屠杀”87周年!</i></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07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因而使我联想起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绵世泽莫如为善</p><p class="ql-block">振家声还是读书</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今年会联想到这副对联呢?那是因为国庆节后,大哥大嫂从西安来安康小住,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南京燕子矶的老宅,说到它的被毁,提到了这副对联。</p><p class="ql-block">这座老宅,70年前即毁于日本侵华所制造的“南京大屠杀”的那场战火,毁后只剩下残垣断壁的一个院墙墙框。到6O年代初,由于国家建设征地拆迁,如今连墙框也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i>老宅西边院墙的后面一段,这是仅有的一张老宅照片,两个小侄儿正在西去的乡间小路上玩耍(1961.5.摄)</i></p><p class="ql-block">大哥不愧是建筑工程师,说话间,随手在纸上画了一幅老宅示意图。老宅是一座大院,分东西两个院子,东大西小,各有大门对外,之间也有一门互通,总共有二三十间房屋。大哥指着东院南面的大门说,进门就是一个穿堂,穿堂里挂着一副对联。大哥刚说了上联,我马上应声念出下联,这便是上面这副对联。</p><p class="ql-block">因为这副对联,我小时候早就见过。那时,我跟着祖母睡在老宅毁后又在西边小院盖起的后屋,进进出出就能瞥见这副对联。夏天我躺在堂屋的竹床上,盯着它看,一字一字便都默记在心。</p> <p class="ql-block"><i>上面这副对联的字体,很像我小时候在家中看到的那副</i></p><p class="ql-block">对联镌刻在两块长木板上,而那时却被作了屋内隔墙板壁的材料。这两块木板大约高八尺,宽两尺,厚两寸,底子涂着白漆,边角有些脱落,露出里面木头的本色。对联的字大约为黑色,亦或深蓝色,笔划有些漫漶不清,却不难辨认。字体是楷书,写得十分工整有力。如果是行书或草书,以我那时刚上小学的学力,是断然认不得的。有没有上下款识我己记不清了,大约应该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默记在心,但那时尚不懂它的含意。尤其是下联,当时心里还纳闷:怎么还会有姓这个“振”的?这个叫“振家声”的人怎么一直在读书?长大后想起来自己也觉得好笑,就像听大学同学讲过一个笑话,说他中学有个同学,老师让他解释李清照的“独自怎生得黑” 的词意,答曰“怎么就我一个人长得这般黑?” 真是令人喷饭!</p><p class="ql-block">那些年,大人都忙于生计,从来没有人提及这副对联,我也没有问过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疑问就一直藏在我的心里,所以印象十分深刻。这十四个字也烂熟于心,等以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大了,方才明白其中的含意。</span></p> <p class="ql-block">“不思量,自难忘。”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似乎淡忘,但只要一提起,立马便会想起来。这次听了大哥的这番话,才晓得原来这是挂在老宅穿堂里的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大哥还说,听家里老人讲过,老宅落成后,爷爷专门请人撰写了这副对联,精工镌刻后,挂在穿堂正面,一进大门举首可见,用以警示子孙,实为家训。</p> <p class="ql-block"><i>南京燕子矶“遇难同胞纪念碑”</i></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初,日本鬼子在淞沪一战攻破上海后,一路向南京奔袭而来。因风声日益吃紧,于是南京的老百姓扶老携幼,纷纷逃难江北,户户人走屋空。南京人谓之“跑反”。</p><p class="ql-block">燕子矶是“南京大屠杀”重要现场之一,当年的12月13日,南京城破,五万余逃难平民和溃败国军在此遭日寇围阻枪杀殆尽。记得小时候就听家中老人说过,村里有没能逃走的村民,事后偷偷跑去看,只见江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江面漂浮着尸首,江水染成了红色,惨不忍睹。</p> <p class="ql-block">大哥说,那时他才8岁,12月初全家提前仓皇逃难江北。走之前看见父亲将一摞摞瓷碗盘盏,登高藏在屋檐夹缝处。四哥那时刚出生还未满月,就被母亲抱着出逃,舟马劳顿,一路嘶哭,致使小小年纪落下了疝气的毛病。我小时不懂事,跟着别人混叫四哥的绰号,被他按在床上打了一顿。孰知此病原是如此落下,四哥竟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人呢!待次年风声渐息,回到家时,老宅已是一片废墟,只剩下一座“日”字形的墙框。听村人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p> <p class="ql-block">老宅是在爷爷手里盖的,何时落成我不知道,大约是上世纪初的前后吧。当时爷爷经营白丝行,颇有钱财,盖起了这座大院,在当地十分显眼,这大概也是引起日本鬼子注意而遭焚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听祖母说过,家中先前曾遭土匪抢过一次,后来盖这座大院时,院墙四周对外不开窗户;砌院墙时,泥灰中还掺有糯米汁,非常结实。所以,遭焚时院内的木结构房舍家具、缫丝摇车等等都化为灰烬,而四周两丈多高的院墙却没有倒塌。</p><p class="ql-block">偌大的东院,高高的墙框内,瓦砾遍地,杂草丛生,却是我儿时的“百草园”。没事时我常常独自跑进去,成为放飞自我的天地:捉蛐蛐,逮蝈蝈,捏泥人,摘野花,偶尔还能捡到一两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几块五彩斑斓的精细瓷片。</p> <p class="ql-block">真没料到,老宅被大火焚毁后,这一副联板竟然能劫后余生,又默默陪伴我们二十多年。然而,1963年拆迁时,此物不知所终。</p><p class="ql-block">如果那残垣断壁的院墙还在,如果那副联板还在,那么现在,既可以作为日寇南京大屠杀的罪证,又可以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现场和实物。可惜这一切,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副对联还在,还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融入我们的血液中! </p><p class="ql-block"> ——写于2007年12月13日</p> <p class="ql-block">这副对联出自哪里?何人所撰呢?至今还是未知数。</p><p class="ql-block">2013年,南京老门东经过三年多的翻修改造,建成了一个新的南京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吸引游人的爆红景点。南京的侄儿也去打卡,发来几张照片,其中有一张积善亭。我把它放大看,惊奇地发现亭柱上的对联,竟然就是我小时候看到的那副对联,一字不差!</p> <p class="ql-block">积善亭所在的地名叫积善里,清光绪年间(1877年),这里住着一个蒋姓富豪,<span style="font-size:18px;">乐善好施,捐款公益,因而</span>朝廷曾授予“积善堂”牌匾,挂于其大宅中堂,“积善”之名便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但这座积善亭是新建的,亭联也就不会是老古董了。</p> <p class="ql-block">2020年初,我制作美篇《名人故居联》,在网上搜索相关图片时,在江苏常熟翁同龢故居的綵衣堂图片上,再次惊讶地发现,堂上的对联赫然也是这一副。</p> <p class="ql-block">这座故居,是翁父翁心存于清道光年间(1833年)在此购买的一座旧宅,进行改造和重建,成为现有规模;两年后,为祝其母寿而定名为綵衣堂。</p><p class="ql-block">翁同龢故居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古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翁同龢为清咸丰状元、光绪帝师,联尾落款为翁同龢所书。</span>若<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副对联就是当年的老物件,那么便</span>是我目前所见出处最早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b>绵世泽莫如为善</b></p><p class="ql-block"><b>振家声还是读书</b></p><p class="ql-block">读书,为善,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读书,方能明理谙世;为善,益于修身齐家。这副对联,现已广泛传播;作为杨氏家训,子孙后辈当身体力行,世代传承。而对我家族来说,又多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国仇家恨,须<span style="font-size:18px;">牢记在心;复兴中华,必矢志不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12.13.于枣香居</span></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南京,南京》歌词节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