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0多年前,估计是在62-63年之间,我人生第一次现场观看了一场西方歌剧《茶花女》。我想时间不会记错,如果早在61年,我刚进初中,还比较小,懵懵懂懂,不可能会有那么大兴趣自己去排队买票;而之后的64年,“折腾”巳经开始,政治气氛紧张兮兮。这样的演出是不合时宜了。</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地记得它是在南京西路附近的美琪电影院(现在称为“美琪大戏院”)演出。</p> <p class="ql-block">美琪大戏院(当年的美琪电影院)现在的照片(网上转录)</p> <p class="ql-block">内景(网上转录)</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美琪电影院,是上海最美丽的电影院,进门之后圆形的大厅非常有气派,要比国际饭店附近的大光明电影院显得更优雅,更有情调。那时候,从我家岀来,从愚园路镇宁路乘20路无轨电车,4分钱乘足,到南京西路陕西路,再走过去不远,好像是茂名路,左转就可到美琪,很方便,常常去。(上文提到的苏联电影《心儿在歌唱》也是在那里看的。)</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沪演出的是北京中央歌剧院。在60年代初,上海的那位领导很左,各方面控制的很严,举例来说,北京与其他省市当时都可跳交谊舞,但上海不准。北京明显要比上海更开放,所以那段时期在北京报刋上会出现“三家村”(吴晗,邓拓,廖沫沙)的杂文,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篇含沙射影的文章《一只鸡蛋的家当》,明目张胆地讽刺之前的“大跃进”。舞台上“封资修”的东西在纷纷登台,重新演出《茶花女》歌剧就是一个例子。</p><p class="ql-block"> 从中国音乐史上看,这是歌剧《茶花女》第三次在国内演出。第一次是在1945年,女主角由女高音歌唱家高芝兰领衔主演。第二次是1956年,由女高音歌唱家张权主演(这方面的介绍与视频在我之前的美篇中写过)。因为张权在57年成了“右派”,发配黑龙江,尽管1963年已经摘帽,但是不可能再能在北京舞台上露面。所以,这次演出的女主角好像是姓“单”的,我查遍网上都沒法找到具体的名字。如果网上哪位朋友有心还能记住,请告我,不胜感激!男主角的演员我记得,是李光羲。</p><p class="ql-block"> 观看舞台上真人演出,效果不一样。因为第一次,给我心灵中的震撼至今还能记得。以后有机会再专门讲讲关于西方歌剧我的个人体会。这篇主题是《六十年代中国西洋唱法的男歌唱家们》,不开无轨电车。言归正传,这篇就从“李光羲”写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光羲(1929-2022)</p> <p class="ql-block"> 自从上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后,很多有天赋的人才在国外受到进一步的培养,今天国际舞台上有相当一批优秀中国男歌唱家(如廖永昌,张建一,魏松,戴玉强等),这在60年之前是不能想象的。现在这些歌手完全是正统的“西洋唱法”,或者说“美声唱法”。而60年代的李光羲,他的嗓音相当奇特,与正统的“美声唱法”并不完全一样。我查了一下网上,他是天津人,从小听无线电,喜欢唱歌,曾在教会的唱诗班里唱过,查不到他究竟开始师从哪位声乐老师。54年(25岁)进中央歌剧院,之前在天津巳经小有名气。据说,他曾经向中国著名的美声唱法教育家林俊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讨教过,林俊卿认为他还是按自己的路子走下去更好。所以,从正统的意大利美色唱法,他属于是野路子。严格讲,他很难唱出西洋歌剧中戏剧性很强的那种激情,或者悲愤,但他的发声特别轻松,而且还带有一些北方的喉音,很好听。我的朋友韩先生认为他最出色的演出是苏联轻歌剧《货郎与小姐》(60年代初,中央歌剧院到上海演出就是《茶花女》与这部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1956年新中国第一次演出歌剧《茶花女》时,与女高音歌唱家张权合作的也就是他。就当时的水平而言,尽管不太像,但唱得也不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段演出录音是1956年,《茶花女》第一幕中李光羲与张权的二重唱《祝酒歌》。蛮有意思的是当年唱外国歌,都用中文来唱,不像现在都用原文唱。我下面选录音时,尽量选用中文唱的外国歌。尽管听上去有点土气,但要怀旧,那种60年代的情调特别浓郁。</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货郎与小姐》的一段录音,唱得蛮好的!</p> <p class="ql-block"> 当然,对大家来说,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在1964年大型音乐会舞蹈史詩《东方紅》中演唱《松花江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他演唱了《周总理,您在哪里?》和《祝酒歌》等,他是演唱会这些歌曲的第一位歌唱家。运动中他好像受冲击不大。在2年前,2022年去世,享年93岁。</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在松花江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洋唱法”就是现在常说的“美声唱法”,这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留声机的发明才使得它发扬光大;真正的黄金时期是在20世纪早中期,真是人才辈出,而且各有各的特色,最主要有一大批非常投入的观众与听众参与(与中国的京剧相似)。像80年代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三位的出现巳经是这个黄金时代的最后一道余光。</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美声唱法”起步很晚。在上世纪30年代,俄裔音乐家苏石林在上海国立音专从事声乐教育之后,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美声”歌唱家,其中包括著名的女高音周小燕,周芝兰等。事实上,也有很好的男声歌唱家,我们当时在中国不知道,其中像斯义桂,沈湘等。斯义桂,49年之后,一直耽在美国,60年代,在美国,台湾等地应该还是蛮出名的。沈湘在国内,但是政治问题一直缠身,直到运动之后才岀来。苏石林的学生中,好像只有男低音温可铮在中国最出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讲到“美声唱法”,还提一下林俊卿先生(1914年4月28日-2000年7月12日)。他是一个奇才!他本来是学医的,在上海已是一名自己开业很出色的小儿科医生。</p> <p class="ql-block">林俊卿(1914-2000)</p> <p class="ql-block"> 林俊卿是一个奇才!他本来是学医的,在上海已是一名自己开业很出色的小儿科医生。27岁向外国老师学习声乐,开始是业余的,后来就成为专业的男中音歌唱家。不仅如此,因为他有扎实的医学背景,所以他在“美声唱法”的科学研究中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伦与教学方法,也就是后来称的“林氏咽音练声法”。上海声乐研究所成立、林俊卿任所长,歌唱家王昆,马玉涛、郭颂等都得到他的指教。他对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颇有贡献。中学时候我热衷于唱歌,也买了一本林俊卿写的有关练声方法的书,一面读一面练,记得当时能唱出一种鼻窦处有点振动感,声音确实能唱得很响,唱歌时估计隔几家门面的邻居都能听到。但可能没有人教,发音总是不正确,现在年纪大了,再大声唱,过后喉咙会痛。在60年代,很少能在广播电台中听到林俊卿本人的歌声。80年代,我曾买过一张中国老一辈歌唱家的CD,其中倒有一首他唱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他的父亲与林语堂是连襟,他们的夫人是廖家的亲姐妹。有意思的是,8年前我去福建鼓浪屿时参观林语堂故居时偶遇林俊卿的亲弟弟(也是从美国回来)。</p> <p class="ql-block">林家兄弟姐妹的合照,右一是林俊卿,那个兄弟好像是最左的那位。</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是我那张CD中林俊卿先生唱的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第一幕中的费加罗的一段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一段林先生在晚年教学生的视频,他表情相当有趣。但是,此录音不好,走音很厉害,蛮好的一首歌录得奇奇怪怪的。</p> <p class="ql-block"> 刚才讲到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高芝兰的老师俄藉老师苏石林,下面接着介绍他的学生男低音温可诤。</p> <p class="ql-block">温可铮(1929—2007)</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的中国,在我的印象中真正的中国男低音歌唱家只有温可铮一个,至少在当时广播电台中播放的没有第二个。他是50年南京音乐学院毕业的。他的夫人李加禄(钢琴家)是运动中自杀身亡的著名女钢琴家顾圣婴的老师。我非常喜欢听他雄浑厚实的歌声,只要当时的《广播节目报》上预先列出的,我一定会到时在收音机旁收听。我记忆中,经常听到池唱的有三首歌曲,格林卡的《伊凡. 苏萨宁咏叹调》,舒伯特的《魔王》,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尤其是最后一首中不同的笑声,对于“跳蚤”那种得意忘形的神态,充满了嘲弄和轻蔑的笑声,非常具有讽刺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俄国作曲家莫索尔斯基《跳蚤之歌》</p> <p class="ql-block">赵元任曲刘半农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p> <p class="ql-block">朱崇懋(1922-2000)</p> <p class="ql-block"> 朱崇懋也是我当年很喜欢的男高音。如果归类的话,属于抒情男高音歌唱家。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他哥哥指挥家朱崇志影响,抗战时,他随兄到四川重庆,在那里他学习音乐,并开始他的音乐生涯。49年之后,在上海广播乐团,中央广播乐团任指挥,也兼歌手。</span>他是苏州人,声音中有一种秀气,他唱𨥤伯特的《小夜曲》,我也喜欢这首歌。有一年夏天的晚上,与几个同学逛静安公园,此公园不大,但树木葱葱,公园隔壁的楼上的窗户里传出这首歌,真是印象很深!现在网络神通广大,居然都还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舒伯特:《小夜曲》</p> <p class="ql-block">张加毅词田歌曲:《草原之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魏启贤(1921-)</p> <p class="ql-block"> 从上面列举的中国男声歌唱家中,除了林俊卿是1914年出生的之外,其他各位都是20年代出生。60年代,正好是40岁左右,歌唱家的黄金年代。但是从寿命看,似乎不像前文讲到的中国女声歌唱家,几乎个个都活过90岁(除了张权)。但是有一位寿星,就是上面照片上的魏启贤,他出生1921年,但至今媒介上仍未见他离世的消息,算算起码也是103岁了。</p><p class="ql-block"> 他出生在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后随家人迁居北京,后来又历经周折于1941年考取了设立在重庆的国立音乐学院,师从黄友葵。194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在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教学并演唱。曾随团多次出国进行演出。1954年曾参加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专家排练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饰演奥涅金。1959年在中央乐团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男中音演唱。1976年重回中央音乐学院任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59年中央交响乐团演出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欢乐颂》。这是一部珍贵的视频记录。视频中领唱的那位男中音就是魏启贤。</p> <p class="ql-block"> 在60年代,在广播电台中经常有他的节目。他是男中音,给我最深印象的歌曲还有歌剧《卡门》里的《斗牛士之歌》。当时有本书《外国名歌200首》,我起码能唱其中的1/3。这首歌也是我很喜欢唱的一首,跟着他的歌声也吼着嗓门,那种雄纠纠,气昂昂的感觉,再加上美人眼中英雄的气慨,现在想想蛮有趣的。今天再在网上听到他唱的这首歌曲,熟悉的声调跨越了60多年的时光,真有点感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歌剧《卡门》:《斗牛士之歌》</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p> <p class="ql-block">楼乾贵(1923-2014)</p><p class="ql-block"> 楼乾贵与上面提到的林俊卿有点相似,开始也是学医的。1942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看来,还是我的校友!】,在学医期间热爱音乐,师从多名中外声乐教师,1947年在学医之余考取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兼读声乐,194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系任医师及助教。</p><p class="ql-block"> 1953年,楼乾贵随中国青年艺术团赴罗马尼亚参加第4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获得美声独唱银质奖。1954年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地巡演,更在苏联录制独唱歌曲唱片。</p><p class="ql-block"> 楼乾贵1955年调入中央歌剧院,此后在《蝴蝶夫人》、《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歌剧中饰演男主角,后任声乐教员、声乐指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托赛里:《小夜曲》</p><p class="ql-block">他的音色真漂亮!</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否对,这首歌好像就是他唱红的。在我的概念中,这首歌就应该这样唱。当时还忌讳,不提“王洛宾”的名字,简称为“青海民歌”。</p> <p class="ql-block">施鸿鄂(1934-2008)</p> <p class="ql-block"> 施鸿鄂与上面几位歌唱家相比,年龄要小上好几岁。所以1949年,他只有15岁。网上没有提及他少年时代的经历。在当年有种说法,他出生比较贫穷,他能学音乐,后来能出国是托新中国的福,具体不太清楚。网上所说如下:</p><p class="ql-block"> 祖籍上海,1934年11月15日生于汉口。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1956年,赴保加利亚留学,就读于索非亚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声乐家勃伦巴洛夫(Christo Brambarov)。1962年毕业时,在芬兰赫尔辛基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中以一曲《黎明》(Mattinata)赢得最高分,荣获金奖。…</p><p class="ql-block"> 2008年3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p><p class="ql-block"> 毕竟他在国外受过正规训练,所以他的意大利美声唱法相当纯真。因为时代关系,我沒有看过,好像也没有听过他唱外国歌剧的咏叹调。现在网上所说的他在XX歌剧里演唱,这些都是运动之后的事情。在我记忆中,他常常在广播电台中演唱意大利的民歌,唱得还可以。但可惜的是,当年广播电台有时也会播放世界著名男高音卡鲁索,吉利唱的同样歌曲,相比之下,施鸿卾唱的要差许多,根本不是那个味儿了。但是,当时的《外国名歌200首》中这些歌的歌词都是中文的,而且我大声嚷嚷的也是中文唱词,所以要模仿的还是施鸿卾的版本。下面就是这两首歌的录音视频。</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民歌:《重归苏连托》</p> <p class="ql-block">戚长伟</p> <p class="ql-block"> 最后讲一下男高音歌唱家戚长伟。<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实在,我已经忘记他唱的怎么样,只是记住当年有这么一位男歌唱家,至於他唱的什么歌完全沒有印象了。</span>相对而言,他的信息不多,网上连出生年月也查不到,估计是30年代初出生的,49时20岁不到。网上他唱的歌也很少,50-60年代他唱的歌只有一首,是在旧唱片里的《亲爱的伊犂河》,录音相当差。</p><p class="ql-block">但是,在美篇中倒有一篇文章专门讲他的,我们从中可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在当时,从我哥哥那里听到过,他是从教会唱诗班中岀来的。现在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当年的说法还是有点踪影,当然不完全。他的父亲是牧师,他肯定在儿童唱诗班显露歌唱的天赋。他第一个老师马革顺是他父亲的朋友。第二个老师是上面讲过的俄裔音乐家苏石林(估计没上几次课)。第三个老师就是林俊卿,这可能对他帮助最大。所以说,他的音乐训练还是蛮正规的。</p><p class="ql-block">那篇美篇中有这么一段转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著名指挥大师让·皮里松访华,他在上海的演出节目中有海顿的《创世纪》,上海乐团的女高音歌唱家胡晓平、男中音歌唱家殷承基被皮里松相中。但在挑选男高音演员时,上海乐团独唱组的歌唱家一个个亮相试唱,皮里松默不作声不表态。戚长伟的好友钱永隆按耐不住了:“嗨,戚长伟,你试试!”戚长伟上去唱了段《弥赛亚》。这可是马革顺师徒的拿手戏!皮里松顿觉眼前一亮,他对正在试唱的这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连连点头,通过!”</p><p class="ql-block"> 网上还有一段视频,他82岁还在台湾暨南大学音乐会上登台演唱,倒有点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不知这位老先生是否还在世,如果还在的话,起码也是90多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伊犂河》</p> <p class="ql-block">下面转录那篇美篇的音乐,这首歌他唱得蛮好。</p> <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60多年过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