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4年4月11日,是武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p><p class="ql-block">4年前,他家乡的那口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这可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件。</p><p class="ql-block">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队伍一下子涌进了大同这座不大的小县城。浓浓的备战气息,感染着小城中的每一个人,这其中也包括还在中学读书的武万昌。</p> <p class="ql-block">石油?这个深藏地下几千年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价值,让这些远道而来的石油工人们喜笑颜开?当他听住在附近的工人讲,这石油可是个好东西,工业有了它,就像血管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国防有了它,飞机、坦克就能开动起来,消灭那些妄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的敌对分子……</p><p class="ql-block">这次谈话,让武万昌非常激动,于是,在他的心中有了个梦想,那就是有着一日,也能加入到石油工人的行列之中,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心中最壮丽的事业。</p><p class="ql-block">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机会来得如此之快,油田的招工告示张贴在了小城中最显眼的地方。</p> 熔炉锻造 <p class="ql-block">1964年4月11日,武老被招进了大庆总机厂。</p><p class="ql-block">武老说:“当年在大庆总机厂当徒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一切都是军事化管理,上下班、就连吃饭都不是散着小步走,而是像军人一样集合排起长队,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迈着整齐的步伐回宿舍或去食堂。</p> <p class="ql-block">“宿舍内务也如军队一样的严格,床单外沿一条线,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床铺上不能放任何的杂物。我有一次,扫完床,把条帚忘在床上,被值班的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不注重集体主义荣誉,给宿舍抹了黑,这让我心里很难受。</p><p class="ql-block">“领导有严厉的一面,也有父母般慈爱的心。晚上,我们这帮小青年儿,睡觉不老实,经常踹被。领导每天夜深都要巡一遍宿舍,替一个个踹被、掉被的徒工把被子掖好、盖上,才放心地离开。</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们这些徒工都是学生出身,即便有过集体生活,也是自由散漫,没有人约束,集体荣誉感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可是来大庆总机厂就不一样了,要学立正、稍息、列队,学叠豆腐块被子、学内务规格化,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日久天长,东西不乱扔,衣服放在规定位置上,习惯成了自然。</p><p class="ql-block">“开始,我们觉得这些规矩就是一阵风,可最后,即使没有人约束我们了,大家也一直保持不变,直到现在还是如此。”</p> 克服困难 <p class="ql-block">大庆总机厂是会战时期“五脏俱全”的维修生产基地。武老的首份工作是钻机修理。</p><p class="ql-block">武老说:“千军万马在大油海中捞金,轰隆隆的钻机偶尔闹‘罢工’,在会战时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了解大庆历史的人都知道,许多钻井队,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在全战区开展打井竞赛,大家都知道的1205钻井队、1202钻井队,就是代表。大家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p> <p class="ql-block">“可是钻机不管你这些,累得不行,就拉胯掉链子,这在当时是钻工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每次井队把发生故障的机器运到厂里,不管是什么时间,哪怕是半夜,钻机送来了,我们都会马上投入维修工作,尽量以最快的速度让这些出了毛病的钻机早一刻‘康复出院’。</p><p class="ql-block">“当时,因为最初设计的原因,厂房比较小,钻机进不了屋。那没办法,不管风吹雨打,我们只能露天维修,排除钻机的故障。一身水、一身汗是常有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后来,为了方便一线井队,不让他们多跑路,我们常常带着窝头、咸菜在井队间穿梭,维修上门。”</p> 忘我抢修 <p class="ql-block">上门维修,对维修工来说是最辛苦的事儿。因为不知道对方的钻机哪出了毛病,所以要背上所有的维修工具,前往现场,最难的是夏、冬两季。</p><p class="ql-block">萨尔图多是沼泽地,到了雨季,一下好几天,车辆常常陷入泥中,无法自救,维修工只能背上百十斤重的工具,蹚着泥水往井队走。冬季,萨尔图的雪大得惊人,一夜之间就能封了门,齐腰、齐膝基本上是常态。</p><p class="ql-block">武老说:“那是个冬天,雪下得没膝深。车开不进现场,我们急,井队更急。眼瞅着井架离自己不远,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东摇西晃地在雪中行走。钻工看我们这么拼,都操起铁锹,边清雪边来迎我们。</p> <p class="ql-block">“维修一般要趴在钻机底部,为了方便维修,我和师傅脱掉杠杠服铺在钻机下方,躺在地上抢修。我们知道钻工们着急,如果不尽快修好,这口井就得停产。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钻工们来请我们师徒,师傅告诉钻工,我们自己带了干粮。</p><p class="ql-block">“干粮是带了,把窝头从怀里掏出来时,冻得像个铁疙瘩,根本咬不动。师傅叫我别吱声,因为大家的粮食都是定量的,井队的工作劳累,工人吃得也多。如果我俩吃了井队的饭,井队就会有人饿肚子。所以,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俩就忍着,饿上一顿,等修好了钻机,回去再补上。</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人,做什么都先想着别人,再考虑自己。在那个社会大熔炉里,我学到了许多,从而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 保护铁人 <p class="ql-block">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次偶然,武老保护了处于危难之中的铁人王进喜。</p><p class="ql-block">武老说:“那年,铁人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裹胁到大庆总机厂,关进小黑屋,由我看守。</p><p class="ql-block">“我上下细细一打量,这个人不是铁人嘛。趁着其他人不在,我和铁人作了短暂的交流,证明我没有认错。</p><p class="ql-block">“我当时就想,这么一个全国知名、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劳动模范,怎么会遭受如此不公?我那时候年轻,曾经在大会上听过铁人作的报告,在下井队维修钻机时,也听钻工们讲铁人的为人、讲铁人的刚正不阿,虽然我不懂这些人为啥要对铁人下手,但我认个死理儿,他是我心中的好人,好人就不能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让铁人遭罪,我就坐在关铁人的小黑屋外,放了把凳子,往上一坐,谁也不让往里进。一个戴着红袖标的青工受人蛊惑,拿了根手指粗细的钢丝绳,要把铁人带走。我怕他们打铁人,拦在铁人面前,不让往外带。</p> <p class="ql-block">“铁人口味重,想吃大蒜和辣椒油,我就偷偷帮着弄来给他吃,对他说:‘你是好人,你的事儿一定是他们的错。’铁人很感动,一个劲地说谢谢。</p><p class="ql-block">“因为来了几拨人,都让我给拦住了,十多天后,上级领导不再让我‘看守’铁人,把我调走了。”</p><p class="ql-block">武老讲到这里,显得非常激动。</p><p class="ql-block">他说,每次回忆起会战时期的一桩桩往事,都让他泪目。他说,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岁月,那是一段让人回味无穷年代,也是一段我们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p> 红色传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父亲是个懂是非的明白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讲述人:武国龙(武老的儿子)</b></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我心里是个深明大义的明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有自己的对人对事的看法和判断,善于自我思考,从不随波逐流。他性格倔强,平时说话不多,但只要是他认的理,谁都休想用恫吓和武力使他屈服。</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父亲身上一直保留、从没有消失过的一身正气。他保护铁人,没有私利,没有所图,有的是一个工人对他敬仰之人的那种朴素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作为他的子女,我们为他在创业年代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而自豪,也为他出众的人品和正义的行为而点赞。继承父辈的一身正气,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努力,创造更多无愧于父辈、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