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前言</b></p><p class="ql-block"> 从开始写父亲,就在想标题该如何拟定。起初定为“父亲”,觉得失了亲切之感,而后定为“我的父亲”,可又觉得我们五个兄弟姊妹,仅仅是"我的”显得不符合实际。到后来越写越多,慢慢调动脑子里所有回忆,每每写到动情之处,便越发体会到父亲的所有无私、博爱、奉献,不仅体现在对待我们几个兄弟姊妹身上,还体现在他对与我们同辈的亲戚朋友的孩子们的爱护与关照上,所以,父亲应该称作是我们很多人的父亲。再三斟酌,最后确定为现在这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引子</b></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已步入花甲之年。坐在窗前,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时常沉浸在对往昔岁月的深深回忆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县城,那里的生活简单而纯粹。小时候,我和兄弟姐妹们常常在门前的田野间、河滩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响彻云霄。那时的阳光格外明媚,花草的香气沁人心脾,整个世界都洋溢着生机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勤劳善良,他们以身作则,教会了我踏实做人、勤奋努力的道理,以及尊重他人的美德。他们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我们的梦想。每当院子里鲜花盛开、蔬菜丰收时,我们全家都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那份温馨与满足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对走夜路充满了恐惧。那时我们住在离石西城墙底,因为地处偏僻,住户较少,道路一直没有安装路灯,夜晚漆黑一片。漫天的星星闪烁着,仿佛要扑到我的脸上,让我感到压抑与不安。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期待着父亲那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我,让我倍感安心。我仰望着父亲,连那漫天的星星也变得可爱了许多。父亲去世后,每当想起他,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愧疚。父亲将全部的爱倾注在我们兄弟姊妹五人身上,而我们给予他的回报却微乎其微。作为兄弟姊妹中的一员,我深感自己有责任记录下父亲的故事,尤其是他对我的溺爱,以及那些他向我讲述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他的坚韧不拔与积极向上深深地影响了我,成为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父亲不仅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他用自己那宽广的胸怀和深沉的爱,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茁壮成长。他经历的贫穷、饥饿和时代动荡,都化作了对我们无尽的关爱与付出。这种比山还重的爱,正是我想要记录父亲故事的原因所在。</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篇回忆文章是我对那些珍贵瞬间的永恒定格,我希望通过它将这些回忆与故事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了解我们曾经的世界和经历,感受那份永不褪色的父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章 出身与家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节 记忆中父亲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 自我记事起,父亲好像就一直没年轻过。他身高一米七二,身材削瘦,有点弯的后背诉说着岁月的辛苦和沧桑。他的脸黑黑的,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过去经历的事儿。他不怎么爱笑,可那双眼睛却特别亮,透着坚定,还有点倔强的光。</p><p class="ql-block"> 为了节省钱,从五十岁开始,父亲就不留长头发了,总是自己动手,用一把不怎么好用的推子把头发剃得很短。他的两只手,因为常年干活,长满了老茧。父亲话不多,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只穿中式衣服和中山装,颜色就只有黑色和藏蓝色。这两种深颜色就像他性格一样稳重深沉,只有大夏天的时候,他才会换上白衬衫或者圆领汗衫,给闷热的夏天添点凉快。以前日子过得紧张的时候,父亲的衣服上常常有补丁,尤其是肩膀上,那是被扁担无数次磨损留下的痕迹,就像他肩上沉重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父亲有肺病,一到冬天就咳嗽个不停。所以他出门总戴着个口罩,不用的时候就随便插在上衣第二、三个扣子中间,露出一半在外面,看着既随便又实在。他那熟悉的咳嗽声,成了我们家特别的“回家信号”,老远听到这声音,我们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父亲咳嗽跟他老抽烟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第二节 出身</b></p><p class="ql-block"> 1926 年六月初六,父亲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净化乡岳封村一户宋姓人家。原本靠着几亩薄田,一家人的生计尚可勉强维持,然而爷爷因抽洋烟变卖了大部分地产,这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父亲恰恰出生在家庭最为潦倒之际,无疑让贫寒的境况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 六月初六,是能够吃到新麦子面蒸的馒头的日子。父亲选在这天来到人世间,或许是怕挨饿吧。而且父亲出生那年,爷爷正好四十九岁,所以父亲小名叫"四九子",平遥话听起来更像“四饺子”,寓意着不会挨饿。</p><p class="ql-block"> 父亲自幼便乖巧懂事,从不会给家里增添负担。在年少之时,他便早早地离开家外出闯荡。年仅十五岁,父亲就从平遥徒步来到离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历经了无数的磨难,然而,这些磨难也同时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坚韧性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三节 父亲的家庭</b></p><p class="ql-block"> 父亲兄弟四人,他们的名字是依照老家的家谱所起。父亲这一辈为“如”字辈,他是最小的老四。从大伯起,名字依次为“如荣”“如华”“如富”“如贵”,寓意着家族的繁荣与富贵。不过后来,父亲和大伯所用的是他们的字“德胜”“德旺”,二伯和三伯则仍叫“如华”“如富”。父亲的字比名更动听,总让我觉得充满男子气概,而他选择以字为名,也正如他的为人一般,德高望重。</p><p class="ql-block"> 兄弟四人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都到了芦村一户名叫李堂栋的大户人家当长工。后来,大伯留在了那里,二伯和三伯又去了薛贤村当长工,之后回到岳封村。在此期间,父亲来到了离石。</p><p class="ql-block"> 到了我们这一辈,依照祖谱应该是“增”字辈。老家大伯家儿子名为增武。三伯家有四个儿子,分别叫增平、增明、增勇、增林。三个女儿中只有大女儿叫增爱,二女儿和三女儿跟随大姐的“爱”字,叫完爱、红爱。父亲好像已经脱离了家族的管束,所以我们家未沿用祖谱。</p> <p class="ql-block"> 父亲有个姐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薛贤村当童养媳。她在 36 岁时因病去世。我们的爷爷奶奶去世的时间似乎更早。如今,只记得奶奶(曹玉莲)仅有的一张小脚照片,而爷爷的模样却无从知晓。爷爷是独生子,小名叫虎儿子,大概是因为属虎的缘故。爷爷大名叫宋晋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第四节宋家祖谱</span></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增平(喜平)大哥历经诸多波折,把宋家家谱从一世高祖宋从仁,到十八世祖即我们的爷爷宋晋才,再到我们这一代及以下的孙子辈,共二十一代全部整理了出来,以便后人了解。</p><p class="ql-block"> 第一世祖:宋从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五节 相濡以沫一一父母的婚姻</b></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相识相知过程其实并不浪漫。他们经人介绍走到了一起,且是重组家庭。在母亲之前,父亲曾有过一段婚姻。父亲刚到离石时,在东关天裕成药铺当伙计。天裕成药铺是分号,掌柜由总号(位于省城太原)挑选具有医药方面专业技能的人担任,伙计则由掌柜在本地挑选。掌柜姓王,他觉得父亲人聪明又老实本分,在父亲十八九岁的时候,将他们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了父亲。然而,结婚多年,女方不仅不生孩子,脾气还十分暴躁,父亲总是受欺负,父亲单位的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在大家的竭力劝阻下,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婚,收养的女儿也归了女方。尽管对方过错较多,但善良的父亲可能还是觉得有愧,以前的这段往事他从未提起过。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墙上有面大圆镜子,是父母结婚时母亲的单位人民银行送的,上面有红漆写的日期好象是1962年5月,应该就是父母结婚的日子吧。父母婚后虽经常有争执,但在生活中一直互相扶持。他们共同经历了从住在付庭房家院子姐姐出生,再到搬到碳厂院生下“我”,最后搬到南关人行家属院的过程。在生活的起起落落中,他们携手面对各种困难,共同为家庭的稳定和幸福努力,用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六节 父爱下的成长</b></p><p class="ql-block"> 父母结婚之际,哥哥已然五岁。父亲对哥哥那是格外喜爱,每日都会把哥哥架在脖子上,带着他一同去上班。父亲曾期望母亲能给哥哥改名为“离平”,寓意离石和平遥,然而母亲并未同意。后来姐姐被赋予了这个名字。不得不说,名字对人的影响着实不小。我女儿声称名字里有拼音是二声的字的人命运会更好一些,她还列举出众多伟人、历史名人以及明星等成功人士的名字。我们姊妹五个的情况恰好也印证了这个说法。我姐姐的名字两个字全是二声,我和跃文的名字中也都有一个二声字。若当初哥哥改了名,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呢?哥哥虽非父亲亲生,但父亲对他却视如己出。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吃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粗茶淡饭。然而,父亲总是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那微薄的工资,给大哥挑选最好的食物。有一回,哥哥吃炒鸡蛋竟吃到吐了。还有那么一段时间,父亲天天给他买一元一个的饼子。多年过去,时至今日,仍有邻居不知道哥哥并非父亲亲生。</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哥哥的宠爱可谓是到了极致。从每天带着哥哥去上班,到想方设法给哥哥最好的食物,无不体现着他对哥哥深深的疼爱。即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也从未吝啬过对哥哥的付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那份超越血缘的父爱,让哥哥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关怀。这种宠爱不仅让哥哥拥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也在邻里之间留下了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五个孩子,我排行老三。家中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哥哥出生于特殊的年代,恰逢大跃进时期,故而取名为“跃进”,这个名字象征着积极进取。两个弟弟承接了“跃”字,分别叫跃文(侯四)和跃武(侯五),寓意着一文一武,既睿智又勇敢。而我们两个姑娘,都取了平遥的“平”字。姐姐叫“离平”,她是离石的母亲和平遥的父亲的爱情结晶。我叫“爱平”,直接抒发了父亲对家乡的深深挂念。一家人相互支持,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艰苦朴素的年代,生育条件远不如现在这般科学安全。那时的条件十分有限,大部分妇女都是在家里找个接生婆便自行生产了。在我们家,由于父亲有从医的经历,所以我和姐姐以及两个弟弟都是由父亲和姥姥接生的。 </p> <p class="ql-block"> 1971 年,年仅七岁的我亲眼目睹了弟弟侯五出生的整个过程。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具体的情形如今已有些模糊,只记得当时我强撑着瞌睡,迷迷糊糊的。家门上挂着的竹帘不时被风吹得啪嗒作响,已经 41 岁的母亲尽管极力压低了嘶喊声,但那声音透过竹帘还是传了很远。后来,就听见弟弟哇哇的哭声响起。姥姥把他放在了我的脚头,盖着一个红底用黑色线条勾花的小薄棉被,虽然很旧但也十分干净。</p><p class="ql-block"> 住在家属院时,每户人家门口外都会搭建一个简易篷子,再垒起一个火灶。冬天在窑洞里做饭,夏天就在外面做。头天晚上用煤面把火闷上,次日早上,父亲起来捅火时,恰好碰见邻居询问,父亲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满脸喜色,大声回应:“生了,是个小子!”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中了大奖一般。随后,父亲在门口贴上正方形红纸,若生的是女孩则贴菱形纸贴。这样一来,外人一看便知生的是男孩,同时也告知人们家里有人坐月子,不便来人串门。后来,由于母亲工作繁忙,侯五在五十六天时就被送到了上四皓村。当时国家规定产假仅有 56 天,父亲以前下乡在村里认识的人多,便在那里给弟弟找了个奶妈。家里除了哥哥是姥姥帮忙带大的,其余四个孩子都有奶妈。</p> <p class="ql-block"> 听母亲回忆,在我出生之后,最初是由老姨帮忙照料。那时母亲的奶水十分充足,我在仅仅 11 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拴着带子走路了。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街上的局势较为混乱。老姨不幸被红卫兵强行剪掉了辫子,她心中充满了恐惧,便回自己家去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见状,急忙在高家沟村为我找了一位奶妈。但奶妈基本上没有什么奶水。父亲心中满是担忧与牵挂,每个礼拜都会不辞辛劳地去看望我。哪怕单位开会,加班任务繁重,不管时间多晚,他都一定要去看看我才安心。在奶妈家的日子里,我吃得不好,渐渐地消瘦了下去。父亲实在不忍心,只好把我领回来自行照顾。</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父亲每天都背着我去上班。他经常把我放在单位的柜台上,一边忙碌着工作,一边时刻关注着我的情况。时光悄然流逝,很多年以后,还有人指着我问父亲:“这是不是小时候你背上老背着的那个孩子呀?”父亲对我的这份照顾,饱含着无尽的爱意与付出。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不顾工作的疲惫与生活的压力,只为了能让我健康成长,他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国家实行单休制,父母工作极为忙碌,尤其是母亲,总是加班、开会、学习。所以,我们兄弟姊妹五个人更多地依赖父亲。家里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母亲常说:“大家搂柴火焰高。”于是,全家上下都积极帮忙做家务。</p><p class="ql-block"> 父亲每天早早起床,生火、做饭、洗衣、打扫、种菜,假期里拆洗被褥,过年时进行大扫除,所有的家务活都由父亲带领着我们一起完成。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母亲扯来布料亲手缝制。为了节省开支,父亲还将白色的尿素袋染成黑色,让母亲给我和姐姐做成裙子。父亲出差回来给我和姐姐买的丝布花上衣和的确良布,还有高跟鞋。在当时,我和姐姐穿衣服总是能引领时髦。整个家庭充满了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氛围,大家共同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真正体现了“大家搂柴火焰高”的精神,每个人都在为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这个家充满了温暖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每到周日,父亲就会煮上一大铁盆水,给我们烫内衣,目的就是为了烫掉衣服上的虱子和叽子。平常晚上闲暇的时候,他还会给我们织毛衣、毛裤。父亲打毛衣毛裤的速度那可真是快得惊人,比母亲快多了。他坐在那里,双手熟练地舞动着针线,眼睛都不用盯着看,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那毛线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织出了一大片。记得我有一件蓝色的毛衣,那就是父亲亲手打的。这件毛衣原本是姐姐穿小了给我的,我特别喜欢。后来,这件毛衣短得不能再穿了,可我还是舍不得放手。母亲没办法,只好在旧背心上剪下来一块布,给我在毛衣上接了个边。小时候,能穿上一件毛衣,那感觉既臭美又能显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大人们对孩子们的管理常常被形容为“放羊”。至今仍清晰记得,每到雨天,我们都只能在教室默默等待雨停后再回家。大人们根本没有接送的习惯,哪怕再大的雨,也似乎从未想过要管管我们。我心里满是疑惑和不理解,只以为大概是因为孩子太多了,家里的伞根本不够用。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才深深明白,其实是父母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们不仅要应对繁忙的工作,还要操持整个家庭的生计,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需要他们去操心。他们要为一家人的温饱而努力,要处理各种家庭琐事,还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在那样的岁月里,他们实在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地照顾每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陆续成家。当父母穿上我给他们打的毛衣时,母亲满脸笑容地说:“我女儿选的线可真好看,这花样也打得特别好。”父亲更是喜不自禁,连连称赞道:“这辈子都没有穿过这么暖和的毛衣,穿上就像个‘火灵丹’似的。”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满足,那模样仿佛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p><p class="ql-block"> 其实,父亲真的是很容易满足的人,即使是一件小小的毛衣,也能让他感受到无尽的快乐。我们兄弟姊妹都拥有一个无比快乐的童年时光,而这其中都离不开父亲的辛勤付出和母亲的关爱呵护。那段美好的童年岁月,是我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第二章 智慧与好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节讲故事</b></p><p class="ql-block"> 1971 年以前,在南关的离石人民银行家属院那一排公房里,我们一家人共同度过了数不清的温馨时光。那时的公房大多是窑洞,每户居住一孔。家家户户孩子众多,夏天的时候,一大家子人挤在一张炕上睡觉,闷热的夜晚着实让人难以入眠。于是,大人和孩子们便会拿着各自的凉席,去到窑顶上乘凉。而这个时候,正是父亲给孩子们讲故事的美妙时刻。小孩子们有的静静地躺着,有的乖巧地坐着,都沉浸在窑顶上,听父亲讲故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王巧买老子》,讲的是“好心有好报”、"拾得老人要尽孝”的道理。父亲的故事如影随形,走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在弟弟出生前,我们曾在高家沟住过一段时间,那时也经常在晚上吸引下一窑的人来听父亲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如今,偶尔路过南关,总会有意无意地望向那排早已破败不堪的家属院窑洞。在那个曾经一家人度过无数美好时光的地方,那些窑洞、那些玩伴、那些欢快的笑声、那些动人的故事,都已然成为我们童年最为珍贵的回忆。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比温馨的家,也用他们的行动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二节 拾秋</b></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极为匮乏。那时,每个月父亲都要一趟又一趟地推着自行车去粮店领粮。然而,家里孩子多,口粮不足,为了让孩子们营养跟得上,父亲在院子里开辟出了一个菜园子。家里的菜园子充满生机,父亲种满了各类蔬菜,枣树、桃树、梨树也错落其间。家里的蜡烛也是父亲用向日葵杆制作的。这些看似平凡的物资,在那个年代,却成为了温暖的源泉。父亲堪称那个年代的智者,他在院子里辛勤耕耘生活,凭借勤劳与智慧养育着家人。</p><p class="ql-block"> 秋天来临之际,父亲便会带着我们去城内大队收过的地里挖红薯。他总能根据地面的情况,精准地判断出哪里有没刨干净的红薯。在他的指挥下,我们刨出的红薯比别人多得多,一块差不多三分大的地就能刨出一担红薯。有时候,我们还会去地里收拾别人丢弃的菜叶和菜帮。父亲会把捡拾回来的小茄子腌成咸菜,把茄子杆用来烧火,把刨回来的茴子白根削好腌成泡菜,味道比平常萝卜腌的好吃很多。茴子白削下来的皮还能晒干用来烧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节 多才多艺的父亲</b></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打算盘的技艺十分高超,一般人不会打乘除法,而父亲却打得又快又准。小时候,我学算盘就是父亲教的,像“三回九”、“九回九”、“六二五”等口诀,我至今记忆犹新。父亲的口算能力也极强,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或者在药铺卖药算账时,速度非常快,有时甚至比计算器还快。这些技能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这与父亲的聪明才智、爱动脑筋以及好学的品质分不开。</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娱乐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打麻将时脑子转得很快,能清楚地记得每张打出去的牌。玩得多了,便也上瘾痴迷。记得小时候,我跟父亲晚上去他们单位值班,那时父亲在货源街糖烟酒公司院子里上班。我从办公室的窗户远远就能看到父亲和同事们在对面值班室玩麻将。还有一次,姐姐跟父亲值班,晚上姐姐自己出来上厕所,不小心头碰到柱子上,眉毛上还留下了伤疤。因为这件事,父亲没少挨母亲的骂。除了打麻将,父亲玩扑克打升级也很厉害,大家都想和父亲成为对家,因为在玩的过程中,他总是能把牌和分算得很清楚。父亲的多才多艺,着实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第四节 "文化人"</b></p><p class="ql-block"> 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虽不知具体是什么字体,但刚劲有力,既厚重又不失锋芒。他写的对联极受欢迎,每年春节,家里贴的都是父亲写的对联,街坊邻居也纷纷前来找父亲写对联。有时到了腊月三十,父亲还会被同事们“堵”在单位写对联呢。可惜后来父亲得了手抖的病,不能再写了,从那以后,我们家的对联就由哥哥来写。</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同辈中堪称文化人。他小时候在老家村里上过几年私塾。在父母那辈,文盲比例极高,即便识字,普遍也不擅长写东西。母亲只上过两年完小就考上了银行的工作,在当时已算相当不错了,然而文化程度确实有限。单位有一年要评助理会计师,母亲觉得大舅有文化,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中文系高材生,便找舅舅帮忙写述职报告。别说当时了,就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在评职称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请人写报告呢。而父亲不仅会写漂亮的字,还能自己写工作报告,更能教我给平遥的伯伯写家信。在我看来,父亲很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三章 家园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节 修窑洞</b></p><p class="ql-block"> 家属院的窑洞和小院,曾承载着我童年最初那温馨而美好的记忆。然而,随着哥哥姐姐逐渐长大,弟弟们也相继出生,仅仅一孔窑洞已然难以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小小的院子里住着十多户人家,人多事杂,难免会产生摩擦。再加上我们家还养了一条花狗,这便给了一些人借题发挥的机会。生性善良的父母,实在不愿意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与邻居发生争执。曾有一天,为了避免因狗引发矛盾,我们将它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下午,可那不争气的狗竟把家里新买的油布扯坏了一个炕角。那可是花了十六块钱买的新油布啊!母亲心疼不已,这件事也让父母深深体会到住在家属院的诸多烦恼。</p><p class="ql-block"> 最终促使父亲下决心自己建窑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 年刚开始的时候,红卫兵只是上街喊喊口号、剪剪辫子,开批斗会。但到了 1969 年前,形势越演越烈,派性斗争不断升级,子弹乱飞,家里的窗户只能用毡子遮挡着。同院的住户中,有的是总站的人,也有兵团的人,他们互相揭发检举,没事还找茬。父亲就曾被兵团的人抓走并困了一晚,最后还是单位出面才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父亲被吓得不轻,父母只好带着我们到高家沟避难,其间借住在湾湾里一户人家的窑洞,并在那里生下了弟弟跃文。经历了这些事情后,父亲毅然决定开始自己建窑洞。</p> <p class="ql-block"> 1971 年,我们家开启了修建新窑洞的艰难历程。窑洞地址选定在莲花池附近的西城墙底,为了这块地皮,父母花费了两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100 元钱。工人是母亲王文庄村的两姨兄弟常守和发守。</p><p class="ql-block"> 1972 年,那时的我刚满八岁,上了一年级(当时实行春季作息制,一过正月十六我就报名入学了)。历经漫长的等待,后半年我们家的窑洞终于竣工。尽管窑洞内十分潮湿,但一家人都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可能节约开支,我们一开始只修建了三间砖接口土窑掌的窑洞。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后,我们便在父母的带领下,不辞辛劳地搬运砖头。窑洞的位置在城墙之上,恰恰就在我们学校的操场底下。由于处在城墙上,地下有不少可挖掘的空间。我们家的院墙和大门,都是我们从地下一块一块艰难挖出来的砖头砌成的。多出来的砖,还在大门旁垒起了一个狗窝。后来,哥哥高中毕业后出去跟工学了瓦工手艺。于是,我们家又建起了第四间窑洞,全部是用砖砌成的,还是当时比较时兴的扇子口窑洞。</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前三间所谓砖接口的窑洞,前边大约三米左右是用砖建造的,后边则靠着现成的土山打成窑洞。完工后,先把窑洞用泥抹一遍,接着再用石灰抹成白色。然而,由于我们所选的地方靠近土山,土质较为松散。在后来的几年里,经常会出现掉泥皮或者塌土块的情况。其中最大的一块,大约长一百公分、宽五十公分、高四十公分。每每想起都让人后怕,庆幸当时家里没人,要是砸在人身上,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就这样,在修修补补中度日,过了好几年。直到后来家里经济状况稍微好转,母亲多方打听,才又请来西崖底的一位老师傅,把窑洞土的地方全部用砖重新修缮。从那以后,就再没有发生过掉泥皮和塌土块的现象了,一家人也终于住得踏实多了。修建窑洞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每一块砖、每一抹泥,都凝聚着全家人的汗水与期望。</p> <p class="ql-block"> 窑洞修好之后的那几年,居住空间确实宽敞了不少,但那却是我最难熬的岁月。1972 年到 1978 年这段时间,尽管修建窑洞时已经尽可能地节省开支,可家里的经济条件依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期间,弟弟侯五也从奶娘家回来了。父母实在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看管他,于是在他五岁的时候,就由我和姐姐带着去上幼儿园。家里这么多口人,生活比以前更加拮据了。早饭和晚饭基本上都是玉米面做主食,午饭吃全白面的时候少之又少,总是掺一些豆面或者别的粗粮。父亲和我胃都不好,不能吃玉米面,所以我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那种饥饿的感觉,就像有小虫子在肚子里不停地啃噬着。后来,我偷偷给父亲开小灶烤几个白面饼,而父亲也总会把烤好的面饼给我留下一块。那一块小小的面饼,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了我温暖和力量。1979 年,终于结束了吃“金皇后”的日子。在那个时候,我们的供应粮以一种品种为"金皇后"的玉米为主,还有句俗语说:“够不够三百六十,吃不吃金皇后”。自此之后,生活就越来越好,玉米面不再是主粮,取而代之的是白面和大米。可是,那些年生活的艰难困苦,却如同深深的刻痕,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二节 味蕾上的父爱</b></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一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的鞭炮响起,团圆的味道便如袅袅炊烟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在那满桌的佳肴中,总有几道令人回味无穷的菜,那是父亲的味道,是幸福的滋味,更是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烹饪方面堪称一绝,从小到大,我们兄妹几个一直被街坊邻居家的孩子们羡慕着,只因我们有口福能品尝到父亲做的美味。从腊月二十三打扫完家,二十六起父亲就开始忙碌地为我们准备各种美食。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排骨炖煮得恰到好处,肉香四溢;酥肉外酥里嫩,口感绝佳;压头肉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那独特的色香味,至今难以忘怀;还有鸡、鱼、油炸豆腐、炸土豆、炸丸子、糕、馍馍等等,这么多美食要做好几天。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那美味的“油花花”,这是老家平遥春节走亲戚常带的年货。制作过程极为复杂,需和两种面,一种是用碱子和油配白面,另一种是糖稀蜂蜜配白面,两种颜色的面做成麦穗、猫耳朵等各种花式,油炸之后趁热洒上白糖,那香、酥、甜的味道,让人沉浸在幸福之中,这就是父亲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每年正月初二开始,舅舅姨姨们就陆续来我们家品尝父亲做的家宴。同辈的表弟表妹们总是满怀期待地说:每年都特别盼望着来我们家走亲戚,只为吃上一口父亲做的美食。有一次,我的同学金莲来我家,正巧赶上我们吃油条。她一口气吃了三根,还眼巴巴地瞅着。父亲笑着又递过去几根,金莲一边嘟囔着好吃一边伸出手去,直到肚子撑得圆滚滚了,才不舍地回了家。父亲曾教过我在家做油条的配比是一矾二碱三咸盐,可或许是小时候做饭洗碗太多,我对父亲的手艺没有好好汲取。兄弟姊妹五个里面,我是最不会做饭的。父亲传下来的美味,我只记得炸丸子和酥肉。油条做了很多次,却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味道。更可惜的是,谁也再做不出父亲做的色香味俱全的压头肉,即使搜遍全网也再找不到做法。</p><p class="ql-block"> 父亲做的酸黄菜也是一绝。做酸菜可是个技术活,做不好就会坏掉,软塌塌的不能吃。但父亲做的酸菜既有酸味还又香脆,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垂涎欲滴。每当端午,父亲包的粽子又大又有棱角还不漏米,煮上整整一晚,软软糯糯的。一早醒来,便能闻到满屋子的粽叶和糯米的清香。父亲做的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深深的父爱,让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腊八节的时候,父亲总是五点就起床,用黄软米加入各种豆子、红薯、枣,早早地为我们熬制腊八粥,美其名曰“睁眼祝儿”,就是让我们早晨一睁眼就能吃到热腾腾的“祝儿”。父亲的这份用心,饱含着对我们深深的爱。等我们都成了家,自己做腊八粥的时候很少了,一方面是嫌麻烦,做不出小时候碳火熬制出的味道,另一方面现在物资丰富,吃的五花八门,小时候的好多东西已经不太爱吃了。但父亲熬制的腊八粥的味道,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经常给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做宴席,最拿手的是八碟八碗,菜做的色香味俱全。记得有一次父亲给他最好的朋友也是同事蔚伯伯家儿子结婚做喜宴,父亲让我放学后去吃饭,我到药材公司灶上找到父亲,当时有另一位给父亲贴厨的师傅问我多少岁了,我说十五,他笑着说他十五岁就结婚了。那时父亲经常被请,从来没有报酬,就是纯属帮忙,甚至平常来往不是很多的人家请,父亲也会给主家上礼随份子。父亲的勤劳善良令人敬佩,他一生都在为他人着想,他的美食不仅是他传下来的美味,更是他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父亲用他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美食世界。</p> <p class="ql-block"> 如今,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每到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总会想起父亲为我们准备的年夜饭。今年除夕在哥哥家吃的饭就有许多父亲做的味道,大家不禁又谈论起父亲。仿佛他的话又回响在耳边:“圆筷板筷不息筷”,让孩子们吃饭不用讲究礼节不用放筷子。后来我才明白,父亲为什么做一道菜就让我们赶紧趁热吃,不做饭真的体会不深,许多菜放凉了就会失了本该有的味道。而父亲总是做在先吃在最后,等我们吃的差不多了父亲才上桌,他总是说我尝都尝饱了,实际是被油烟熏的做完饭已经没有多少食欲了。父亲的默默付出和对我们的关爱,如同那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节 博爱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无私与博爱,在照顾我们家亲戚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1971 年,我们家修了新窑洞,一家人满心欢喜地搬了进去。母亲将姥姥接来同住,父亲由于自小缺少关爱,便将姥姥视作自己的亲生母亲般悉心对待。姥姥刚来的时候,父亲特意安排她独自住在中间的窑洞,后来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住不开了,姥姥才和我以及姐姐住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父亲时常念叨老家的二伯伯,在他心中,仿佛一直将自己的哥哥当成长辈一般关心照顾。二伯伯很年轻时就开始独自生活,一生都没有子嗣,这让父亲格外牵挂。有一次,父亲打算偷偷把家里的毛毡送给二伯用。他担心母亲看到后不乐意,于是在早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悄悄从炕上抽出毛毡扛着送回老家。自此,父亲自己没了毡子,只能睡席子。后来母亲得知了此事,也数落父亲,毕竟自己家有五个孩子要养活,而且家里修窑洞还欠了不少钱,怎么还有精力去管老家的人呢?然而,父亲在母亲埋怨的时候一声不吭,等到过段时间老家有事,他该管还是照样管。最后,二伯的棺木都是父亲给买的。父亲的这份博爱,如同一束光,在温暖的亲情里,也给了我们做人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 老家农村生活条件差,记得小时候,二伯伯春节期间来我们家,给我们拿过最好的是自己家做的油花花,包了塑料布放在纸盒子里,还拿过我很喜欢吃的像饺子一样大小的豆子油糕,而平常日子来就拿一大袋炒花(爆米花)。可父亲呢,总是在亲戚们返回时,给他们装上满满的各种礼物。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温暖着每一个亲人。 </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博爱如温暖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大伯家儿子秋生以前常常骑自行车从平遥来到我们家;三伯家儿子喜平在 1970 年初中毕业后也来到我们家,那时他和三舅跟着父亲在山里挖药材,后来又在修印刷厂的工地上干了一个月的活。喜林来离石打工的时间则更长一些。不管是谁来到我们家,父亲总是热情地让他们吃住在我们家,他们挣了钱可以自己拿回去,父亲甚至还会贴补些路费。父亲就是这样,无私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主动去帮助亲人。有一年,父亲给我买了一块花被面,同时也给明子哥买了一块,说是明子哥考上农机学校了,让做个被子。</p> <p class="ql-block"> 来我们家吃饭最多的要数三舅。他在电线厂上班,与哥哥年龄相仿,父亲常常捎话让三舅来家里吃饭,给予了他无尽的关怀与照顾。姨姨家的女儿春平也是我们家的常客,姨姨家住在化肥厂,离城里较远,有一段时间春平上学就住在我们家。父亲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吃的用的从来不会少了春平的那份。二舅家的秋菊上学时也在我们家住过,儿子彦辉也经常在城里玩得晚了便住在我们家。</p><p class="ql-block"> 因为父亲善良且对人热情,我们家几乎成了亲戚们来城里的“过往驿站”。基本上所有亲戚家生孩子,在医院的第一顿米汤都是在我们家熬的。凡是来我们家的亲戚,包括姥姥的侄儿男女们来看姥姥,父亲都是极其热情,紧接紧待。父亲的这种博爱,不仅仅是对家人的关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间的真情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四节 幸福满满</b></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水果于我们而言简直是奢侈品,通常只能在相应的季节吃到枣子、苹果、梨、桃子等常见水果。然而,父亲因工作出差,总能从全国各地为我们带回各种新奇水果,惹得邻居也很羡慕。</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药材公司做了多年采购,去过许多地方。那时条件艰苦,出门得自己带水壶和干粮,出差没有补助,只能报销车旅费。常听父亲绘声绘色地“吹嘘”自己去过很多地方,可实际上大多只是路过,从未听说他游览过任何风景区。一方面,父亲绝对不会假公济私;另一方面,他根本舍不得花钱让自己享受。他总是省下钱,顺路给我们带回水果,有桔子、香蕉、甘蔗、各种香瓜等等稀奇玩意儿。水果都是用在四川买的竹背篓背回来的,遥远的路程,无数次的换车,他却从不嫌累。只要看到孩子们吃得开心,他就觉得一切都值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对热爱美食的父母,实在是件无比幸福的事。生活的仪式感在我们家,就是享受美食的借口。农历的每一个节日,父母都会为我们准备相应的食物。腊月二十三有饧瓜、麻糖、灌馅糖;年三十是饺子;春节有丰盛的大餐;正月十五晚上必吃元宵;惊蛰吃冰鼓(在碟子里放上凉开水,在院子里冻上一晚,冰块上边凸起形状象鼓)晒火;二月二有枣豆子饭;清明每人一串二十个燕燕;端午节有自制凉粉和粽子;八月十五有月饼;冬至是饺子(有冬至不吃饺子会冻耳朵的说法);腊月腊八有“祝儿”。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不是吃糕就是饺子。公历的节日如新年、五一、国庆等也不放过。除此之外,星期日休息时,我们总要吃顿好的,母亲说是改善生活。于是,在父母的带领下,全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姥姥笑着说:“老间家的面,老的小的都挖(抓)遍。”而父亲总是变着花样地给我们做各种美味,即便在最穷困的时候,一种玉米面他也能做出好几种吃法。肉太贵吃不起时,父亲就会在肉铺里买五毛钱一斤的剥骨肉给我们解馋。夏天一到,水果上市的季节,父亲就会摘下头上的草帽,翻过来当成篮子,为我们装回最新鲜的水果。冬天,父亲给我们买的零食就装在中山装的大口袋里。小时候,只要听到父亲的脚步声,我就会去大门口迎接父亲,掏掏他的大口袋,总是会有惊喜。父亲买回来的零食全由我来分,七个人分七份,但父亲总是说他已经吃过了,然后把他的那一份偷偷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具体吃了什么已记不清了,但那甜美的味道却总能夹杂着父亲的气息,随着回忆满满地充盈在心头,幸福感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五章 职场岁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节 忘我工作</b></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15岁的时候,毅然从平遥出走,来到了离石。据父亲回忆,当时他好像是跟着骆驼队来到离石寻找舅舅,然而舅舅没找到。为了生存,父亲便跑到药铺里当了伙计。</p><p class="ql-block"> 在药铺的日子里,父亲勤劳肯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药铺的卫生,整理药材。无论是搬货、抓药,还是其他琐碎的杂活,父亲都做得一丝不苟。他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时间,就向药铺里的老师傅请教药材的知识,认真学习各种药材的功效、用法和配伍。他仔细观察老师傅们抓药的手法和技巧,不断地练习,力求做到精准无误。晚上,当父亲上完铺面的最后一块门板,其他伙计都安然入睡,父亲才借着微弱的灯光,认真反复阅读药铺里的医书,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父亲的勤劳好学,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1956 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药铺被离石药材公司取代,父亲成了正式职工。父亲全程参与了单位的组建,可谓功不可没。他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为单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单位成立初期,父亲每天在单位后院育苗,种黄芪、冬花等药材。他常常把还没上学的哥哥放在地头自己玩,而他则一心扑在育苗工作上。育好的苗,父亲不辞辛劳地送到大东川(王营庄、吴城等)、小东川(信义、德刚里、千年里等)那一带的村里,让农民种植。这一举措,一方面大大节约了单位的成本,另一方面也给农民增加了收入,深受农民欢迎。如今,去东川里的村庄说起父亲,年纪稍长的人都知道。当时,父亲和在德刚里认识的村干部吉生贵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吉生贵也经常到城里时来我家拜访。后来,药材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父亲就在村里直接帮农民育苗,并传授种植技术。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药材公司的蓬勃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为了更好地向农民传授中药材知识,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深知吕梁山上天然药材种类繁多,为了让农民认识更多的药材,父亲亲自制作了很多图板。图板上的药材图片基本全是哥哥画的,二舅也帮忙画了一部分。哥哥从小就擅长画画,在他的笔下,药材被画得栩栩如生,非常便于对照辨认。父亲只给哥哥提供纸张,而颜料和花费的功夫则由家里补贴。在父亲的不懈努力普及下,农民们认识了更多的药材,农闲时就可以自己去山上刨药材,父亲还负责回收。只要肯劳动,农民们在收药季节一个月能卖到 100 多元钱,那个年代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是父亲月工资的二倍还多。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为农民们打开了一扇致富的大门,也为中药材知识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个性格坚韧而责任心强的人。有点像人们所说的"二杆子”性格,在单位里总是抢着干活。他能扛起一麻袋 200 斤的药材,累得腰都弯了,却从不叫苦。母亲说父亲这叫逞能,事实也的确证明母亲说得没错。父亲的胃病、手抖和肺气肿,就是年轻时太拼累出来的。可叹父亲空有一身武艺,到头来却救不了自己。他的心里只装着别人,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每每想起父亲去世之前那消瘦的样子,都让人痛心疾首。父亲在城内药铺当主任的时候,简直就是个工作狂,经常不回家,住在单位。每天晚上,他都在那里捡药,把中药收拾得干干净净。父亲退休后,我也曾去买过药,熬出来的汤药全是稠糊糊的,浑浊粘稠还硌牙,简直没法喝。但改革开放以后,药店大部分由个人经营,从进药的源头就把好关了,就不再需要像父亲那样捡药了。父亲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让人敬佩不已,可他却因为这份执着,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更是对同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传帮带作用。他带出了许多徒弟,其中药材公司的李明显在父亲的重点培养下,懂得了不少医药知识,甚至能够给病人开出对症处方。单位领导对父亲也极为尊重,称父亲为师傅。在那个时候,叫师傅可不象现在见人就叫师傅那么随意,而是具有很强的特指和专属性。</p><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休后,药材公司组织人员写《医药志》,单位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父亲。父亲毫不犹豫地将他所掌握的药材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资料,以及药材的炮制方法和各种医药知识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他不计报酬,全程参与了写作,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余热。父亲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工作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奋斗了三十多年,收获了无数个人荣誉。那时候,我们家根本不用买镜子,因为那个年代父亲获得的奖状都是长方形的带花边图案的大镜子。门市部的集体荣誉也非常多,奖状多到没地方挂,只好分给职工拿回家,职工们把上面用油漆写的红字擦掉当镜子使。父亲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赢得了这些荣誉,它们见证了父亲平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节 医者仁心</b></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辈子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凭借精湛的中医技术为无数人看病,减轻了许多人难以忍受的痛楚,这也是我们最为感到骄傲自豪的。父亲的医术,一方面源于他从小对书籍的热爱,通过看书自学,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在后来漫长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得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农村下乡的时候,在周边村庄小有名气,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找父亲看病。每天,小小的窑洞都被挤得满满当当,一窑洞的人耐心地等着父亲为他们诊治。在离石县城,父亲给人看病也是广为人知。甚至每次出差路过或者领我们回老家,只要村里人一听说父亲回来了,便奔走相告,纷纷前来找父亲看病。大家最为佩服的就是父亲的号脉技术,那真的是极其精准。父亲只要一号完脉,就能把病人的情况说个八九不离十,然后对症下药,开出合适的药方。父亲开的药品种类不多,剂量也不大,一般就开个两付药。花不了多少钱,却往往能发挥出巨大的功效,常常能做到药到病除,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起死回生。父亲就像是一位神奇的医者,用他的双手和智慧,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健康。</p> <p class="ql-block"> 其实父亲很有经济头脑,退休后也有人请父亲去药铺坐堂,我二舅也曾想和父亲合伙开个药铺,但都被父亲拒绝了,他认为治病救人不能掺杂利益,这样做才能使自己安心。所以后来父亲退休后的生活选择了做批发鞋底的生意,有人找上门看病就只给开药方,分文不取。这是父亲自己奉行的君子取财之道。他这一辈子看好了不少的病人,但只要有人要给父亲付钱,父亲就会婉拒,甚至生气。我们家里经常能收到病人送的各种应季的瓜桃梨果农副产品,父亲认为这就是病人对他最大的认可和回报,比起物质,父亲更在意的是大家对他的肯定和赞誉。有一次有人送了我们一大兜杏,父亲看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眼馋的样子,就说放开吃吧,我们二话不说赶紧吃,吃完父亲还不忘每人给我们吃个抗菌优,怕我们闹肚子。</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总感觉生活中无论什么情况父亲都能应对,有一年做酸菜时父亲不小心割破了手,血流的很快,父亲马上在院子里找点石灰应急止血,几秒钟就止住了血,然后又继续干活。还有一次是家里的花狗被一根长骨头卡在了上下颚之间,呜咽着却丝毫没有办法,我还记得花狗眼里噙着泪花,我们赶忙叫来父亲,他一手摸着狗的脖子,另一只手伸进狗嘴里,一点一点摸索,经过很长时间才终于从狗嘴里把卡着的骨头弄出来,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自从那以后花狗每天只要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就立即从窝里跑出来迎接父亲,总是摇着尾巴扑到他身上舔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多年给人看病的经历中总结出不少实用的中药偏方。周围邻居和同事朋友没少受益,谁家孩子有个感冒发烧生病都不用去医院了。后来名声大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来跟我们讨偏方,我们家属院的孩子们也沾了不少光。</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父亲透露出想让我来继承他的中医衣钵,但是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事,不爱学习,一听说要背好多汤头就对中医一点兴趣也没了,所以父亲的手艺就没有传承下来,唯一保存至今的只剩下他给我们写下的五十多个偏方,现在我们还经常拿出来对照着去用药。</p><p class="ql-block"> 由于小时侯体质弱,父亲总是偏爱我,每星期他都会买一大排连着的面包,给哥哥姐姐每人一个,剩下的留给我每天吃一个。很怀念小时候旧城里商业一条街,商店都很集中,卖面包的合作商店就在父亲单位旁边。现在看到老面包,就老想买,但一次也没买到像以前的那种味道。其实孩子就是这样谁管的多就粘的谁多,小时候我生病,尽管母亲也会给我买一包3毛2分的饼干,但我总是呼唤父亲,盼望早点听到父亲从坡上回来的脚步声。父亲也总是守在我的身旁,悉心照顾我。他会为我端水送药,用他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额头,给我带来安慰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姐姐小时候生病当糠(麻疹)时,半夜三更高烧不退,父亲连夜把姐姐送到县医院,输液打针一直守在身边,直到高烧退去。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几乎所有孩子都当糠,庆幸的是我没当。</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会经常给我们调理身体,母亲身体一直很好就归功于父亲,冬天吃父亲亲自做的丸药。父亲去世以后每年冬天都是我找大夫给母亲开的补药做成丸药,母亲一直吃了好几年,再后来,丸药不好吸收了,就每年输两支白蛋白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孩子生病时,总要去问父亲吃什么药,只要按父亲开的药方吃药,总能药到病除,也只有父亲在,心里才会踏实,觉的病痛会减轻不少,也很快就会好转。父亲刚去世的那几年我非常不适应,一有不舒服就老想:要是父亲还在就好了,吃了他开的药还能吃买的面包,很快病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三节 夕阳余晖</b></p><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休后,在货源街开启了他的生意之旅,主要从事鞋底批发。每双鞋底的利润仅仅只有两毛钱。鞋底通常是由临县的卖家送货上门,无需父亲外出进货。父亲极具耐心,他经营的门市部靠的是口碑,追求的是细水长流。起初,店面位于正街上,后来迁至巷子里。然而,人们依旧寻踪而来,只因父亲所售鞋底批发价便宜且质量上乘。口口相传之下,卖鞋底的老宋在大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货源街随便找个人一问,便能得到准确的指引,可见其年代久远、名声在外。但对于父亲而言,做生意挣钱并非首要意义,最大的收获在于老有所为。有事可做,便不会感到寂寞,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四节 父亲的"小算盘"</b></p><p class="ql-block"> 父亲其实有着相当敏锐的经济头脑。当年我们家修窑的时候,砖运回来后需要我们自己从坡上搬到院子里。父亲便找来城内完小的学生,让他们放学后帮忙搬砖。搬一钉子砖(200 个)给两毛钱,如此一来,我们省了不少力气,孩子们也能挣到点零花钱,他们可高兴了,跑得特别快。看着这些孩子如此卖力,我们自己也忍不住加入其中,为的是能让父亲少出点钱。回想那时,我长得那么小,却也有一次搬过 8 个机器砖呢。</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带领我们前往河滩刨石头,然后将石头运回来堆了半个院子。接着,我们用石头垒砌院崚。可每到大雨时节,我们家院子的崚就会被雨水冲垮,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我们所有人的心都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然而,父亲却从未灰心丧气过,每次雨后,他都会总结经验,再次带领我们重新垒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院子的出路不太好,一出门就是上坡。每年冬天,拉回炭后,往家里担炭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家里的男丁全部出动,从中午一直忙到晚上。有时弟弟还会叫上朋友们来帮忙。到后来,父亲干脆雇人来担炭。种地的人能吃苦,担得也快。忘了是哪一年了,担 5 吨炭给人家 16 元。实际上,每次拉炭大家都会找关系,买 5 吨能多给半吨。</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种精打细算、擅用“小算盘”的品质难能可贵。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过日子不铺张浪费,每一分开支都精打细算,让有限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花小钱办大事。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传承,他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们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在生活的细微处发现省钱和创造价值的机会,培养勤俭持家、踏实务实的生活态度,助力子女未来独立生活时也能经营好自己的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六章 人性的光辉与弱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一节 好人</b></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所有认识的人口中的“好人”。父亲性格沉稳,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保持冷静和理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扑下身子,用极大的耐心去完成每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父亲总是乐于助人。邻居们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哪家需要帮忙搬东西、修修补补,父亲总是第一个出现。他从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为大家付出。</p><p class="ql-block"> 记得父亲当年担任采购工作,出差的次数比较多,常常会带回一些生活用品。由于父亲见多识广,买的东西质量又好,所以在办完正事后,经常会给同事朋友捎带东西。记得有一次,父亲扛回来两匹宽道的条绒布,母亲看到后满心欢喜地说要给我们做裤子。然而,父亲却坚决不让母亲裁剪,他严肃地说道:“这是给别人捎的东西,咱不能自己用了。人要讲信用,说出去的话可不能食言,不然会让人有说道。”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母亲拿着尺子,满脸生气却又无奈的样子。那时的我也很不理解父亲,心里想着,父亲那么远累哼哼地扛回来,怎么就不能先紧着自己家呢?实际上,父亲讲的是做人的诚信,他觉得自己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p> <p class="ql-block"> 对待家人,父亲更是关爱有加。他努力工作,只为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耐心地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父爱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我的牙陆续坏了八颗,我去了无数次医院修补牙齿。这时我才想起,我曾陪母亲看过好多次牙,却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已经拔了所有的牙,做了上下两个牙壳。戴着牙壳吃饭,少了许多滋味。还有一次,父亲腿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瘤子,已经严重影响到睡觉了,可他却自己去医院做了手术,我们也是后来听母亲说起才知道这件事。想想真的有点愧疚,父亲就是这样,总为别人着想,却从来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中,父亲认真负责,从不马虎。他对每一个任务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信任。我曾看到父亲教同事们制作丸药,单位里中药方面的技术活基本全是父亲领头做。单位的蜂蜜缸比我还要高出很多,父亲偶尔也会给我冲蜂蜜水喝,这也是父亲在单位做过的唯一一件可能被认为是占公家便宜的事,但父亲无私到从来没有拿过单位的一张稿纸。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正直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放了学我经常去父亲单位。单位后院里有两颗高高的桑葚树,还有杏树、梨树,都是父亲亲手栽种的。每年还没到收获季节,这些树就陆续成了孩子们采摘的对象。每当看到孩子们偷偷溜进后院,爬上树去采摘那些还未成熟的果子,父亲总是会默默地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无奈又宠溺的微笑。他知道,这些果树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就像他小时候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向往一样。父亲从不忍心斥责这些孩子们,他觉得那是孩子们天性的流露,是他们与自然亲近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几个孩子在桑葚树上玩耍时,不小心折断了一根树枝,果子散落一地。孩子们吓得脸色苍白,以为会遭到一顿责骂。可父亲闻讯赶来后,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果子,笑着对孩子们说:“果子还没熟呢,吃了会酸掉牙的哦。下次可要小心些,别伤着自己啦。”孩子们原本忐忑的心瞬间放松下来,他们望着父亲和蔼的面容,眼中满是感激与愧疚。父亲就是这样,用他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孩子们的调皮捣蛋,用无声的爱呵护着他们纯真的心灵,让那片后院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温暖而美好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以前炒菜用的调料面也是父亲自己配的。那调料面里主要有花椒、大料、桔子皮、香叶和各种中药,共计十多种材料。父亲会在药材门市部的药槽里,将这些材料精心捣成粉末。捣制的过程中,那浓郁的香味便逐渐散发出来,弥漫在空气中。那香味醇厚而独特,有花椒的麻香、大料的浓郁、桔子皮的清新以及各种中药的神秘气息相互交织,让人闻之食欲大增。同事们也经常找父亲捣调料,父亲总是很热心地帮忙,从不拒绝。</p><p class="ql-block"> 调料用来炒菜特别香,有一次母亲将捣好的调料装进大玻璃瓶里,丑家舅舅(母亲的两姨表弟)正好在我们家。他一直看着母亲装满,没憋住,说道:“剩下的可以给我吗?你家的调料面太香了。”我妈笑着说:“你想要早说省了我装,给你多拿点。”丑家舅舅长的一点也不丑,我还挺喜欢他。他是木匠,给我们家做过门窗。小时候哥哥和姐姐学校野营拉练就是丑家舅舅用木头给做的长枪。</p> <p class="ql-block"> 其实,父亲的无私是与他认真执着的性格分不开的。记得有一次晚上回来,父亲说手表丢了。他坐在那里思来想去,坚定地说他一定要找着。我们都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当天晚上体育场还公演电影,一场子的人,场地里土又多,那么多人踩来踩去,怎么可能找得到呢?但父亲不死心,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急匆匆地去体育场找表去了。父亲弯着腰,仔细地在土里翻找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手表终于被父亲从土里拨拉了出来。那一刻,父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善良、耐心和责任感,让他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好人”。他的人性光辉,为我们树立了标竿,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二节 父亲的性格弱点</b></p><p class="ql-block"> 古话说得好:“人不得十全,车不得圆。”父亲性格中最大的弱点便是老实本分、谨小慎微。在生活中,遇到小事的时候,父亲总是先检点自己家人哪里做得不好;而一旦遇上大事,却往往需要母亲出面解决。</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家三个男孩没一个让人省心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层出不穷。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母亲挺身而出,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事情处理妥当。母亲所表现出的果断和担当,让我们全家人,包括父亲在内,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就拿小弟弟侯五去药材公司上班那次来说吧。当时药材公司有三个自然减员指标,领导们决定让家属子弟来考试决定去留。上午考完试,下午成绩一公布,三个元老的子弟包括弟弟都排在了最后三名,成绩好的都是应届生。父亲得知这个结果后,满心沮丧,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记得当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母亲毅然冒着大雪步行到药材公司,又去其他三家找领导交涉。母亲不卑不亢地列数了很多理由,为侯五据理力争。最后,母亲成功地为侯五争取到了指标,侯五得以顺利接班。这样的事情,对于父亲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找领导理论去争取这种事,总是让他感到很难为情。指标争取下来的时候,侯五正在货源街做生意卖布。他觉得上班没有做生意能挣钱,所以提出来让我嫂子去。母亲是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她坚决地说不行,还说侯五现在小不懂事,若是不去日后定要后悔。</p><p class="ql-block"> 后来姐姐工作调动,母亲让父亲去给领导送礼。父亲虽然去了,可最终礼没送成,又拿了回来。那时候,我们都以为父亲是不好意思,亦或者是抹不开面子。后来才慢慢明白,父亲的性格就是这样,或者说他和母亲在性格上就是互补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节 父亲的心愿</b></p><p class="ql-block"> 父亲向来话少,极少提要求。久而久之,我们便很少去关注他的需求。不像母亲,时常念叨着“你们怎么不领我出去吃饭”,于是我们经常带母亲下馆子;母亲又会说“我还没去过五台山”,我们便赶紧组织起来带她去;还说“没坐过飞机”,我们就带着她去旅游坐飞机。沉默寡言的父亲总是将自己的想法深埋心底,不愿去麻烦别人,即便是自己的子女。所以大家也就忽略了他的需求。想想这确实是我们做子女的不够格之处,很少主动去关注他的内心世界,甚至连父亲坐没坐过飞机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辈子只对我们提过两次要求,还是在我的再三追问之下。</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去介休绵山。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述介之推和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每每说起忠孝两全的介之推,父亲的眼中满是崇敬与惋惜。再说起故事发生的地方绵山,父亲更是声情并茂。一直以为父亲走南闯北,肯定去过那里。后来才知道,父亲其实从未踏足过这个令他心驰神往的地方。好不容易这次父亲提出要求,我们赶紧着手准备。当时正好喜平大哥(堂哥)在介休安了家,在土地局担任副局长。于是我找了辆车,领着父亲先去了喜平大哥家,再由喜平大哥带我们去绵山。记得父亲当时气喘病比较严重,只走到半山腰便气喘吁吁,再也爬不动了。喜平大哥说要背他上山顶,他却一脸满足地说,这便算是来过绵山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怕喜平大哥累,不愿意麻烦人,便在原地等我们下山。而这次原本应该圆满的绵山之旅,就这样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回平遥。少年时便离开平遥,半生已过,父亲看着儿孙满堂,也想带着我们回去看看故土。于是趁着春节放假,一家老少全员出动。侯五借来大面包车,侯四开来一辆小轿车,我们十五个人浩浩荡荡地回老家平遥。逛了古城,看了大院,大家都觉得回了老家玩得挺痛快。对于“籍贯”这两个字的意义却没有多大体会,只觉得这里是不错的景点,还有几个亲戚。但对于父亲来说,却是真正的荣归故里。归来虽是白首,却已枝繁叶茂。和多年未见的亲朋略微聊上几句,听听和自己一样的平遥口音,父亲脸上满是温暖和幸福。这也算是了了父亲的一个大心愿。</p><p class="ql-block"> 想起第一次回老家,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姐姐从介休张兰坐火车,到平遥后坐轮船先到了芦村大伯伯家,后又把我们三个放在自行车上推着到了岳封。<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后几次回老家,父亲单位后院认识粮食局车队的好多司机,我们就可以偶尔搭个便车。有时就从离石到汾阳倒车到平遥宁固,然后再走着回村里也就不远 了。</span>小时候回平遥老家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向往的事,父亲为了我们真是不辞艰辛。等我们到了父亲的年纪,却吃不了他当时的一半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四节 永别之痛</b></p><p class="ql-block"> 父亲于 2005 年 8 月 1 日去世,享年80岁。在他去世前,在床上躺了足足有半年之久。期间也去过医院检查,却始终没查出具体的病症。或许是因为父亲这一辈子操劳不停,身体就如同机器老化一般,到了最后一段时间,所有的机能都衰退得极为厉害。一开始,父亲只是卧床不起,后来慢慢地,话也说不清楚了。新陈代谢完全跟不上身体的消耗,吃进去的饭也难以消化。每次大便都需要侯五费力地辅助。由于身体太过消瘦,父亲的背上起了褥疮,伤口越来越大。每天中午,我和姐姐轮流为父亲擦洗伤口,眼睁睁地看着他一点点走向死亡,却无能为力挽留,那种感觉就像一把流沙,越是紧紧攥住,越是从指缝间飞速流逝。</p><p class="ql-block"> 总也忘不了父亲临终时那对我们充满留恋的眼神,每每想起他孤立无助的样子,就让人心头一酸。总是忍不住感叹,父亲这么好的人为何不能长命百岁呢?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单位同事的父亲活到了 101 岁还好好的。如果父亲也能活那么久,那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起码还有二十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p><p class="ql-block"> 对于后事,父亲老早就替自己做好了打算。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就自己找人把棺材做好了,并要求我们把他安葬在离石,不送回老家。他说,在离石能时刻看到他的孩子们,将来他们上坟也很近,很方便。在父亲弥留之际,侯四在凤山上给父亲找好了墓地,和二舅舅一起去确定了方位。那墓地面朝着喧闹的市区,对面亦是有山(龙山)有水(山川河),风水极好。侯四又找人用砖做了一人高窑洞式墓穴。后来,老家大哥看到父亲的棺木不是很厚,心中很是疑惑。因为平遥老家注重的是棺木的厚度,大概是因为平川地区埋在水地里,棺木厚了不容易坏。而吕梁地处山川,所以更注重的是存放棺木的风水和墓穴。在看到父亲墓穴所在和样式后,堂哥又感到很欣慰。再后来父亲去世,我们去烧纸也方便得很,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一个来回。但可能是因为又有太多的话语要说吧,每次去坟地里,大家都走得很慢,拖拖拉拉的,小半天时间也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儿子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瘦瘦的,人很精神。和我一起出去碰到父亲的熟人,还会说儿子真像年轻时的父亲。再后来,弟弟们也都做了姥爷,头发花白起来,长得越发像父亲的样子,尤其侯四,手抖和咳嗽也象极了父亲。再到今年过年回老家,吃到哥哥做的饭菜,有好几道菜和父亲以前的味道一模一样。恍惚间,仿佛父亲还在一样。但每当习惯性地往父亲曾经的卧室一看,他睡过的床空荡荡的,这才反应过来。父亲虽然不在了,但是他并没有走远,他的点点滴滴都遗传在了我们兄弟姊妹几人身上,甚至是我们的孩子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子女开枝散叶,过得越来越好,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许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后记</b></p><p class="ql-block"> 2023 年 6 月 18 日,又是一年父亲节,对父亲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其实,很早以前就有写写父亲的念头,但总是疲于忙碌,一直未能付诸行动。就在这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提起笔开始书写关于父亲的点点滴滴。直至 2024 年 3 月 27 日,总算是尘埃落定。历时 9 个月完工,这期间写写停停,每当想起一些事情,就赶紧记到手机上,生怕自己忘了。也算是日积月累,基本把能想起来的和了解到的都写上了,但总觉得还有未写到的地方。除了大部分出自于我的记忆之事,哥哥、姐姐也提供了不少素材。我还给大舅(今年 89 岁了,思维却还很清晰)和喜平大哥打电话,聊到一些父亲的事,凡是我不知道的,也都一一记录下来写了进去。最后又让儿子帮忙梳理一下,才得以完美收工。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本关于父亲的流水账。女儿和儿子都感叹我怎么有那么多可写的内容,并且还都是美好的回忆。而我却觉得自己实在是文字功底太差,并且想要表达的感受太多,有些事情无法用有限的写作能力完整形容和展示出自己的切身感受。</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昔,常常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根植于我的脑海之中。那熟悉的笑容、温暖的话语,仿佛就在昨天。马上清明节了,我又不能回去祭奠父亲,心中满是遗憾与愧疚。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愿父亲在天堂过得快乐!也希望父亲在天之灵保佑他的子孙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