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一早我们来到沙家浜景区游览。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又叫沙家浜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阳澄湖边,与昆山市、苏州市交界。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2017年12月,经国家旅游局推荐,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被评选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照壁上篆刻的1990年五月,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的题词:“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畔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叶飞</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镇原来是个地处偏僻、河荡如网、交通闭塞的地方,是常熟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沙家浜镇原名横泾公社。在抗战时期,沙家浜是新四军英勇战斗、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新“江抗”部队诞生的摇篮。20世纪80年代初,常熟横泾改名“芦荡乡”。1992年3月,芦荡乡正式改名为沙家浜镇。</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占地6000亩,利用革命历史、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建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公园、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先后形成了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演艺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旅游产品,是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东进桥以《新四军军歌》歌词命名的东进桥,桥长39米 表明新四军东进抗日是在1939年;桥宽7.7米,意在告诫人们不忘"七七卢沟桥事变";桥上有36块石刻,象征当年有36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p> <p class="ql-block">忠魂墓地雕塑</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景区忠魂墓地安放了10几位常熟籍新四军老战士的骨灰,其中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原型人物之一夏光的骨灰就安放在这里。墓地上方有一座雕塑名叫“忠魂”。象征着革命的火种燎原不息,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全力打造的大型实景剧《让子弹飞》《芦荡烽火》已相继上演,运用现代高科技特效手段,讲述军民紧密配合,共同抗击日顽的英勇斗争故事。实景剧、京剧表演、石湾山歌等众多演艺节目现已成为沙家浜又一大特色品牌。景区以大自然生态和野趣为追求,营造水乡“森林公园”,各个不同的地块,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万竹岛,同时追求“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绿化与芦苇构成一个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p> <p class="ql-block">瞻仰广场</p><p class="ql-block">沙家浜瞻仰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碑亭里的石碑是由叶飞将军所题写的,广场两侧,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原型设计的军民鱼水情深大型群雕巍然屹立于广场中央。</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当时叫“沙家浜革命传统陈列室”,主要展出一些革命文物,有老战士捐赠的手枪、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军用水壶等;有从民间征集到的铁筛、榔头、铁墩、风箱等原来修枪所工具;有普通老百姓捐赠出来的蚊帐、藤椅、棉胎等。后改建为“沙家浜革命展览馆”,2001年迁建到沙家浜景区,更名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同年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又投资3000多万扩建了新馆,目前新馆占地6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492平方米。展览采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队(新江抗)的发展历史等情况。2008年7月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获得“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称号。</p> <p class="ql-block">序厅两侧是表现当年在沙家浜新四军与老百姓军民鱼水情的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沙家浜泛指苏南东路地区,位于京沪铁路武进以东,东抵大海,南临太湖,西至锡澄公路,北濒长江。以沙家浜为代表的苏南东路抗日斗争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经典一页。</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新四军按照"向南巩因,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1939年5月,新四军一部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东进抗日,像一把钢刀插入日伪的心脏,震慑了敌人,鼓舞了民心,但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力阻挠。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江抗部队西撒,在阳澄湖、昆承湖地区留下数十名伤病员。他们坚定信念,重建武装,坚持斗争,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鱼水深情。1940年4月,东路军政委员会成立,抗日军民在日、伪、顽互相夹击的险恶环境中战斗、发展、壮大,开创了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的崭新局面,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我们一起重温抗战史,感受鱼水情,传承先辈志,再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是新四军英勇战斗、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新江抗”部队诞生的摇篮。1939年5月,遵照中共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策略,时任新四军六团团长的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东进。1939年10月,“江抗”部队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为了顾全抗日统一战线大局,“江抗”奉命西移,在阳澄湖畔的后方流动医院留下了36名伤病员。沙家浜儿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掩护、照料着新四军的伤病员。为了伤病员的安危,千万个阿庆嫂、千万个沙奶奶临危不惧,大智大勇与敌人周旋,与子弟兵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军与民结下了唇齿相依、骨肉相连的鱼水深情。后来,以康复的伤病员为骨干,组成了“新江抗”部队。到1941年3月,部队已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之后,该部转战于大江南北,扬威于国门内外,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解放大上海等重大战役,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京剧沙家滨《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p><p class="ql-block">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崇高品德人称颂,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入口处,身穿当地江南农妇服饰的大嫂们唱着江南小调欢迎游客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第一个景点就是红石村,它位于沙家浜景区的西部,是一个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的民俗文化村。红石村依水而建,前有宽阔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展现了一派水乡恬静的景象;后有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p> <p class="ql-block">红石村中的戏台,定时演唱京剧《沙家浜》的著名曲段。</p> <p class="ql-block">芦苇迷宫沙家浜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有诗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的台风刮倒了数不清的大树,我们骑在树上玩耍。</p> <p class="ql-block">东来茶馆</p> <p class="ql-block">在东来茶馆小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姐即兴唱起样板戏《沙家浜》阿庆嫂选段。</p> <p class="ql-block">七星灶台。</p><p class="ql-block">七星灶就是有七个灶星,可放置七把水壶烧水的一种炉子。常见于南方制茶之地。一般由四周围六个较小的灶星围着中间一口大的主灶星所组成。用这种七星灶烧水可以确保茶馆里泡茶用的开水温度恰到好处,泡出来的茶既不太老,又不太嫩,也不会太凉,同时又充分地利用了热能。</p> 从沙家浜景区出来,我们就开车前往南通。 中午12点多到达南通。 <p class="ql-block">在八佰伴外婆家餐厅用中餐。</p> 醉蟹 晚上逛濠河夜景。 结束了今天的自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