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知道,作为学校一个小小的班主任,虽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左右学校的教育规定和要求,不能决定教育的“大气候”,但是,我可以营造“小环境”。在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在我管理的班级进行教育改革试验。如果您对班主任工作感兴趣的话,请点击上方的“班主任攻略”卡片来关注,我们一同成长!教育之路,荣幸同行!人忙、事杂、心累,这是班主任工作状态的缩影。</b>班级的琐事真的很多,班主任要学会对各项工作进行分类、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带班效率。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四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帮助大家梳理班级事务。</p> <strong>一、按“谁来做”分配</strong>班级是全体师生的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人的班级。所以,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班主任千万不要大包大揽,要学会合理分配。<strong>思维方式,要从“我该怎么做”变成“我该安排谁来做”。</strong>按照这种思维方式,班级事务可以分为三类:<strong>班主任必须亲自做的</strong>——向年级主任汇报工作、组织班级教研、制定班级发展规划、和学生或家长沟通等;<strong>班主任能做、学生也能做</strong>——每日总结、定班规、调整座位、事务性任务的落实和督促等;<strong>学生能独立完成</strong>——打扫卫生、检查迟到、收发作业、维持纪律、登统数据等。<strong>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班主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和班主任都能做的,班主任帮带着学生完成;只有班主任能做的,班主任亲自去做。这样一来,班主任就能从很多事务性的任务中解脱出来。</strong><h3> <strong>二、班主任必须处理的事务</strong>必须由班主任处理的事务,也有两类。<strong>常规事务</strong>——年级的每周班主任会、校级的每月班主任会、考后的成绩分析、定期汇报、日常的班级管理等;<strong>偶发性事件</strong>——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学生突发疾病、上级部门的抽检、家长的突然到访等。<h3> <strong>三、按照事务内容分类</strong>这一项更细化了。<strong>按着事务的内容来分,班级事务可以分为学习类、常规类、文化类、艺体类等···</strong><strong>学习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strong>——检查学生作业、查收学生改错本、巡查学生听课状态;<strong>常规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strong>——查迟到、查早退、查自习闲聊、查教室卫生、查宿舍内务;<strong>文化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strong>——推选班级每周之星、开好班会课、唱好每周一歌、布置教室文化、画好黑板报等。<strong>这些事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交由各个班委会成员处理。</strong><h3> <p class="ql-block"><b>四、按轻重缓急区分</b>根据问题的急迫性和难易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不同类型:①主要的和次要的;②立即要解决的和可以以后解决的;③马上能解决的和暂时无法解决的(存档、创造条件、等机会);④可以一次性解决的和需要反复做工作的;⑤非解决不可的和可以暂时忽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