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

良心医生郭大夫

<h3><strong>论读医书</strong></h3></br> <h3>《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不读则“头重脚轻根底浅”;《伤寒论》是治病的实战本领,不学则“嘴尖皮厚腹中空”。</h3></br><h3>学中医,要地道、道地。把基本功打扎实,参透一两本书,不要花拳绣腿。《内经》通则医理通,经方熟则医技熟。《内经》是中医“道”的集大成,理尽在其中;《伤寒杂病论》是方之经典,法尽在其中。参透此两本书,功夫自然深厚。</h3></br><h3>真善读书,不善临证者,鲜矣;倘若学富五车而临证拙拙,恐其为真不善读书者也。</h3></br><h3>读书在精而不在多,在思而不在吞,在反而不在从。</h3></br><h3>读书要先看作者的背景。“真枪实战”打出来的、几辈子家传的作者,要好好琢磨其方子和治病套路,读一本是一本;花拳绣腿的儒医之书,最多闲来翻翻丰富与医学相关的知识而已,千万别把那些方子当多大回事;名气很大的作者,未见得会看病,但不会看病的“名医”,肯定是浪得虚名。</h3></br><h3>读名家医案,分早年晚年作品。早年观其胆识,晚年看其老辣。</h3></br><h3>笔者一直倡导读原文、原案,原汁原味,自我玩味,会心一笑,所得者真。注疏释译者,多参己意,常离原旨。</h3></br><h3>凡在临床上能卓然独立的各家学说,往往都有“补前人之未备”“察常人之未察”。启迪智慧,提高疗效,功不可没。然而,往往由于要“卓然独立”“个性鲜明”,就难免会以偏概全,甚至有时会出现“话不惊人语不休”之偏激。而临床实际,临床越久,往往处方越是不单一,鲜有纯补、纯泻、纯阴、纯阳。因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者比比皆是,很难纯而又纯,于中年以上,尤其是老年之病人,所费思量更多。有人称笔者为“仝黄连”,这个笔者不反对。因为没有恶意,只是突出强调了笔者善用苦寒降糖而已。但是,你如果只学了“仝黄连”,不知其背后有“仝干姜”做保障,更不知道,高血糖时“仝黄连”汤药迅速降糖后,紧接着就是丸散膏丹长期服用,那你“苦寒伤胃”就跑不掉了。你没看懂“仝黄连”,更没学会“仝黄连”,于是乎就可能攻击“仝黄连”。笔者举此例是说,我们看各家学说,一定要多思考“独树一帜”背后的东西,那些“细活”,那些“缜密”,往往被后人淹没了,或者没有真看懂。笔者常和学生们讲,读书,要善于读书背后的东西。看他“独树一帜”背后的“配套”,看他处理病例中的“细活”,甚至他的失败和苦恼。因为失败和苦恼,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h3></br><h3>真传,不啻方法,还有绝招;真学,切己第一,读书第二。朱子言,切己第一,读书第二。何也?但切己眼界不阔,但读书咀嚼之食。</h3></br><h3><strong>论传承</strong></h3></br> <h3>茫茫天地,孰为吾师?虚怀以待,无处不师。</h3></br><h3>传承,在神似,而不在形似。形似者,辨证选方用量与老师类同,此继承之下工,所谓“似我者死”也。倘若不记一方一药,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此继承之上工。若能夯实传统文化,拓宽现代科技,则是“学我者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神似”,缘自“精足”“气盛”。</h3></br><h3>教不在仙术,而在境界;学不在方药,而在思辨。如是,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h3></br><h3>临方形似非高级,神似拎纲会抽提。跟师不在一方药,明理一片新天地。</h3></br><h3>有人谈到,一些民间高手,弟子甚众,难继绝学。笔者倒是另有看法。该传的想传的,自然会传。不该传的不想传的,不必刻意去传,传亦无功。宫二有句名言:“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儿,我们见得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就不能绝。叶先生,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惜的。”此真理也!有诗评曰:①自古郎中在民间,师承一脉或家传。江山代有才人出,独步医林是开山!②高手岂止在民间,科班支起大半天。欲传何必去抢救,不传偷艺亦枉然。③高手何必问出身,科班民间岂能分?开悟在己不在师,高师只是领对门。</h3></br><h3>许多疑难病症,你可以从技术层面探究。但许多疑难病人,你必须从格局上把控。这就是医生为什么要有大格局的理由。笔者的老师们,都是毫不保留地传授。因为当你有一桶水时,你不会吝啬一杯水;而当你只有一杯水时,你会很在意半杯水。</h3></br><h3>要调控患者的心理障碍,就要有高于他的格局。对于如何传授经典,笔者认为经典条文是给学生展示一个场景,若不把方剂的核心病机讲清楚,只是让学生按照条文去看病,那只有靠学生的悟性了。伤寒条文里的证候,现代能对上的有多少?这正是学生们学习困惑的根本原因。经文背得烂熟,临床按图索骥又索不到,痛苦万分!若学经方思路则全盘皆活。若学经方条文看病,就要痛苦摸索几十年,或许才能达到“纯熟”。这正是中医成才为什么那么久、那么难的关键所在。所以,笔者认为,把经典里真正有效的方剂,放到方剂学里去讲。而经典方原著的讲座(包括温病),只做开阔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思维的高级讲座。启发他们,当你遇到了大疫或新发疾病时,你应该怎么活用经典方剂?这样去讲经典,就满盘皆活了。为什么讲《伤寒论》,学生像听天书一样?就是现代临床很少能见到“伤寒病”里描述的这些证候。因为基本病因的“伤寒病”变了,基本诱因“误治、过治、延治”等变了,证侯则更难按图索骥了。只有把经方的核心病机抽提出来,甚至把经方再回归到最原始来源的方剂(比如《汤液经法》),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方剂的核心病机。讲原本(核心病机),则一通百通,讲《伤寒论》的条文,则只能学习张仲景如何成功地应用古方来治疗“伤寒病”的思路。</h3></br><h3>笔者经常从青年学俊的高智商里,自愧笔者年轻时的笨拙;经常从青年学俊的高效率、高质量里,自愧笔者能力的不足。笔者总是对下一代的中医,充满了信心。他们,是未来中医的脊梁。对于那些“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悲观态度,那些对年轻中医知识结构的横加指责,那些不是以古为鉴,而是以古为尊的倾向,都是不客观,甚至可以说是不正确的。时代在发展中延续,中医在进步中传承。这是不争的事实。</h3></br><h3><strong>论学医</strong></h3></br> <h3>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具有系统论的思维、辨证的哲学思想、全科的广博知识以及训练有素的专业科学研究背景。</h3></br><h3>中国文化、哲学、艺术及现代的科学技术,就是中医的雨露、阳光。树,楞其皮,纵其沟,则雨露存焉;伸其枝,宽其叶,则光合作焉。故人欲进步,必松其姿态,敞其胸怀。</h3></br><h3>学识要渊博,用心要专一。学忌障眼,开阔不留盲域;思贵专一,沉潜方知底触。</h3></br><h3>医者大业关乎命,临证思辨在于精。潜心琢磨真悟道,守得云开见月明。</h3></br><h3>容古典艺术之扎实功底、现代艺术之开放心态和后现代艺术之关注当下于一体,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在中医,则是强调传统经典之全面继承,现代流派之博采精华和后现代求是之攻克疑难。</h3></br><h3>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不开悟,皓首尽蹉跎。</h3></br><h3>悟道中医:晨钟初叩三界白,心底莲花已盛开。忽闻书中本草香,早知堂前道医来(凡古之大医,儒释道兼通。故吾以为,为医者,当以儒修行,以释修心,以道修身,以医修德,以易修变通)。</h3></br><h3>悟性来源于勤奋,很有道理,但不全面,悟性和思维类型有很大关系。所以笔者认为,要学好中医,“象思维”类型很重要。首先是形象,然后是比象,最后是抽象。学中医,要注意观察自然、生活。为什么笔者说要时刻琢磨中医?因为很多的治病道理,就在自然界的规律之中,琢磨透了,治法就出来了。</h3></br><h3>学医三境界:满眼高楼,登堂尚未入室,看书尽信书也;龙飞凤舞,以为天下病无不能治,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返璞归真,知可治与不可治,进退宽裕,信己难信书也。</h3></br><h3>书中得来终觉浅,切己之后理方真。凡书中所载,或别人经验,必经亲验,方可示人。</h3></br><h3>制定临床指南的目的,应该是规范医生的治疗行为。可以作为参照,而不宜成为标准,更不应视为法律。否则,指南就会成为取得最佳疗效的绊脚石。</h3></br><h3>在学医过程中,看自己的学生或晚辈,千万不要俯视,至少需要平视,有时甚至需要仰视。有时候学生的智力、能力,远在和其同龄时候的老师之上。因此学生亦可当作老师,从学生那里亦能学到许多知识、经验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h3></br><h3><strong>论医魂、医德、医道和医术</strong></h3></br> <h3>一个好的医生,应当具备医魂、医德、医道和医术。医魂,是做医生的职业之魂,即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攻克难关的胆识和气魄;是消除苍生病痛之担当;是维护人类健康之宏愿。所以,当危难之时,需要医生挺身而出,甚至牺牲生命时,你不会犹豫。医德,是做医生的菩萨心,是恪守医家良知的操守。医道,是达成治疗目标之智慧。医术,是实现治疗目的之技术。医魂,是流淌在医生血脉中的激情、勇气和力量,对医生一生的成就,至关重要。</h3></br><h3>以佛家之普度众生为医魂,以儒家之人文关怀为医德,以周易之哲学思辨为医道,以道家之精益求精为医术。如是,可为上医。</h3></br><h3><strong>医魂、医德</strong></h3></br> <h3>作为医生,如果说医德为品,医道为智,医术为技,那么医魂,就是救死扶伤的精神。它集探索、献身、担当于一体,源自大爱、大善和大慈悲。作为中医,除了追求卓越的疗效而外,一定具有浓郁的本土、传统、文化的气息和强烈的民族情感,这才是中医之魂最完美的体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h3></br><h3>如果把中医当成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的话,就需要时刻都在思考。笔者时常在想,一个人如果仅仅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饭碗,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笔者觉得自己的学生,第一目标都应该是一个好医生。笔者觉得做医生,是一个很刺激的职业,因为每天都在遇到挑战。</h3></br><h3>良知修合积德善,天知地鉴鬼神钦。</h3></br><h3>以医为生活计则学问窄,以医为菩萨计则道路宽。</h3></br><h3>痴迷于事业者,未必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痴迷于事业。</h3></br><h3>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最要紧的是职业操守。品自梅香风在骨,心即菩萨善在行。行善积德,不求回报,此德之大者也。救死扶伤,不思索取,此医之大者也。心地善良是为医之本,普度众生是为医之愿,救死扶伤是为医之任,传医之术是为医之德。</h3></br><h3>理合规律,法从人意,而情在法外。重情则偏理,重理则寡情。两难之事,中庸以求其共。医生之职,于老弱病残,尤必尽心,此与大自然之优胜劣汰之理似有相谬乎?然重情大于重理也。</h3></br><h3>笔者偶翻出旧书,看到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的题诗,倍感亲切。回想裘老一生,教书育人,甘当人梯,医文并茂,德艺双馨,为中医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吾辈学习。特写小诗一首,以作纪念。</h3></br><h3>藕泥</h3></br><h3>都说莲子清如许,</h3></br><h3>雨荷花开更美丽。</h3></br><h3>倘若清美需浊养,</h3></br><h3>我愿深藏做藕泥。</h3></br><h3>感恩,应该成为每一位医生的信仰和习惯。一要感恩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医学理论和经验;二要感恩患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对象和提高的机会;三要感恩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医药资源;四要感恩生命,那些为拯救人类健康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动物、植物。</h3></br><h3><strong>医道、医术</strong></h3></br> <h3>以术看中医则板,以道看中医则活。以民族情怀看中医则格局小,以人类情怀看中医则格局大。</h3></br><h3>医道至深,大道至简,登堂入室,执简驭繁。繁以简出,深以浅释,大以小入,长以短起,诚乃名家之大者,方能为也。真有学问,删繁就简;真少学问,以简演繁。</h3></br><h3>一个好的医生,要有定力。定力,来自素质、经验和自信。</h3></br><h3>尽职尽责、更新知识,追求完美、实现卓越。像做艺术品一样,完成每一次诊疗。在不断精进的过程中,成长为思维敏捷、知识渊博、有奉献精神、有担当、有作为的医生。这种平凡而伟大近乎完美的人生,夫复何求。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发展成哲科系统,就是缺少终极追问。做学问总是停留在思想、概念,点到为止。</h3></br><h3>尊重生命,是一个医生最重要的素质;专注疑难,是一个医生技术精进的推手;知行合一,是一个医生事业成功的保障。</h3></br><h3>杂乱无章非学问,一以贯之乃成纲。知行不一空空论,百无一用害无疆。启悟开智为师事,授之以渔变无穷。宗师一门承绝技,学无常师乃大师。好诗功夫在诗外,大道至简天地才。纷乱之中有主线,一拎病形全出来。倘若一病几十证,徒弟不晕那才怪。</h3></br><h3>退与心谋思己过,进与病谋量浅深。如履薄冰慎进退,出奇制胜打七寸 (七寸:致蛇以死的要害部位)。</h3></br><h3>形而下精,形而上瞻;形神一体,时空全观。</h3></br><h3>专业太关注,为己锁门户。真经在诗外,触类则旁补。</h3></br><h3>扬弃是前进途中的轻装,而不是背叛。陈腐不肯摒弃,淤泥缠身;璞玉无力提炼,输在根基。</h3></br><h3>良知和睿智,永远是做医生最基本的素质和最高的追求。睿智何来?洞察疾病的医道、高超的医术以及社会的阅历和经历。</h3></br><h3>医乃大道,非颖慧者何以登堂;医乃仁术,非大爱者难执牛耳。</h3></br><h3>在疑难病的治疗上,不同思想、不同风格的医生,差异非常之大,这是决定成为普通医生和大医生的关键。普通医生,偶尔去探索,常常不怀疑,总是遵指南。而大医生则是偶尔用指南,常常去怀疑,总是去探索。</h3></br><h3>对于医患沟通,医生应该让患者信任自己,让患者参与治疗。这的确需要沟通的技巧,但前提是有效。作业术,是我们医生所不齿的。但沟通技巧,的确是需要每一个医生都掌握的。对患者掌控能力的强弱,是医生强大与否的具体体现。这种强大,是医魂、医道、医德、医术的综合实力。我们医生要努力在这些方面,去增加自己的修为,而不是靠“作业术”。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的土壤之中,才能在中医的医德、医道、医术、医技上长足进步。</h3></br><h3><strong>论医相</strong></h3></br> <h3>医有六相:金刚相,杀伐决断,专克疑难;菩萨相,慈悲为怀,无问妍媸;中庸相,温和平实,慢工细活;偏执相,以偏概全,封闭自己;市侩相,以医谋财,嫌贫爱富;江湖相,玄虚神秘,云山雾罩。医相不同,聚患有别。医相,源于品性、性格、格局,可以有混合相。随年龄、环境变化,相亦有变。</h3></br><h3>大医必有担当,医闹不可不防。自我不能保护,何谈救死扶伤!古有六个不治,今有六道设防。一是值得出手,病当生者起航。二是无药替代,不得不用之量。三是敬畏之心,强烈求生欲望。四是毒副清晰,提前增设预防。五是一日数服,中病即减(或止)前方。六是铲除萌芽,千金只需四两。</h3></br><h3>做一个高明的医生,要始终把医疗之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考虑。在疗效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之间,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防范医疗纠纷,医者要练就:大医魂,菩萨心,扁鹊手,关公势,豺狼眼,时迁腿,太极功。</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NWG1GVmWiel8_9b7A-K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