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都菱湖

吴桂潮(潮之韵)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见阳光初露,欲去垂钓一下。正在整理鱼具时,战犮褚阿良突然来电,到菱湖钓鱼去不?并称,这几天气温还好。不去的话,要等下周了。气候会变冷,不好钓了!</p><p class="ql-block">我一听,回答说,去!一个字。</p><p class="ql-block">上周他曾说过,想去菱湖钓鱼。顺便会会战友。</p><p class="ql-block">与其干等,不如立行。</p><p class="ql-block">于是,便联系战犮,让其发来定位。我们说好时间、地点,立马就走。</p><p class="ql-block">褚从海宁长安出发,我从嘉兴出发。10点多点开车,一个小时后便可到达。</p><p class="ql-block">战友章柏荣,1985年赴苍南在县中队服役,1989年复员。凭着在部队炊事班学的烹饪技术,回家后在镇上开起了一爿熟食店,30多年一直生意兴隆。我驶到菱湖镇中心农贸市场时,他正在店中营业。见到我热情相迎。</p><p class="ql-block">七八年前,我曾从杭州途经,看望过一次。此次相见,依旧如故。高高的身材,挺拨如牛,红润圆滑的脸膛,血气方刚。</p><p class="ql-block">店内,各色卤食,应有尽有,清香扑鼻。闲谈间,不时有顾客光临!</p><p class="ql-block">不多时,褚也到达。本想中午简单吃点特色小吃。柏荣战友却执意要让我们上二楼吃!没办法,我把带来的一袋五芳斋粽子给了他,让他尝尝嘉兴的名粽,便随他上楼。</p><p class="ql-block">三人重聚,战友情深。我们曾一起在苍南当过兵。那时,我在人武部当干事,褚在边防大队当书记员,章是县中队的炊事班长,还有消防队的杨国平及沈小荣、沈学民等一批浙北战友,亲如兄弟,他们几乎每晚都要到我家小聚叙情(我家属随军,在人武部招待所有一套客房住着,故成了“军人一乐俱乐部”。虽然,时过三十多年,但回忆起来,仍恍若昨天。</p><p class="ql-block">因要钓鱼。故中饭不喝酒了。菜点得多了点,有点浪费。我们边吃边聊,叙谈了一小时。饭后,便由战友带我俩去渔场垂钓。一直钓到五点,才收杆作别。</p><p class="ql-block">天冷冷的,鱼却多多的。我们上船去钓。一开始我的位置不当,浮漂没调好,一直不见鱼咬钩。后來,调个方向,却连连中鱼,全是老板鲫。由于准备不足,鱼杆断了一根,鱼线断了二三次。不过还好,有阿良钓鱼高手在(苍南时,我俩便是钓友),鱼获还是满满的。最后,我挑选五条,褚挑选了6条(4鲫加一大一小2条白水鱼)打道回府。在菱湖正好呆了五小时。</p><p class="ql-block">照理,中国渔都菱湖,是一座被旧时光定格的冻龄“江南古镇”。难得一来,应该好好玩玩才是。</p><p class="ql-block">这不,隆冬时节,向远望去淡蓝色的天幕上,位于京杭大运河菱湖码头旁的一座老楼顶上,矗立着一根高高的旧天线,这个场景忽然让我有了穿越时空的错觉。</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之际,如果能走进这昏暗的楼道里,定会看到那一块块,旧门板上还留着半个多世纪前特殊年代的时光印记。还有对面一个窗户上悬挂着一个落满灰尘的旧报箱。</p><p class="ql-block">走过的人都说,在湖州众多古镇中,菱湖是曾是一个值得寻访的地方。尽管如今的菱湖不再凤华,都买房去湖州了,留下的古镇旧宅也仅镇一侧有点,但水乡古镇的韵味却并非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你看,京杭大运河江南段,从苏南入浙江,分有东、中、西三线。西线由江苏震泽入浙,途经南浔、湖州、菱湖、德清、武林头至杭州,是京杭运河运输最繁忙的“黄金航道”。</p><p class="ql-block">菱湖,古名“秀溪”,别名“凌波塘”。每年秋季便是“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之景,盛产菱,因名“菱湖”。</p><p class="ql-block">菱湖境内河港纵横、池漾密布,是太湖南岸最大的“湖群湿地”,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淡水渔都”“中国生态养鱼第一镇”和“中国淡水渔文化第一镇”的美誉,又有“百桥之乡、百弄之镇”之称。</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菱湖是一座因水而兴,以水而建的江南水乡小镇,一座座的古桥连接起来了小镇的河滨巷陌,也是这座小镇历史见证的脉络,民间谚语便有“九墩十三浜,七十二座半桥”,而历史记载上的菱湖便是有“百桥之乡”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更何况,菱湖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朝的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湖州刺史崔元亮修建凌波塘,建造秀溪桥,就形成了集市。</p><p class="ql-block">菱湖物产丰富,“尤多水产,商贾四集,号为水市”。逐步形成集镇。因“其地宜菱,以傍菱湖而名。”于是,凌波,秀溪,龙湖则成了镇的别名。</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从50年代到90年代,菱湖是中国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对此,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因为,眼前菱湖的老街,已经成为一座完完整整被定格在70-80年代的冻龄小城,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拍摄70-80年代影视作品的首选外景地。</p><p class="ql-block">菱湖昔日的水乡神韵,可以在电影《林家铺子》中找到一些回忆,当时这部电影有不少镜头是在菱湖拍摄的。</p><p class="ql-block">我今来菱湖,也算是第二次了。上次,因路过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次,又因迷恋垂钓,故又一走而过,我想下一次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在菱湖这个古镇细细走走,慢慢看看,那是因为菱湖一直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江南大镇”,也是我们嘉兴撤地建市时郊区第一任书记宋明高工作过的地方,是有名渔塘改造典型之地。这次特地从嘉兴赶来钓鱼,就是因为这个。</p><p class="ql-block">只可惜,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式的大拆大建让古镇容颜失色:为了筑路方便,填了河流,拆了古桥;为了造新楼,拆了古街,迁了古宅。渐渐地经济每况愈下,被撤菱湖区并入南浔区,被拆解后的菱湖才惊觉自己什么都没剩下,不仅经济没了,区没了,而且唯一能靠古镇经济翻身的小桥流水也没了……</p><p class="ql-block">那位曾风韵独具、美貌绝世的江南女子,历经岁月洗礼后容颜尽失,只剩下浑身的创伤和泪痕。</p><p class="ql-block">当然,听战友说,如果你在手机导航指引下,开车到位于菱湖北栅龙溪河西港的安澜桥旁,下车后还可以一看。</p><p class="ql-block">你会觉得,长虹安澜,还真有点名不虚传呢。据悉,这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三孔石桥,一方方宽厚的石板上,落满了岁月的尘埃,也聆听着人们往来的脚步声。</p><p class="ql-block">你会发现,桥下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时有垂钓者在桥下的船头上安稳地坐着,一边钓鱼,一边享受着旧时光难得的惬意和安然……</p><p class="ql-block">你会体验,古镇一片宁静安详,临街的主人家当门而坐,品茶的惬意与安闲,小镇的舒适和悠闲,总会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不由自主地放慢生活的节奏。</p><p class="ql-block">你会感受,老街里那份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那份久违的水乡味道随处弥漫,“合面店房两人沾,纵深小巷一线天”的古韵袅袅升起。</p><p class="ql-block">菱湖镇虽历经沧海桑田,但旧镇址未变,区内仍保留着江南水乡城镇特有的街巷格局。镇区现存历史街巷61条,6000余米,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酱园弄、塘路、油车潭街、八四弄、社坛基弄构成了古镇区空间的基本框架,较完整地体现了江南水乡古镇“天人合一”的环境特色。</p><p class="ql-block">因为垂钓后天色向晚,急于赶路回家,故没有时间进镇看看,只好下次再来。</p><p class="ql-block">嘉兴至菱湖,相距仅五六十公里,相信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菱湖的历史底蕴、综合实力以及独特区位优势,必将得到全面激发,属于菱湖的涅槃重生的机遇已经来临!嘉兴与菱湖的互动与交融也必将精彩呈现!</p><p class="ql-block">再见,菱湖!</p><p class="ql-block">菱湖,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