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寻觅南疆最美的秋色(六)喀什——一个极具浓郁民族特色充满幸福快乐的古城

天下为公

第九天,我们进入了南疆的中心城市喀什,选择离老城近的其尼瓦克国际酒店入住。放下行旅,稍作休息,就匆匆地走上了街市。<br> 喀什,是我第二次走进这座古老的城市。当我漫步在熟悉的街道,往昔的记忆与当下的景象交织,一切都显得如此亲切,温馨之感扑面而来。<br> 艾提尕尔广场,一群阿卡(维语:大叔大哥的意思)沐浴在阳光下悠闲地坐在那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谈笑风生唠着家常。<br> 饮一壶茶,享受快乐时光。 阿卡带着孙儿,时不时逗逗、亲亲可爱的宝贝。 天伦之乐的画面,祥和、温馨。 走进老街,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与烟火气的世界。 街道两旁,各色商品琳琅满目,精美的手工艺品、绚丽的民族服饰、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特色美食,应有尽有。 而那些造型独特、音色各异的乐器,更是为这条老街增添了一抹浓郁的艺术氛围。 精美的手工制品是一大特色。 手工匠人正在精心制作工艺品。 手工制品,令人流连。 在喀什的美食世界里,烧烤绝对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 手抓饭可是喀什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烤馕则是另一张响当当的美食名片。 在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买买提老屋里, 一家三口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趣。 小古丽用她热情奔放的优美舞姿欢迎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 古城老街上,人们正在欢快地跳着新疆民族舞蹈,那场面极具感染力。 阿卡大叔正沉浸在快乐的舞蹈之中。 连路还走不稳的小不点,正跃跃欲试。 几位老者静静地享受着这浓郁的氛围,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满足与惬意。 就在这时,一阵独特的乐曲声传来,喀什老街巡游宛如一场盛大而迷人的狂欢。 <div>  只见一个个身穿民族服饰的美丽的姑娘在驼手的牵引下缓步走来。</div> <p class="ql-block">  骑在骆驼上的古丽,宛如从西域古画中走来的仙子,俊俏亮丽。</p> 牵着骆驼的小伙,古铜色的肌肤,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坚定炽热。 舞台上,正在上演 “西域公主选郎“相亲节目。 相中的新郎笑迎公主鞭打的考验。 礼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喀什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逗得拉骆驼的小伙眼里透着几份羡慕; 几份羞涩。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将相亲节目推向高潮。 当夜色降临的喀什老街依然人头攒动。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感受着古城老街夜晚独特的魅力与欢乐。 百年老茶馆里琴声悠扬,人们围坐在一起,品着精致的特色茶点,那熟悉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乐曲旋律点燃了众人心中的激情,大家不由自主地齐声合唱,沉浸在音乐与欢乐的氛围之中,将古城记忆中抹上一层绚烂而温暖的色彩…… 清晨,为了拍到高台民居的第一缕阳光,特意打的赶到了高台。 十多年前,我来过高台民居,街巷里满是生活的烟火气。如今因年代久远,部分建筑出现了破损等情况,这里的居民已整体搬迁,清晨显得格外冷清。 高台民居在晨曦的微光中渐渐苏醒,缕缕阳光洒落在民居的每一个角落。 长长的木杆支撑着即将倒塌的房屋,无言地诉说着历经的岁月与沧桑。 阳光透过的星芒,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热闹与繁忙。 一束束光线,像是带着记忆的丝线,回味着往昔岁月的温馨片段。 位于民居中的铁匠铺,曾经通红的炉火,映照着高台民居独特韵味的珍贵记忆。 木杆挑起的过道,似桥梁更是纽带,将友好的邻里紧密相连。 一根根结实木杆撑起的高楼,那是家族兴旺、不断繁衍的忠实宣言。 一座座小高楼就是一个个热闹的小世界,充满了浓浓家的温馨。 小楼精巧的设计,凝聚了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匠心,彰显了高台民居的独特魅力。 大大的木轮悬于墙边,让人们记住渐行渐远的难忘岁月。 这些房屋,曾经是一个个家族繁衍生息的温暖港湾。如今它们墙头长草,墙壁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但不屈的木杆依旧在支撑着残留的体面,向人们诉说着喀什高台民居古老的历史变迁和对土地深厚执着的眷恋。 由于时间关系,匆匆赶往东门,观看每天早晨古城的开城仪式。 当我赶到东门时,没想到整个东门街道已是人头攒动,整条街都是人,热闹的的场景着实让人惊叹。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将喀什古城的东门围的水泄不通。他们的眼中满是新奇与期待。 在喀什古城的开城仪式现场,人群熙熙攘攘。阿卡大叔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地端着热气腾腾的蒸笼包子来回忙碌。 劳作十分辛苦,但他的脸上却挂着幸福的笑容。 开城仪式上,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表演者们在场地中尽情舞动,他们精彩绝伦的优美舞姿,将喀什的独特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上,手鼓、热瓦甫、都塔尔等演奏的乐器声高亢激昂,极具民族特色的强烈节奏感和感染力,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音乐与舞蹈相互辉映,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博得在场观众们阵阵喝彩。</p> 喀什古城,让我南疆之行增添了新的难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