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31日,我和杨湘慈、王进忠、吴辉龙、符青青等一行八人,驱车前往江西省宜春市。在宜春战友易金芳、郑传爱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历史悠久的袁州谯楼。谯楼巍峨壮观,古韵悠长,仿佛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图为古香古色的谯楼及广场。</p> <p class="ql-block">袁州谯楼,又名宜春鼓楼,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区的鼓楼路步行街。这座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年),至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发展成为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袁州谯楼由主台、南观天台、北观天台及主台上的谯楼组成,整体呈“π”字形布局。城台下设有石劵拱门,东西劵拱分别嵌有“鼓楼”、“余辉”石额。2006年5月25日,袁州谯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南唐保大二年(944年),袁州刺史刘仁瞻建造了袁州谯楼,作为袁州府衙的一部分,即袁州城的西门,初称“西门遗址”。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袁州谯楼扩建为集测时、守时、授时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明正德六年(1511年),宜春知县刘天锡重建谯楼;嘉靖二十三年(1543年),袁州知府范钦等人再次重修。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谯楼焕然一新,新增匾额“迎曦楼”,并供奉袁天罡。明末战乱,谯楼受损严重。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2年),袁州知府吴南岱重修谯楼,改建府治东迎曦楼左提学公署废址;康熙乾隆年间,谯楼再次重修,新额“余晖”。清同治七年(1868年),谯楼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p> <p class="ql-block">袁州谯楼由主台、南观天台、北观天台及主台上的谯楼组成。台基占地780平方米,主台高6.05米。台上建有谯楼,通面阔27.3米,通进深11.8米,高10.8米,坐西向东,采用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紧邻主台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座观天台,观天台长19米,宽7.6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π”字形布局。城台下设有石劵拱门,东西劵拱分别嵌有“鼓楼”、“余辉”石额。现存谯楼最底部的墙基部分为南宋时期砌筑,并有“皇宋淳祐”十一年铭文砖。台基为明、清两代砌筑,有明“洪武十年”和清“道光十六年”、“同治二年”铭文砖,木结构主体的谯楼木梁上题字为“大清光绪十四年”。袁州谯楼南北两个观天台上陈列着地动仪、日晷、黄道经纬仪等天文观测仪器,楼内则有铜壶滴漏、古钟、大鼓等测时、报时设施。</p> <p class="ql-block">袁州鼓楼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还与唐代著名天文学家袁天罡的传说紧密相连。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袁州鼓楼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年),由刺史刘仁瞻建造。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袁州知州滕强恕对谯楼进行了扩建,并增设了测时、守时和授时的器具,使其成为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与袁天罡的传说:袁天罡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曾在宜春袁州生活并发明了铜璇玑这种观天设备。传说袁州鼓楼的建造与袁天罡有关,滕强恕在建造谯楼时选择了袁天罡祠作为楼址,以纪念这位天文学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袁州鼓楼不仅是宜春市的标志性建筑,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示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袁州谯楼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城门瞭望楼,更是袁州地方时间博物馆,展示了古代计时和天文观测的丰富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谯楼内,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日晷这一古代计时仪器。日晷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确定和划分时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计时工具。根据日影的位置,可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在古代,日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航海、建筑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农耕社会中,农民利用日晷来确定播种、收获和施肥的时机,以更好地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在航海领域,日晷是船舶上必备的导航工具之一,船员可以通过观察日晷来计算出准确的船只位置和航向,确保航行的安全与顺利;在建筑领域,建筑师也利用日晷来合理安排建筑物的朝向和采光设计,以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p> <p class="ql-block">会长杨湘慈同志认真观赏了文物浑象。浑象是一种表现天体运动的演示仪器,主要用于象征天球的运动和表演天象的变化。浑象类似于现代的天球仪,通过一个大的圆球来模拟天体的运动,圆球上布满星辰,并标有南北极、黄赤道、恒显圈、恒隐圈、二十八宿、银河等,利用大圆球的旋转来模拟天象变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参观了星晷。星晷用于观察测量星体运行以定时刻,是古代天文学家的重要工具之一。</p> <p class="ql-block">黄道经纬仪是观测和研究星体位置和运动的关键工具。通过精确的测量,天文学家可以确定天体的准确位置,从而揭示宇宙的奥秘。例如,在研究恒星、行星等天体的运动轨迹时,黄道经纬仪能够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p> <p class="ql-block">地动仪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监视地震的发生并记录地震的相关参数,特别是掌握地震的动态和大致方位。这一发明在古代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参观了圭表。圭表的主要作用包括确定方向、测量时间、确定节气和计量年长度。通过圭表,古人能够精准地掌握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瞧,王进忠、吴辉龙、符青青听得多么仔细、看得多么认真。</p> <p class="ql-block">袁州谯楼上的大钟是古代计时工具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报时和授时。出于好奇,我亲自撞响了大钟,那悠扬的钟声仿佛穿越时空,回荡在谯楼内外。</p> <p class="ql-block">参观袁州谯楼,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人观测天体运行及计时的方法和仪器,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天体运行及计时知识的传授。对古人了解并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我们感到特别钦佩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我们与易金芳、郑传爱两位战友一起在谯楼广场合影,记录下这段有意义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提出宝贵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