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康:关于给与拿

程大康

<p class="ql-block">关于给与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给是送与;拿是手取。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给、不断取的过程。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给是出于精神需求,有的人给则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可预见的物质回报,如果说给的目的在于获得,那么前者就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后者则多了些索取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邻里、朋友、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谁在乎那几块、几十块钱呢,今天,你请我吃饭 ,改日,我送你一件衣服,…… 生活中,如果只知道“拿”坐享其成,是不行的。一味地拿,总有一天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只知道“拿”,不会“给”,永远是单调乏味的,而且总有一天会被吃光用尽。不断“索取”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懒惰、自私的人。而“给”不但能创造物质财富,还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给”是宽容的,大度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带着芳香;“拿”有些小气,宁可少拿一点也不给予,有些大大咧咧,整天唠唠叨叨地说着李家少给一点大米,王家少给一点油。你想成为哪一种人?“给”是“拿”,还是“给”“拿”兼得?我认为“给”是快乐的,“拿”是心情沉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尔基的《花》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留给人们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么,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的心灵是丰富的,你的生活会轻松而愉快。他又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给永远比拿愉快。“给”可以使自己从心灵上得到快乐,同时,充实自己的生活,总有一天,也会有真正的回报,留给别人一份美好,自己也会得到一份美好。</p><p class="ql-block"> 有个朋友跟我聊天不小心说漏了嘴,她说: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利益关系就远离。我听了她说的话后打算慢慢远离她,我不喜欢和利用自己的人打交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普遍是利益在维持,那么,在有人为了你全心全意付出的时候,你一定要珍惜,不能让他(她)失望和伤心。毕竟,自愿给你物质的人,一定在心里也很在乎你,而那些嫌弃你的人,就连你伸手要,都不可能为了你付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那个愿意为你付出的人,远离那个对你虚情假意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