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 字:马 俊</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481485630</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 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童年的记忆里,铁路连接着远方,链接着我对父母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打我记事起,外婆就曾跟我说过,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那时,我做梦都想着乘坐火车。</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坐上火车,是我十岁那年。爸妈的单位终于建了一所帐篷小学,母亲回老家把我接到大庆上学。</p><p class="ql-block"> 踏上列车之前,我幼小的心灵万分纠结,一边舍不得把我带大的外婆一个人留在农村,一边又希望回到日夜思念的父母身边。</p><p class="ql-block"> 当火车汽笛一声凄厉的长鸣,站台上外婆佝偻的身影渐行渐远,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一声长笛,代表着我和相依为命的外婆从此天各一方。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听到火车的汽笛就心颤。</p><p class="ql-block"> 母亲接我时,正怀孕在身,她带着我,还带着两麻袋大米和两个装着花生、芝麻、虾仁、海蜇皮的帆布提包。</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大庆油田生活条件艰苦,吃不到细粮。这些粮食和土特产都是乡亲们送的。</p><p class="ql-block"> 那趟列车是从南京西站到齐齐哈尔的慢车,要横跨八个省,行走六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大庆。</p><p class="ql-block"> 上了火车之后,我们把提包和麻袋堆放在车厢接头处的水池旁边,然后去找座位。</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卧铺车厢,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车座子底下躺着人,甚至货架子上面还坐着人。</p><p class="ql-block"> 三个人的座位坐四个人,两人的座位坐三个人,行李堆满了车厢的走廊和过道,行李上也坐着人。</p><p class="ql-block"> 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水泄不通。我和母亲挤了好久,才找到座位,坐在我们座位上的是几个上海在东北插队的知青。他们很客气,热情把座位让给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下不久,我就被这些知青的谈话吸引住了,他们谈论的东西我听不太懂,说的是外国名著。</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男知青,围着一条蓝毛线织的长围脖,一身打扮感觉很像《早春二月》里的肖健秋(孙道临主演)。</p><p class="ql-block"> 他坐在行李架上,声情并茂,滔滔不绝讲述一对外国男女的曲折爱情,小半个车厢的人都停止了喧嚣,竖起了耳朵听。</p><p class="ql-block"> 直到查票的列车员来了,询问门口附近的麻袋和提包是谁的。由于我母亲带的东西太多,列车员要求补行李超重票。</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母亲和列车员“讨价还价”时,那个讲故事的男知青从货架子上跳下来,说他们和我们是一起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好几个知青分摊了我和母亲的行李重量,最终,一分钱没花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事后,母亲为了表示感谢,拿出煮熟的鸡蛋和花生送给他们,他们说什么也不要。推来推去,鸡蛋壳都破了。</p><p class="ql-block"> 我被知青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抓起花生和鸡蛋就往他们口袋里塞。他们很克制地分吃了几个壳破了的鸡蛋,还帮我们把麻袋和提包搬过来。</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那个年代的知青,既热情又善良。火车经过济南时,他们从车窗外买高粱饴糖,给我几块,买冰棍,给我一根。</p><p class="ql-block"> 那是正月,天气还很冷,我是第一次吃冰棍,绿豆冰棍很凉很硬,我舔嗦了好久才吃完。</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看着窗外,大山大河、桥梁楼阁,有太多我没见过的事物。我缠着母亲,问这问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按说,一个十岁的孩子,应该早已又累又乏,可是,我一路上都表现极其兴奋。</p><p class="ql-block"> 当知青们说起各种我闻所未闻的见闻,我就会聚精会神地听。我感觉他们好有才华,对插队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羡慕。</p><p class="ql-block"> 在拥挤的列车上,我看见许多有座位的乘客,轮流站起来把座位让给站着的人休息一下。我和母亲也效仿他们让座与人,而这些人坐下稍事休息,就会客气地把座位还给我们。</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在火车上,这种温良谦让比比皆是,随时可见,而随着时光流转,这样的场景越来越难见到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天津、车窗外有卖麻花的,我从没见过麻花,感觉很好吃的样子。知青告诉我麻花是油炸的面食,我大吃一惊。那得用掉多少油?这大概就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吧。</p><p class="ql-block"> 那一次坐火车,给我的童年,打开了一扇天窗,让我深深记住了那一趟列车,叫做144次普快。</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岁月里,144次列车成为连接我和家乡、我和外婆的一座桥梁。我多次乘坐这趟列车回老家看望外婆。</p><p class="ql-block"> 列车路过的每一个车站,我都耳熟能详。至今依然记得,从萨尔图站出发,依次是银浪、林源、太阳升、新肇、大安北、太平川、通辽、甘旗卡、彰武、大虎山、沟帮子、锦州、葫芦岛、兴城、绥中、山海关……</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这趟列车上,我认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有些擦肩而过,有些成为了一生的朋友,至今还有来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大二那年放寒假,我和妻子相约着一起回老家探亲。用学生证买的半票,乘坐50多个小时,只要16元。</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和妻子还不是男女朋友,只是她父亲和我父亲是战友加老乡,我们两家世交,我和她又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校友。</p><p class="ql-block"> 我买完火车票,又买了六个苹果和两袋鸡蛋糕,兜里只剩下5元钱,到了南京还要买汽车票回家,就不敢再花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攥着五块钱,什么都不敢买。我妻子口袋里有钱,从车窗外买了不少好吃的,买完了给我吃。</p><p class="ql-block">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吃“软饭”的,虽然找出各种理由拒绝,还是吃了不少她买的东西。我既惭愧又无奈,后悔临行前,没跟家里多要点零花钱。</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我俩有说有笑,还不觉得困乏,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就挺不住了,头枕着我的肩膀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我也有些腰酸背乏,两条腿伸直了觉得不舒服,弯曲着感觉不得劲,可是,我身体却一动不动,生怕惊醒了她。</p><p class="ql-block"> 我的半边肩膀都麻木了,很想活动一下,可我还是强忍着,让自己僵硬在座位上。那种滋味,像1000个蚂蚁在心里爬。</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坚持了好几个小时,直到济南,许多山东籍的同学和校友都下车了,座位一下子空了下来,乘客们躺在座位上睡觉,我才叫醒她。</p><p class="ql-block"> 那一次窘迫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了“穷家富路”的道理。从此后,我出门必带足了钱。</p><p class="ql-block"> 如今,火车早已不是旅行的唯一途径,硬座一坐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已成为历史,成为了老年人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动车和高铁,提升了速度,缩短了乡愁,方便了出行。但是,乘车的人与人、心与心之间距离,仿佛变远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列车上,还有多少人,会掏出真心与他人交谈?放眼看去,都是捧着手机电脑的“低头族”。</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科技文明带来的另一种进步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