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手机拍摄/编辑:星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年前到成都,觉得都江堰就是个水坝,没去看,今年暑假游览以后惊叹不已,这里是集人文历史、景观建筑为一体的风水极佳的游览胜地。 </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始建公元前256年,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古时的成都平原,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的《蜀道难》中就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人或成鱼鳖”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战国末期,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认识到巴蜀的战略地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秦相司马错语,</span>“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巧妙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使提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用水综合效益的发挥,孕育了闻名的“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秦堰楼</b>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拨壮观。这里曾经只是个观景台,能将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堰功堂</b>内立有70多人的塑像,他们都是建设都江堰的有功之臣,包括李冰、李二郎、文翁、诸葛亮等,展示了都江堰工程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统一中华的伟绩载人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津、创医学等。</p> <p class="ql-block">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洽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士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华人自称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大禹,他是黄帝的后代,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p> <p class="ql-block">堰功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王庙</b>原为望帝祠、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改称为二王庙。牌匾由民国时冯玉祥题字。</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李冰没有儿子,传说李冰治水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下凡帮助治水,二朗神是天上的神,有三只眼睛,他有一把长剑,帮助李冰劈山利水,雍正皇帝期间建造了寺庙来崇拜他们,并命名为二郎寺。 </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分为大殿和二殿,大殿被用来祭祀二郎神像,二殿被用来祭祀李冰和他的妻子的雕像。 道教中有很多神,所有造福于人的伟人都被视为神。</p> <p class="ql-block">丁宝桢,清光绪二年1876曾任四川总督。以十年奏请朝廷,大修都江堰,亲临工程12次,大修中改卵石竹笼工程为条石修砌,再用铁件紧密联系,以加固堤堰,疏淘淤塞的河道,沿河筑石为堤,贯之以铁,以免年年拆修。</p> <p class="ql-block">纯阳祖师吕洞宾</p> <p class="ql-block">文昌帝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灵祖殿,</span>供奉护法神王灵祖,原为玉枢火神,能掷雷火万里,火车干里,豁落飞走乾坤。宋代从师萨真君,赐名王善,天庭列为三十六天降之首,司天地人间纠察之职。</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顺应山势,建筑主轴线呈现西南东北走向,为合院式布局。设计者集巧思,转换山门前序院落空间,偏置入口,形成极有特色的山门院落。</p> <p class="ql-block">“深淘滩,低作堰”,李冰传世治水六字诀</p> <p class="ql-block">墙上有邓小平题词,造福万代。</p> <p class="ql-block">庙门前壁上有清代末年绘制的都江堰灌溉区域图。</p> <p class="ql-block">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古时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p> <p class="ql-block">2200多年前,李冰<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实地勘察,</span>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能爆破的情况下,(</span>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他以火烧石后浇冷水的办法,使岩石爆裂,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的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p> <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飞沙堰的设计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p> <p class="ql-block">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安澜索桥</b>在唐代已然屹立, 明朝末年索桥被战火烧毁。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塾师何光德夫妇相继修桥。</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陈列室和何先德夫妇雕像</p> <p class="ql-block">何先德祖籍贵州,其父因避乱入川,置业定居灌县,有二子五女,何先德为长子,生于乾隆四年1739,妻杨氏生于乾隆八年。何先德夫妇一生孝义公直,清嘉庆八年见白沙渡翻船淹死一百余人。上呈建议修桥,何先德夫妇四处集资,为建桥出力甚多。嘉庆九年1804五月动工建桥,名为“安澜桥”、“夫妻桥”。</p> <p class="ql-block">安澜桥不仅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的功能。它的建造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使用竹、木、卵石等材料,结构精巧。</p> <p class="ql-block">1974年重建时,将竹索改为钢索,木石改为钢筋混凝土桥柱,南北两岸平房式桥头堡改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中间的单层金刚亭改建为藻井排檐六角亭,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并增添了民族气派。</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有渠首工程和湾区两大部分。渠首工程由鱼嘴分水提、飞沙堰治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题工程和百丈堤、二王庙顺水堤、人字堤灯主要附属工程组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鱼嘴</b>分水堤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飞沙堰/泄洪道</b>,具有泄洪排沙的功能, 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p> <p class="ql-block">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p> <p class="ql-block">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宝瓶口</b>是前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span style="font-size:18px;">起节制闸作用。</span>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宝瓶又有保佑平安,吉祥进财之意。</p> <p class="ql-block">在此驻足,可远眺对岸的玉至山、虎头岩,观赏奔涌而来的千里岷江,指点离堆、伏龙观。还可欣赏春天的新绿、夏日的山花、深秋的红叶、隆冬的雪景。</p> <p class="ql-block">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伏龙观</b>相传为二郎神降服孽龙之处,孽龙就被锁在离堆下面的深潭里,这便是伏龙观的来历,为道教建筑,是纪念李冰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三国时贤士范长生的。范长生,四川涪陵人,传说他得长生之术,享年130余岁,博学多才,刘备和诸葛亮请他做官,屡召不赴,一心想做神仙,时人称为“逍遥公”。北宋初年,人民怀念李冰的功绩,扩建殿宇,沿袭李冰父子“降龙治水”传说,改称伏龙观。</p> <p class="ql-block">李冰石像,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雕造,1974年在都江堰渠首鱼嘴附近外江河床出士。两袖和衣襟上有隶属题记三行,后竖于伏光观前殿正中。</p> <p class="ql-block">飞龙铁鼎,清咸丰年在青城山上皇观出士、炉口宽0.74米,高1.60米,重约干斤。</p> <p class="ql-block">花洲,朱嘉定四年1211年建,后毁。清影询写有“宝瓶口外,浪花加雪,银山倒卷者为花洲。” 1992年恢复重建“花洲榭”,更名“花洲栈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堰功道</b>长150米,宽14米,左右置放了十二尊青铜雕像,他们是文翁(西汉)、诸葛亮(三国)、高俭(唐初)、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宋)、赵不忧(宋)、吉当普(元)、卢翊(明)、施千祥(明嘉靖)、阿尔泰(清乾隆)、强望泰(清道光)、丁宝桢(清光绪), 分别代表了各历史时期部分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p> <p class="ql-block">堰功道旁种殖了各样的古树</p> <p class="ql-block">喷泉旁陈列着竹笼、卧铁和杩槎</p> <p class="ql-block">杩槎/闭木三脚,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笆加培粘土即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于截流防洪、调剂水量和围堤抢险等。</span></p> <p class="ql-block">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很不稳固,内江河道的排沙机制仍有淤积。宋代有冬春枯水断流岁修的制度,叫“穿淘”。淘滩深度要到滩底的石马,堰体高度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明代用卧铁代替石马,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在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桥</b>是一座廊式古桥, 最初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名为“普济桥”,后更名为南桥。</p> <p class="ql-block">南桥因其精美的雕梁画栋、民间彩塑和书画楹联而被誉为“水上画楼”、“江源第一桥”、“览胜台”。</p> <p class="ql-block">天府源</p> <p class="ql-block">仰天窝</p> <p class="ql-block">在都江堰度过了这次回国旅游的最后一天,感恩能和姐姐相伴旅游,祝天天健康快乐!❤️</p> 谢谢您的赏阅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