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武汉市民都应该感恩崔颢老先生,他是我们城市最早的代言人。如同南昌市民应该感恩王勃,岳阳市民应该感恩范仲淹一样,没有这三位文人墨客的三大名篇,绝对不会有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与岳阳楼的名闻遐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为汉阳树公园入口处的芳草萋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崔颢,(?—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诗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及第,曾任太仆寺丞。天宝九年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后游历天下,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去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 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宋人严羽推该诗为“唐人七律第一”。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有统计称,1800年来,黄鹤楼曾经有过第27次重建。更确凿的史料表明,仅明清两代,历经兵燹、火焚,黄鹤楼损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史称“火经三发,工届八兴”。湖北父老乡亲对于黄鹤楼情有独钟,屡毁屡建,让崔颢的千古名诗有了永不磨灭的载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黄鹤楼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同生命史上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文学史上也有“人以文传”亦或“文以人传”的悖论。对于崔颢的《黄鹤楼》诗与黄鹤楼来说,到底是“诗以楼传”还是“楼以诗扬”呢?我觉得它们是应该相互感恩的,如同滕王阁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岳阳楼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学让景致增光添彩、尽态极妍;景致使文学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长眠在地下的崔老先生与一去不复返的黄鹤应该都不会反对这种说法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中国唐代文学家、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思想家王通之孙、泽州长史王福畤之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公元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25岁的王勃前往交趾(在现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时任交趾县令的父亲,路过洪州(今南昌)滕王阁时写下传世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勃的《滕王阁序》采取骈文的写作方式,充分体现了滕王阁外秋日景色的绚丽多彩以及滕王阁内宴会的极尽繁华、气势恢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范仲淹幼年丧父,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046年10月17日),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散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提升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创新的千古名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湖南省政府拨款沿袭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的形制与格局重建,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2月17日,岳阳楼重修竣工并举行落成典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北宋岳州知州滕宗谅(字子京)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崔颢的诗句不仅仅代言了黄鹤楼,同样助力了晴川阁与鹦鹉洲,还历史地网红了汉阳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矗立在圣·柯隆伴医院(现武汉市五医院)旧址旁的这棵“汉阳树”,其实并非崔老先生看到的那棵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崔老先生的《黄鹤楼》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诗中的汉阳树树龄应该在1300年以上,而汉阳树公园里的银杏树树龄仅仅545年;何况,崔老先生在诗中也并没有说明汉阳树是什么树,银杏?刺柏?朴树?枫香?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想象与猜测的空间。很明显,此树非彼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一种修辞手法上的“互文”;这棵汉阳树的认定,则是一个城市情结的物化,更时髦一点的说法,应该是崔老先生名句的时空穿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凰巷11号的这棵古银杏高28米,胸径1.5米,冠幅达21.8米,投影面积300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树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花岗岩麻石块铺就的古树广场,显得厚重沉稳,历史感油然而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它是幸运的,也是有故事的。汉阳树公园南园的那堵文化墙上,记载了它的前世今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崔颢登黄鹤楼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此时距这棵银杏树发芽还有700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元代早期,陈益稷投靠元朝,成为新的安南(今越南北部)王,在凤栖山(今五医院北面)修建安南花园,在此居住至70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朝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前后,这棵汉阳树在凤栖山脚下的院子里生根发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代中期,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机构)少卿王轶在安南花园旧址上建府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明代末期,乡绅萧方伯买下王太常故宅改为“萧园”,明崇祯末年被战火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乾隆初年,汉阳宋氏家族购得“萧园”更名为“宋氏林园”,并购入一块由太湖石精心制作的“灵芝峰”,现“灵芝峰”是解放公园的镇园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治末年,柏泉三甲张氏家族购入这座院子,取名为“张教忠堂”,雅号“银杏轩”,此时山脚下的汉阳树约莫400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5年,汉阳区园林局在凤栖山脚下发现这颗古树,将它命名为“汉阳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树广场四周有厚重的不锈钢围栏,围栏上也镶嵌着反映汉阳树周边环境的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老照片,给我们讲述着汉阳树周边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共勉街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共勉街原名贡院街,从明清汉阳古城地图上可见,当时的显正街以南,分布的是教育机构,包括府学、县学、贡院、书院、考棚等,共勉牌坊前就是汉阳的贡院和县学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牌坊位于拦江路与阳新路交会处的小区内,高约两丈,宽三丈多,六柱五开间。牌坊建于清代中期,属于中式风格建筑,是武汉市二级历史保护建筑。牌坊原为四柱三开间,后增为六柱五开间,坊柱顶有石雕饰件,后因战火缺损一间。1995年牌坊被迁移150米,缺损部分被修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50年代初期的汉阳医院(现武汉市五医院)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隆庞教会修女会与诊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1年7月中旬,武汉发生了60年一遇的大洪水,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汉阳大部分地方积水达六尺深。高隆庞修女会的修女们让出了自己的住房接纳了三百余名受灾的妇女儿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世纪20年代显正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说武汉哪个街市历史底蕴最深厚,显正街肯定是能排上名号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显正街旧称县正街,古为汉阳府衙、县衙南侧的通衢,历史上以商业、居住功能为主,是汉阳古城内最早的街市之一。自唐代建城时,街道内的制式格局就基本定型了,至今基本未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显正街曾是汉阳城之繁茂中轴,商贸兴旺、店铺密集,曾被誉为“楚中第一繁茂处”。随着城市的升级改造,显正街似乎无法媲美其千年前的风光,但其人文风采与地貌风光依旧是汉阳的最亮眼的名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汉阳显正街圣高隆庞天主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汉阳显正街圣高隆庞天主堂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16年,爱尔兰籍爱德华·高尔文神父与8位志同道合的神父决定成立到中国传教的团体,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教宗本笃十五世的大力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1年,高尔文在汉阳显正街购买地皮,建立“西门天主堂”。这是汉阳天主堂的前身。1936年,汉阳天主堂扩建,因为尊奉圣高隆庞,并在教堂祭坛上设有圣高隆庞的像,所以,这座教堂又称为“圣·高隆庞天主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汉阳文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明清汉阳古城地图上可见,当时的显正街以南,一般分布的是教育机构,包括府学、县学、贡院、书院、考棚等。当时,共勉牌坊前就是汉阳的贡院和县学所在地。共勉街在显正街西南侧,原称贡院街。贡院街没有显正街的官衙气,满是书香。街道两侧都是专售古籍善本、文房四宝的书坊。共勉牌坊边原先还立有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显正街上的汉阳府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元代改汉阳军为汉阳府,隶属湖广行省。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汉阳州。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恢复汉阳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石之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块方方正正的黑石,静卧此处,陪伴着这棵545岁的老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条被称为“时间长河”的步道,用汉阳的古建筑,铭记着这座古城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967年 元妙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西大街北,为原西大街小学旧址。始建于宋太祖亁德五年(公元967年),是武汉最早一座的道教十方丛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479年 汉阳树的中央年轮形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汉阳树”源自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长江隔岸,一棵棵汉阳树历历在目,因此汉阳树是泛指晴川阁一带的树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758年 共勉街牌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共勉街牌坊建于清中叶,当年,该牌坊为通往县学的标志物,寓有荣耀之地的意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868年 东门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阳新路到东门是显正街东段,东门应指汉阳古城朝宗门,朝宗门拆除后,东门成为了一个方位概念,指相邻长江的东门这一片,又称东门河,已是个方位代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2年 圣·高隆庞医院旧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高隆庞医院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此楼为现五医院内仅存的一栋圣·高隆庞医院时期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8年 西大街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位于拦江路197号,前身为创办于1928年的私立厚山小学,1956年由武汉市教育局接管改为公办学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1年 西门天主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显正街天主教堂(汉阳圣·高隆庞堂,其前门为西门天主堂,文化大革命中损坏严重。1989年全面维修,1990 年12月14日对外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 文德小学三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德小学三部由天主教汉阳教区创办,该校设三个部,一部设在西大街现翠微路8号,现为武汉市白鹤村小学;二部设在瓜堤街,现为武汉市瓜堤小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5年 建桥街·建桥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汉阳迎来了建设市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数万建桥大军,开始圆中国人在长江上建桥的伟大梦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成立专门从事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这就是如今享誉国内外的中铁大桥设计院、中铁大桥局前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4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桥梁建设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建筑专业的毕业生、施工队伍汇聚建桥工地, 汉阳成了数万建桥者的第二家乡,建桥街应运而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武汉,1955-1957年前后出生的小孩,很多直接取名叫“建桥”、“汉桥”、乳名叫“桥桥”,以纪念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这一共和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刻。上世纪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全武汉市姓名中含“桥”字的有超过万人。女同胞里也有桥琳、桥娇、桥吉、桥亥、桥静、桥南、桥羽、桥平、桥莎、桥枫、桥娜、桥莉、桥玉、 桥秀等等数不胜数。2010年底,大桥局职工聚居的汉阳建桥街道桥二社区的人口普查中,全社区的5000余名居民中,居民姓名中带“桥”字的人数不胜数,大桥、建桥、汉桥、爱桥、桥英比比皆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 汉阳剧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建成对外开放,为汉阳区解放后首建的剧场,曾经是汉阳地区文化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汉阳树公园南园“时光之环”与新生银杏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南园围绕“时光之环”概念,融入了日晷和十二时辰等设计元素,在核心空间——“时光之环”处铺装嵌入12条金属不锈钢,象征着一天的12时辰,种植了一棵新生的银杏树,其光影作为时钟的指针。新生的银杏与汉阳树遥相呼应,隔街相望,在岁月的长河中茁壮成长,延续汉阳树的知音传奇,携手共赴下一场山海。寓意汉阳古城向新而行,生生不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6日上午,我凝望着汉阳树的苍劲树干,感受到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崔老先生的一首诗,代言了一座楼,传说了一片洲,兴起了一栋阁,延绵了一棵树。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诗人今时树,时间是如此倏忽,人生又何其短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年能够生活在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张美英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我与我居住在武汉的高中同班同学们的这种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最羡慕的是一生居住在家乡的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一街一巷记录着自己的足迹,一草一木散发着岁月的芬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群七十多岁的人居住在自己出生成长的武汉,有些曾到边远地区若干年,最后也叶落归根。他们间或相约小聚对酌,间或召唤远方的同学回来,在熟悉的校园里再聚首,又一起结伴同行,满怀少年的豪情去登山涉水,忘乎所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很愚钝,直到老师用文字启发,我才深切地感悟到这份幸福。的确如此,我出生的候补街黄家巷居然还整体“健在”;我居住过八年的武昌实验小学教工宿舍作为“两湖书院”与“中央政治军事学校”旧址修旧如旧;我就读过的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市第45中学、武昌实验中学都还在原地没有搬迁;花园山上的天主堂、阅马场的拜将台、菱湖畔的老槐树、凤凰山下的运动场、东湖的白象、洪山的宝塔、归元寺的罗汉,都常常在撩起我儿时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崔颢老先生,感谢汉阳树,让我又一次认识我生活的城市,让我再一次感悟到生活在武汉的幸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