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忆童馨】冬日童年

张灏

<p class="ql-block">文字:张灏</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133574</p><p class="ql-block">图片:网 络</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童年,一人一式,千差万别。我的童年曾被父亲塑造,雕刻,冬日更著。</p> <p class="ql-block">  记得还未上学,有两次下雪天父亲带着我玩雪地捕鸟游戏。院里的雪扫净,用一棍儿把铁筛支起,筛子下面撒些小米,在棍上拴根长绳,人躲起來看到鸟雀进去吃食就一拉绳子,鸟就被扣在筛子里了。上学后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看到了雪中捕鸟的情节,看来南方北方的童年都在上演这节目。</p> <p class="ql-block">  父亲把绳子给我的那刻我就很不愿意,不想看到鸟雀被扣住的惨相。等到麻雀快飞下來时我轻咳了两声,麻雀可能太饿了仍然进去吃小米,这时我大声喊:"爸,鸟进來了"!这时父亲三步两步走过来说"你喊什么!一喊鸟不都飞了!"果然麻雀吃了点小米全飞跑了!如斯这般两次,父亲吼我:"你这个㞞孩子,连鸟都不敢捕,长大能干大事吗"!以后再也没做过这游戏。</p> <p class="ql-block">  以后再下雪父亲在小院舞剑,一边练一边教我。</p><p class="ql-block"> 父亲拿我当男孩养活,给我买海军服,海军帽,剑,玩具枪。</p> <p class="ql-block">  给我买的一把左轮砸炮枪很漂亮!砸炮枪是一种没有发射功能的玩具枪,所谓"子弹"实际上是板状包装,上面有圆圈状弹药压在纸板上,一板有9个圈,响72次。装上"子弹"扣动扳机,能击发出类似枪声并伴有烟雾。</p> <p class="ql-block">  我曾把砸炮枪带到学校,男生女生都好奇,尤其是男生一会儿就把砸炮放完了,同学的热爱感染了我,也喜欢起这把枪了!一次学校开运动会,体育老师还管我借枪🔫。可惜这把砸炮枪在文革中丢失了。</p> <p class="ql-block">  寒风凛冽雪花飘,银装素裹天地静。父亲在院中舞剑,在一片寂静中只听到剑的回声,看不到剑而见到的是剑光点点。那红色的剑穗和雪花在空中摇曳。</p> <p class="ql-block">  在父亲严格的说教中我也在一点点的进步中,如稍有懒惰他就吼:"瘲孩子,不知勤奋怎么干成大事"!</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正飞着雪花,父亲说带我上西郊商场,心里想去,但是不愿和他去。</p> <p class="ql-block">  母亲听说要出门,赶紧给我穿上棉猴。不知还有人记得棉猴吗?棉猴是帽子连着衣领的棉大衣。之所以叫棉猴一种说法是棉猴的帽子和上衣连为一体,轮廊像只俏皮的小猴子。还有一种说法穿上它只露出脸,如同猴子全身皮毛覆盖只脸露着,所以叫棉猴。五十年代棉猴是奢侈品,穿上它被别人多看几眼。在冰心,浩然两位作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棉猴,浩然说"那东西穿在身上多大的风也打不透"。</p> <p class="ql-block">  穿上棉猴我们就出发了。走到半路父亲让我解开棉猴的扣子,摘掉棉猴的帽子,我说下着雪我头发要湿的。他吼我说:"瘲孩子,怕风雪不吃苦能干的了大事吗?"</p> <p class="ql-block">  走了大约两站路到了西郊商场。其成立于1954年,位于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对面。</p> <p class="ql-block">  西郊商场古色古香,各店前用绿色走廊相串,有百姓食堂,回民食堂,照相馆,新华书店等等。</p> <p class="ql-block">  西郊商场后被全国闻名的动物园批发市场所替,现在又被科技园区替代。不管如何变,童年的记忆不会变。</p> <p class="ql-block">  父亲先带我去新华书店,我径直地去了小人书区,拿起一本正翻着,他走进我说:"瘲孩子,去看三国演义,不勇不谋能干得了大事吗?"</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广东馆用餐,父亲每次去都点"宫保田鸡",之所以有印象是当时我认为田鸡是大公鸡。实际上田鸡是虎纹蛙。</p> <p class="ql-block">  后來有了弟弟父母把我送到姥姥家。待到春风吹雪化,花开树树艳阳天。到了姥姥家,我自由自在,野蛮生长。</p> <p class="ql-block">  在姥姥家冬日的童年是有趣的,快乐的,天天心花怒放。</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没有电话,电视,手机,人们往往晚上七八点钟就睡了,冬天更早。姥姥姥爷,姨姥姥他们晚上玩纸牌,我在旁边看着,即使困了也不去睡。这都是在等着串胡同的人敲梆子,担着担子的人在晚上九点多钟就来催人吃夜宵了!</p> <p class="ql-block">  担子里夜宵有馄饨,八宝粥,烧饼,牛蹄筋等等。在天寒地冻间,吃碗热馄饨是很舒服😊的事,大人们都选择了它。我喜欢牛蹄筋和云豆饼,尤其是云豆饼软糯香甜。常能吃上夜宵快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  在姥姥家最盼望的是春节,穿新衣,逛庙会,放爆竹,收压岁钱。一年中最红火的节日在冬季,但它与快乐为伍,还怕什么寒冷吗?</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最让童年开心的是家人带着逛厂甸庙会。北京厂甸庙会始于嘉靖,兴于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正式规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邨公园为中心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解放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和平门到虎坊桥路口举办庙会,厂甸庙会历经400余年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的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老舍的著作中都提到过厂甸的春节,当年的张学良,李鸿章,鲁迅,梅兰芳,尚小云等等名人都逛过厂甸春节庙会。</p> <p class="ql-block">  据报道,1957年大年初一,有10万人逛了厂甸,其中就有童年的我。空竹声,风车声,高跷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厂甸庙会是北京春节人数最多最热闹的地方,有"厂甸庙会甲帝京"之说。</p> <p class="ql-block">  庙会上各色风车,大串糖葫芦引人耳目,各种小吃大会萃,煎炸烹煮应有尽有,豆汁张,茶汤李,爆肚王等等全部列阵,"一元复始报春回,厂甸游人迤逦來"说的就是厂甸庙会的热闹。</p> <p class="ql-block">  我在庙会上最爱吃茶汤,卤煮火烧,还买了大串糖葫芦带回家。每次逛庙会还要选几件喜欢的小瓷人,小泥人。下面这张图第一排的四个老寿星就是庙会买的,保留至今。还有第二排最右边那伸出胳膊的小子手上有个小洞,那是插糖葫芦用的,可惜那串糖葫芦几次搬家弄丢了。这些都记录了童年的喜欢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  我把当时的小瓷人,小泥人和现在买的"泥人张"的泥人凑在一起成了"我家的谐趣园"发表在2008年3月31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上。</p> <p class="ql-block">  在姥姥家还有一项活动就是听戏,因姥爷是戏迷,一年四季去听戏,就是冬天也未缺席。</p> <p class="ql-block">  记得跟着姥姥姥爷听过《秦香莲》,《杨家将》,《三打祝家庄》等等,实际上我并不喜欢,只是图一边看戏一边吃零食的快活!</p> <p class="ql-block">  但是从姥爷给我讲了戏以后我改变了态度。姥爷说慈禧和光绪母子俩不和,慈禧总愿意点《天雷报》和《连营寨》两出戏刺激光绪。因母子俩不是亲生就点《天雷报》,这戏讲的是张继保中状元后不肯认养父母,被雷电劈死。</p> <p class="ql-block">  1908年6月25日光绪37岁生日前一天慈禧点《连营寨》,整个戏台被白色笼罩,白桌围,白台帐,白箭衣……光绪生日点丧戏可见慈禧的狠毒。</p><p class="ql-block"> 从姥爷讲了这两出戏后,我喜欢上了京剧,尤其爱背诵戏文。</p> <p class="ql-block">  童年,一生的记忆。它好像旭日渲染的朝霞,五彩斑斓。它挂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给我们生命带來万花筒般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往往盼着自己快快长大,真的长大了又盼着能"返老回童"。可是拥有多少财富也买不回來童年,我们只能在童年中寻找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