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东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呀,一不怕苦,二不拍死,三不怕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飞哥说完,轻轻笑了几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飞哥一头漂亮的銀发,纯粹得令我羡慕,想想一旦我的颅上草,变得这样“雪”得心颤,我就不必染了。眼前的飞哥,一脸红润,光滑得没有一丝皱纹。五年不见,岁月眷顾,反而消失了老态,添多了一份自信。也许,真的“知识就是力量”,他那一惯的风趣幽默,无不是大半生在世俗社会打拼积累的智慧做垫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飞哥”的亲切称呼,当然不是形容他像主演《阿飞正传》里的张国荣,而是他对家人和朋友的那种慈祥关爱,还有那种不服老、学到老的感人执着追求,性格像年轻人那样阳光和可爱。设身处地想想,许多的士司机六十七十依然开车纯粹为稻梁谋,但老态毕露,开车时,生怕他头一笃一笃地打瞌睡,真是一程一心惊;而飞哥八十,已经俗称“老翁”,开车时,稳当如坐在帐中的大将,还可以自如地谈笑风生。实在厉害!性格豁达,令人赞赏不已。另一半梅笑在旁揶揄他个性有时比较固执,他也不以为意。这样的好性格,也很受一对儿女的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我们大多数交朋友的“惯例”一样,我的文友后来多数都成了我与瑞芬的共同朋友,我们的朋友有一类是报社的编辑。七十年代末,汤梅笑在《澳门日报》任副刊主任时,廖子馨任编辑,我投稿新园地,也获连载了不少长篇。一来二去,熟悉了,李业飞也就一起认识了。每次,他生性喜欢开玩笑的幽默言谈,就令我们每一次相处都哈哈大笑,轻松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我们从微信里获得梅笑的讯息,邀请我们赴澳门出席澳门笔会的双庆活动,互通对话时,就有一张报纸“吓倒”了我们。报纸以全版篇幅刊登了梅笑业飞一家人恭贺飞哥博士生毕业的照片,戴四方帽的飞哥笑容满面,笑得见牙不见眼;全家大小喜气洋洋!哇,消息确如重磅炸弹,炸得我们满头脑漂亮的星星闪烁!八十岁!这是什么概念呀!有的人,开始进入痴呆王国,有的人行走如钟摆,有的人手持拐杖,有的人躺在病床,需要印尼姐姐陪伴照顾。可我们飞哥却在五年前开创了他人生的新一页;读博!非常惊人的是他不是函授那种的博士,也不是在网络视频接受授课,而是”实体”的人进入大学的实体教室上课。他这位老前辈、超龄老学生,也太令读博士的大学生们感动了,他从年轻学生身上学习他们那种勤奋、拼搏的精神,学生们也从他身上学到了那种“不怕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毅力。不言而喻,飞哥的“学习观”感动了澳门,八十高龄的博士生在澳门历史上也是寥寥可数的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飞哥在澳门科技大学读历史。堪称该校建校以来最高龄的学生。6月8日,在毕业典礼上,他成了许多媒体记者访问的热门对象。媒体记者采访他,成为博士兴奋吗?飞哥的回答非常特别,他说没有,只以平常心对待,真是“姜是老的辣”,回答也棋高一着,我的理解是,终身学习是他的人生常态,即使不读博,他也会为充实自己的肚腹而努力自学的,读博毕业,只不过揭开了他的人生新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饭当儿,梅笑在一侧望着谈兴很足的丈夫,没有出声。从访问资料中知道,她最初没有很同意丈夫读博士,不是想做他求上进、更上一层楼的绊脚石,而是希望他退休后不需要再有压力、太辛苦而已,如今,见到戴四方帽的丈夫,不仅全家欢天喜地,也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史无前例的超龄博士,破纪录在案,也默默地高兴了。当然,澳门这座小城,也因为飞哥的正能量样板而自豪。他被到处邀请去演讲,无须说太多中外大人物学习的故事,他说好自己的故事就已经是满分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收藏了飞哥给我的许多宝贵资料。看看日后,能否编改成一篇励志的小小说。我读完他的一系列精彩的访问,获益匪浅,但比起那些雄观的大题目,那篇《博士爷爷李业飞为儿孙当榜样》太令我喜欢和感动了,一对儿女的短篇描述,一个好爷爷的形象便向我走来,给我这样一个同是爷爷级别的人不少启发。儿子加行说爸爸在家管理运动娱乐方面,还经常与他们下棋、修理东西,有一次为了拧螺丝而手上受伤;女儿说父亲在她历史问题不明白时会耐心地一句句解释。细节很精彩,爷爷成为最高龄博士,这个的活样板可以活在小儿女心中一生一世,胜过千言万语的理论教诲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港,饭局上飞哥笑嘻嘻地、慢吞吞地念的三句话,还一直有力地在耳畔响着——我呀,一不怕苦,二不拍死,三不怕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