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翁一媪秋光好探古访今自驾游——2024冀豫行纪之九—河北正定(2)

文竹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日(第9天)正定旅游的重头戏——集六项“全国之最”的顶级国宝的河北正定隆兴寺,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结束9天行程,驱车打道回府,回到北京各自温馨小家。</p><p class="ql-block">老天爷真眷顾我们,正定昨天还秋雨绵绵,今天就成了秋日暖阳了。好的天气,带来好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1961年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隆兴寺面积为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 南面迎门为一座高大的一字形琉璃照壁。 三路单孔石桥。 从南至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东西两侧的慈氏阁和转轮藏阁、东西两侧的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及配殿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以及中轴线末端为1959年从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的毗卢殿。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br>初次到此,但久闻此寺有著名的六个之最,到底哪些古迹文物配的上如此殊荣呢?<br>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天王殿大门上端的“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均为康熙皇帝手书。 迈入天王殿,首先看到就是隆兴寺八百年堪称“镇殿之宝”的木雕大肚弥勒佛,此像高1.9米,是金代作品,已有800余年历史。 本以为此镇殿之宝可列入“最”,但隆兴寺精华荟萃,和宋代的天王殿一样,并没被列入顶级的“之最”名录。<div>殿内两侧供护世四大天王。传入中国的四大天王被汉化后,其形象类似中国古代武士,因他们手中所执法器不同,被赋予了吉祥的中国寓意。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因舞剑生风,故寓为“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因琵琶能调拨发音,故寓为“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因伞能遮雨,故寓为“雨”;西方广目天王手缠一蛇,意为降服归顺,寓为“顺”。合称“风、调、雨、顺”,暗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div> 穿过松柏盈庭的院落,是隆兴寺的“大觉六师殿”,可惜仅余遗址。大觉六师殿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金、元、清均重修过。原是寺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殿,可惜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现存遗址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从台基的规模仍可想见当年建筑的宏伟壮观。<br>据《隆兴寺志》记载:在大殿的佛坛上原供有七尊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祖师,因而大觉六师殿又俗称“七佛殿”。<br> 遗址后的甬道尽头,一座美丽绝伦的殿堂仿佛从宋画里走出。 硕大的屋顶,交错的檐线,纷纷扰扰,别开生面,令人啧啧称奇。这就是隆兴寺六“最”之一,国内现存唯一一座北宋时期的十字造型的摩尼殿,中国最独特、最美的宋代建筑。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一个“六最之一”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大殿布局奇特,其正方形殿身的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是国内现存唯一一座北宋时期的十字造型的摩尼殿。 此图片来自网络,在此向原创表示感谢。<div>梁思成先生称这种布局平时除去北京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并特意将其拍照,编入《中国建筑史》。<br>殿前以佛教为题材雕饰的宋代石香炉保存至今,实为罕见。<br></div> 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装佛像,正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两侧立佛祖二弟子,左侧老者为迦叶,右侧年轻的是阿难,再外侧莲座上是文殊、普贤二菩萨。这五尊佛像均为宋代原塑,弥足珍贵。文殊、普贤在明代曾进行过修补。 该殿宏大。 殿内各壁的彩绘壁画,生动描绘了佛祖从降生、出家、苦行、成道到涅槃的过程,壁画绘于明清两朝,均为整壁绘制,气势磅礴,场面恢弘。 摩尼殿内最精彩,当数佛祖背后的明代壁塑“五彩悬山”。这件宏大的作品,以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壁塑形式,再现了观音菩萨在珞珈山讲经说法的热烈场景。 悬山中现存塑像共30余身,正中俗称“倒座观音”的五彩观音菩萨像,神态生动,工艺精湛,正是隆兴寺六“最”之一。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二个“六最之一”。 不愧为东方美神,中国最美观音。<div>据说这尊观音之所以出名,与鲁迅先生不无关系。先生并没来过隆兴寺,只是在一家照相馆见到了她的照片,立刻就被这般美丽的雕像折服,购置回家一直置于案头,至今仍在北京鲁迅故居陈列。<br>步出摩尼殿,沿着甬道,就看到了牌楼门。</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牌楼门背面)</h3><div>可惜为1986年复建。</div> 穿过牌楼门,眼前这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撺尖顶亭台式建筑——戒坛,其高大宏伟,令人不得不仰视。 现存木结构部分建于清康熙年间,内部结构也非常精美。 戒坛中供奉的是造于明代的铜铸双面佛,南为阿弥陀佛,北为药师佛,两尊佛像背身相连,相背而坐。石坛为明代遗存。 在戒台上供奉的这两尊佛,在全国并不多见;且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中期宫廷造像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古时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是中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位于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br>戒坛之后,两座外观看似相近的二层楼阁相对而立,分列东西。两阁均始建于北宋,均为一座平面近似正方形的二层楼阁,为宋代典型楼阁样式,东称慈氏阁,西称转轮藏阁。两阁不仅挺拔优美,而且各藏一绝世珍宝。<br> 东侧慈氏阁供奉北宋时期独木雕刻、高达7.4米的弥勒菩萨像。 如此巨大的独木佛像,在这里,却居然排不上号! 西侧的转轮藏阁内有一座可转动的木质藏经橱,即转轮藏,为宋代遗物。此为现存实物中时代最早者,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是隆兴寺六最之一。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三个“六最之一”。<div>我和一位年约六十上下的工作人员闲聊时,得知他在小学期间还能和同伴玩耍时转动转轮藏,估计又过了几十年,转轮藏可能也转不动了。</div> 两阁北侧各有一座黄琉璃瓦御碑亭,东亭为康熙皇帝手书《御制隆兴寺碑》。 西亭为乾隆皇帝御笔《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 两块汉白玉的碑体硕大,雕刻精美,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div>没想到这两块如此宏大颇现皇家气派的汉白玉石碑,却被东侧不远处一座不起眼小庙中一块不起眼的残碑抢了风头。</div> 被康有为先生称为“隋碑第一”的中华名碑——龙藏寺碑,是隆兴寺六“最”之一。是我今天看到的第四个“六最之一”。此碑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碑首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碑面楷书30行,1447字,书法方整有致,结构严谨,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显板滞。 为让游客能够看清楚龙藏寺碑的碑文,在其后立一块大小同样的石碑,依历代存世拓片,尽可能补足了碑面文字。 大悲阁位于此院正中位置,为隆兴寺主殿,也是隆兴寺最高大的建筑,楼高三层,面阔七间,高达33米。照片正中为大悲阁,两侧靠前者分别为慈氏阁、转轮藏阁,靠后者为康乾御碑亭。 大悲阁东西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又称东耳阁和西耳阁,均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目前均大门紧闭,内中供奉何方神圣不得而知。<br>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三殿均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现存建筑为1999年重建。<br>进入大悲阁,与大悲阁同时的这尊铜像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共42臂。仰望近七层楼高的菩萨不禁让人心生敬畏。 一千多年前铸造的这尊观音,可谓我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隆兴寺“六最”之“最”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五个“六最之一”。<div>吸引我目光的,不仅是硕大的千手千眼铜像,还有菩萨脚下精美的宋代石质须弥座。</div> 精雕细琢的力士、飞天、共命鸟、伎乐等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令人看后印象深刻。 在大悲阁通往弥陀殿石板甬道东侧,有一株人称“寿槐”的古槐。 这株树龄已有1300多年的古槐,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多个朝代。<br>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清代有大修记录。 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 佛像背后的两根金柱上还悬塑着其两大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像,其身量比一般胁侍小很多。 两侧供石雕十八罗汉。 殿内有两方石刻,其中一方刻“容膝”二字,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题,“容膝”之意是形容“居室之窄陋,只能容得下两个膝盖。” 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毗卢殿,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属隆兴寺的“外来户”,原为正定八大寺之一的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迁建于此。 毗卢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顶层檐下所悬匾额“毗卢佛殿”为乾隆帝御笔。 殿内供奉的铜铸鎏金毗卢佛通高6.72米,自下而上逐层渐收,似一座宝塔,表层均鎏金。全身分三层,每层均有四尊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方向的毗卢佛,头戴五佛冠,手作毗卢印,结跏趺坐,三层莲座的一千个莲瓣上都铸造有一尊小佛像,形成千佛绕毗卢佛的壮观场面。整体共计1072尊佛像,佛像比例适度,作工精良,衣裙所镶花边都精雕细琢,一丝不苟。 该毗卢佛造像,构思巧妙,制作精良,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国内同类造像中最精美的一座,是明代艺术的珍品。此明万历皇帝御赐铜铸毗卢佛像乃隆兴寺六“最”之一。也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后一个“六最之一”了。<div>在毗卢殿北侧,隆兴寺景区新开辟的一座园林——龙腾苑。乾隆皇帝巡幸隆兴寺时,曾留下“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的壮美诗篇,故名龙腾苑。</div> 这处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寺庙园林虽不足20年历史,却接纳了不少从别处移来的珍贵文物,有时间的话,建议看官不妨一看。<br>龙腾苑内有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北朝石造像、明代许家牌坊、元代壁画墓、明代龙泉井亭及古碑刻等众多文化遗产,另有湖光山色、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之美,仿佛一副美丽的历史文化画卷。<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代广惠大师经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朝石造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代许家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代龙泉井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代壁画墓</h3><div>可惜大门紧闭,不能一睹真容。</div><div>离开前,我们照例拍了一张大合影。</div> 在这里,我们真切感受到隆兴寺不愧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保单位。<div>今天下午,我们将结束9天的冀豫之行,回到各自久别的家中。</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