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五人龙舟博物馆

陈荣彪

<p class="ql-block">中国首个“五人龙舟博物馆”2023年9月28日上午在三水白坭镇隆重揭幕。广东省体育局、三水区文旅局、白坭镇等有关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社区及各界代表、研学共建联盟单位、捐赠者代表、媒体等出席了仪式。</p><p class="ql-block">​五人龙舟博物馆,是白坭镇继“粮食博物馆”后又一个主题鲜明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既是一个文明的会客厅,又是一个城市的思想和大脑。当我们遇见博物馆之美,便可以用心聆听,那些碰撞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之美,究竟美在何处?</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文明社会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它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它代表着累积文明成果的水平;它连接着公众的文化需求而成为当代社会中公众的文化依赖,这就是博物馆魅力和美之所在。</p><p class="ql-block">​我们与白坭镇合作策划和创建的粮食博物馆、五人龙舟博物馆,还有众多的村史馆、祠堂+文化,​都给文创古镇白坭奠立了一个文化的地标,成为白坭的文化窗口,成为白坭镇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见龙在田,天下文明。</p><p class="ql-block">​经济发展保障博物馆繁荣,博物馆增效赋能经济增长。</p><p class="ql-block">白坭镇顺应文旅融合的时代特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以博物馆为中心、以周边商圈为外延、辐射全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用雕塑方式营造的“龙门”入口,为“五人龙舟博物馆”增加了艺术的魁力,也为前来研学游的学子提供了一“跃龙门”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下面,请各位跟随我的镜头一同参观这个“五人龙舟博物馆”吧。有请~</p> <p class="ql-block">【龙桡溪桨】</p><p class="ql-block">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顺利举办是龙舟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龙舟项目进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给包括白坭在内的我国龙舟运动发展带来了契机。优秀的岭南文化是龙舟运动蓬勃发展的基础,龙舟运动带给人们不仅是观赏,更多的是一种团队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龙舟精神。</p> <p class="ql-block">【五人龙兮激奋 横大江兮扬魂】</p><p class="ql-block">棹影斡波飞万剑,浆声劈浪鸣千雷。吾乡好事赛龙舟,旌旗鼓棹起中流。</p><p class="ql-block">龙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早已不仅仅只是龙舟和龙舟竞渡本身,由于其包含着人们对龙舟、信仰、心理、习俗、伦理、艺术等诸多特质的审美意识,在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构建中,对于培养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以及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龙舟扒得快,今年好世界。白坭龙舟文化的持续力和影响力日渐深远。白坭龙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和高度凝聚力的有机一分子,已成了华夏子孙傲视群雄、“横大江兮扬灵”、奋发有为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君不见,西江之滨,雁鹅沙里,龙舟鼓响之时,一声声“赛龙夺锦”的呐喊,一条条飞龙竞渡、百舸争流。这是何等的动人心魄,这是何等的波澜壮阔,这是何等的气吞山河。千年绵延的龙舟文化镌刻在包括白坭人在内的珠三角水乡人民的基因里。</p><p class="ql-block">白坭镇,因水而生,依水而立。白坭镇全镇水体面积约占53%,水系主要由西江及其支流河涌水网、人工开挖的水塘构成水景观主体,水网纵横,阡陌星罗。先秦的文明之光、秦越融合的巨大能量,加上水乡的地理地貌和风情的突出,造就了白坭龙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白坭人对赛龙舟的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不效艾符趋习俗,但求蒲酒话升平。在这个“五人龙舟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窥见先民龙舟的原始信仰、生态、和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丰富多彩的风俗、民俗。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在此触摸到因发展和延续、一直教育和感染着众人具有爱国爱乡爱人民的白坭龙舟文化,以及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浩瀚西江之水,不仅滋养了世代白坭人,更孕育出了以龙舟为载体的“务实包容、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白坭精神”。白坭这片江河沃土上的龙舟竞渡,历时几千年而不衰,并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喜爱,它所弘扬的精神,及其社会、经济、艺术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巨大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竞技体育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先秦入越 西江百舸初现】</p><p class="ql-block">灵渠助攻 秦统南越</p><p class="ql-block">龙舟竞渡,相传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果要探究白坭龙舟竞渡的真正起源,我们则须从大秦时期开始追溯。</p><p class="ql-block">战国时代结束,建立了大一统的大秦。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修筑灵渠,灵渠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与此同时,50万秦军南下,对居住在今两广地区的南越和西瓯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灵渠作为“通粮道”,沟通了江南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秦军进入漓江、桂江、西江,顺江东下提供便利。</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三十三年末,秦军终于将“百越”之地全部占领,建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而非常巧合的是,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也正好是在西江(南海郡/广州番禺)、浔江(桂林郡/桂平)、左江(象郡/崇左)这条黄金水道上。</p> <p class="ql-block">【中原文化 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随着秦朝统一南越,为珠江三角洲带来了先进的农耕、造船等技术,古往今来有不计其数的文臣武将、文人士子进入岭南,他们或留下历史功绩,或留下诗词文章,也丰富了岭南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包括手工业技术、建筑技艺、饮食文化、民间文艺、龙舟竞渡等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汉族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等,也通过灵渠逐渐传入岭南。</p> <p class="ql-block">后来,赵陀自立为王成立南越国,实施亲睦政策,秦人与越人和谐相处,生产力得以提高,以西江、北江、东江为干流的珠江三角洲水网上,初现百舸争流之繁荣,水上运输、水上娱乐(龙舟竞渡)兴起。南越归汉后,西江流域的“五人龙”运动更得以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五人为伍 龙舟渐成】</p><p class="ql-block">白坭的龙舟活动,多是以“五人龙舟”为主体,俗称“五人龙”。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五人龙”离不开以下几个成因:首先,秦军入越乘船经湘水、灵渠、漓江直至西江。“五”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也就是如今“队伍”之称的来由。当年秦军五人一艇为作战单位,闲时亦以五人一艇为训练。后来这种五人一艇的水上交通、娱乐融入越人生产和生活之中,这便是“五人龙”的初形。</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村一艘龙舟或多艘龙舟,五人为一队,精诚团结,拼搏向前,是为伍。传统农艇与现代“五人龙”不论在船型、长度、载人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现代“五人龙”正是从当年“战船”和昔日“农艇”演变而来。其次,赛龙舟,讲究力争上游,龙门折桂,五采(即五彩)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为好彩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亦有“五谷”,即稻、黍、稷、麦、豆……可见“五”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当然,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也是某种注定。</p> <p class="ql-block">【楫浪相传 白坭银龙腾舞】</p><p class="ql-block">水道粮运 飞舟于波</p><p class="ql-block">地处西江河畔的白坭,水网交错、河涌密布,为开展龙舟活动提供了天然的地理条件。三水是广东的“四大粮仓”之一,白坭镇是三水的产粮大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农耕时期,白坭各村的村民划着农艇(又称禾艇、草艇)在江河和小涌上来回穿行运送生产物资、粮食和生活用品,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长期积累的划船技巧,非常适合水上竞速活动,催生了白坭“五人龙”的蓬勃发展。白坭人常在农闲之时,以农艇作龙舟,嬉闹于水花四溅之间,由奋斗而形成的自强不息品格、豁达乐观和刚毅的性格,被体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谱系传承 后继者勇】</p><p class="ql-block">白坭五人龙舟的传承为集体传承。白坭的“五人龙”中,诸如文山村、解放沙村等,都是数一数二的传统劲旅,塘厦、大滘沙、金竹、清塘一组等村组也成为了近年来龙舟赛事夺冠的大热门。这些村中存放着的旧龙舟和一面面锦旗都标注着他们的战绩显赫。2011年,白坭成立了龙舟协会,下辖8个龙舟分会,吸纳会员750多人,推动了白坭龙舟运动的发展。白坭素有“五人龙舟之乡”的美誉,2018年,白坭镇被广东省龙舟协会授予“广东省五人龙舟特色镇”称号。时至今日,白坭各村居都设有龙船存放处,龙舟训练场地更是遍布镇内小水库和河涌。</p> <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镇拥有“五人龙”200余艘。龙舟竞渡运动在白坭蓬勃开展,“足龙队”“西江龙协”“陈氏龙舟训练基地”“金竹龙舟训练基地”等民间组织,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年轻一代积极投身参与到龙舟运动当中。其中成于2011年的白坭“足龙队”就是由热爱足球和龙舟的白坭年轻人组成。“足龙队”随着白坭龙舟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壮大,从成立之初的13人发展到如今的30多人,每天傍晚都会在西江边进行集训,每逢有龙舟赛事,队员们都会积极参赛。白坭龙舟运动的长盛不衰,有老一辈白坭龙舟人的热情付出,也有白坭年青一代的共鸣。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的白坭龙舟文化得到蓬勃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白坭龙舟大事记】</p><p class="ql-block">1936年—2023年大赛</p><p class="ql-block">1936“通天埠”农艇大赛</p><p class="ql-block">50年代“通天埠”五人龙舟大赛</p><p class="ql-block">1988白坭镇龙舟赛</p><p class="ql-block">1990白坭镇贺中秋龙舟大赛</p><p class="ql-block">1992白坭镇迎国庆龙舟赛</p><p class="ql-block">1994白坭镇贺国庆龙舟赛</p><p class="ql-block">1996白坭镇国庆龙舟赛</p><p class="ql-block">1999白坭镇国庆龙舟赛暨金巢奖、金凤奖颁奖,十二项工程签约、动工、投产庆典仪式</p><p class="ql-block">2002白坭镇2002年“百龙竞渡”龙舟大赛</p><p class="ql-block">2003佛山市三水区“白坭杯”国庆龙舟争霸赛</p><p class="ql-block">2007“银龙腾舞 西江风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2007年“贺国庆”百龙竞渡大赛</p><p class="ql-block">2010“龙腾福地 畅享和谐”——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2010年“迎亚运”龙舟竞渡大赛</p><p class="ql-block">2014“龙竞西江 幸福白坭”——白坭镇2014年龙舟竞渡大赛</p><p class="ql-block">2018龙腾竞发大湾区 奋进小城大时代——广东省第六届五人龙舟锦标赛暨白坭镇2018年龙舟竞渡大赛</p><p class="ql-block">2023赛龙夺锦逐西江 竞标争先耀湾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三水·白坭)五人龙舟公开赛</p> <p class="ql-block">【白坭赛龙 舍我其谁】</p><p class="ql-block">面朝西江,回眸来路,白坭的龙舟竞渡在三水具有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新中国成立前,白坭各村就都有“斗农艇”的习俗。最大规模的一次是1936年在西江举行通天埠的农艇大赛,引来南海、三水、顺德、高要等地的农艇前来参赛,热闹非常。</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白坭圩西江河段举办的通天埠五人龙舟大赛,吸引四乡八里的龙舟队参赛,人流如潮,盛况空前。改革开放以来,由白坭镇政府搭台、企业(个人)赞助、民间唱戏的形式,每隔两三年举办一次全镇范围的大型龙舟赛,村民称作“扒大标”。每逢白坭“扒大标”,近百艘龙舟汇集于此,场面浩大。</p><p class="ql-block">“扒大标”多在下午一时放龙,下午四时结束,过程中包括有放龙、转洞、劈龙门、休标等精彩环节,异彩纷呈,万人空巷。</p> <p class="ql-block">【龙舟竞渡 湾区竞逐风流】</p><p class="ql-block">龙舟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2011年5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了由湖南、广东、贵州三省联合申请的龙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珠三角城市圈”水运条件便利、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为龙舟运动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虽然地区中粤港澳不同制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尽相同,但独特的岭南文化依然对龙舟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岭南龙舟竞渡起源久远,同一个风俗,不同的地方有关龙舟的起源说就各不尽相同。据史料,白坭真正意义上的龙舟,可溯至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但无论起源观点如何,不同时期的政治背景始终推动龙舟文化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白坭的五人龙舟运动得以复兴。</p> <p class="ql-block">【鲁班技艺 融合创新】</p><p class="ql-block">制作五人龙舟最重要的是选材,只有选择优质的木材,如杉木,才能造出结实耐用的龙舟。杉木轻巧,制成的龙舟较为轻盈,速度也快。如今大木材越来越少,造船时,只能将木块拼接起来。为了避免漏水,师傅会采用“祖法”拼接木块,即把蒸过的贝花(贝壳)磨成粉状,混合桐油和草根,填充木板间的缝隙,使拼接之处不易裂开。</p><p class="ql-block">接着用“方形船钉”连接龙舟木板。外壁抛光是制作龙舟的重头戏。抛光能使龙舟外壁光滑,不会影响惯性。作为竞速用舟,排水体积、舟的惯性、抗风能力都要提前计算好。设计好舟头和舟尾,才能确定舟的重心,避免龙舟下水后“翻跟斗”。</p> <p class="ql-block">龙舟的尺寸,则和传统的“鲁班尺”有关。“鲁班尺”是木船制造的测量工具,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尺上有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八个字,不同的字对应的是不同的尺寸。龙舟在确定尺寸时要参考这把尺,对个好字,才有好运。</p> <p class="ql-block">【匠心传承 成就非遗技艺】</p><p class="ql-block">痴迷龙舟,自成巧匠。白坭厚重的龙舟文化氛围,不仅令龙舟竞渡丰富多彩,而且还孕育出“五人龙”的制作大师。陆永良,白坭金竹村人,一位从热爱扒龙舟的“龙舟迷”,演变为痴迷“造龙舟”的大师。</p><p class="ql-block">陆永良的造龙舟技术是从零开始的,至今已亲手打造了上百艘五人龙舟和单人龙舟,部分更销往顺德、广州等地,在珠三角地区已是备受推崇。每完成一只五人龙舟,陆永良都会第一个去试,还会根据运动员的姿势、仓位等进行归纳总结,希望造出来的龙舟可操作性更强,能够更好地配合比赛。凭着这一份热爱和执着,陆永良造出来的龙舟深受龙舟爱好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白坭镇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孕育了独特的五人龙舟文化。同时,白坭历史上曾享有“西江第一大港”的盛誉,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商户”的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白坭镇全镇水体面积约占53%,加上区域位于西江边,其水系主要由西江及其支流、人工开挖的溪、涌和水塘构成水景观主体,水网纵横,客观上造就了白坭五人龙舟的兴盛。</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由镇政府搭台、企业(个人)赞助、民间唱戏的形式,举办全镇范围及市内外的大型龙舟赛,每隔三两年就举办一次,市民称作“扒大标”,而竞赛地一段都在西江雁鹅沙段。</p><p class="ql-block">​在“白坭五人龙舟博物馆”,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白坭五人龙的起源、发展和现状,领悟深深烙印在白坭人心上的龙舟精神。</p> <p class="ql-block">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生命所蕴含的力量虽然大不相同,但其韧性却令人敬畏和钦佩。</p><p class="ql-block">“五人龙舟博物馆”中这个景观装置,除了表达白坭历史上“出西海,下南洋”的故事之外,还是讲好其中闪现着的力量之美、精神之力、人性之光的故事,召唤起人们坚持“体育+文化”的奥林匹初心,凝聚起同向而行、踵事增华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赋予这样的使命,也是我策划创意这个景观装置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来到白坭这个“五人龙舟博物馆”,可以坐上这个雕塑出来的“五人龙舟”打个卡,拍个照片。</p> <p class="ql-block">【出西海下南洋】</p><p class="ql-block">宋崇宁年间始,西江沿岸多次治水建堤。1916年,白坭乡绅梁仕诒等人联围治水,至1985年正式命名樵桑联围。沿樵桑联围往南,白坭千年古水道徐徐展开,古水道浓墨重彩的第一笔。</p><p class="ql-block">白坭窦,为“出西海,下南洋”的始发地,由此白坭曾被誉为“西江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户商”的气象。</p> <p class="ql-block">风旆悠悠水薄船,浪花翻腾自摇天。</p><p class="ql-block">雁鹅沙上动地呼,争快儿郎一棹先。</p> <p class="ql-block">【浪里飞舟 水上马拉松赛】</p><p class="ql-block">一长九短,赛龙夺锦。白坭的五人龙舟赛被誉为“水上马拉松”。与其他地方的五人龙舟赛以静水、直道比赛为主不同,白坭的五人龙舟比赛多是在西江及其支流上进行的,场面、气势、强度等都更为刺激,“一长九短”十圈的赛制,赛程公里数从10多公里到30多公里不等。</p> <p class="ql-block">【五人龙赛 五环呈祥】</p><p class="ql-block">破浪——破浪是指龙舟在大赛前举行的一个自发性预赛,也有龙舟首次下水训练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放龙——白坭放龙采取的是传统的“舵手放龙”,礼炮一响,站成一排直线的舵手就会急速向着自己的船只飞奔,岸上观者呐喊加油声此起彼伏,现场热烈。</p><p class="ql-block">劈龙门——劈龙门,是赛龙舟最后一趟,最先抵达者,过龙门时,扒丁高举龙桡独劈龙门,表示捷足先登。劈龙门前是争夺锦标(高标)的阶段,也是全赛程最精彩的环节。</p><p class="ql-block">转洞——转洞即经过折返点折返,比赛以最先完成所有圈数者为胜。五人龙舟比赛航程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根据举办地情况而定。但珠三角举行的类似竞赛,航程一般都在10公里左右,多者接近30公里,费时一般需要三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休标——休标,即是代表龙舟赛事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品龙创】</p><p class="ql-block">白坭拥有四千多年的银洲贝丘遗址,是三水文明的发源地,是三水南部副中心、岭南文化名镇,祠堂文化、进士文化、龙舟文化、漆艺文化等岭南文化浓郁。</p><p class="ql-block">白坭文创特色小镇于2017创建,2019年成为首批验收命名的市级特色小镇,2020年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2021年成功入选全国特色小镇五十强,并获评国家级旅游景区。仅仅四年时间实现了从市到省再到国字号招牌的三级跳,以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p><p class="ql-block">培育出众多文创品牌,龙舟品牌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白坭评选出“十大网红打卡点”“十大名菜”“十大手信”,将进一步打造成为文化 ,推出特色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藏龙旺龙 高标歌标】</p><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龙舟竞渡都是三水民间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体育文化盛会,也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传统。赛龙舟,在白坭尤为盛行。</p><p class="ql-block">自唐宋以来,白坭人赛龙的盛况已经有文字记载,其中,“通天埠”又被视为白坭“五人龙”赛事之最。“通天埠”举行之日,各地赛龙劲旅云集白坭西江段,龙腾西江的文化盛事在此精彩上演,万人空巷。</p> <p class="ql-block">白坭“五人龙”文化,由一系列的民俗构成,主要有旺龙、送粥水、散标、竞标、藏龙等。</p><p class="ql-block">旺龙也称“祭龙”,仪式都是在下水之前举行,选定吉日、吉时,地点可以是存放龙舟的会所、祠堂等。由赛龙扒丁主持仪式,香火点燃后插在龙舟旁边,同时还要燃放鞭炮,扒丁们虔诚拜祭北帝、洪圣大王,祈求健儿得胜、顺利平安。</p> <p class="ql-block">送粥水。由于白坭的龙舟比赛多为耐力赛,所以在比赛中段,就会有补给队员在水里等待自己队伍的龙舟经过,为他们递水递粥,补充体力,好让他们继续比赛。</p><p class="ql-block">散标。意味着龙舟活动的结束,收旗还神。比赛结束后在村里祠堂进行散标饭(又叫龙船饭)。在龙舟赛中夺得高标的队伍,在村的祠堂进行全村大聚餐(龙船饭)。</p><p class="ql-block">“藏龙”。各村的龙舟就陆续偃旗息鼓了,这时候参赛的龙舟就要重新回到它的“家”中去,这就是“藏龙”。藏龙仪式的日子也是要挑选吉日进行。</p><p class="ql-block">高标是用布匹裁剪而成,宽约88厘米,高8.8米。比赛当日用竹竿树立在标埠,用红纸写上四字成语,如“独占鳌头”表示第一名,“双龙出海”表示第二名。摘得高标者,均在村内举行散标,公开投标,以价高者得,俗称“担高标”。中标者多在住家的天阶或阳台插放三天,有的甚至插放一年,让高标乘风飘扬,寓意鸿运当头,旗开得胜,吉祥之兆。</p><p class="ql-block">浪伞也称罗伞,是古代宫妃随行之护伞。其伞形似谷箩,是用绸丝缎锦加以刺绣,天仙配美,栩栩如生。近代,随着民间文化的更新,采用了大方得体的大汗衫,色彩斑艳的大巾帕,合围针缝而成,并附作奖品,即现在的浪伞。</p> <p class="ql-block">散标必备菜肴是烧猪、美酒。咬一口皮薄酥脆的烧肉,肥而不腻,香味浓郁在口腔。再来一口入口绵甜、爽冽的美酒,味道更佳。烧猪与酒,作为龙舟赛的奖品,一直以来象征着村集体最高的荣誉,并且在长久以来的龙舟文化活动当中被赋予了一定的吉祥意味。竞标龙船饭上的压轴戏是竞标,将龙舟赛所夺得的奖品高标、浪伞、美酒,放鞭炮权和晚餐剩下的材料等相关的物品均拿出来开投,村民争相竞投,寓意投个好意头。经济发达的村组还会开展夺锦开台,聚餐当晚请戏班唱大戏助兴,这样习俗,已由清末民初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传承创新 赓续非遗】</p><p class="ql-block">“盛世修志,太平赛龙”。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传承发展,龙舟文化的精髓早已融入白坭的风土人情之中,白坭五人龙舟入选非遗项目。白坭大胆创新思维,将龙舟文化的传承与本土传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大力推动龙舟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p><p class="ql-block">白坭中心小学将“龙舟说唱”和“粤曲星腔”进行创造性融合,设置“赛龙夺锦”特色课程,邀请三水的“粤曲星腔”非遗传承人李月友前来授课。白坭第二小学将醒狮和龙舟两大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成“龙狮文化”特色课程,邀请白坭的“广东醒狮”非遗传承人梁启钊作为课程负责人。</p><p class="ql-block">此外,白坭还在文化中心设置非遗传习室,展出龙舟题材展品。多措并举,寓教于乐,不断培育出白坭新一辈“龙的传人”。</p> <p class="ql-block">【高歌夺标 人人传唱】</p><p class="ql-block">白坭举办的全镇性龙舟赛事,称作“扒大标”。每逢赛前,必先以“歌标”发起全民动员。歌标有的也叫“龙船引”,是专门为龙舟赛而撰写的特定歌谣,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它其实又很像今天的公告、通知,起着广发英雄帖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从前,在龙舟比赛前,组赛者把用大红纸书写的一份份歌标张贴到人群密集的圩市和村乡去,如属邀请赛或通天埠赛,歌标还跨区跨县张贴远地,公示于众,借以通知民众届时前来观龙看热闹或来船参赛。</p><p class="ql-block">其中以佛山“歌标王”白坭徐国林老师的创作最有代表性,他在近20余年间受邀创作了30多首优秀歌标,为龙舟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西江之子 赛龙夺锦】</p><p class="ql-block">白坭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致力于推动文化共融共享。在新时代里,白坭镇凝心聚力,争创示范,奋力打造新型储能新高地、特色文创专业镇,并以“广东省五人龙舟特色镇”为新的起点,不断探求创新龙舟文化发展模式,引入社会资源,聚合各方力量,共扬龙舟文化发展之帆。</p><p class="ql-block">西江风流,白坭宏章。白坭持续开展五人龙舟大赛、白坭龙舟音乐节等活动,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创新白坭龙舟文化。同时,五人龙舟博物馆全方位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白坭龙舟文化历史、传承和发展历程。共驶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白云飘飘翻青汉,炮竹声声殷碧流。白坭镇,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镇域示范的赛道上,正劈波斩浪,击鼓前行。</p> <p class="ql-block">五人龙兮激奋,横大江兮扬魂。白坭镇,依水而居,因水而旺。白坭五人龙舟,源于大秦“队伍”,始于南越国,自汉后更得以蓬勃发展。白坭区域河涌四通八达,水乡风情的突出造就了白坭龙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白坭人对赛龙舟情有独钟。西江水,不仅滋养了世代白坭人,更哺育了务实包容、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白坭精神”。 西江之子,竞标争先,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制造业当家的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白坭镇,正劈波斩浪,击鼓前行。</p> <p class="ql-block">感谢三水区白坭镇委镇政府的信任,感谢各有关部门、单位和有关热心人士的支持,也感谢所有的合作伙伴,令这个“五人龙舟博物馆”得以顺利创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