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白天的阆中古城清丽脱俗、端庄典雅,那简朴的店铺、错落的民居自带超凡的闲散和舒适的慵懒,步入其中再急躁的步履也会慢慢舒缓。可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褪去最后一道晚霞,渐黑的夜幕慕然被一束灯光刺破,星星点点的灯火最终汇成了一片海洋,就象双面女郎转眼间换了一付妆容,她又是那么艳丽多姿、光彩自如。</p> <p class="ql-block"> ▼古城 “阆中”名源何处?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其山四合于郡,故名阆中”,其意古城四面为阆山所围而居其中,故得名“阆中”。其实阆中古城不仅以山名之,还因水而缘,嘉陵江穿越阆山这段又称阆水,四山围合的阆中同时又三面环水,《巴记》:“阆水迂曲,迳其三面”,这张夜色朦胧中的航拍图其三面环水之态就显而易见了。</p> <p class="ql-block"> ▼川陕行来到阆中,一天时间显然过于局促,无奈行程紧凑由不得己,嘉陵江游船、滕王阁、锦屏山之行已将白天的行程排滿,夜游阆中古城就是最佳的选择了。</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嘉陵江被黑暗拥入怀中,华灯初上,那一串串、一片片灯光在漆黑的夜幕中更为璀璨,它们被抛向夜空与星辰争辉,被撒入江中泛出粼粼波光,美轮美奂古城的夜景定会将你带入它的梦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並称为中国“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自战国时期作为巴国国都算起,阆中古城已有2300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状元坊</b></p> <p class="ql-block"> ▼四柱三门的状元坊矗立于古城与新城交汇处,也是古城的标志景点,双重飞檐翘角轻盈而灵动,金黄琉璃瓦庑殿顶更显端庄典雅。始建于明代的状元坊原为木构建筑,至民国年间已毁,此为2000年重建,“状元坊”鎏金大字由原四川省人大主任何郝矩题书。</p><p class="ql-block"> 状元坊为纪念阆中史上四位状元又兼两对兄弟而建,他们分别为唐代尹枢、尹极,宋代陈尧叟、陈尧咨因而成为佳话。自隋大业三年(公元622年)科举开考,至清光三十年(公元1904年)废除科举的近1300年间,四川共出文科状元19人,阆中占比第一,可见其渊源流长的文脉昌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天楼</b></p> <p class="ql-block"> ▼中天楼位居古城中心,选址堪称奇绝,以阆中四周山脉至高点在空中的交汇处为基准,最终映射到地面的位置建造,整个古城以此为中心四周布局。阆中古城有纵横交错99条街道,步入其中犹如迷宫,而中天楼正是迷宫的枢纽,也是解锁迷宫的钥匙,它是那么的著目,稍加登高就能睹见它伟岸的身影,如果登上楼顶更可鸟瞰全城。因此中天楼不仅立于阆苑十二楼之一,更有“阆中风水第一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 ▼相传中天楼为滕王李元婴任隆刺史时所造,唐代诗人金兆麟有诗描绘:“泠然蹑级御长风,境判仙凡到半空。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登临雅与良朋共,呼吸应与帝座通”。但原楼民国时期已毁,新楼于2006年原址复建,本着古建修旧如旧的原则,新落成的中天楼依然是满幅的岁月沧桑之感。</p> <p class="ql-block"> ▼阆中最为神秘的是风水,它地处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交汇处,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它山、水、城一体与风水学理结合得近乎完美。中天楼一层天花板绘有阴阳八卦图,因此楼位于古城纵横轴线交会处,正合风水学“天心十道”之喻,为古城的风水座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华光楼</b></p> <p class="ql-block"> ▼华光楼高36米,是阆中古城第一高楼,素有“阆苑第一楼”之称,因地处古城之南、毗邻嘉陵江又称“南楼”。宋代诗人李猷卿诗咏《南楼》:“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马鞍岭上浑如锦,繖盖门前半是花”。</p> <p class="ql-block"> ▼华光楼相传也由滕王李元婴所建,但毁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一场大火,现楼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华光楼底层为5米高的石拱门,上为三层木楼,重檐歇山式盔状屋顶,犹显宏伟壮观,周边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有“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之称。“古镇江楼”大字由清代阆中知事彭凤藻题,前后两侧还留有红四方面军征战路过时留下的石刻标语,正因这红色标语的存在,才免除了十年动乱时期被破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张飞庙</b></p> <p class="ql-block"> ▼汉桓候祠又称张飞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候”,故有此称,刘备称帝后,张飞镇守阆中七年,直至任上被刺杀。张飞庙为全国仅有的三庙之一,虽然祠内埋葬的是张飞的无头之躯,但人们怀念他忠勇无双的情怀却千年不衰。据民间传说,凶手范强、张达二人割下张飞首级欲献东吳,行船途中听闻孙权正与刘备议和,二人恐惶之余便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顺流而下被云阳渔翁捞起埋于凤凰山麓,这就是张飞“头埋云阳、身葬阆中”的典故来源。</p> <p class="ql-block"> ▼祠前一对楹联:“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上联叙述张飞随刘备一生征战,霸业未成留有遗憾,总结了张飞的戎马生涯;下联抒怀了英雄斗士虽身首异处,但忠勇情怀却能万世流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春节起源地</b></p> <p class="ql-block"> ▼阆中还是我国春节文化发源地,落下闳为阆中人氏,因精通天文星历被汉武帝征召入京,主导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太初历》,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农历。他首次纳入二十四节气,确定每年孟春正月朔日为新的一年开始,也就是至今人们每年欢渡的春节,落下闳因此也被称为“春节老人”。</p> <p class="ql-block"> ▼如今春节不仅是最隆重的中国节日,它的影响除了幅射到我国周边诸多国家,还于2023年12月22日正式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今年12月4日,我国的春节又申遗成功,这是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世界性认同,阆中作为春节文化发源地的影响也被更多的世人认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川北道署</b></p> <p class="ql-block"> ▼在全国遍寻官衙遗存,皆为县署而非道署,国内遗存的道署仅此一座,道署是明、清两朝设置的官衙机构,介于省、府之间,当时四川设有四座道署,其中川北道署置于阆中前后达536年,辖地广达27州县。明末清初成都受战乱影响,阆中作为临时省府驻地有2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由于夜游,上述景点均未入内参观,仅作外观初览,这也是阆中古城本次夜行的留憾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