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近年来,天越冷越往北走,去哈尔滨及雪乡看雪玩雪的南方人越来越多,似乎已成一种旅游时尚。12月5日至9日,一次想到了就走的旅程,我用5天4夜的时间去哈尔滨和“中国雪乡”打了个卡。一天时间游览哈尔滨,再在哈尔滨参加“2天1晚雪乡跟团游”,观赏了东北的冰天雪地与林海雪原,也体验了什么叫“泼水成冰”的寒冷。做个美篇记述雪乡之行的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行程的第一个项目,乘坐“马拉爬犁”。马拉爬犁、狗拉爬犁以及其他动物拉爬犁,这在影视作品中常见,是东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在冰雪覆盖的地面上行驶。它没有轮子,而是依靠马或其他动物的牵引力在雪地或冰面上滑行,因此被称为“爬犁”。现在的东北乡村,生活中已见不到爬犁,但作为旅游体验项目它又复活了,也不是以前制作简单的爬犁了,而是在“犁铧”上安置木制沙发座,铺上东北特有的大花布坐垫,一个爬犁八个座位。游客坐在爬犁上,在村子周围坎坷不平的冰雪地面上绕行一圈,体验了东北古老的运输工具,屁股也被震得生疼。</b></p> <p class="ql-block"><b> 大秃顶子山,主峰海拔1690米,是黑龙江境内最高峰,形状如“馒头”,山顶是平地,故得名。大秃顶子山与雪乡隔峰之距,同属一个林场。在进入“雪乡”前,行程有登临大秃顶子山的安排,虽然是个自费项目,但为了登上黑龙江的最高峰,我们也参加了这一活动。先是十几分钟的丰田越野车,行进在林海雪原崎岖的山道上,到达半山腰,换乘“雪龙”号履带车再继续上行二十来分钟,到达峰顶,一片宽阔的雪地,据说是网红的雪峰秋千耸立在那里。雪有多厚,不知深浅,我一脚下去雪掩大腿根,赶紧拔腿后退。</b></p><p class="ql-block"><b> 攻略上说,登上大秃顶子山,如同进入晶莹剔透的银色世界,雾凇之林,但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没有蓝天,站在茫茫的苍穹下,大风劲吹,雪粒飞舞,四周一片苍茫,悲凉之感油然而生。</b></p> <p class="ql-block"><b> 停留片刻,还需要再乘名曰“雪地长龙”的交通工具继续前行,所谓的长龙,是用绳索连结起20 来个大轮胎,说是让人坐在轮胎圆的中间,实际是仰面朝天,然后由“雪龙”号拉着前行七、八分钟的时间。这个设计应该是在于娱乐性或是所谓的刺激,而不是地理环境的必须选择,因为它的牵引动力仍然是雪龙车,而雪龙车本身就能乘坐20个人。如若蓝天之下,躺在轮胎上,穿越在白雪山峰,仰望蓝天下的雾淞水晶树,可能是别有趣味,但今天,天色昏暗,风大雪飞,就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冷。下了“雪地长龙”,天更暗,风更大,匆匆拍几张照片,赶紧再躺在长龙的轮胎上下山,领略了龙江第一峰的天寒地冻与苍茫雪山,是此行的最大收获,而满怀期待想拍摄高山之颠的冰雪风光是有失所望的。</b></p> <p class="ql-block"><b> 黑龙江冬季的夜色实在来的太早,不到四点太阳就下山了。这是下山途中见到的微弱的夕阳之光。</b></p> <p class="ql-block"><b> 行车时间不长就到了雪乡的山门,山门上除了“中国雪乡”四个大字,底下还有“龙江森工大海林业局”的字体。</b></p><p class="ql-block"><b> 下车后的第一感觉是人从众,游客中心人流拥挤,过了闸口还得乘坐几分钟的景区交通车。下车点不远处即是中心广场,耸立着“中国雪乡”的石碑,背面是“中国雪乡记”的碑文,不作全文抄录了,按碑文的主要记述,认识一下雪乡的基本概况:</b></p><p class="ql-block"><b> “雪乡”属黑龙江大海林业局双峰林场,地处黑龙江第一峰大秃顶子山脚下,距哈尔滨260公里。此处山高林密,独领日本海暖湿气流与贝加尔湖冷空气相汇之精华,独特气候在国内绝无仅有,冬季漫长,雪深六尺,雪质极佳,雪大雪白且雪粘,随风雕琢,与物具形。堆银铺玉,晶莹剔透,好一派冰雪世界。</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80年代,神奇雪景令诸多名人名记名导,纷至沓来,或观光旅游,或摄影创作,涉足众多,几经传播,被誉为“中国雪乡”。丁卯年(1987)央视《神州风采》栏目,播出雪乡景韵,引起强烈反响,由此,中国雪乡之名蜚声中外。</b></p> <p class="ql-block"><b> 天色漆黑,但时间不到六点,这是我们入住的“雪韵阁精品民宿”,当晚的标价800元。房间内的一半位置是东北大坑,实则是铺垫电热板增热,而非传统的煤柴烧热的火坑,温度自行调节,一宿下来倒也温暖舒适,感觉不错。</b></p> <p class="ql-block"><b> 安顿完住宿,时值六点,到“雪乡大食堂”吃晚餐。雪乡大食堂,原林场职工的食堂改变而成,规模不小。晚餐是自助小火锅,旅行社的“出行通知书”上标明,晚餐标准78元。大食堂环境很好,宽敞干净,服务也很及时,火锅调料齐全,菜品丰富,尤其是一个食肉族而言,涮羊肉片、各种火锅丸子随取随添,保证供应。都说雪乡物价奇贵,这78元的自助火锅真心不贵,是网络以讹传讹?还是雪乡改善进步?无论怎样,我对雪乡的晚餐是满意点赞!</b></p> <p class="ql-block"><b> 填饱肚子即逛雪乡夜市。这是雪乡的主街“雪韵大街”,雪白的大马路,两边是特色的木屋建筑,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屋檐下挂着红红的大灯笼,上下洁白红灯笼映照,给人愉悦的视觉效果。街道两边是各种东北土特产,尤其是冻梨冻柿子和冰糖葫芦最为显眼,而各家餐厅多以烧烤招徕顾客,冰天雪地吃烧烤可能是别有味道。</b></p> <p class="ql-block"><b> 在雪韵大街上行不多远,路边颇有气派的门楼,挂“双峰林场”的牌子,雪乡是林场的中心区域。</b></p> <p class="ql-block"><b> 网上有许多雪乡夜景的照片,给人以童话世界的美感。到了雪乡才知道,这些美拍大多是无人机居高临下所摄,如没有航拍,那么就得买门票进入“梦幻家园”的景区中的景点,园内有雪蘑菇和山坡上的观景台可拍局部全景。不过门票内还包括观看一台“二人转”,但我们只为拍摄而入园,也不想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逗乐的二人转中,不如留一点时间多观赏雪乡夜景,以下的照片是在“梦幻家园”内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泼水成冰”,是东北极寒气象的写照,现在也成了游览雪乡的网红体验拍摄。</b></p><p class="ql-block"><b> “泼水成冰”的基本条件:一是零下20度以上的寒冷天气;二是用热水洒向空中。两者结合使水蒸气迅速降温凝华,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在空中形成根根分明的线条。在雪乡有几个拍摄“泼水成冰”的摊点,价格50 元,要说也不算贵,既要给你拍的有形,还给一张你泼水成冰的照片和小视频。</b></p><p class="ql-block"><b> 这是工作人员作示范,因为掌握不好泼水要领,有可能把自己泼成“落汤鸡”,甚至有热水烫伤的可能。</b></p> <p class="ql-block"><b> 下面是两位参加拍照的人一学就会,泼出去的水孤不亚于上面的职业泼水人。人老了不凑热闹了,我没有体验“泼水成冰”,但抓拍了两张泼水成冰,感觉还算成功。漫天飞舞的冰晶,宛如冬日里绽放的奇迹之花,留下个美好浪漫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流经雪乡的“海浪河”,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又似乎名出有据,你看这不宽的河面,好像没有冻住,哈尔滨的松花江早已冰冻成道,山沟里的小河仍然流水不冻,可见其水势大而湍急。夏季的海浪河漂流,有“龙江第一漂”之称,是否山里的先人们觉得这就是大海之气势,而冠名“海浪河”呢?不得而知。</b></p> <p class="ql-block"><b> 漫步雪乡,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的九点来钟,前方的上空升腾起了美丽的烟花,意味着雪乡之夜“万人蹦迪”“东北大秧歌”等群体活动结束了。为丰富远方客人游览雪乡的趣味性和感受民俗文化特色,景区开设了不少免费的活动,应该说,今日之雪乡已是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我对美丽的雪景与整体氛围印象良好。</b></p> <p class="ql-block"><b> 回客栈的路上,再看看雪乡的景观。这是一家“吃饭唱歌”或“唱歌吃饭”的餐厅,年轻的工作人员站在大柜台里唱歌招客。</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很多景区都有这样的立牌,上面写着:在此想你、等你之类的文字,而雪乡的这杆牌子上的文字是:“别在雪乡啥都舔”。卡通人物的动作是在舔铁杆。什么意思呢?雪乡冷,舌头舔室外金属物是要粘住的,有人不信,非要试试,结果舌头粘在铁杆上了,故立此牌。这是导游说的。</b></p> <p class="ql-block"><b> 这对卡通塑像的意趣在于男人拿着的大搪瓷缸子上的字:“媳妇 给俺整二两”。拿着能装二斤酒的缸子,却只整二两,想象空间很大,有点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马鹿拉车,纯地方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夜间的雪乡在人工装饰的作用下,犹如童话世界;清晨的雪乡幽静清新,炊烟袅袅,回到了人间。雪乡四面环山,屋顶上厚厚的积雪,树枝上沉沉的雪坨,房檐下长长的冰溜子……,真真切切的冰雪世界,雪乡看雪只为此景。虽拍照手指冻得生疼,但还是嚓嚓拍个不够。</b></p> <p class="ql-block"><b> 路遇奇人。冰天雪地,头戴狗皮帽子,身着短袖圆领衫,雄赳赳,气昂昂的走来,我伸出大拇指赞说:你真厉害!答曰:天天如此!看来“特异功能”还是存在的。</b></p> <p class="ql-block"><b> 回望早晨的山门,再见了,中国雪乡!</b></p> <p class="ql-block"><b> 欢乐谷,“雪乡”村外的一个景点。景点门口大雪人喜迎游客,在原始森林中搭建了一些民居建筑,外加马拉爬犁和雪地摩托等游玩设施。行程安排了乘坐雪地摩托,在崎岖不平的林间雪地上刺激一番。来回一趟,观赏了林海雪原的概貌,看到了当地的民居木屋,沿途的摊主热情招呼游客,盛邀入内参观,是有点欢乐的氛围。至于设置的什么“威虎厅”之类的建筑,不屑一顾。</b></p> <p class="ql-block"><b> 雾凇,俗称树挂。当气温骤降时,雾中无数0℃而尚未凝华的水汽,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形成的景观,树枝上会挂满晶莹剔透的雾凇,不断积聚形成美丽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昨日登大秃顶子山,目的是看雾凇,也确实看到了所有的树干树枝都是晶莹剔透,但是没有阳光蓝天的映衬,就没有显现出雾凇应有的美丽妖娆。庆幸的是,在离开雪乡的途中,意外的看到了大秃顶子山的雾淞,这是大巴行进途中的拍摄,且冬天的车窗冰化后的痕迹,影响拍摄效果,但还是弥补了昨天下午的遗憾。蓝天下,阳光照耀的雾淞,整体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单体是晶莹剔透的水晶树,实在漂亮,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b> 透过车窗,远眺白雪皑皑的山头,不知是不是昨天登上的黑龙江的最高峰大秃子山的主峰。当地人称其为黑龙江的“富士山”,日本的富士山我见过,两山如有相似之处,仅仅是平缓延伸的山体有点相同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著名的亚布力滑雪场。全团18人,要兵分两路,有6人要参加滑雪,自然是进入滑雪场,时间3个小时,不滑雪的人员,安排参观亚布力熊猫馆,时间也是3小时,我以为,这是为了等待滑雪的人,而想出来的参观点。熊猫见的多了,尤其是在熊猫的故乡四川也见过,亚布力的熊猫与宁波动物园的熊猫不同吗?于是,我选择了滑雪场下车,我虽不参加滑雪,但我可以看滑雪,拍滑雪,领略滑雪场的氛围,这是此生的第一回,也是最后的一回。</b></p> <p class="ql-block"><b> 亚布力滑雪场,中国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滑雪场。滑雪咱不懂,这辈子也不会滑雪了,但今天亲眼看到了怎样滑雪,见识了滑雪需要的装备,领略了滑雪场大厅人满为患。也了解了滑雪是一项费用昂贵的运动。进入滑雪场,仅提供滑板,3小时260元;初学者请教练每小时200元,而从雪服、雪镜等装备一应俱全,全部需要租赁,明码标价,所显示的“雪时”,应该是3小时,而教练费用是以每小时计价的。但我看到,滑雪的人很多,教练也很忙,当然大多数是游客,花钱就为了进滑雪场去摔几跤,这就是体验。尤其是南方的游客,回首往事,曾在亚布力滑雪场摔过跤,也是人生一幸事。</b></p> <p class="ql-block"><b> 穿红衣蓝背心的是教练。</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了亚布力滑雪场,2天1晚雪乡跟团游就结束了;经4个小时的车程回到哈尔滨,我的5天4夜哈尔滨、雪乡打卡游也结束了。第二天一早6点多的飞机,3个小时的飞行,中午就回到了宁波。一次难忘的旅程,留下了美好的冰雪记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