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我们在拉萨上班

卓玛芨🍁

<p class="ql-block">  八九十年代我们在拉萨上班,住单位公房,没心没肺,潇潇洒洒。</p><p class="ql-block"> 每到周六(单周末)朋友来家小聚,头大的我七拼八凑总算在桌上摆出能下酒的从舌尖到心尖的家常菜。</p><p class="ql-block"> 朋友到齐,开吃!快乐单身汉阿涛、阿强闪进。“哦芝啦 一猜你们就在聚会,不好意思。”阿涛笑进厨房取碗筷。</p> <p class="ql-block">  酒桌上的先生们聊围棋(聂卫平 马小春)聊《十月》《收获》、聊收藏…… xxx在八廓街淘宝发财回内地了,xx情商高去县城当官了,xx两口调回母校了……</p><p class="ql-block"> 卧室里织毛衣的主妇们展示自己的手艺,给内地女儿织的、给内地儿子织的…… 90%孩子由内地老人带。“林芝毛线物廉价美,我买了两斤。”毛衣编织达人小张。“张妺 下次教我一下棒针花哈”。</p> <p class="ql-block">  没夜市、电视、电话的岁月,下班后的悠闲时间拉萨河边散步、进电影院、想孩子、写家信、织毛衣…… 夫妻二人世界难免擦出火花,没有七大姑八大爷亲戚,老乡、朋友你劝他言,回归入初。“xxx两口还是分手了,听说阿霞为孩子调回内地了。”</p><p class="ql-block"> 八九十年代在拉萨上班的内地人,“离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p> <p class="ql-block">“哥们 你家还有多余的煤油吗?” </p><p class="ql-block">“姐们 我家大米吃完了,来了两朋友,借你家一点哈。”</p><p class="ql-block">“老兄 我下个月休假,钥匙放你家到时帮我浇一下花哈。”</p><p class="ql-block">“哇塞 你家牛肉好香啊!今天就在这蹭饭了。”</p><p class="ql-block">“姐们 我家孩子不舒服,麻烦你陪我去一下医院。”刚准备睡下的我义不容辞,打点滴的孩子终于平安入睡。</p><p class="ql-block">“不是亲人,胜似亲人。”</p> <p class="ql-block">  “姐们 谁送的一袋锅碗瓢盆?”“呵呵 援藏结束的李老师。”我家简陋的小客厅,周末聚会的朋友不仅来“藏漂”、援藏哥们也常来打卡。“入乡随俗”的他们时而讲叽里呱啦的南方话,时而讲咬口的普通话,小客厅里笑声阵阵。</p><p class="ql-block"> 聊起单位藏族老乡邀请参加婚礼时,土生土长的我约好次日去八廓街买哈达……</p> <p class="ql-block">  生活简简单单的那些年,哼唱“追梦人”,如雷贯耳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朋友,89年陆陆续续离藏返老家故乡。留下的我们从拆去的铁皮平房搬进单位东北角砖瓦平房小院。同样的小客厅冷落许多,种花养鸟开辟生活新天地。常来家打卡的记者朋友、邻居围棋迷杨老师搬迁到拉萨大桥文联宿舍。</p><p class="ql-block"> 房前夏季繁花似锦,引来翩翩起舞的飞蝶,窗外追蝶小朋友咯咯笑声,忽隐忽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