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成长⑪

因为1972

<ul><li>作者:春和景明</li><li>首发:2023.8.18</li></ul> 回城进厂当工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回去那年是1971年。成都当时正在开展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正在上演三部日本影片《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山本五十六》。记得那天厂里去接我们的汽车刚把我送到家门口,卸下行李,大姐就说:赶快,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是内部片,三部电影连着看得六七个小时,还得带上点儿吃的。当时我感觉好像还没有完全回到城市,就一下子被拉到了电影院。坐在位子上好一阵,才慢慢的静下来,哦,我真的回来了,又是一个城里人了。这三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还能恍惚的记得那完全不同于当时国产影片的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和人物、故事情节,有很多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和我们当时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反差,都长久的留在了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家休息了几天就到工厂上班去了,有点儿迫不及待的感觉。先是所有回厂的知青集中学习,学一些厂里的规章制度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同时也给我们收收已经变得有点儿野了的心。集训后我被分到了飞机总装车间,成了一名电气装配工。总装车间是人们挺羡慕的单位,高大的厂房里一架架正在装配的飞机整齐的排列在厂房两侧,每天在飞机上爬上爬下,安装电缆、插头等各种电气零部件,工作不复杂,很快就学会了。每当我迈进停满了飞机的车间大门,只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你换上工作服,提着工具箱,肩上背着一大捆电缆爬上飞机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好。虽然自己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一想到在蓝天上飞翔的飞机上也有自己的一份劳动,也觉得自己挺不简单的,渐渐的爱上了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那时我们都是学徒工,每个月的工资是18元。我所在的电气组有十几个人,我的第一个师傅叫谢汝丁,北京航校毕业,能说会道,跟着他干活挺快活的,后来谢师傅调到设计所去了,我又开始跟着第二个师傅诸玉观,江浙一带的人,朴实、认真,我们相处得很好。她家里挺困难的,后来她丈夫因病去世,我也离开了车间去上学了,前后也就一年的时间。刚进厂那阵,干活的热情很高,总是想多学点儿东西,能早点儿独立工作。所以会经常去车间的资料室借些图纸什么的学着看,对自己的那点儿工作很快就掌握好。车间里工作不多的时候,也到其他同学的那些车间去看看,因为新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开始对工厂的了解不多,充满了好奇心,想把工厂的各个角落都看个遍。我们的工厂很大,创建于1958年,厂区的占地面积约为438万平方米,有员工近2万人,直属于航空工业部,是中国研制生产歼击机的主要基地。建厂至今60多年来,先后研制生产了十多个型号的数千架飞机,产品出口到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被列为中国特大型企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我十岁时全家迁到成都132厂,在那里上小学、中学、下乡,一直生活在那个小天地中,很难发现它与众不同的事和地方,直到参加工作,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员,才开始慢慢的观察它、了解它、比较它。每当对外面的人说起自己是在132厂工作时,总能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也总能片刻的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那时真的是为自己的工厂自豪,也为自己能成为工厂的一员而欣喜,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以后,调动工作来到了珠海,以自己的工厂为荣的感觉一直跟着我。来到珠海后,也到了许多工厂参观考察,却再也没有看见像132厂那样有气派的,因为这边的大型企业不多。每当想起以前的工厂,眼前总能浮现出上万人同时到同一个地点上班时的壮观景象,这在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记得刚来珠海时,还很不习惯这里上下班都冷冷清清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了厂,车间给我安排了集体宿舍,但在大姐家吃饭。因为父亲1965年调到省委二部,我们家也搬到了省委院子里。那时我们这个家还分在好几个地方:父亲1969年在西昌米易的省委五七干校,母亲、大姐和我在132厂工作,妹妹还在农村,弟弟在市里上中学,姥姥也住在城里的家里。妈妈每天从市里乘厂里的班车上下班,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路上得用2个多小时。想起当时的情景,好象什么都缺,经常要从厂里带东西回家,象什么菜、肉、鱼,还有煤,真是无所不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家最难的日子也就是我们下乡的那几年吧。我们下乡不久,父亲也去了西昌米易的五七干校,那时父亲快五十岁了,却要离别妻子儿女再去当农民,什么事都要自己料理。那时我们还年轻,觉得最苦的只有我们,好象没什么时间去体会父辈的痛苦和烦恼。只有当我们自己有了孩子,做了母亲,有了那么多让人操心的事,再回过头去想想我们的父母,才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当时母亲留在家里,要照顾年迈的姥姥,要操心弟弟的学习,还得到那回到原来的单位,而是到了么远的地方去上班,中午不能回家,一老一小在家里,也真让母亲放不下心,还好大姐没下乡,也在厂里上班,能为妈妈分担一些。其实最让妈妈操心的还是我们这些在外面的人:在米易干校的父亲和在盐亭农村的我和妹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在干校劳动了一年多后又回到了成都,但没有回到原来的单位,而是到了三机部(现为航空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南地区物资供应站,我们家也从原来的省政府机关搬到了水碾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回厂一年多以后,妹妹也从农村回到了厂里。但紧接着弟弟也下乡了,在四川的仪陇,没我们去的地方那么远,后来又把弟弟转到了新都,离家更近了,一两个星期就可以骑自行车回家一趟。再以后,弟弟于1976年底也进了工厂,在成都郊区的空军11厂,这下全家人总算又回到了一起。</p> 动荡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定下来的我们随着年龄的慢慢变大,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刚到工厂的那年,厂里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是新奇的,充沛的精力让我抓紧时间去学习,那个时候我们似乎很少想到以后,很少想到工厂以外的事情。直到进厂一年以后大学开始招生,我有幸上了大学,才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经常在想,如果我没有上大学,我会怎样?也许我会在几年以后恢复高考时,去博上一博,也许会考上吧。无论是上学还是上山下乡,都是在改变自己,虽然上山下乡是很不情愿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大学,改变了我的工作,从一名工人变成了一名技术人员、工程师。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主要是给了我一种学习的技能和更新知识的手段,使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p> 未完待续<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美篇制作:简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