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作者:春和景明</li><li>首发:2023.8.18</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告别了两年多的农村生活,我们终于回来了。又回到了似乎已经离开了很久很久的都市,看着眼前的一切:车水马龙的街道,忙碌而又悠闲的人群,让你感到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可又有点儿陌生。想大声叫喊“我们回来啦!回来啦回来……!”想让所有人来分享我们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十年以后,当我们几个同学故地重游,在我们眼前展现的西河农村,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全变了,变得有点儿认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2000年8月,我退休了,回成都去看父母亲。我们几个同学约了一起回下乡的地方大坪,有孙秋谋、刘芙蓉、张素芳、刘叶梅,我们先到南充找到孔波绯、孙玉生,他们都在南充侨联工作。住了一晚,准备第二天下午去大坪,中午在波绯家吃午饭还买到了我一直念念不忘的“米凉粉”,按照我记忆中的做法炒了一盘,还真有点儿当年的味道。下午三点多我们从南充出发赶往大坪,公路不太好走,好多路段在修路,直到晚上8点多才到。一路上风景不错,绿树、翠竹、金黄色的稻浪一直跟着我们,比起从前,感到变化最大的是多了些好看的房子,多了些绿色。到了大坪,天已经黑了,又踏上了几十年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心情很不平静。那天接待我们的是大坪教育办公室的谢主任(波绯和孙玉生他们与大坪教办有工作联系,是南充侨联在大坪区搞的华侨捐助贫困学生和在大坪建学校的“燃灯计划”,他们俩为大坪区的教育出了很多力),安排我们住在工商局招待所,新建的,很干净,用的东西都是新的,还可以洗澡,真的变了。晚上招待我们吃了一餐很丰盛的火锅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先到大坪周围看了看,变化不是特别大,好多以前的房子还在,还是那么破旧,但还是多了些新房子,还有些正在盖的楼房。那天正好赶场到大坪来的人特别多,头天晚上的小雨使道路泥泞。我们的安排是到各自的生产队去,现在已经不用再象以前那样翻山越岭了,一个大大的水库已经把大坪与下面的生产队连起来了,坐在机动船上可以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我们几个人租了一条船,水库的水面不是很宽,但据说是延绵百里。坐在船上观赏两岸的美景,很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库的景色很美,周围原本光秃秃的山都被绿树覆盖着,水面上飞过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水鸟,路过很多熟悉的地方。我们乘船先到铁边公社停下,送刘芙蓉和刘叶梅上岸,我们又继续前行。到了波绯和张素芳插队的高山三队,一起上了岸。她们俩原来插队的那户人家特别热情,见了我们就像见了离别多年的朋友,又是花生又是核桃,还给我们每个人煮了一大碗荷包蛋,还派人专门去打鱼。但因为我和秋谋还要去红旗五队,所以没吃上他们打的鱼,就吃了碗面条,我、秋谋还有孙玉生就离开了那里赶往红旗五队(现在叫洪湖六社)。因为刚下过小雨,那段山路很滑,不好走,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当几十年前那熟悉的地方突然出现在你的眼前,如同梦境重现般有点儿不知所措。当我们走村子里吃水的山泉旁,迫不及待的捧起那泉水,喝上几大口,还是那么清凉甘甜,当年那些熟悉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眼睛一下子湿润了。水池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只是觉得旁边那条上山的路变得又小又窄,路两边的树却长得又高又大。也许是这不会枯竭的泉水滋养了这片土地,让人们不愿意离去。虽然穷,但仍然坚守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红旗五队时住的房子早就不在了,村子里各家各户都盖起了新房子,有自己的小院子,我们原来住的地方现在是何从周老师家盖的几间房子。家家都通上了电,大部分人家都看上了电视,外面的世界对他们也不再神秘和遥远。那天晚上我们住在何老师家,晚上来了些乡亲,好些都叫不出名字了,倒是乡亲们一见我们就直呼其名,让我们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清晨的阳光穿过薄雾、竹林,射出一道道很美的光,小路边的露水打湿了裤腿,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还加杂着烧柴草做饭的味道,这一切又让我回到了几十年前,有种特别亲切感觉,虽然当年是那么急切的想离开那里。那天我们先到东柏家去看了看,给我们煮荷包蛋,还给我们花生核桃带走,我们一起照了相。又到了水牛家,只有他的父母亲在,人老了很多。……然后又回到何老师家,吃了很丰盛的早餐,有自制的腊肉香肠,有最新鲜的小菜。那天正好是中秋节,我们带去了些月饼糖果,但因为要离开那里,所以没能和他们一起赏月。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当时我们为什么那么急着走,反正是第二天还没来得及到各家各户去看看就离开了那里。如今都分田到户了,原来集体劳动的热闹场面已经不复存在,因为都是分散劳动,村子里的显得很少,还有个原因是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过早饭我们就离开了五队,顺着泉水边那条上山的小路,又象当年去赶场那样,爬上六队那个山坡,路过那里时还有人问我们在那里插过队的男生,那种感觉好像我们是昨天才离开那里。经过六队很快就到了山梁上,山梁上已经修了条可以开汽车的路,何老师教书的学校就在那里,孩子们正在上课。站在山梁上,看着眼前如画的青山绿水,想起当年我们不知道多少次走过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所以对眼前的变化,想起难以平静,和我们当年在那里的时候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了山梁我们就搭摩托车很快到了西河乡,先去看了看西河中学,学校还真挺象样的。然后到了西河街上,虽然有了新的乡政府和一些新的建筑,但以前的老街还在,只是变得越发的小了还可以找到以前的影子,给人的感觉是荒凉、破败、懒散,没什么生气。中午,以前的公社书记罗永高、现任西河乡的副乡长(一个很年轻的女干部)请我们吃饭。饭后乡里给我们找了辆车送我们回大坪,与另外几个同学会和。中秋的晚餐又是大坪教办的老师请我们吃的蒸饺和月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河之旅结束了,总觉得没有尽兴,时间太短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大坪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好多地方都通了公路,又有水路。让我感叹的是当地人骑摩托车的水平非常高超,很陡的山路都可以骑上去。比如从波绯她们的高山三队居然可以骑上摩托车翻上那段很陡的山梁到我们红旗五队,神奇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天清晨我们离开大坪时天还没亮,看不清路的两边,但山上的点点灯火,仍然能勾起你无限的想象和回忆。现在那里依然很穷,但对那里的感情依旧,还是那么让人不能忘怀。这里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只要你走过就不会忘记,虽然对那里的很多东西都记忆模糊了,但乡亲们那些纯朴、忠厚的品格却印在地上脑子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次不知道为什么要急着回家,时间安排得那么紧,在乡下根本没好好的走走看看,其实很多熟悉的地方都没去,再等下一次吧。</p> 未完待续<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美篇制作:简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