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6月30日,新疆14天“南疆+伊犁”游的第11天,我们今天的行程是:阿克苏﹣﹣香妃园﹣﹣喀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妃园景区位于新疆喀什市,是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2014年</span>以香妃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香妃园原本是阿帕克霍加家族的陵墓,因与香妃的联系而被称为香妃园。园内有香妃石、乾隆和香妃主题雕像、主墓室、门楼、喀什老巴扎雕像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香妃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妃石缘起自天山,仿佛飞天仙女零落于尘,形如婷婷少女横卧于榻,玉容玄发。风姿绰约。四组神秘的数字更令人满腹生疑。一是前端顶部距地面1.734米,与香妃出生时间1734年相吻合;二是中间顶端距地面1.788米,与香妃去世时间1788年相吻合;三是"香"字顶端距地面1.670米,与香妃墓建造时间1670年指吻合;四是香妃石通长5.4米,与香妃在世时间54年相吻合。如此天来之石,只为香妃所成,机缘巧合,世人称奇,故取名为"香妃石"。</p> <p class="ql-block">乾隆和香妃主题铜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妃即容妃,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相传生来体有异香,是乾隆皇帝后妃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香妃选入宫中,26岁被封为"和贵人",三年后升为嫔,35岁又升为妃。常随乾隆皇帝北巡木兰围场,南巡江南,极受乾隆帝宠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榴籽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柱子塔上面雕刻的石榴象征着民族大团结,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这座塔被称之为石榴籽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柱上的雕刻艺术,顶端是莲花底座的形状,莲花底座是佛教元素也是佛教的一种象征,在这种柱子上出现佛教文化元素的原因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这种格局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新疆流行的是原始宗教。大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地区,4世纪至10世纪,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同时,袄教流行于新疆各地,后期也有藏传佛教、道教、摩尼教和景教、伊斯兰教等传入。木匠在柱子上喜欢雕刻非常精美的花卉图案,花卉图案是和喀什的地理位置气候有关,喀什位于沙漠边缘的绿洲,气候干燥缺乏水源,绿化环境困难,因此居民喜欢装修房屋时使用花卉几何图案来增添色彩,石榴籽塔形状为圆形四层结构,每一个柱子都紧密相连,其中柱子有晃动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柱子的平稳。柱子雕刻的花纹不仅寓意着各民族大团结也代表着乾隆皇帝和容妃的美好爱情,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更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喀什各民族儿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景观让我联想起印度莫卧儿帝国端庄宏伟的泰姬陵,那美丽的爱情传说更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阿巴和加麻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巴和加麻扎,即阿帕克和卓麻扎,又称阿帕霍加墓等,俗称"和卓坟"。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埋葬的是来自中亚的穆罕默德.玉素甫(阿帕克和卓之父)家族及其后裔共5代72人,现存58座坟荧。康熙三十三年(1694),麻扎被伊斯兰教黑山派信徒焚毁后,阿帕克和卓耗费白银数万两,动用数万名民工进行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下令按照中亚麻扎式样进行改建,形成规模庞大的宗教陵寝建筑群。清末逐渐荒芜破败,周围有大量坟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主体建筑毁于地震。其建筑形式和风格较为鲜见。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予修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帕克和卓为明末清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一度成为准噶尔部统治南疆的代理人。他强横暴虐,导致民不聊生,不久便在暴动中死亡。在清朝收复和治理新疆中,其后裔大小和卓、张格尔等多次掀起叛乱,图谋分裂国家,祸害各族民众,直至光绪初年其余孽最终被清政府彻底剿灭,历时120余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近代讹传清朝乾隆皇帝的维吾尔族妃子(容妃,传说中的香妃)葬于此,故又称"香妃墓"。据考证,容妃叔兄等在穆罕默德.玉素甫家族成员中坚定拥护和支持清政府收复新疆、治理新疆,后迁住北京。容妃死后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裕陵贵妃园寝。</p> <p class="ql-block">门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始建于1812年,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琉璃砖,光洁可见、雄伟壮观,与园区整体建筑混为一体,极其富有维吾尔族的审美情趣,是一处凝聚着维吾尔族人民智慧和技艺的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喀什老巴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扎,集市、市场的意思,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贸易形式,也是当地人交友、聊天的场所。喀什是有名的巴扎之乡,这些巴扎分布城乡街道各处,在喀什,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哪里就是巴扎。旁边的铜像就是复原以前最原始的巴扎,一到巴扎天,周围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妃园展示了喀什的民俗文化和中原与西域文化的交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