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5日。龙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龙美术馆策划了本次特展,精选了收藏的近150件作品展出。</p><p class="ql-block"> 展出的作品以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主题为版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版块是“巨变:建设新中国”;第二版块是“回眸:革命的时代”。第一版块作品主要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新中国成为了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的任务,也因此出现了大量反映新时代主题的油画、水彩、版画、雕塑等美术作品。在这个版块中除展陈以反映各行各业不同时期的生产与建设为主题的作品之外,还有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百姓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观展时感觉整个布展思路十分清晰,故在对本次观展记录时也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既按两个版块,也按创作年代划分。凡描绘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都放在第一版块,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都放在第二版块。每个版块中的作品按创作年代的先后顺序记述。</p> <p class="ql-block"> 纸本黑白木刻《鞍钢的修复》,是古元先生1949创作的作品,也是本次展览中年代较早的美术作品。这幅作品刻画了东北解放后,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的鞍山钢铁厂的场景。耸立的高炉,巨大的钢架和皮带输送机,以及工地上忙碌的工人,一片繁忙紧张的工作场景。毫无疑问,只有深入现场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古元先生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第四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等。全国解放前,古元先生就以画笔作武器,深入农村和战地生活,用木刻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感召力的名作,影响了许多人。</p><p class="ql-block"> “按照版画的国际规范,版画原作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艺术家亲自签名,并附加试作或限定版次记号”(《现代版画艺术教程 木版画》李仲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古元先生的这幅作品下方按惯例用铅笔写了题签,作品名称“鞍钢的修复”,作者签名“古元”和年份“1949”,并钤一方“古元”朱印。不知为何在作品名称前没有署上该件作品的限定印数编号。猜测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并不在意其作品的流通价值,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作品当作是教化大众和启发人民的工具。由此可以理解作者为何在该作品上没有签署限定印数编号。</p> <p class="ql-block"> 纸本黑白木刻《鞍钢的修复》</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春天的运草车》,李詠森创作于1950年代。</p><p class="ql-block"> 从本次展览中看到了不少创作于全国刚解放后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水彩、水粉或版画,都无一不描绘翻身做主人的人们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巨大热情和积极性。这幅作品是用水彩画来表现翻身作主人后的人们建设新中国的劳动积极性。七十多年过去了,作品色彩还是很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春天的运草车》</p> <p class="ql-block"> 李慕白创作于1950年代的布面油彩《学文化》,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全民扫盲运动。其时,农村的文盲人群在全国人口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画面表现的正是对农村人群的扫盲教育。另一幅类似的作品是创作于1950年的纸本黑白木刻《工人上夜校》,作者古元。黄永玉的纸本黑白木刻《森林小学》则是作于1957年。</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学文化》</p> <p class="ql-block"> 纸本黑白木刻《森林小学》</p> <p class="ql-block"> 戴泽的布面油彩《和平签名》,作于1950年。</p><p class="ql-block"> 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之后,她在全国发起世界保卫和平签名运动。在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都设立签名处。此幅作品表现的正是中国普通百姓积极响应号召为世界和平签名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和平签名》</p> <p class="ql-block"> 本展中有两幅同样名称的作品,都是纸本设色《天津新港》,都是孙宗慰创作。一幅全景图《天津新港》创作于1952年,另一幅创作于1954年。应该都是反映天津港区的建设和运作的画。</p> <p class="ql-block"> 纸本设色《天津新港》</p> <p class="ql-block"> 木板油彩《捻毛线》是艾中信创作于1954年的作品。刻画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场景,画幅较小,人物与羊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布局,色彩也较沉稳。</p> <p class="ql-block"> 木板油彩《捻毛线》</p> <p class="ql-block"> 吴作人的布面油彩《佛子岭水库》,作于1954年。 </p><p class="ql-block"> 吴作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第三任院长。“佛子岭水库位于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镇境内,是淮河支流淠河东源上游的大型山谷水库。”建造时间为1952年,竣工时间为1954年。第一次看到吴作人先生的油画作品,也是蛮难得的,之前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都是吴作人先生的国画作品。按此幅作品的绘制年代应该在水库竣工不久,吴作人先生就去现场采风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佛子岭水库》</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小会计》,作者戴泽,创作于1955年。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聚精会神地打着算盘,帮助生产队在进行核算,身边围着五、六位大人。五十年代初期有着高小文化程度的学生在农村应该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小会计》</p> <p class="ql-block"> 涂克的布面油彩《欢迎苏联访华舰队》,作于1950年代。其时,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作品反映了当时苏联舰队来中国访问的情景,一幅应景之作,也留下了一份历史档案。记得小学的一位同学取名“舰中”,据其说父母为纪念苏联舰队来华访问为他取的名。这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欢迎苏联访华舰队》</p> <p class="ql-block"> 创作于1955年的布面油彩《毛主席视察黄河》,由画家艾中信所作。</p><p class="ql-block"> 曾在一篇回忆毛泽东的文章中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有一个愿望,沿黄河进行一次全程的考察,并提出届时可以骑马沿黄河走一遍。我们知道毛泽东当年的这个愿望并未实现,这也是历史使然。个人以为这对于毛泽东和中国都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毛主席视察黄河》</p> <p class="ql-block"> 高潮的布面油彩《演出之前》作于1956年。此幅画说明,那个年代的艺术家除了关注和反映国家社会建设等重大题材之外,还把目光注意到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农村戏台后场,一盏油灯下正在打扮和排练的两位青年男女主角。男主角手持放羊鞭满脸笑容看着女主角,而女主角正羞涩地对镜贴花黄;背对着画面的许是这场演出的导演,正在对男主角说戏,不知导演如何在向男主角讲解一对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引得画中几个人含笑注视着男主角。外面还有三位趴在栏杆上看热闹的孩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颜。</p><p class="ql-block"> 张定钊的布面油彩《看戏》,创作于1963年,描绘的是戏台下一群农民群众看戏的场景。与《演出之前》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 贺崇武的布面油彩《路遇》,作于1956年。作品描绘一位画家在田野写生时,引起了两位农村妇女和儿童的兴趣,反映的也是翻身解放后广大劳动者对文化教育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演出之前》</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看戏》</p> <p class="ql-block"> 王文彬的布面油彩《夯歌》(色彩稿),作于1957年。一幅较小的作品,反映筑路时打夯的场景,描绘的人物面部都不是很清晰,甚至人物服装色彩与环境色彩边界也不是很清楚。猜测应该是画家画的小样色彩稿。</p><p class="ql-block"> 王文彬另有一幅布面油彩《密云水库》,作于1975年。从在长城上的角度绘制了北京的密云水库的景色。两幅作品的绘画风格有了比较明显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夯歌》(色彩稿)</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密云水库》</p> <p class="ql-block"> 费以复的纸本油彩《北京站》,题签上标明此画作于“1949年以后”。画中的北京站应该是1958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重新建设的,当时该项目被确定国庆工程任务,于1959年国庆前完成。故,此幅作品的创作时间应该是1959年之后。</p> <p class="ql-block"> 纸本油彩《北京站》</p> <p class="ql-block"> 张眉孙的纸本水彩《挑灯夜战》作于1960年。一轮皎洁的明月下,一群妇女们正在挑灯夜战,打谷脱粒,抢收庄稼,一幅丰收景象。</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1960年对于成立刚满十年的新中国来说是极其艰难困苦的一年,从1959年至1961年,中国经历了严重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在这三年中,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严重。1959年,全国大面积干旱,波及24个省区,导致大量农田受灾。1960年,旱情进一步扩大,北方地区特别是遭受了特大旱灾。这些自然灾害使得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今天我们看到此画,不能因此而责怪艺术家弄虚作假。作者有可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作了这幅作品。历史的使然,画家也是身不由已。</p><p class="ql-block"> 而在此展中,另有一幅古元先生的纸本套色木刻《欢庆丰收》,曾用《一亩小麦的奇迹》名称,创作于1958年。1958年,又是一个特定的年代。画面中收获的小麦堆成山一样高,上面还站着三位农民举着红旗欢呼,下面一群人扭着秧歌,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正庆祝小麦收获创造的奇迹。这幅作品反映的正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导致的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荒谬,这种完全违背科学的荒诞为难以应付接下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埋下了恶果。而这幅木刻作品正是那个年代头脑发热,胡言乱语的真实写照。然而,现在的我们又怎么能去责怪艺术家呢?</p><p class="ql-block"> 展览中另有一幅邵靓云创作于1956年的《集体生产多有劲》,也是纸本水彩。描绘了六位正在打谷脱粒的妇女,人物形象生动,神态自然,画面色彩搭配柔和明亮。当我们了解了这两幅画产生的时代,把它们放在一起看,应该会对两幅画的语言表达有新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挑灯夜战》</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集体生产多有劲》</p> <p class="ql-block"> 魏瀛州创作于1960年的纸本水彩《妈妈安心去上班》和李少言作于1949年的纸本黑白木刻《机关托儿所》,都是宣传新社会的幼儿保育制度,使得有更多的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主义建设。</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妈妈安心去上班》</p> <p class="ql-block"> 纸本黑白木刻《机关托儿所》</p> <p class="ql-block"> 许幸之的木板油彩《钢铁森林》创作于1962年。画面中烟囱林立,每个烟囱口都是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作品体现了画家在其所处的年代对重工业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木板油彩《钢铁森林》</p> <p class="ql-block"> 董希文的纸本水彩《铁路工地上》,创作于1963年。董希文,中国近现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董希文最著名的作品是广为人知的《开国大典》。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历史时刻。油画《开国大典》创作于1953年,而后受政治因素影响,画面被多次改动,这是后话。此幅描绘铁路建设的作品则是用纸本水彩的绘画语言创作的,远处朦胧的山峦充满了水彩画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纸本水彩《铁路工地上》</p> <p class="ql-block"> 孙滋溪的布面油彩《天安门前》创作于1968-1974年,应该也是当时一幅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品。虽说作品创作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但从作品中的人物和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来看,描绘的应该是五十年代从全国各地来到天安门前的工农兵和各族人民的形象和场景。正中央,十二个笑容灿烂的人物紧紧簇拥在领袖的画像下照相,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由内而外的喜悦。在他们左右两侧各有一队海军战士和身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也在整理服饰准备拍照留念。这是一幅给人印象深刻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天安门前》</p> <p class="ql-block"> 靳尚谊的布面油彩《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创作于1969年。其时,十年“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因此作品也有着文革时期文艺创作原则和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的痕迹,通过色彩和光影效果来塑造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这幅作品曾在不少美术期刊和报纸上转载过,应是知名度很高的画作。</p><p class="ql-block"> 画家李武英于1954年也曾创作过一幅《毛主席和炼钢工人》的布面油彩作品。因其创作年代较早,在此之前未曾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此幅作品。这幅作品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画面为纵幅,毛主席身穿棉大衣,左手持观察用护目镜置于身前,看着眼前的炉火,身边一位身穿藏青色制服的陪同人员正在向主席汇报,另有三位炼钢工人围绕一旁。画面中围绕领袖旁的主体人物比较少。</p><p class="ql-block"> 两幅作品都表现了领袖对钢铁工业的重视。从两幅作品也可以看到,所作的年代不同,表现的手法也不尽相同,但两幅作品都很好地用各自所处时代的美术语言描绘了那段历史和环境。</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毛主席和炼钢工人》</p> <p class="ql-block"> 闫振铎的布面油彩《王铁人》作于1973年,描绘了那个年代国人皆知的我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王进喜的形象。王进喜以其奋不顾身的实干精神和为国家石油工业奉献的无私情怀,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象征,被誉为“铁人”。他所说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表达了中国石油工人的豪迈和坚韧。画中王进喜坚定的目光,握紧的拳头,刻画得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王铁人》</p> <p class="ql-block"> 张国岐、张洪瓒的布面油彩《引来银河水》反映的是农业基础建设中架设引水渡槽的施工场面。新中国成立伊始,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画面表现的就是当年工程建设中肩拉手推的真实场景。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从每个人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对建成这项水利工程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表现了人民群众身上涌现出来的无穷潜力。见到这幅作品时不禁联想到陈逸飞、魏景山两位创作的油画《开路先锋》,所取的角度与这幅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引来银河水》</p> <p class="ql-block"> 李树基的布面油彩《开钻》是一幅工业题材的作品。描绘了我国石油工人钻井时的工作场面。画面中电闪雷鸣,大雨如注,狂风大作,红旗猎猎,几位年轻的石油工人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两位手扶钻杆的同事,其中一位手握操纵杆的石油工人正等待着钻头套入后新油井的开钻时刻的到来。创作于1974年的这幅作品中,画家还特意描绘了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形象,正拉着台阶的扶手走上钻井平台,体现了那个时代提倡的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开钻》</p> <p class="ql-block"> 汤集祥、余国宏创作于1974年的布面油彩《耕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幅画,曾在各个美术刊物和报纸上转载,当时看到的是印刷品。</p><p class="ql-block"> 滩涂上拖拉机披星戴月工作着,发出震天的轰鸣声,铧犁翻起了沉积多年的淤泥,引得群鸥上下翻飞寻找食物。之前只在刊物上看到过这幅画的印刷品,当面对着原作时,无论是画面的色彩,还是笔触,感受果然是大不一样,美术作品还是要看原作,诚不欺我。翻飞的群鸥真的是活灵活现,似要飞出画框。这是一幅看上去很美的画。</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耕海》</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毛主席视察农机馆》由梁照堂、李醒韬、张霭维共同创作于1974年。文革时期,在美术界创作出了一大批颂扬领袖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还有多幅这类作品,如陈衍宁的布面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招炽挺、赖征云合作的纸本设色《井冈春风》。</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毛主席视察农机馆》</p> <p class="ql-block"> 沈嘉蔚的布面油彩《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作于1974年。这又是一幅耳熟能详,知名度很高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中苏发生珍宝岛之战。苏联边防军侵入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的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导致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驱逐出珍宝岛。“这场战斗不仅是中国边防部队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还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政治意义。”这幅作品就是在那个历史时期产生的,并因各大报刊杂志转载而使得家喻户晓。在在本次展中看到了原作感到十分欣喜。</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p> <p class="ql-block"> 关良的布面油彩《新安江水电站》创作于1975年之后。关良先生的戏曲人物画稚气率真,充满童趣,闻名于世,有很高的辨识度,曾发表在不少报刊杂志上。油画作品倒是第一次在本次展览中看到。</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新安江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 程允贤的青铜雕塑《战友》创作于1976年。三位伟人呈三足鼎立站立,谈笑风生。这一年,雕塑作品中的三位共和国缔造者先后离我们而去。此雕塑应是为纪念三位伟人久经考验的战友之情而作。</p> <p class="ql-block"> 青铜雕塑《战友》</p> <p class="ql-block"> 李树基的布面油彩《杨根思》作于1977年。崔开玺的布面油彩《遵守纪律的模范-邱少云》也是作于1977年。</p><p class="ql-block"> 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两位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完成了祖国交给他们战斗任务,长眠于朝鲜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杨根思》</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遵守纪律的模范-邱少云》</p> <p class="ql-block"> 靳尚谊的布面油彩《江河大地的春天》创作于1977年。靳尚谊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五任院长。此幅作品画面中,祖国大地春意盎然,满目绿意,站在高处的周总理满怀欣喜地注视着这一片大好河山。画面虚实相生,色彩柔和沉静,周总理的造型神情兼备,给人平易近人而不失崇高伟大的风范,不愧是艺术大师作品。</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江河大地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些雕塑作品,其中,唐大禧先生有三件作品,创作于1968年的铜雕《欧阳海》、创作于1973年的铜雕《群山欢笑》、创作于1977年的铜雕《海的女儿》,刘士铭创作于1970年的铜雕《劈山引水》,曾竹昭创作于1984年的铜雕《孙中山先生立像一米定稿》,张德华创作于1994年的铜雕《邓小平像》和洪涛创作于2002年的铜雕《雷锋与少先队员》。</p> <p class="ql-block"> 展览的第二版块是“回眸:革命的时代”。其主要展示表现革命年代和战争主题的作品,是对过往革命历史的回望。按本次展览的介绍,“本版块选取的作品既有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历史时期重要里程碑事件的作品,也有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时期的战争题材主题创作,既有对革命历史曲折和艰辛的书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刻画,也有对典型的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描绘,以展现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丰富性。”</p><p class="ql-block"> 然而,个人以为既然是回望过去,就把过往年代作为本版块主题,把描绘新中国成立后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作品都放在第一版块。故,在观展随记时即按此记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少言的纸本黑白木刻《八路军120师在华北》,创作于1940年,由一组 31 幅木刻组成,如同一册连环画,是本次展览中年代较早的作品之一,另一幅古元的纸本黑白木刻《小学校》也是作于1940年代。由这几幅年代较早的木刻作品也可以知道,在过去的战争时期就因为创作工具和材料简单,木刻版画作品成为了宣传党的政策,教育人民群众,揭露黑暗势力的有力武器。</p> <p class="ql-block"> 纸本黑白木刻《八路军120师在华北》</p> <p class="ql-block"> 王朝闻创作于1947年的青铜雕塑《民兵》,也是本次展览中年代较早的作品。塑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一位民兵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王朝闻,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绘画、雕塑,抗战爆发后,创作过大量抗日宣传画、漫画、木刻画和连环画。其最为著名的雕塑作品是浮雕毛泽东侧面头像,曾一直作为《毛泽东选集》封面上头像。</p> <p class="ql-block"> 青铜雕塑《民兵》</p> <p class="ql-block"> 这幅布面油彩《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由冯法祀创作于1948-1949年。描绘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不顾人民死活,挑起内战,其不得人心的行径,引起全国各地百姓的示威抗议,图中反映的是当时北京大学学生们的大游行场景。</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p> <p class="ql-block"> 杨建侯的布面油彩《南京解放》油画稿创作于1957年。20年之后的1977年,陈逸飞、魏景山共同创作了油画《占领总统府》,这幅画因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独特的表现魅力,使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也许油画《南京解放》在知名度上远不及《占领总统府》,但其所创作的年代和表现的艺术成就以及展现的历史场面,也应该在中国油画史上被写上一笔。</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南京解放》</p> <p class="ql-block"> 王文彬的布面油彩《女红军》,作于1960年。这是一幅描一位绘豆蔻年华手持步枪的红军女战士的人物画。</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女红军》</p> <p class="ql-block"> 江碧波作于1961年的纸本套色木刻《飞夺泸定桥》,选取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场景。由于采用了套色,红色的人物形象,黑色的滚滚硝烟,激烈的战争场面跃然纸上,较之黑白木刻更有强烈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纸本套色木刻《飞夺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 陈逸飞创作于1970年代初的布面油彩色彩稿《黄河颂》应是其创作时画的小样。</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上海美术馆曾办过一次纪念陈逸飞先生的特展,展出了陈逸飞先生不少画作,其中就有这幅《黄河颂》的原作,画幅很大,感到非常震撼。一位八路军战士面含笑容,神态庄重,昂首挺胸,手持步枪,在黄土高坡上站岗。黄河从坡下奔腾而去,一群往南飞的大雁排成一行从战士身旁掠过。画面以黄土高原特有的色彩为主色调,间以淡淡的青草色,画面中唯一的红色是战士插在枪口里的一朵小红花。这幅《黄河颂》画面的笔触和细腻程度虽无法与画家后来创作的音乐家系列作品相比(在上海美术馆纪念特展中有多幅画家的音乐家系列作品),但这幅作品以其宏大的场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无疑是陈逸飞先生可载入史册的作品之一。余以为此乃是一幅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色彩稿《黄河颂》</p> <p class="ql-block"> 招炽挺、赵淑钦、王孝柏共同创作的布面油彩《向井冈山进军》作于1975年 。</p><p class="ql-block">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政权。作品反映的正是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队伍向井冈山进发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向井冈山进军》</p> <p class="ql-block"> 黎冰鸿的布面油彩《南昌起义》,作于1977年。</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南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画面中周恩来等领导此次起义的主要成员正在向参加起义的国民革命军战士作动员。自此,8月1日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南昌起义》</p> <p class="ql-block"> 陈衍宁的布面油彩《起义者》作于1981年。据画中人物所系红袖标和红领巾,猜测作者描绘的是参与秋收起义,抑或是南昌起义的战士形象。一位战士背着一位负伤的战友不屈不饶,艰难前行。</p><p class="ql-block"> 展览中另有一幅与《起义者》类似的作品,邱瑞敏的布面油彩《战火青春》,作于1978年。一位女卫生员,肩上背着一位负伤的战士在狭窄的战壕里艰难地走着,地上散落着不少子弹壳。</p><p class="ql-block"> 两幅作品描绘的主题非常相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充满了人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起义者》</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战火青春》</p> <p class="ql-block"> 秦大虎、曹振峰的布面油彩《大江·母亲》作于1983年。</p><p class="ql-block">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和上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当时解放军战士的口号。作品描绘的就是老百姓摇着自己的小舢舨穿越枪林弹雨送解放军战士过长江的场景。画面中,一位母亲完全无视身边飞过的子弹和落在江面上的炮弹炸起的一个个水柱,双眼注视着前方,脸上毫无畏惧,神情自若地拼尽全力摇着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此刻正承载着百万雄师横渡过江。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由画面中无数个这样不怕牺牲的母亲和千千万万百姓的全力支持,没有他们作后盾,胜利谈何容易。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大江·母亲》</p> <p class="ql-block"> 全山石作于1989年的布面油彩《中华儿女-八女投江》。这是画家用手中的画笔为八位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女战士造像。</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战士,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在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精神。这八位抗联女战士,“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p><p class="ql-block"> 没有昨天的她们拼尽全力,哪有今天的我们岁月静好,倘若我们的下一代,乃至再下一代人都不知道八女投江的英勇壮举,那将是多么悲哀,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我们后人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的。</p> <p class="ql-block"> 布面油彩《中华儿女-八女投江》</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的作品都由龙美术馆所收藏,也许不少作品也是首次为此次特展公之于众,以飨同好。</p><p class="ql-block"> 此特展内容十分丰富,展出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诚如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女士所说“我收藏的新中国主题美术作品,涵盖了19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创作,其中不乏兼具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的佳作,都是我非常珍爱的藏品。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这段特殊的艺术创作,因为我们都是从这段历史中走过来的,它代表着不可遗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就本人观展体验,本次展览堪称一场完美的美术盛宴和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观展后首先想到的是,庆幸没有错过这个展。展出的近150幅作品全部都是原作,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欣赏这些作品,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作品甚至连印刷品都未曾见过。虽说有的作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觉得画面很美,色彩也略显单调,造型也较简单粗糙。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的描绘,我们何妨把它们当作历史档案来看待,当作历史画卷来欣赏,更何况它们也总能引发我们一点感想。故,值得为此一记。</p><p class="ql-block"> 2024.11.18 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