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子真的过得好快,转眼间,我离开那个小镇近半个世纪了,回首往事,那段任公社文化辅导员的日子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1976年,我作为下放知青被抽调到公社担任文化辅导员一职。 文化辅导员,顾名思义名,就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基层文化氛围。可怎样丰富?如何活跃?成了我这个非科班的愣头青头痛的一件事。冥思苦想之际,公社广播站的高音喇叭里传来了“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听后,觉得不但曲调优美,而且还很有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 在那首歌的启发下,一番了解后,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可不可以排演歌剧《洪湖赤卫队》?想法刚萌生,心里又在责怪自己:癞哈蚂想吃天鹅肉?演个“三句半”都费神,何况还是大型歌剧。正准备打退堂鼓,转念一想,何不向分管文教工作的周副书记汇报后再说。谁知,我刚说出想法,他便伸出拇指夸赞道:小伙子,不错!年轻人就是要敢想敢干,随即,给我面授机宜,在他的鼓励支持下,我开始了排演《洪》剧的运筹工作(以下都简称洪剧)。</p> <p class="ql-block"> 公社所在地的新田大队群众文化基础较好,上世纪五十代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不仅乡土人才齐全,群众的热情度也蛮高。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一支以新田大队为主,由农民、教师、学生组成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公社文艺宣传队宣告成立,并张罗开排《洪》剧。</p><p class="ql-block"> 开始,大家的热情很高,但困难也接踵而至。诸如演出所必需的服装、道具、音响效果等问题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家不畏难、不退缩,边干边像,边做边想。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所遇难题在集体智慧下被一一化解。</p> <p class="ql-block"> 经过数月的努力,《洪》剧在公社大礼堂上演了,那一天,公社大院热闹非常,乡亲们扶老携幼,早早地来到礼堂,期待着这场前所未有的盛宴。随着幕布的缓缓拉开,激昂的音乐响起,舞台上,韩英的坚贞不屈,张副官的英勇无畏,以及每一个角色最真挚的感情都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p><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后,掌声久久回荡在礼堂上空,乡亲们似乎还在期待着什么不想离开,纷纷表示:这场戏太感动、太好看啦!而此时的我,也在观众的掌声中获得了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 花了那么大的精力排演的《洪》剧,总不能只为在公社礼堂的一场演出而收兵吧?春节期间,我们送戏下乡,把舞台搬到了各大队及邻近的几个公社。在此过程中,这支演出队伍的所作所为令我感动至今,巡演中,没交通工具,没火烤,没热水喝,但没一人因此抱怨、发牢骚。</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洪》剧成了公社的一张名片,得到县文化局的肯定和表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段时光,心中充满了太多的感慨,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推动力量。感念你们,文宣队的同志们,没有你们在台下的刻苦打磨,便成就不了《洪》剧在舞台上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