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胆忠心】 “骆驼”精神耀千秋

广西·钟声阵阵·6900445

<p class="ql-block">  昵称 钟声阵阵</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6900445</p> <p class="ql-block">  去年初夏的5月,我回故乡平江县省亲期间,游历湖湘人文景点,探寻先贤足迹。有湘阴县的左宗堂纪念广场,有汨罗市的任弼时故居暨任弼时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衔梦青年出汨罗,儒风剑胆斗妖魔。征云浴血寻真理,救国忧时发浩歌。屈范熏陶才略大,生灵相系感情多。公行宏义身心瘁,忘我精神曰骆驼”。</p> <p class="ql-block">  任弼时故居位于岳阳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80年),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清式民居砖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生活了16年,直到1920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故居是任弼时生活成长的摇篮和学习知识、立志救国救民的启蒙地。</p><p class="ql-block"> 此后余生,他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刻苦耐劳的精神,为党奋斗30年。被叶剑英称赞为”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  “汨水澄明,故园依旧,碧柳杏花桃叶。韶华尽付,绮梦流连,最是楚湘皎月”。故居现有樟树、女贞、枫杨、枫香、圆柏等古树17株,其中的7株圆柏,均有300余年的树龄。它们环塘而生,有的巨臂凌空,宛如飞云;有的盘曲纠缠,其冠如盖。饱经沧桑的古树,见证了一段红色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跨入故居大门,先在院内古树下池塘边漫步,呼吸着这湘东北农家院落里清新的空气,渐渐地融入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然的,仿佛跟着任弼时又重新见证历史,仿佛又重现了事件的前身。曾几何时,这位伟人为我中华如今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宁付出了多少心血!</p> <p class="ql-block">  任弼时纪念馆,馆舍建筑面积3万平米,展厅面积3760平米。纪念馆有藏品2100多件(套),珍贵文物222件(套)。纪念馆的建筑只有一层,但里面记录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如泣如诉,令人热血沸腾,对任弼时肃然起敬!对任弼时的赤诚忠勇,铭记于心。</p><p class="ql-block"> 1988年,任弼时故居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任弼时纪念馆,看到馆内亦有一尊连基座有3米高的任弼时铜像,拄着手杖,注目前方。</p> <p class="ql-block">  参观纪念绾,我更多地是阅览图片及其解说,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任弼时的革命史。因为打小就知道任弼时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元勋。</p> <p class="ql-block">  任弼时是中共第一代党员中出身于“共青团”的革命家。从16岁离开家乡始,任弼时欲走工业救国之路,然而看到若腐朽的制度不改变,兴办工业而强国并无可能,从而走出国门,与萧劲光、刘少奇等年轻人,奔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留学三年(1921~1924),寻求真理,寻找救国之路,最后走上终生革命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留学东方大学时的照片。1923冬,任弼时(左1)与罗亦农(左2)、张国焘(左4)、刘静仁(左5)等在莫斯科。</p> <p class="ql-block">  1926年11月~1927年4月,任弼时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总书记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扩大会议。时隔两年,国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的洗礼,任弼时已成长为年轻的职业革命家了。</p> <p class="ql-block">  1929年,任弼时在上海主持江苏省委工作期间,被租界警察逮捕,他趁警察不注意吞掉随身文件,只被搜出一张月票,票面上所写使用人住处已是火灾中被烧掉的房屋,无从查对。租界警探怀疑有假,使用电刑拷问,竟在其背上烙出两个窟窿,任弼时苏醒后仍坚不吐实,被继续关押拷打,直至党组织营救获释。</p><p class="ql-block"> 此后多年,他的身体虚弱,容易头晕,加之日夜劳累和有高血压,看东西时常眼花。率红二方面军长征时,他才30出头的年纪,留给干部战士却是50多岁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1938.3~1940.3,中央派遣任弼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期间,任弼时向共产国际强调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和路线,终获共产国际的认可,充分肯定中共的政治路线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p> <p class="ql-block">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在延安召开,任弼时任大会秘书长,协助毛泽东筹备并主持七大会议的会务工作,完成了会议各项任务,并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延安王家坪中共“五大书记”雕像。</p> <p class="ql-block">  五大书记集体办公。延安窑洞的灯光,让人回想当年燎原的星火。</p> <p class="ql-block">  任弼时与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47年春,国民党胡宗南部包围延安。任弼时拖着病体率中央机关支队与毛泽东、周恩来撤离延安,转战陕北。途中,任弼时与战士们小憩。</p> <p class="ql-block">  1948年春,任弼时在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任弼时与朱德在河北西北坡党中央驻地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任弼时随中央进北京后,主持召开了青年团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并为第一届全国妇代会题词。</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任弼时赴苏联治病。到苏联后,任弼时与毛岸英(左1)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9年冬,任弼时在景山东街寓所。</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国庆一周年庆典,任弼时(右2)抱病倚栏于天安门城楼。20多天后,任弼时因脑溢血去世。这应该是任弼时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51年7月18日,任弼时的安葬仪式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墓碑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亲自题写的碑文“任弼时同志之墓”。任弼时的陵墓占地300平米,是陵园中最大的一座,人称“八宝山第一墓”。</p> <p class="ql-block">  任弼时有“党的骆驼”之美誉,缘于叶帅的一篇文章。任弼时英年早逝后,叶剑英有感于他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崇高品德,写下了《哀悼任弼时同志》一文,评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p> <p class="ql-block">  任弼时是初心不改的骆驼,一生追求真谛,不息奋斗。自立志“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他在30年的职业革命生涯中,无论工作多劳累,生活多艰辛,固守着“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原则,犹如“骆驼沙舟”,脚踏实地,不辞重任,坚定地走向沙漠那边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  “共捧虔诚向汨罗,丰碑一座自巍峨。忧民不愧成孺子,报国何辞成骆驼。碧边长潆黃土地,丹心永驻白沙河。长辞岂料黎明后,入耳犹闻正气歌。”</p> <p class="ql-block">  骆驼精神照耀我们前进。</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和纪念馆图片翻拍,致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