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 秦 腔 的不 解 之 缘

蹇侠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流水 。编辑:蹇侠</p><p class="ql-block">文字:问过度娘。</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期间,受“清水县爱心剧团”蔡金虎团长的邀请,我历经十四天,参加了麦积区花牛镇董家塬村、张川县恭门镇高山村、清水县秦亭镇百家村的欢庆春节演出。那段时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每当过年,总能看到那些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演绎,那份热闹与喜庆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我在后台遇到了一位老艺人。他装扮得非常正式,戴着一顶装饰繁复的帽子,身穿一件绣满图案的衣服,还有一条长长的白色胡须垂下。他微笑着向我点头致意,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秦腔的魅力在时间的长河中流转不息。</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名业余秦腔爱好者!自幼年起,就跟随老父亲学演秦腔。耳濡目染,很自然地学习了一些秦腔戏曲的表演技艺。退休以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每逢年过节,经常跟随一些民间剧团去乡村演出。每次演出前,我都会仔细地化妆,穿上戏服,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艺人,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激动。</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秦腔爱好者,经常参与演出,不仅丰富了民间节庆文化,弘扬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同时又舒缓了自己的心情,改善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的掌声和笑脸总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秦腔,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秦腔的起源和发展,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美。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流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秦腔又名“秦声”“乱弹”。</p> <p class="ql-block">秦腔在陕西境内的分布也非常广泛,流行于关中、商洛、汉中等地,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过宁强。秦腔不仅在陕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还流传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远达海外。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梆子声,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演出,后台的两位演员正在准备上台。他们身穿华丽的传统服饰,其中一位戴着蓝色龙纹官帽,另一位则佩戴黑色发簪。他们互相帮助,认真地整理着彼此的行头,那种默契与合作精神,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团队力量。</p> <p class="ql-block">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这些班社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秦腔艺人,也为秦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秦腔在各地的流传过程中,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演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虽然秦腔在各地的地位逐渐被取代,但它仍然在西北地区保持着重要的地位。每当我看到那些年轻的演员们,心中便充满了希望,相信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会继续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1912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陕西易俗社,对秦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并大量编演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目。易俗社的成立,不仅推动了秦腔艺术的发展,也为后来的戏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为戏曲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38年7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配合革命斗争,创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剧目,如《血泪仇》等。这些剧目的成功演出,不仅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陆续在县级以上建立了专业秦腔剧团,至20世纪80年代初,共达三百多个。这些剧团不仅为秦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所谓的唱、念全都是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的,同时也融入了我国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的语言。这些语言特点与音乐特点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艺术独特的声腔风格,即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等风格。每当我听到那些高亢激昂的唱腔,心中便充满了对秦腔的无限热爱。</p> <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我已经退休多年,但我依然坚持参加各种秦腔演出活动。每当我站在舞台上,面对着热情的观众,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感慨。秦腔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