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1日,晚自习时间,物理老师邓小红和陈文进老师分别带领801班和803班的学生,在物理实验室里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凸透镜光学实验。金雪琴老师则全程准备实验物品,协助同学们顺利进行实验。实验所需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或光具座)。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物象等大法来寻找焦距,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p> <p class="ql-block">在光具座上,同学们依次放置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它们的位置,确保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以便于成像在光屏的正中央。接下来,大家开始移动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与烛焰等大、倒立的实像。这时,物距(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或像距(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的一半就是焦距。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而老师则在一旁耐心指导,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整个实验室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p> <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实验。首先,将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接着,点燃蜡烛,调整其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然后,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测量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着实验的深入,同学们逐渐发现,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像会随之变化,有时放大,有时缩小,有时正立,有时倒立。这些现象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纷纷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的数据,以便于后续分析。</p> <p class="ql-block">当蜡烛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光屏上不再出现像,同学们便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记录下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以及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情况。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几位男生分工合作,一人手持蜡烛,其他人则在一旁仔细观看,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实验中的奥秘。实验室里,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专注地实验,与旁边的同学积极讨论。认真而投入,思考着实验中的某个问题。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探索未知的乐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结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时不成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无穷远时,像变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仍为实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武汉枫叶学校的物理实验课上,每一位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科学的魔力,享受着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次实验,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和友谊。</p><p class="ql-block">图文:金雪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