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珍藏的《珍珠囊药性赋》一书的回忆

张有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珍藏的《珍珠囊药性赋》一书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张有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张有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11日,我在整理自己书架书籍是发现一本我所有收藏书籍最古老,纸质最簿,年代最久的书籍。看到这本书籍后,我就脑海里就想起了当时赠送这本书的老先生,他的深情大度使人感动,至今难忘。弹指一挥间已经过去25年的时间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1999年8月份,我当时在拉沙乡党委担任副书记,纪委书记。经常下乡工作是常事儿。哪个年代乡政府的干部从党委书记乡长到一般干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摩托车一辆,主要是上下班和到单位上下去入户用。政府只有一辆北京吉普车,主要是去乡外及省市县上开会办事用。8月份的一天,我们一行三人,从拉沙乡政府所在地中村骑着摩托车到了民族村一位中医世家调查一件事情。我当时和老人喧了一些相关事情,结束后顺路从他药铺里出来了,顺便看看药房,突然我发现他的书柜里放了很多古代药书,我顺便拿来看了看,放回了原处。这时老中医就说喜欢了你赠送几本你拿上去看看,我不好意思说我不要,但老中医拿了一本送给了我,说没事情了看一看有好处,故我就谢谢后带上了。现在一看发现是一本名叫《珍珠囊药性赋》的古代线装版书籍。‌是元代名医李东垣(公元1271年—1368年)所著的一部重要药学著作。该书分为四卷,内容丰富,涵盖了中药的基本性质、用途和主治等方面,是中医初学者的重要参考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根相关资料介绍,此书籍内容及结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珍珠囊药性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用药发明‌:总论用药大法。主治指掌‌:记录了90种常用药的功用和主治。用药须知‌:提供用药的基本知识。各部药性歌赋‌: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等九部中主要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赋,便于习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背景及作者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东垣(公元1271年—1368年),本名李杲,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他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创立了脾胃论,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李东垣的著作不仅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版本及流传情况,《珍珠囊药性赋》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及多种近代刊本,因其深受众多医家喜爱,版本较多且流传较广。最初是由书商将《珍珠囊》和《药性赋》合刊而成,后经多次增补,至清代基本定型为四卷本。书名也曾被称为《雷公药性赋》或《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书老中医封面重注时代为1840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史书记载此书形成于公元1271年,至今已经过去了753个年头。这一时间跨度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介绍一下《珍珠囊药性赋》 [元] 李东垣(公元1271年—1368年),[卷四] 木部相关内供读者欣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岂不以劳伤须桂肉,敛汗用桂枝,俱可行经破癖。炒过免堕胎儿。 桂,味甘辛大热有小毒,得人参、熟地黄、紫石英良。畏生葱。 五痔伤风称槐角,疮疡杀疥羡松脂。 槐角实,味酸咸寒无毒,今处处有之,除热气,主火烧疮。皮灌漱风疳齿。松脂,味苦 甘温无毒,处处有之,道家服饵,轻身延年。松子,味甘温无毒,可供果品,叶与根白皮, 味苦温无毒,主辟谷不饥。松节,渍酒治历节风。 柏叶止血吐崩,要安脏镇惊,去壳取仁于柏子。枸杞益阳明目,退虚劳寒热,须用其根 地骨皮。 柏叶,味苦微温无毒,四时各依方向采取阴干用。柏白皮主火烧烂疮。枸杞,味苦寒, 根大寒,子微寒,无毒,处处有之。惟陕西四川出者最佳。 茯苓有赤白二种,赤者通利小便,白者可补虚定悸。干漆有生熟两般,生则损人肠胃, 熟者通月水愆期。 茯苓,味甘平无毒,多年松根之气熏灼而生。有赤白二种,并除寒热,止渴消痰,而赤 者专主利小便,分水谷,白者专补虚定悸。干漆,味辛温有毒,须炒熟用,则无毒。去症续 骨杀虫,除心气止痛。 茯神则健志收惊,开心益智。琥珀则镇心定魄,淋病偏宜。 茯神,即茯苓抱根所生者,用须去心中木,味甘平无毒,多益心脾,主风虚。琥珀,味 苦平无毒,是松脂入地中多年则化成。 职掌虚烦,敛汗必须酸枣。性行通利,消浮当用榆皮。 酸枣仁,味酸平无毒,安五脏,除风痹,能坚骨补中,宁心定志。榆皮,味甘平无毒, 性滑,通行大小便,消浮肿,治小儿白秃,下妇人胎衣。 攻赤目,清头风,坚齿轻身蔓荆子。敛金疮,除腰痛,治风,桑上寄生枝。 蔓荆子,味苦辛,微寒无毒,通关窍,去寸白虫,除筋骨中寒热。桑寄生,一名寓木, 味苦甘平无毒,并治崩中补内伤,胎前产后皆宜用。 泻痢有功,诃黎勒同名诃子。头眩鼻塞,木笔花乃是辛夷。 诃子,味苦温无毒,开胃进食消痰,治崩漏及肠风下血,兼主贲豚冷气。辛夷,味苦辛 温无毒,处处有之,南人谓之迎春木,久服轻身耐老。二月开花,色白带紫,花落无子,至 夏复开花,初出如笔,故北人呼为木笔花。主头眩鼻塞最良。 乌药主宽膨顺气。没药主跌扑金疮,血气相攻,诸疼共理。秦椒能明目通喉。蜀椒能涩 精疗癖,温中下气,风痹同医。 乌药,味辛温无毒,处处有之,惟天台产者为胜,俗名旁箕。主心腹痛,补中益气,攻 翻胃,利小便。没药,味苦平无毒,按徐表南州记,生波斯国,是彼处松脂也。破血止痛, 为产后最宜,推陈致新,理内伤良。秦椒,味辛,生温熟寒,有毒,攻腹痛,祛风邪,温中 除痹,醋煎灌漱牙疼。蜀椒,去闭口者,味辛大热有毒,出成都,逐冷风,核名椒目,利水 道。 牙痛乳痈求莽草,肠风崩带索棕榈。 莽草,为臣,性有毒,味辛温。善开喉痹,理诸疮瘰。棕榈,性平无毒,止痢养血治 鼻衄,用烧存性入药。 巴豆破结宣肠,理心膨水胀。芫花消浮逐水,系瘤痔当知。 巴豆,味辛温,生温熟寒,有毒。生巴郡,故名巴豆。性急通利,因名江子。用去皮心 膜及油,然后可。畏大黄、黄连。芫花,味辛苦温,有小毒,治咳逆喉鸣痰唾,腰腹心痛。 木鳖治疥疮腰痛有准,雷丸杀三虫寸白无疑。 木鳖子,其形似鳖,故名。味甘温无毒,治乳痈肛门肿及折伤。雷丸,味苦咸寒,有小 毒,白者良,赤者有毒能杀人。 养肾除风石楠叶,漱牙洗目海桐皮。 石楠叶,味辛苦平有毒,利皮毛筋骨病。海桐皮,味苦平无毒,主痢,除疥虱,治风痹 痛。 牡荆子治雷头乳肿,郁李仁荡浮肿四肢。 牡荆子,味苦辛无毒,即黄荆,今官司用作笞杖,处处有之,主头风目眩。郁李仁,味 酸平无毒,俗名唐棣。通关格,去浮肿,根皮治齿痛风蛀。 密蒙花总为眼科之要领,苏方木专调产后之血迷。 密蒙花,味甘平微寒无毒。苏方木,味甘咸平无毒,专能破血消痈及扑损。 楮实补虚明目,叶洗疹风,树汁涂癣疥。竹皮刮下止呕,叶解烦躁,烧沥御风痰。 楮实,味甘寒无毒,主治水肿,及阴痿不起。竹皮,多种取皮,止呕吐者,南人呼为江 南竹,味辛平甘寒无毒,肉薄,今人取作竹沥者。又谓之淡竹,其叶解烦除咳逆,今方中用 淡竹叶,又是一种丛小叶,柔微有毛,其根生子如麦门冬。 樗白皮止痢断疳,叶汁洗疮除疥虱。胡桐泪杀风牙蛀,腹膨胀满吐堪施。 樗白皮,与椿白皮性同良,但樗木臭,椿木香,味苦有毒。樗木根叶俱良,南北皆有之。 两木最为无异,俗呼作虎目树。胡桐泪,味咸寒无毒,形似黄矾,得水便消,如硝石也。 结胸散痞宽膨,逐水调风宜枳壳。烦闷通淋解热,赤眸黄胆用山栀。 枳壳,味苦酸,微寒无毒,能攻痔、消症癖。山栀,味苦寒无毒,生于山间者为山栀, 人家园圃种莳者为黄栀,形肥壮可染物,惟紧小者为山栀,方可入药。 槟榔攻香港脚杀三虫,宣通脏腑。浓朴乃温中除霍乱,膨胀堪调。 槟榔,味辛温无毒,生海南,向日曰槟榔,形尖如鸡心者良;向阴曰大腹子,平坐如馒 头。槟榔下气除风,宜利脏腑,逐水消痰破结。浓朴,去粗皮姜汁炒过,味苦温无毒,须用 中浓有紫油者佳。通经下气,浓肠胃,消谷食。安腹中虫。 猪苓消渴利水。治伤寒中暑,龙脑清头明目,主惊搐小儿。 猪苓,味甘苦平无毒,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故名。治咳疟,消肿利水,止遗精。龙 脑,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其香透顶,攻耳聋,消风气,通九窍,即梅花片脑。若服 饵过多至两许,则身冷如醉,气绝而非中毒,盖性寒故也。 明目凉肝解热毒,毋遗黄柏,磨症下浮行经,休缺紫葳。 黄檗,俗名黄柏,味苦寒无毒。除血痢,去黄胆,治痈疮,祛脾胃热,治女人热崩。 紫葳花,一名凌霄花。味咸微寒无毒,处处有之,治风热毒及痫症。 杜仲坚筋补损伤,兼主肾虚腰脊痛。卫茅杀鬼决经闭,阴人崩带也能医。 杜仲,味辛甘平无毒,折断多白丝,用姜汁和炒去丝良。除风冷,强心志。卫茅,即鬼 箭羽,味苦无毒,攻腹痛破症结。 痈肿症瘤凭虎杖,杀虫砥痔问芜荑。 虎杖,俗名斑杖根,味甘平,微温无毒,治伤损,消疮毒。芜荑,味辛平无毒,逐冷除 心痛,兼治皮肤骨节风,杀疥虫治癣,攻肠风。 蕤仁捣膏点眼科,辄除热赤。皂荚为末搐鼻嚏,应释妖迷。 蕤仁,味甘温,微寒无毒,通结气、鼻红。皂荚,味辛咸温,有小毒。亦有数种,或长 至一二尺,惟如猪牙者良,消痰除嗽,散肿痛,去头风。 没石子主痢生肌,染乌黑髭发。益智子涩精益气,止小便多遗。 没石子,即无食子,味苦温无毒,出西番,用有窍者良,治阴疮阴汗。益智子,味辛温 无毒,安神定志,故谓之益智。 川楝子号金铃,冷气膀胱能作主。五倍子名文蛤,肠气五痔效端殊。 川楝子,味苦寒有小毒,处处有之,蜀中者良,根皮最杀蛇虫。五倍子,味酸平无毒, 除齿及疮脓,亦可洗眼去风热。 吴茱萸下气消痰,提转筋霍乱。山茱萸添精益肾,治风痹无疑。 吴茱萸,味辛温大热有小毒,处处有之,除咳逆,逐邪风主香港脚攻心。山茱萸,一名石 枣,味酸平微温无毒,疗耳聋,调女人月水。 桑白皮泻肺补虚益气,大腹皮通肠开胃健脾。 桑白皮,味甘寒无毒,即桑树根皮,利水道,消浮肿,杀寸白虫。大腹皮,即槟榔大腹 子之皮,微温无毒,专下气分冷热,攻心痛。 金樱子、冬青子养精益肾轻身,调和五脏。苏合香、安息香辟恶去鬼杀虫,蛊毒消除。 金樱子,味酸涩平温无毒,采实捣汁熬膏,久服轻身耐老。冬青子,又名女贞实,味苦 平无毒,治病与金樱子同功。苏合香,味甘温无毒,油能辟恶除温疟,久服令人不生梦。安 息香,味辛苦平无毒,辟邪暖肾止遗泄。 秦皮洗眼除昏,男子添精,妇人收带下。黄药通喉豁痹,蛇伤取效,医马是神枢。 秦皮,味苦寒无毒,治风寒湿痹。黄药,味苦平无毒,治恶肿。 苦菜主头疼,痢生腹痛,同姜煎服。钩藤蠲螈,儿生客忤,胜祷神祗。 苦菜,即苦茶茗,味甘苦,微寒无毒,除痰下气消宿食。钩藤,味甘苦平,微寒无毒。 其形如钩,故得名。舒筋活血。 止痛生肌麒麟竭,舒筋展痹五加皮。 麒麟竭一名血竭,味咸平无毒,除血晕。五加皮,味辛苦温,微寒无毒,治风寒湿痹, 止心痛,益精神,通疝气,治阴疮,小儿幼小不能行,服之良。 丁香下气温中,能益脾止吐。沉香调中顺气,疗痛绞心腹。 丁香,味辛温无毒,散肿除风毒,更治齿痛风牙。沉香,味辛温无毒,疗肿除风去水, 止霍乱转筋,壮元阳,辟恶气。 檀香藿香,止霍乱吐呕,痛连心腹。乳香枫香,专消风止痛,疮毒流离。 檀香,性热无毒,消风肿,肾气攻心。藿香,味辛微温,去恶消肿,治吐逆。乳香,味 辛热无毒,辟恶除邪,补精益肾,治诸疮,攻血气。枫香,是枫树脂,即白胶香也。治瘾疹 风,擦齿痛,去虚浮水气。味辛平微有毒。 竺黄理天吊止惊风,更使清心明目。胡椒能下气逐风冷,兼除霍乱昏迷。 天竺黄,味甘寒无毒,生天竺国,故名。胡椒,味辛温无毒,去痰止痢,治心腹卒然作 痛。 此木部之药性,为后学之绳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