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跑时,习惯了一边跑步,一边手握手机,听张老师的分享,似乎这样子,才会全然忘物,格外放空。当听到张老师关于那女孩和鸡腿的分享时,我的思绪也被拉回。我的奶奶生于1920年,死于2017年,享年97岁。她这一生,无病,多灾,但她总能笑着迎接,坚强面对。</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时候,奶奶总是像母亲一样,疼爰着我们姐弟三人。那时候,大家生活都比较清贫,糖果瓜子就成了我们的奢望。记得那时,我们把榶果叫做“洋糖”,即为洋玩意儿,实在难得,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平日里很少见。类似的物品还有“洋火"“洋柿子”“洋皂”等。于是,每每遇到重大的日子,奶奶总会变魔术般,给我们带回洋糖,一人一块,可甜了。那时的我们,只知道吃,才不管是咋来的。现在想想,当时在餐桌上伸手抓糖的奶奶,不知道忍受了多少不解的眼神,她那颗心不知要多么强大。</p><p class="ql-block"> 后来,奶奶年老了,特别是90岁高龄后,基本上是过着半轮椅,半床铺的生活。平日里多亏了爸爸妈妈的照顾,才使得他的胃口特别好,胃口好了,身体就会好,自然也会长寿。 而每每我回到家,总会和妈妈聊起奶奶,奶奶呢,虽然听不见,但总是笑盈盈的,很满足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只要有宴席,你爸和我总是先夹个肉馍,或是弄一碗肉菜,盛一碗鱼汤,排骨汤等,趁热给你奶奶送回去,然后我们再回去吃。”</p><p class="ql-block"> “那你们回去没有肉了,没有汤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有啥吃啥!已经拿了人家的给你奶奶,就不能还想着自己。我们年轻没关系,你奶奶吃好了,多活几年,就是咱们家的福。”</p><p class="ql-block"> 看着爸爸妈妈那满脸的笑容,我不禁为奶奶而自豪,她有一个好儿子,有一个好儿媳,她大幸福了。</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听妈妈说,连二爸二妈也照样做了。他们也经常会在外面吃席时,给奶奶带一些好吃的,自己宁愿不吃。</p><p class="ql-block"> 这样久了,那一只只眼睛,都会装着一颗心,而这颗心的背后,承载的却是一种爰,如乌鸦反哺,小羊跪乳般。而这爱,需要每一位子女,去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