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故事》

行者

<p class="ql-block"> 老大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在废黄河边散步的时候,遇到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发小”。他吿诉我,他家小时候家里子妹五个,他是最小的,大姐到了上学的时候,家里爸妈让大姐在家带他,一直到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大姐才去上一年级,成了班级里的“大龄生”。“发小”虽然一辈子普普通通,是个平常人家,如今已经做了爷爷,子孙满堂,但他至今都记得大姐的恩情。如今他们子妹五个相处很好,弟妹尊重大姐,大姐还如同当年一样爱护弟妹,每到逢年过节或者哪家有什么事,子妹几个必定到场。我听后心中不由得赞叹他们,因为他们家里有了一个愿意奉献的老大,敢于担当和冲在前面,带动了家中子妹,不得不佩服老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的人都记得的,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老百姓生育多少全凭自愿。我住在东长街上,左邻右舍基本上家家都是好几个,我家隔壁张姓大爷一共生了七个,最小的丫头小七子没有人带,全靠着家里大的带小的,有时候候门口邻居互相帮衬着看一下,我还曾经帮助看护过他家小七子呢,擀面杖高的小丫头,朝我们家竹笆床上一放,我只好在旁边逗她玩。他家老大是女的,名字叫张玉凤,按照他们张家辈份排班,是“玉”字班辈,她小学毕业上完就回来带弟弟妹妹了。我亲眼看见她经常左右手各牵着两个弟妹在门口和我们一起玩,要是有人想欺负她妹妹,她朝妹妹面前一站,挡住了別人的推推搡搡。家里大人喜欢她,说小孩交给她放心;我们小伙伴们也敬重她,她说什么我们都听她,在小伙伴中很有威望。一次我家对面的小伙伴,喜欢我爸给我打的铁环,因为铁环上的几个小圈子,滚起来声音很好听,铁环滚的还又稳,我家对面小伙伴要用麦芽糖换铁环玩,我自然是舍不得了,两个人互相吵了起来,我护着铁环不被他抢过去,他拼命用手拉着我铁环,大有两个人要打起来的架势,张家大女儿恰好这时带着弟弟妹妹路过,她上前拉开我们,劝我把铁环给小伙伴玩玩,又指着小伙伴说他不该动手抢人家东西,一场本该发生的打架事情,因为她的到来立即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我至今还记着她的模样,她那清爽的齐耳头发,五官匀称的脸庞,是个长的好看的女孩子,我们这群顽冥不化的调皮孩子,都喜欢听她的话。因她年龄比我们大好几岁,又发育的早,她个子比我们高一个头,她虽然穿着扑素的衣服,但从来都是整整齐齐的,身上衣服也是干于净净的,和我们这群穿着衣衫褴褛的小伙伴站在一起,她就是仙女般的漂亮,她说话的声音细声细语,嘴角永远都挂着微笑,后来她去当时的蛋品厂上班了,过早的承担了家庭义务,从经济上帮了家中。我们除了早上和晚上看见她急匆匆步行去上班,平时也看不见她的身影,不由得让我们这群小伙伴觉得有点失落,她上班第一次拿工资,就用自已省下的早点钱买了硬糖发给我们小伙伴吃,在那个物质贫穷的年代,能吃到麦芽糖已经不错了,何况能吃到薄皮塑料纸包着的硬糖。那一次我们小伙伴围着她跳来跳去,欢声笑语般的快乐,让小伙伴们开心不已,她仿佛是我们小伙伴心中的女神。随着时间的推进,她越长越漂亮,成为东长街上最美的一朵花,街坊邻居都夸张家有这么一个懂事而好看的老大,后来她嫁给部队军官随军去了。结婚那天,我们整个东长街那一段左邻右舍都热闹起来了,漂亮的新娘子是东长街最漂亮的一枝花。我那天也去看热闹,因为她家就在我家隔壁,所以新郎官的身影看得清清楚楚的,一米八的大个,挺拔的身姿显得又帅又好看,他是穿着军装,娶走了我们东长街最美的人。我和小伙伴们有点开心不起来,大家都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我们要有好几天都沒有在一起玩。</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我们,基本上家家都是子妹好几个,凡是家里老大的,自然是玩的少些,看护弟妹和帮家里做些轻微事情,那是必须的。住在我家斜对面的王家也是子妹五个,老大是男的,小名叫“大祥子”,弟弟叫“二祥、三祥、四祥”,最小的是妹妹,很受父母亲喜欢,听说他家大人因为连生了四个儿子,就想要个女孩子,所以他家最小的妹妹是个“宝贝”,家里几</p> <p class="ql-block">个哥哥都护着她,大祥子他小学还没有毕业就回家了,我经常看他带着弟弟妹妹玩,他是那种性格内向的人,在我们小伙伴中他的耐力特别强。我记得有次在家门口东边空地上玩,他的小妹妹骑在他身上玩,他竟然会在地上走了好几步,小伙伴们起哄似的吆喝他,只见他一言不发,还看着弟弟喊着不要走远。他稍微长大点时候,弟弟妹妹也能自已走路,他弟弟“二祥、三祥、四祥”经常跟我们在一起玩,告诉我们他家老大跟着父亲去拉平车了,听他弟弟“二祥”说父亲身体有病,他就在平车后面推车。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大闸口玩,遇见王家老大“大祥”正吃力的拉着平车,一根麻绳扣着平车手把上,他父亲弯腰扶着车把,他把麻绳套在肩上向前拉着,看见我们时他眼晴瞬间又朝前望去,一句话也不说的他大步向前走去。小伙伴中他是我印象中很深的一个人,在我们玩耍的小伙伴中,因他是家中长子,经常看不见他的影子,在同年龄段的小伙伴中,他显得有些孤独和离群,一直到我搬家离开东长街时,也很少看见他的影子,他的弟弟告诉我,大哥出去替家里挣钱了。王家老大过早的走上社会,用他那年轻的身体挑起生活的重担,在那时候也较常见,因为普通人家中老大永远是父母的帮手。后来家里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和他撑起这个困难的家,大祥子学着做木工手艺出门在外揽活养家,等弟妹都长大了,王家老大又帮着弟弟妹妹一个个都成家,亲自替每一个弟妹都打了一套箱子和柜送给他们。他是家里最后一个成家的,娶的是当时东郊大队一个农民家的女孩子,如今住在市区东边和达雅苑,已经是子孙满堂的爷爷了,每天下午打打牌,早晨在小区里散步,是小区里健康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候的我,同样是身为家中长子老大,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买油、买米那是经常的。我记得东长街三门代销店离我们家不远,出门向西走几分钟就到了,代销店里有米、面、油等,米大概在一角钱左右吧,面比米贵两分钱,至今我记得十分清楚,家里的油基本上都是我买的,拎着能装一斤油的空玻璃瓶,我会一路晃着瓶子来到代销店,在站着比我高的柜台前先交钱拿一个买油纸骨筹子,伸着手把钱递给会计,然后看着代销店营业员把油灌进玻璃瓶。有时候也会买五斤米回去,扛在肩膀上吃力的走回家,那个专门用来买米和面的布袋子,是妈妈用白洋布縫的,每次买米和面回家的时候,我的肩膀上都是米和面的粉未子,要用干毛巾使劲拍打才干净。</p> <p class="ql-block">作为家中长子,做的事情自然是多一些,尤其是我们家有了弟弟妹妹,我也没有理由落在后面,什么事情必须做在前面。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整天忙于生计,一年四季中除了春节歇个几天,其余时间是毎天早上起来打铁养活一家老小,尤其是母亲还没有工作的时候,全家都指望父亲的铁件家伙生存,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好在有“铁匠冒冒烟,木匠也要苦三天”的优势,贫穷生活尚能勉强维持。除了照顾好弟妹之外,有时候我会和对面唐家老大几个人出去挣点零花钱,至今都难以忘掉的是拾“破烂”和拾烟头卖。那时候家门口居民拉圾都被居委会集中到东长街后面的一块空地上,堆成小山似的垃圾里有纸、碎布条、废鞋等,唐家老大特別会捡垃圾,他捡的布条卖的钱最多,常常是我们的好几倍。那时候还真的有点嫉妒他呢,捡垃圾是不能带回家的,当天捡了就卖给收废品店,一天捡下來也就卖个几分钱,唐家老大有时能卖一角多钱呢。捡垃圾的路上,我们几个小伙伴会沿着东长街和大闸口,把掉在路面上的烟头拾起来,那时候的烟没有过滤嘴,吸到最后还剩一点点,几天聚起来有一小包呢,摆在清江浦大闸口路上也能卖几分钱,铺在地上也有一小堆呢,这些烟头里烟丝常常被一些吸烟袋锅的人买去。有钱的我们会买点麦芽糖,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分享,还有小纸鞭炸得玩,一些好看的纸画片,童年的快乐里玩的很开心。我们那时候的童年,大家都是一样的贫穷,勉强维持生活是大家的特征,东长街上大多数小伙伴平时难得有零用钱,小伙伴们用最简单的方式,释放童年的快乐,我们几个家中老大,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放飞,东长街大街小巷里到处都留下我们的欢乐,傍晚的时候,各人带着弟弟妹妹回家。</p><p class="ql-block"> 我至今永远记着:那时候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的奔跑,一群小伙伴在东长街空地玩着游戏,你追我赶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小脸蛋上红扑扑的兴奋,闪烁着快乐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长子、长女、老大,是那个时代所有家庭的特征,他们承担了生活中的义务,牺牲和奉献了自已的快乐,在家庭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听发小跟我说,我家对面唐家老大,后来去南京打拼,有了自己的物流公司,老家东长街拆迁时他一分钱没要,反而资助弟弟妹妹各买了一套房,门囗人都说唐家老大“混”的不错呢。</p><p class="ql-block"> 听后我回忆起唐家老大那时候的样子,瘦骨棱棱的身体,他个头比我高,穿着退色的蓝卡其布上衣,裤子屁股上是两块大大的补丁,裤脚都磨得发毛了,鞋子磨得脚头都露了出来,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是我们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孩子。我们曾经在一起分享麦芽糖、一起玩耍、一起检破烂拾烟头,如今都已步入“花甲之年”, 艰苦的生活没有击垮我们努力奋斗的意志,岁月沧桑我们走向生活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祝你们幸福啊,我童年的小伙伴!祝你们快乐啊,我小伙伴中的“老大”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