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黄古道,欣赏石梁飞瀑。

石河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日,早上七点半,我离开了天台酒店,带着对南黄古道的无限向往,踏上了前往南黄古道景区的旅程。八点多到南黄古道的入口,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南黄古道‌,又称黄南古道,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与天台县两地交界,起于天台南屏乡前杨村,止于临海黄坦大泛村,全长约12公里。这条古道修建于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年,曾在清朝乾隆年间非常有名,乾隆皇帝曾下令官员绘制“天台八景图”,其中就包括南黄古道,那时它被称为“南山秋色”。‌</p> <p class="ql-block">南黄古道不仅是古代的通商古道,还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商贸角色。它在北宋初年修建,兴于南宋,盛于明清,是浙东地区重要的商贸通道,主要运送食盐、绿茶、布匹、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古道在清朝时期尤为繁荣,成为连接天台和临海的重要商贸通道。</p> <p class="ql-block">南黄古道在文化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江南古道群落中以梯田、红枫、商贾、释道、儒学、茶叶等文化与景观为最大亮点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徒步、摄影爱好者。每年的秋季,古道的红枫景色尤为迷人,被誉为与香山红叶齐名的赏枫胜地。</p> <p class="ql-block">爱慕南黄古道很久,总期待着走一趟千年古道,看看那枫叶的红,尝尝那古道的幽,品品那古道出走的情。</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景区,眼前的景色立刻让我为之震撼。古道两旁的梯田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金黄灿烂,树木的叶子也逐渐染上了秋天的颜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温暖的色调。我沿着古道缓缓前行,每一步都仿佛在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千年神樟,四人才能合抱,近看似雄鹰,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神樟的树干粗壮而扭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态美,仔细一看,是一只仰头的大象。</p> <p class="ql-block">南黄古道风景如画,民俗风情浓郁。沿途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让人不禁驻足停留,细细品味。我沿着古道一路向上,不时停下来欣赏那些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行至一处庭院,我看到了一个中式凉亭,它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凉亭由黑色石头建造而成,顶部覆盖着灰色瓦片,四周被树木环绕,与一座白色的建筑物相邻。我走进凉亭,坐下来休息片刻,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座古老的石桥,我来到了一片枫树林。此时正值秋季,枫叶已经变成了橙色,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美不胜收。我停下脚步,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瞬间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古枫下,那道不知道横跨多少时光岁月的石拱桥依然静静地立着。要是没有这条古道,跨越这座座山岭,从天台到临海又需要多少时间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间小路继续上行,虽然坡度较缓,但到济公庙这一段都是上坡,还是要费点劲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继续前行,我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清新与宁静。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着清风飘散而去,只剩下内心的平静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行至一处大树下,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这棵树的树冠上叶子已经泛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来到了一座古建筑前。这座木制牌坊上写着“观音殿”,旁边有一棵大树遮挡着阳光。我走进观音殿,看到里面供奉着一尊佛像,周围摆放着一些祭品。</p> <p class="ql-block">走出观音殿,我来到了一片枫树林。此时正值秋季,枫叶已经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我停下脚步,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瞬间的美好。那一刻,我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古道上,覆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落叶,踏上去软软的,沙沙的声响,犹如千年来古道上行人足迹的回声。循着前人的足迹,跟着大家的脚步,我们在古道前进。</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来到了外庵,这是南黄古道的最高点,又称济公殿。沿着山路一路走来,我感受到了南黄古道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外庵寺始建于宋朝,寺内原有一只古钟,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南屏晚钟”。建于民国1906年,供奉济公活佛。济公出生于天台城关石夹墙,7岁时,曾在外庵寺吟了一句首诗:“外庵清净地,翠屏广慈心,独看枫叶落,晚钟醒凡尘”。济公圆寂时就在杭州净慈寺,而众口相传的“南屏晚钟”也在净慈寺里庵消失大因走路田山水库,故原遗址荡然无存。外庵原为四合院结构,济公殿正好面对为大雄宝殿西边房屋已毁,只剩下石板铺设地基,东侧仍有二层楼抱屋数间,殿虽不大,香气仍然旺盛。站在外庵东侧眺望,便是南黄古道最高峰望海尖,海拔800多米,望海尖有天然造型“石头和尚”,正面看似酷似弥勒像,左看如和尚,右看像道士,默默地注视着古道上的来者和善男信女。从外庵往东约40分钟,即可到达望海尖。站在山顶,东瞧东海,西枕大雷,北对华顶,南倚括苍,九龙环拱,层层叠翠,气象万千。古人诗云:“翠屏高悬迎九龙,龙腾东海,西忱万雷,北对华项,南傍括苍,福波连第一松”。</p> <p class="ql-block">在济公殿门前,大家合影留念。这一刻,我们共同见证了这段美好的旅程,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南黄古道不仅仅是一条古道,更是一段承载着无数故事的时光长廊,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金属的地理标志</p> <p class="ql-block">九里十八弯的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大家小心翼翼的沿着崎岖的小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路随山转,时不时地闪现一棵棵已经被风霜吹打侵染红艳的枫树,在阳光的温暖下,我们驻足赏玩,自舒张逍遥。</p> <p class="ql-block">我随着大部队一路攀登,经过了观音殿,济公庙,随着古道在陡峭山坡上游走,一路是汗水与欣慰交织,疲惫与惊艳并存,惊险与惬意更替,直到最后又回到水泥路上,才悠哉悠哉的有了穿行古道的幽情。</p> <p class="ql-block">经过四个小时的跋涉,穿林海,跨小溪,过台阶,爬陡坎,小环线穿越成功,中午十二点多胜利到达黄南古道终点——大延村。</p> <p class="ql-block">回首这斑驳青石蜿蜒山间,联通了大山阻隔的天台与临海,联通了两地的经贸往来,联通了两地的民心,更联通了古今的人心,一路与古人同赏红绕翠环,溪水流转,庙宇掩藏,峭崖绝壁,梯田层层,村庄隐隐,一路感受古人那出走的勇气与毅力。</p> <p class="ql-block">二、石梁飞瀑</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越南黄古道到终点大泛村,少时休息,在车上吃午餐,下午二点左右来到石梁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古寺的宁静,还有瀑布的壮丽,更有奇石的独特风景,是享受自然乐趣的最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约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上雕刻着“法华晨光”四字, 这是一枚卓立在溪涧上、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估计重量达数百吨,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国内最大的大印,现正准备申报“中国吉尼斯”纪录。印体长约6米、印面边长4米,上篆刻“法华晨光”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巨印前,横卧一石,可站十数人,石上布满天然五彩云纹,是难得一见的“彩云石”,也是理想的“观印台”。大印不远处,六角仿古石亭翼然,名心心相印亭,既可释为“用心赏印”,又可释为“心上人心心相印”,含义隽永。</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枚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上篆刻"法华晨光"四个大字。"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法华晨光」:银溪上游200米处的巨大石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景区虽然枫树不多,但每棵都是景典,叶红的鲜艳,黄的亮丽。</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与天台</p><p class="ql-block">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对天台山情有独钟,曾三上天台,六观石梁,写下前后两篇日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置于《徐霞客游记》篇首。该《日记》已入选当代大学语文教材,其开篇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p> <p class="ql-block">石梁为花岗岩天生桥,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如苍龙耸脊,横亘在两山峭壁上。飞瀑穿梁下而过,恰似天上银河倾泻而下,色如霜雪,声若雷霆。千古石梁,瀑以梁奇,梁以瀑险,山石水奇妙结合,巧夺天工,人称"天下第一奇观"。</p> <p class="ql-block">其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如苍龙耸脊,横亘在两山峭壁上,巧夺天工,世间罕见。梁上金溪和大兴坑溪在此汇合,飞流直下,形成落差30余米、宽10余米飞瀑。遇大雨滂沱,瀑水冲梁而过,水力飞泻,声若惊雷,极尽雄伟壮丽之致。古人有“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之句来形容石梁飞瀑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曾在游山的归途中驻足于仙筏桥上望石梁飞瀑,竟至流连忘返,连日间登高涉水的疲乏也忘得干干净净了。他说:“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龙,飞瀑喷雪,几不欲归。”</p> <p class="ql-block">石梁飞瀑的美景在于浪花万朵,似堆雪撒珠,终年不绝,故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法。从中方广寺沿山径可达下方广寺。此时再回望石梁飞瀑,景色又有变化了。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瀑九天抖落,仿佛银龙从天而降,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p><p class="ql-block">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p><p class="ql-block">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p> <p class="ql-block">石梁上游50米处,有瀑如龙尾,与形似苍龙的石梁互为呼应,融为一体,犹如神龙掉尾,景观奇特卓绝,令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古方广寺又称下方广寺,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寺额为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古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历史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天台山因此被誉为五百罗汉道场。</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五百罗汉雕像保存完好,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非常适合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挟剑泉是一挂独具特色的飞瀑,高逾40米,瀑水为两崖相挟,竖直呼啸下坠,状如倚天长剑,而且隐而不显,非至近前不得见。此瀑可谓世所罕见,较之石梁飞瀑另有风情万种的迷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石梁景区,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我们回到天台县城住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