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什库尔干住了两天,帕米尔大酒店的围墙上有一幅图,标志着“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不到帕米尔,就不算到喀什。”依据等量代换的原理,不上帕米尔,就等于没到喀什,甚至等于没到新疆!我们来了,我们到帕米尔了!我们马上去喀什!<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香妃</b></h1><div><br></div><div><b>香妃的传说</b><br></div><div> 下山的中途少停留,下午4点多(相当于北京的下午2点)就到了喀什。因为到得较早,导遊调整节目,先参观香妃园。<br></div><div> 香妃园!名称就不同了,过去,它的名称很直接:香妃墓。香妃墓在喀什市的郊区,距喀什也就4千米左右。</div><div> 所谓香妃,据传说是乾隆皇帝的一位维吾尔族妃子,据说“体有异香”,所以被称为香妃。因为香妃信仰伊斯兰教,乾隆在宫里还依伊斯兰习惯为香妃建造“宝月楼”。</div><div> 1993年考察时,我也曾到过香妃墓,是一座阿拉伯风格的单体建筑,规模中等。当时只有周边一圈围墙,建筑本身饰面砖已经斑驳脱落。在围墙的外边,就是农田和戈壁滩,十分凋残零落。</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93年的香妃墓</font></h5><div> 清朝的皇帝,嫔妃众多,他可以有满族妃子,那是从满人亲贵、官员的少女中选出来的;可以有蒙古族妃子,满蒙一家嘛,满蒙通婚是满人后金时期就有的传统;甚至可能有汉人嫔妃,虽是个例,却也真实存在。但维吾尔妃子,却是从何而来呢?</div><div> 此事在民间流传极广,而且“有图有真相”。经常为人例举的就是:<br></div> 被称为是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画的“戎装香妃”。还有人又找出一张,说这也是“香妃”。 然而,作为文物保护的建筑,同时也是著名旅遊点的“香妃墓”,它的简介牌子上写的却是“阿巴和加麻扎”,里面大大小小摆满了穆斯林式的坟墓。牌子上所谓“阿巴和加麻扎”,在通常译名中,是“阿帕克和卓”麻扎。阿帕克是名称,和卓是伊斯兰教的宗教称号,这与所谓“香妃”实在相去甚远。 那么,一个穆斯林和卓的家族墓地,怎么会成为乾隆皇帝的“香妃”之墓的呢?乾隆皇帝真有个“香妃”吗?那两张画像真的是香妃吗?维吾尔远在京城千里之外的新疆,乾隆皇帝怎么会有个维吾尔妃子呢?新疆的绿洲城邦国自古不是信仰佛教吗?怎么又有伊斯兰呢?这又要从头说起了。<br> <br><b>新疆的伊斯兰道路</b><br> 新疆地区因为天山的交通阻隔,形成北疆和南疆两个既相互交流紧密又各有特征的区域,在历史上,不同民族、政权、宗教、势力来来去去,形成极为复杂的政治环境。<br> 新疆维吾尔族的先祖,原是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族回纥,名称刻在自己用古突厥文字写的石碑上,转写成罗马字母是 Uygur。在唐朝遭遇“安史之乱”的时候,还应唐朝的请求出兵帮助攻打叛军。立了大功,它感觉气儿壮了,自己觉得“回旋轻捷如鹘”,于是向大唐天可汗上表,说自己改名“回鹘”。<br> 公元840年左右,北方草原遭遇大雪灾,牲畜大量死亡,而北部的黠戛斯也趁势南下,回鹘部族流散,部分回鹘西迁,进入西域地区。唐朝由于遭到“安史之乱”的破坏,无力管辖,西域被土蕃控制,回鹘在西迁过程中,裹挟、联合了数个游牧部族,和土蕃反复争夺,终于占据了西域的大部分,经过100多年的迁徒和争战,到960年左右,终于在西域地区站稳了脚跟,控制了原唐朝的安西和北庭区域,回鹘人群和西域的本土人群也逐渐融合混血。 <div> 西迁的回鹘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较大的一部占据了北起伊犁河流域,南至帕米尔,东到今阿克苏地区,西达锡尔河、阿姆河的河中地区的广大区域。他们的首领称可汗(Khankan),国家就称可汗国,在《宋史》中被音译为“黑汗”或“黑韩”(也有史家称其为“喀喇汗”或“哈拉汗”)。<br></div><div> 另有一部占据了以吐鲁番为中心的原北庭控制的地区。这一地区东起敦煌、哈密间,西达阿克苏地区,北越过天山控制了今准噶尔盆地,南与于阗国相邻。其国王自称阿厮兰汗,阿厮兰是狮子的意思,即狮子王。这里原是唐朝的西州,由汉人居住和管辖,安史之乱后被吐蕃控制。回鹘人打败了吐蕃,建立了回鹘王国,国都设在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古城。</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高昌故城</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1986年)</font></h5><div><br></div><div> 黑汗汗国的西部是原已经伊斯兰化的中亚地区(以今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而东部的阿克苏到疏勒(今喀什)地区还是信仰佛教的。回鹘人经历了与中亚的萨曼国战斗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即以喀什噶尔为首都,分裂为东黑汗国。<br></div><div> 黑汗汗国建立者的孙子、东黑汗国的萨图克 · 布格拉汗大约在公元915年之前(相当中原的五代后梁时期),首先皈依了伊斯兰教。回鹘原来信仰的是摩尼教,摩尼教是回鹘汗国的国教。由于布格拉汗改信了伊斯兰,于是在汗国内部推行伊斯兰化。</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9b9b9b"> 新疆地区最早皈依伊斯兰的布格拉汗的麻扎</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1993年,阿图什)</font></h5><div><br></div><div> 公元960年,东黑汗国宣布伊斯兰为国教,两年后,就开始对于阗发动战争。于阗的佛教徒作了极其顽强的抵抗,双方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40多年,最后以黑汗朝用极其残酷的暴力方式扫荡了于阗佛教徒。从汉朝以来维持了一千多年的于阗尉迟家族的统治被回鹘伊斯兰教徒替代。</div><div> 这一时期,伊斯兰的扩张是非常暴力残酷的,对“异教徒”采取的是肉体消灭的方式,对异教建筑采取的是彻底毁坏的方式,以至今天我们在喀什到和田地区,几乎找不到古代佛教建筑的遗迹(除非沙漠深处的沙埋古城)。只有在喀什郊区30千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座“莫尔佛塔”,因为被当地百姓误认为是古代烽燧,才硕果仅存地保留下来。近年考古工作者在附近还发掘了佛塔所属的“莫尔佛寺”,颇有收获。</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莫尔佛塔</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1993年考察期间)</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皈依伊斯兰以后,黑汗朝连钱币也都完全伊斯兰化,不再使用中原式的圆形方孔钱,而是采用打压制造的无孔钱币,钱币上完全使用阿拉伯字母。这是一枚银币,还有大量铜币发现,也是这种形制。<br></h3><div><br></div><div> 位于东部吐鲁番的高昌回鹘,却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这里原本是唐朝的西州,唐朝设州之前是汉人的割据政权麹氏高昌王国。所以这里生活着的居民主体是汉人,此外还生活着匈奴后裔、粟特商人、吐蕃人,和一些游牧民族等等。回鹘人成为统治贵族以后,原有的各民族依然和平生活在一起。西迁而来的回鹘一般牧民,在绿洲环境中,很多人也逐渐适应了农耕生活。所以,佛教、中亚商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一部分人士信仰的景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都和谐相处。回鹘人原本信仰摩尼教,所以摩尼教也成为高昌的主流信仰之一。</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986年)</font></h5><h3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新疆吐鲁番山中,有一座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一系列洞窟里有大量回鹘时期佛教、摩尼教的壁画,显示着高昌回鹘时期佛教和摩尼教的辉煌。</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柏孜克里克31窟壁画中的回鹘国王像</font></h5><div> 其中最为精美的部分,多为德国、英国“探险家”掠走,德国勒柯克掠走的最多。他先把壁画划开成方块,然后用狐尾锯连同墙壁分块锯走了大批壁画。这些壁画运回柏林后,安放在博物馆里,大幅的壁画还用铁框固定在墙上。结果,在二次大战期间,这些固定在墙上的壁画全部毁于盟军的轰炸。<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被勒柯克分割切下的摩尼教明王图。</font></h5><div><br></div><div> 高昌回鹘采取的是对外尽力友好的政策,不但与同是回鹘的黑汗保持关系,而且与东方的西夏、大宋都保持友好关系,与宋朝更以“甥舅”相称。因为在草原上的时候,大唐就曾经把“公主”下嫁回纥,生下来的回鹘可汗自然把大唐皇帝称为舅舅。高昌的货币也仍然保持了中原货币的方孔圆钱形式,只是钱币采用了回鹘文字(用粟特字母书写的回鹘文)。</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公元13世纪初(中原南宋时期),蒙古草原上成吉思汗崛起,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开始向西征伐。当蒙古人横扫西域的时候,采取的还是宗教自由政策,佛教徒、景教徒、伊斯兰教徒,都可以自由信仰。但是这个好景并不长。成吉思汗晚年,他的四大嫡子或他们的后代,受命分镇蒙古大军扫荡的地面,这四大嫡子的地面各有不同的发展。</h3><div> 长子朮赤(朮,zhú,读竹)受命征伐里海、咸海以北的草原和“蒙古马蹄所到的地方”。但朮赤不久就死了,其子拔都继续发展,建立了金帐汗国,统治了俄罗斯。至今俄罗斯以蒙古统治为耻,实际上俄罗斯人性格里有着太多蒙古基因。</div> <h5><font color="#9b9b9b"> 前几年俄罗斯还拍了一部“抗蒙神片”《科洛夫拉特传奇》,歌颂一位抗击拔都入侵的俄罗斯英雄。普京亲赴影院观影,还接见剧组。</font></h5><div><br></div><div> 老三窝阔台,由成吉思汗亲自指定身后继承大位。他的封地在伊犁河流域,从巴尔喀什湖以东到整个准噶尔盆地,基本上涵盖今新疆的天山以北地区。但他本人在漠北蒙古当大汗,由儿子贵由管理封地,他死后,贵由继承大汗,而贵由的儿子们却得不到贵族们的支持,封地逐渐被天山以南的察合台吞并。</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窝阔台汗</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电视剧《忽必烈传奇》截图)</font></h5><div> 老四拖雷,按照蒙古传统,是应由小儿子继承管理本部大营的。拖雷的儿子旭烈兀在蒙哥接任大汗后后受命西征,攻下咸海河中粟特人地区以西直到地中海的广大地域,被忽必烈任命为伊儿汗国的汗,管辖从今阿富汗、伊朗到伊拉克、叙利亚的广大的国土。</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旭烈兀汗</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波斯细密画)</font></h5><div> <font color="#333333">老二察合台,分得的封地西起河中阿姆河(粟特人地区),东到高昌回鹘国西界(今焉耆、库车以西),</font><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北以天山为界,南抵吐蕃北界。贵由汗死后,窝阔台封地被贵族们瓜分,察合台占据了大部分,天山南北多为察合台所有。</span></div><div> 蒙古西征的时候,高昌回鹘表示归附蒙古,受到成吉思汗表扬,允许高昌独立存在,直接归大汗所属。但回鹘不再称回鹘,蒙古人称其为“畏兀儿”。“畏兀儿”只是蒙古人的汉译,直到今天,维吾尔的罗马字拼法仍是Uyghur。但是畏兀儿人,已经不再是西迁时的单纯回鹘了,而是融合了西迁途中裹挟的各种游牧部族、部分高昌原定居居民的新的畏兀儿人了。畏兀儿也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对佛教、摩尼教、景教、甚至萨满教,都采取包容的态度。</div><div> 察合台率领着分配给自己的部众,浩浩荡荡地从蒙古高原来到西域。这里天山南部的沙漠周边早已经营着绿洲农业,他却把大帐设置在伊犁河流域的草原上,仍旧过着游牧的生活。</div><div> 察合台死后,他的子孙们为争汗位纷争不已,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葱岭到巴尔喀什湖为界,新疆地区被史学界称为“东察合台汗国”。东西两部分相互攻击,西部河中地区的蒙古贵族自称是“察合台人”,而东部的就自称是“蒙兀儿人”。</div> 蒙古人,按他们自己的称呼,用罗马字母表达是 Mongol,东部察合台人的自称则成为Moghol,汉文译为蒙兀儿。蒙兀儿人的地区,特别是天山以南的地区,早在黑汗国(喀喇汗国)时期,多数人已经信仰了伊斯兰教,这里的人群也已经大量搀杂进了突厥因素,语言突厥化,文字阿拉伯化,种族混血化。所以察合台以后的蒙古人,也很快突厥化起来。 <div> 察合台死后,天山以北一直处在各个宗亲贵族不断争汗位的动乱中,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贵族却群龙无首,各自为政,而且都想找一个察合台的后裔作旗帜。</div><div> 到了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的时代,察合台汗国势力最大的部落杜格拉特从遥远的阿勒泰北部找出了一个16岁的孩子秃黑鲁帖木儿,说他是察合台的直传后裔,成吉思汗的七世孙、察合台的六世孙,就把他送到阿克苏,扶为察合台大汗。</div><div> 从秃黑鲁帖木儿的名字中“帖木儿”成分看,他早已经突厥化了。而他伊斯兰化的经历更传奇。一次他正在打猎,遇到几个据称是逃难的人。这时秃黑鲁正在拿猪肉喂他的狗(大约是打猎打到的野猪肉),他对他们说:“是你们比狗优越,还是狗比你们优越?”其中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沙黑回答说:“如果我信仰真主,当然是我优越;如果我不信仰真主,这狗就比我优越。”秃黑鲁接着问他:“一个人要具有什么东西才能比狗优越呢?”,沙黑回答:“信仰”。秃黑鲁帖木儿大为动心,许愿自己掌握大权以后,一定皈依伊斯兰。</div><div> 杜格拉特部落找一个16岁的孩子做汗,本是为了好控制。但是这个孩子很有心计。他18岁登基汗位,逐渐控制了汗权。于是他正式履行了入教仪式,成为一个穆斯林。然后他把各个部落的王公贵族分别呼唤到大帐,问他们接受不接受伊斯兰。如果接受,就没有问题,如果他们拒绝,就把他们的脑袋砍掉。接着,他强迫16万蒙古人皈依了伊斯兰,在察合台造成了普遍的伊斯兰环境。 </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秃黑鲁帖木儿麻扎(伊犁霍城县,摄于1991年)</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秃黑鲁帖木儿统治了33年,还一度统一了东西两察合台汗国。他死后,汗国再次分裂,西部崛起了一个帖木儿大帝国。<br></div><div> 到大明成祖朱棣的时代,秃黑鲁的幼子黑的儿火者成为察合台的汗。黑的儿火者打不过西部的帖木儿,于是向东发展,要求吐鲁番的畏兀儿王国信仰伊斯兰教。畏兀儿王国里,原本是佛教为主,信仰自由的,伊斯兰教徒也有几千人。但是要求全体居民都改宗伊斯兰,却遭到了全民的抵制。既然传教不成,黑的儿火者就“圣战”,采取强力方式,攻击畏兀儿,高昌畏兀儿地区的佛教寺院、经卷、僧侣都遭到严重破坏,吐鲁番逐渐变成伊斯兰教的地区。<br></div><div> 黑的儿火者还向东攻击哈密,但哈密已在大明管制下,沙的儿火者遭到明军的坚决回击,不得不退回,从此,察合台的东疆保持在哈密一带。不过察合台也与明朝维持着朝贡的友好关系,经常向北京派朝贡使者。</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黑的儿火者麻扎</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位于吐鲁番艾丁湖附近,据网络图片)</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自从吐鲁番被察合台后王征服,畏兀儿人(原回鹘人)和蒙古人也渐渐融合起来,甚至畏兀儿人到西边各绿洲生活,西边各绿洲的穆斯林也常来吐鲁番,整个天山以南诸绿洲竟都称畏兀了,也都伊斯兰化了。</div><div><br></div><div><b>和卓和卫拉特 </b></div><div> 当着察合台后王诸蒙古人在西域折腾得天翻地覆之时,又有两股势力从西面和北面兴起,这就是和卓和卫拉特蒙古。<br></div><div> 和卓,本是波斯语 Khwaja ,是波斯穆斯林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称。明代译为“火者”,清代又流行“和加”“和卓”“霍查”等译法。但在中亚,特别是到了中国西域,这个词汇又有了新的涵义——圣裔。<br></div><div> 西域地区自从接受了伊斯兰教,受中亚河中地区的影响,各个绿洲城市都有几个被称为和卓的人,和卓有的时候甚至被用到人名当中,就像西洋人名中有“亚历山大”、阿拉伯人名当中有“穆罕默德”,并不稀奇。但是到了16世纪中叶,明朝万历年间,有和卓从河中地区来到中国西域地区,他不仅是和卓,还声称是“圣裔”。所谓圣裔,是说他是穆罕默德的后裔。这就影响大了。<br></div><div>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教人,是“真主的使者”,他“归真”之后,多少人为了争夺继承人(哈里发)的称号,打得昏天黑地。但他生活的时代相当中国的隋唐之际,至此已经千年。随着伊斯兰教在世界传播,穆罕默德的后裔开枝散叶,不知凡几。如果有人声称是“圣裔”,又如何去查纠?加之教徒们虔诚信仰,又有谁去深究?<br></div><div> 到天启、崇祯时期,天山南路的绿洲城市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等都有和卓与当地执政者结合,甚至能废立当政者,成为宗教贵族。这些和卓之间又分属不同派系,互相攻击,闹得天山南路不平靖。<br></div><div> 恰在此时,西部蒙古“卫拉特”的势力崛起。</div><div> 卫拉特本不是原蒙古的部族,而是生活在蒙古西北部山林中的半游牧半渔猎部族。成吉思汗初起时,投向了蒙古,在蒙古文献中记为“斡亦剌惕”部,他们与成吉思汗结成姻亲,成为成吉思汗大蒙古中的一员。元朝灭亡,蒙古人退回草原,原蒙古人占据了草原的东部,而斡亦剌被明朝记为“瓦剌”。瓦剌在蒙古草原一度非常活跃,“土木之变”中俘虏了大明皇帝的就是他们。<br></div><div> 1644年,中原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入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但是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42天,又被满洲政权大清赶出了北京,满洲人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承继人,大清朝成了北京城的主人。<br></div><div> 也是在这一年,在今天阿勒泰地区游牧的一个准噶尔部落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子。男孩子人父亲是准噶尔部族的珲台吉,他为孩子取名“噶尔丹”,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这个名叫噶尔丹的蒙古人在半个中国掀起冲天浊浪。</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噶尔丹</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蒙古国博物馆挂图,采自网络)</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h5><div> 此时,瓦剌蒙古已经占据了西域阿勒泰、伊犁河流域。清朝入关后把瓦剌称为“卫拉特”四部,或“厄鲁特”蒙古。其实,成吉思汗时代的斡亦剌、明朝的瓦剌、清朝的卫拉特或厄鲁特,都是蒙语 Oyirad 的不同译文。经过几百年的风云,斡亦剌惕实际上既吸收了不少周边的部族成员,自己原来的部落也几经分分合合,至此,形成四大部,其中实力最为强势的是准噶尔部。<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蒙古人在草原上游牧,各部落寻找草地,居所不定。各部落的首领称“台吉”。台吉,本是成吉思汗时代借用汉人“太子”的称呼给予成吉思汗子孙们的贵族爵号。部族总首领就称“珲台吉”(珲hún,读浑,珲台吉就取自“皇太子”)。满族也采用了这种方式,比如满洲太宗皇太极,其实本是个珲台吉,他自己译写成皇太极,以示地位。 </font> </div><div> 蒙古人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噶尔丹少年时曾到西藏,在达赖喇嘛处学习,被授呼图克图尊号。二十多岁时回到准噶尔部夺取了控制权。<br></div><div> 1679年,噶尔丹攻入哈密、吐鲁番,自命为博硕克图汗,请达赖承认。第二年,又派遣12万骑兵攻入天山南路,扶植一位喀什噶尔的和卓为王,称阿帕克和卓,以统治天山南路。</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阿帕克和卓的家族墓群</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香妃墓”内)</font></h5><div><br></div><div> 开始,阿帕克和卓作为准噶尔在天山南路的代理人,为准噶尔收取贡赋,交给天山北路。后来,更多的和卓在各绿洲城邦扩大影响。从此,西域地区以天山为隔,形成山北山南两种环境。山北是卫拉特蒙古人统治,以游牧生涯为主,信仰藏传佛教;山南居民的主体是回部(即后来的维吾尔),由和卓代理准噶尔统治,信仰伊斯兰教,向人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西域地区形成准噶尔统治的汗国。</div> <div> 准噶尔部的崛起,给清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虽然准噶尔承认自己是大清的属国,汗位的更替都要请求清朝中央政府的册封,经常向中央政府贡献赋税(通常是牛羊和毛皮等土产),但是他们也一直暗中与沙皇俄国眉来眼去,期望利用俄国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div><div> 从明末清初,沙俄就一直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探索扩张,到康熙继位、亲政,沙俄已经占据了黑龙江北岸外兴安岭地区,不断侵掠边境渔猎的满族、达斡尔族等人民。17世纪80年代,康熙在平定了南方吴三桂等前明降将的叛乱后,立刻对沙俄在黑龙江的侵犯开展反击。<br></div><div></div> 正当清朝大军在黑龙江北岸的雅克萨大败俄军(<font color="#ff8a00">在韦小宝的指挥下?</font>),迫使俄国在尼布楚寻求谈判的时候,西北的准噶尔部却趁大清一直在平南、战北中无暇西顾,在沙俄支持下大肆东犯。他们从阿尔泰山以东向东挤压原蒙古高原上的喀尔喀蒙古部落,然后从漠北草原一路南下,一度抵达今内蒙古赤峰地区,迫近京师。为此,康熙皇帝在已经战胜俄罗斯的情况下,在谈判中做了一些让步,与俄罗斯约定各退一步,订立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立了中俄在东北方向的边界,以腾出身来处理西北问题。于是康熙三次亲征,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准噶尔汗噶尔丹死于逃亡中,准噶尔的扩张势头终于被遏制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康熙亲征噶尔丹,还写诗勉励征讨将军:</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寰中皆赤子,域外尽苍生。<br>亲藩分鈇钺,长子拥麾旌。<br>貙虎资郎将,貔貅壮禁营。<br>据鞍军令肃,横槊凯书成。<br>烟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br>遐荒安一体,归奏慰予情。</font></h5><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9b9b9b"> 注:诗经选句,其中“亲藩分鈇钺”指康熙的异母哥哥裕亲王福全,“长子拥麾旌”指康熙长子胤禔(tí,读提),他们都曾随驾出征。</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 《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本。谈判时约定,条约既不以中文为准,也不以俄文为准,而以拉丁文本为准。</font></h5><div><br></div><div> 平定噶尔丹,在西北方向大致维持了五十年左右的安定。期间天山北路虽然仍为准噶尔部占据,但是噶尔丹死后,陷于贵族间的不断纷争中。几次稍大的动乱也被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镇压下去。但是北路蒙古虽然难作大乱,南路的回部却纷乱频起。<br></div><div> 天山南路本来是北路的蒙古利用回部和卓作代理人管理着各绿洲民众。北路准噶尔部被乾隆镇压,南部众和卓就趁乱各据绿洲。清军把被准噶尔软禁在伊犁的两个和卓兄弟放回南路,希望他们能劝说各城和卓归顺朝廷。谁知这兄弟俩回到南路,却又举兵叛乱,掀起了“大小和卓之乱”。<br></div><div>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大怒,下谕:</div><div><font color="#39b54a"> 我兵初定伊犁,令(大小和卓)为回人头目,方欲加恩赐爵,授以土田……不料竟敢戕害使臣,僭称巴图尔汗,情尤可恶。若不擒获重犯,众回均不得安生,用是特发大兵,声罪致讨!</font><br></div><div> 清朝大军万余人开进天山南路,吐鲁番、库车等城的一些不满大小和卓的和卓,也参加了清军的行动,吐鲁番的和卓额敏还被任为靖逆大军 的参赞大臣,战后被封郡王,世袭罔替。为此在吐鲁番建造了一座高塔,以纪其事。</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吐鲁番额敏塔(又称苏公塔,因额敏之子苏来曼所造)</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1986年)</font></h5><div> 清朝大军在南路奋勇进击,大小和卓依托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诸城顽强抵抗,一度把将军兆惠四千大军围困于叶尔羌。兆惠苦苦撑持三个月,副将从阿克苏率军一路边作战边踄越沙漠来援,内外夹攻,才获大胜。<br></div><div> 乾隆了解到西域战况,不断派援军,运物资,大军向大小和卓发起总攻,叛匪不敌,向帕米尔高原逃竄。大军追到高原,在伊希洱库尔淖尔追及,俘虏残部一万二千余人。大小和卓两人只带得三四百人逃往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br></div><div> 清军要求当地酋长交出匪首。当地酋长回复,从无把同族人士交出之例。乾隆获报,一面给当地酋长写信,一面命部队“克期勒兵向索”,即限期出兵要人。地方酋长不得已,把两人杀了,交出了首级。<br></div> 战后,乾隆命宫廷画师郎世宁等人把平定大小和卓之战画成图画16幅,这是伊希洱库尔淖尔之战图的局部,可以看到,双方都是用火器对轰,清军更是用了火炮(把火炮送上帕米尔,可见乾隆下了多大的决心,清军用了多大的功夫)。<div> 画儿画成之后,又送到法国,请法国著名铜版雕刻师雕成铜版画,印成几百份。<br></div> 这是根据上面彩色画制做的铜版画,看官诸位可以对照欣赏。<div> 不仅如此,乾隆还在伊希洱库尔淖尔战场立了一块纪功碑,派兵驻守,日夜看护(此碑在清末沙俄占据地方后掠走,据说现在乌兹别克塔什干博物馆。但我恐馆方未必愿意公开展览)。<br></div><div>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乾隆称西域为“旧土新附”(自元末察合台汗国自立,后有卫拉特蒙古、叶尔羌蒙兀儿等脱离中央政府控制),所以称为新疆。以后光绪年间正式在新疆建省,新疆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划。<br></div><div> 在准噶尔控制新疆时期,准噶尔命南疆铸造一种地方铜币,形似桃核,指甲盖大小,叫作“普尔钱”,既用于地方流通,也用于南疆向北方卫拉特蒙古缴纳贡赋。钱币上的钱文是一种卫拉特蒙古文字,称为“托忒蒙古文”。<br></div> 乾隆皇帝命在新疆开铸一种“乾隆通宝”钱,形制与内地使用的乾隆通宝一致,不同的是,照顾新疆地方习惯,材质使用红铜(纯铜),钱背用当地回文(即察合台文,建国后称老维文)标明铸地。 这种钱在内地称为“新疆红钱”。钱币铸成后,用以收兑普尔钱,收兑回来的普尔用作铸造乾隆通宝的原料。乾隆并且命新疆此后永远用乾隆通宝,不随年号更替改用其他钱文(实际上,从道光以后,各朝都铸有部分新年号钱)。<div> 为保持新疆的长久安定,乾隆对南疆的和卓,即便是协助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和卓们,也并不放心。因为他们在信众中影响很大,一旦某位和卓心思有变,就可能酿成大事。于是他一方面对这些宗教贵族加官晋爵,但又命宗教领袖不得干政;一方面还要一些和卓“进京觐见”,给了他们公爵、台吉等各种封号,但命他们在京居住,不再回去。他们带来的身边人员,集中在西长安街路南(今北新华街北端路东,北京音乐厅对面)居住,称回子营,还为他们建造了一座清真寺。清真寺已经不存,“回子营清真寺”地名至今仍存。</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回子营清真寺</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法国犹太人阿尔贝·杜帖特1909年摄)</font></h5><div><br></div><div><br></div><div><b>香妃和容妃</b></div><div> 进京的和卓中,有一个图尔都和卓,叶尔羌(今莎车县)人,世为和卓。进京之初被封为三等台吉。图尔都很聪明,他把自己的妹妹法蒂玛献给了宫里。</div><div> 法蒂玛这个名字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的名字,这倒不说明什么,用先贤名字作自己名字是西方民族的习俗,叫穆罕默德的人不是也很多么。法蒂玛送进宫后,因为是边疆民族的姑娘,不懂中原皇宫的礼仪,就先由皇后(是继皇后)带着学习礼仪,宫里的说法叫“学规矩”。法蒂玛显然很聪明,很得皇后的喜欢,其实她已经26岁了,远不是一般选秀姑娘应该是的13~15岁左右,皇后还是把她推荐给了皇帝,皇后应该是知道乾隆对新疆回部的笼络态度的。<br></div><div> 法蒂玛的异域气质大概吸引了乾隆,于是把她收为贵人。清代后宫的嫔妃有七个等级,依次是: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常在和答应是没有品级的,有可能到老死皇帝都不认识她。法蒂玛就是成了贵人,也没有封号,只是她是和卓之女,所以称“和贵人”。<br></div><div> 看来乾隆对她挺满意,第二年就晋升她为嫔,正式颁了封册,有了封号“容”,称容嫔。连同她的哥哥图尔都也因为妹妹升级而晋封为“辅国公”,成为公爵,还获得一座宒子。乾隆对容嫔的生活习俗也还很“宽容”。有一幅乾隆在避暑山庄行猎后观看摔跤、相扑的画,画上也画了7位妃嫔。</div> 七位妃嫔中四位身穿黄袍,胸前团龙,是满人。有两位没穿黄袍,却是蒙族服饰,唯有一位身穿红色袍服,头戴西北民族的毛皮帽子,就是容嫔。据说乾隆不仅允许她穿本民族服装,还给她造了一间回部浴室,让她用本民族习惯洗澡。<div> 还别说,紫禁城里还真有那么一间像是阿拉伯浴室风格的房子,就在武英殿旁边,叫“浴德堂”。里面有一个圆形拱顶的建筑,内侧满砌白色琉璃砖,上面通气。后面有一个烧火的铁锅炉,旁边还有一口井。<br></div> 不过后来据专家考证,首先“浴德”不是洗澡的意思,而是取自《礼记》,“沐浴于德”,比喻以德自洁,是道德问题。这间拱形建筑,是元大都宫殿硕果仅存的房子。在元代可能确是浴室,但历明代二百多年,清代一百多年,早已与洗澡无关。清代武英殿是宫里的“皇家出版社”,专门印刷皇家精编的图书,称为“殿本”。北京的冬春气候干燥,纸张不利印刷,这间房子后面可以烧水,里面可以拢蒸汽,正好用于处理纸张干湿度,与容妃无关。<div> 容嫔在34岁上晋封为妃,可以称容妃了,直到乾隆五十三年薨逝,享年54岁。<br></div><div> 容妃薨后,是不是移灵新疆了呢?东陵的管理人告诉我们,不是,容妃的墓就在河北遵化马兰峪清东陵。<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清东陵容妃墓</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采自网络)</font></h5><div><br></div><div> 非常可惜的是,民国年间东陵大盗军阀孙殿英炸开乾隆墓穴的同时,把乾隆的妃嫔墓也一并盗掘。1979年维修容妃地宫时,发现地宫内几乎被盗掘一空,棺床上只有少量人骨,后来在积水中发现头骨一具。经研究考证,确是容妃头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头骨复原权威赵成文教授依据这具头骨,复原了容妃的面貌(赵成文教授复原过马王堆辛追夫人、楼兰美女,等等)。<br></div> 可以比较一下这位容妃,和前面那位“戎装香妃”像不像?那个戎装香妃又从何而来呢?有说是郎世宁所画,是真的吗?<div> 还别说,宫里还真有容妃的画像。这是一幅洋装图,后来收入《郎世宁画集》,画现藏故宫博物院。</div> 俏丽的小瓜子脸,尖峭的下颏,挺直的鼻子,微翘的嘴角,与戎装像哪有一点相像。再将她与赵教授的复原像比较,又何其相似!<div><div> 好了,乾隆既是只有一位维族妃子容妃,容妃的形象也有了,那“香妃”之说又从何来呢?<br></div></div><div> 还在清朝末年,皇室衰微,民间小报蜂起,就开始风传一些皇家流言,其中就有“乾隆有个回子妃子,因为身有异香,叫香妃”的说法,坊间添油加醋的故事只是常见手法而已。<br></div><div> 辛亥革命推翻皇朝,紫禁城里从乾清门以外全都交给了国民。于是内务部就准备在武英殿举办一个清朝皇室的展览。为此从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调集了一批皇家藏品。为筹备展览,把藏品暂放在武英殿旁边的小房“浴德堂”里。</div> <h5><font color="#9b9b9b"> 武英殿侧的小房“浴德堂”,后面的灰色圆顶就是所谓“浴室”。</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筹备过程中,内务总长朱启钤来检查工作,在浴德堂看到一张没有装框的油画,是从避暑山庄运来的。画上人物看似女子,一身西洋戎装。油画没有款识和作者签名,只是有一张小黄纸签,写有“美人画像”四个字。工作人员问:这是谁呀?朱启钤随口答了一句:是香妃吧。展览的时候,就按“香妃”说明了,还加一些传说文字。于是这个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传。<br> 既然“香妃”是个社会误传的流言,容妃又没有葬在新疆,这座所谓“香妃墓”就与清朝皇室没有任何关系了。只是由于京城香妃故事流传到了新疆,人们就把这座和卓墓传为“香妃墓”了。<br> </div><div><b>香妃园</b></div><div> “香妃墓”虽是误传,新疆文旅方面还是决心利用这个传说,大大地放大一下,把这个和卓墓大大地扩大为“香妃园”。</div> 香妃园占地300多亩,打造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前人山人海,前面大门什么样,无法看见,只得紧跟导游过收票闸门。进入闸门。导遊又指导大家抢占座位,观看表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香妃迎宾</h3> 看过表演,紧跟导遊,进入花园。花园里草木葱茏,前面出现一座全木质建筑,称“宝月楼”。据说是乾隆在北京西苑为香妃建造一座宝月楼,所以香妃园里也仿造一座。 宝月楼的木构造到处有雕刻精美的图案,雕刻工艺非常精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前廊木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门雕刻</h3><div> 西苑是紫禁城的西花园,其实就是如今的北海和中南海。北海已开辟为公园,中海和南海现在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机关驻地。如果乾隆为香妃造一座“宝月楼”,就应该在北海和中南海。<br></div><div> 北海没有一座宝月楼,而南海确曾有过一座宝月楼。无论北海、中海还是南海(北海在元朝就是皇宫的一部分),本是明朝的西苑,清朝入关后完整接下来,并没有多大改动。乾隆休息时也常到西苑。<br></div><div> 乾隆登上瀛台,一片粼粼绿水,水中荷伞花粉,心旷神怡。只是抬眼望去南岸一带红墙,直长而毫无遮蔽。</div> 于是乾隆命人在南岸边建造了一座长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楼建成,乾隆很高兴,题诗记事,说“池与月适当其前,柳亦有乎广寒之亭也”,水前赏月,有如广寒宫前,因命名“宝月楼”。其时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尚未开打,更不知道回部有个“香妃”。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民国初年所摄南海南岸的宝月楼</font></h5><div><br></div><div> 从这张宝月楼原形看,显然喀什的宝月楼是为旅遊设计的,与紫禁城楼无关。<br></div><div>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室退位,袁世凯大总统进入北京。以紫禁城为总统府显然不合适,于是袁世凯看上了西苑。为把西苑改成总统府,决定把宝月楼改成总统府大门。先是把宝月楼的底层中间打通,成为通道,然后把西苑面向长安街的南墙打开。为连接楼墙和苑墙,宝月楼两侧修成八字墙。为免从街上一眼看到底,楼后竖了一道影壁。这个设计十分完美,袁氏又请清末书法大家袁励准题写了“新華門”三个大字,以示这是推翻帝制,新中华的总统府。<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袁世凯总统府 </font></h5><div> 府前还造了一座小门房,树了一圈栅栏。“洪宪皇帝”袁世凯“驾崩”以后,这圈栅栏就拆掉了。民初军阀混战,张作霖攻进北京,把老袁的总统府改成陆海军大元帅府,住进中南海。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汉奸政府占用了中南海。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司令部驻进中南海。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驻地。<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今日新华门</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2005年)</font></h5> “新華門”大匾仍然挂在檐下,门内影壁上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表达了新中南海的宗旨。<div> 真正的宝月楼虽与“香妃”无关,喀什把阿帕克和卓墓将错就错,打造成一个“香妃園”大景区,吸引大批遊人来遊览,这实在不失为一个好主意。<br></div><div> 虽说是“香妃园”,人们毕竟还是要来到那个大麻扎的,大麻扎怎么样了呢?修复得很漂亮。<br></div> 高大的沙柳环抱。 麻扎修整一新。 只是学术界通常称阿帕克和卓,当地说明牌中文字也都称阿帕克和卓,不知道为什么,说明牌的标题非要偏偏写“阿巴和加麻扎”。 <div> 按:本篇“喀什—香妃”耽搁时间较长,写得很纠结。因为新疆历史非常复杂,平时不接触历史、特别是边疆史的看官很容易看晕了头。所以要写得粗线条,但又怕断了历史的逻辑性。有些东西我已经完全跳过去了,像“叶尔羌”“黑山白山”什么的,可如何表述清楚,又颇费踌躇。好歹写完了,诸位看官请硬着头皮看吧,不喜欢就关掉。<br></div><div> ——插旗崖揖手<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