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畔上刮大风

高东峰(竹影清风)

图文/高东峰 <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坡,大风刮过。</p><p class="ql-block"> 时值深冬,天寒地冻,草木萧瑟,寒风呼啸。然而,地处秦晋黄河大峡谷西岸的佳县木头峪镇杜家元村却人潮涌动,唢呐声声,香火缭绕,热气腾腾。原来是在12月9日至11日期间,利用冬闲时间,历时三天的一场具有历史文化背景,以祈福、消灾、延寿和保平安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民俗宗教活动在佳县杜家元村举办。</p><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宿在距黄河一步之遥的具有浓郁地方窑洞特色的“隐居山里”民宿,窗外隐约传来清粼粼的黄河在流凌飘过、平缓流淌着“哗哗哗”的声音。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母亲河——黄河身边留宿一晚,不失为一桩幸事。要知道有多少望眼欲穿渴望探访黄河的游人,既不能亲眼目睹黄河的雄姿与伟岸,也不能近距离倾听母亲河发出的阵阵深沉遥远的吟唱,更不能任性随意地行走在黄河平展的滩涂上、芦苇丛中、渡船上漫步、拍照、留影。而我们却能亲身亲历地触摸到黄河的脉搏强烈跳动的节奏,感受到她那宽广的胸怀与博大的格局,同时,感悟到她那包容万物永远奔腾向前的澎湃力量。作为黄土高原的儿女,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p><p class="ql-block"> 沿着黄河畔上行走,无论山头梁峁上,还是在沟道历,以及在黄河滩里,发现到处是一棵棵、一行行、一片片的枣树林子,在天地间挺立着,四散伸展、自由生长的树枝好像在呼喊着什么。寒风里,还有不少等龙似的红枣挂在枣树上等待主人赶快收获,更有被大风吹落的红枣掉落在泥土里,草丛中,由人践踏,任其腐烂,见此情景,我心里不禁一痛。如何将红艳艳的枣儿尽快变成硬铮铮的人民币,把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让黄河畔上的人们日子越过越好。</p><p class="ql-block"> 离开杜家元村就要返回城里了,汽车在满是枣林的盘山公路上穿行着,耳边传了《那片枣树林》歌声:</p><p class="ql-block"> 那片枣树林,</p><p class="ql-block"> 留下多少情,</p><p class="ql-block"> 男人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女人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这火辣辣的爱情谁能说得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片枣树林,</p><p class="ql-block"> 清香润芳心,</p><p class="ql-block"> 花开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月圆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这甜蜜蜜的生活谁能说得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枣花开了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我在为你祈祷,</p><p class="ql-block"> 枣儿红了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你在等我拥抱,</p><p class="ql-block"> 唱一唱枣乡情歌心若云飘,</p><p class="ql-block"> 听一听黄河浪涛激情燃烧。</p> 迎贡的队伍出发了,老枣树在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 长长的队伍穿行在黄土路上,不惧严寒,热情高涨。 陕北的大山深处,远远的能望见幡子。 走啊走,走过了几道弯弯的小路,尖尖的山顶在召唤着前进的队伍。 哦,队伍已经走在对面的山坡上了,应该离主会场不远了吧。 到了主会场了,“神恩浩荡”的彩门高大巍峨。 迎十献仪式开始了,满心虔诚的民众恭恭敬敬地敬献着各色贡品。 会场旁边的戏台上,抱团取暖的老百姓热情不减。 院子了,大厨们忙乎着压饸饹,院子里外众人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吸溜,吸溜”大口吃着饸饹。 <p class="ql-block">  清晨,寒风刺骨。厨师们热气腾腾地蒸着枣糕,一团团的白色的水蒸气随着寒风快速飞散而去。</p> 瞧,金黄色的软米糕面是多么的诱人,挑逗着你的味蕾。 呀——,快叫大厨切一块枣糕尝尝。 一边吃着枣糕,一边进行直播的赶会人。 吃好了枣糕,赶快拿出设备直播蒸枣糕的现场真实记录。 <p class="ql-block">  芦苇丛里,迎风倾听黄河涛声依旧。</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感受着伟大的母亲河她那包容、博大、宽广、无私的胸怀和节奏强烈的跳动着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挺立船头,迎风而立,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时代,热爱摄影,向上,向前,向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