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筷子吗?

邮递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筷子是我们天天使用的饮食器具,一般从孩童开始,就从长辈学习使用筷子。细细的两根筷子在我们手中就是手指的延伸。就算是到了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华裔为了让子女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一般都会要求子女在家里使用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筷子构造简单,却极富哲理。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对应天圆地方;圆的一头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征,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意在提醒人们要克己复礼、节制不当欲望,不要肆意妄为,不要暴饮暴食。此外,筷子做成七寸六分也是经过祖辈长期反复试验得到的最佳长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几千年来,筷子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日常饮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筷子源于中国,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校”,汉代时称“箸”。《礼记·曲礼》中记载:“羹之有菜用俠,其无菜者不用校。”郑玄注:“挾,犹箸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筷子也不断演化,材质从单一到了多样。除了竹木材质,还有为满足贵族需要而产生的象牙、铜、银筷子。商周时期出现青铜筷子,汉代则流行竹木筷子,以漆涂之,甚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筷子看似简单,但使用时有很多讲究。筷子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在婚庆礼仪中,成双成对的筷子寓意快生贵子、快快乐乐、和睦相处等好兆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筷子使用时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忌讳使用长短不齐的筷子,忌讳用餐时用筷子指人,忌讳用筷子敲击碗和盘子,忌讳将筷子直接插在食物上,忌讳将筷子颠倒使用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简单细小的筷子,作为一种餐具,具有夹、拨、挑、扒、撮、撒等多种功能。用筷子进食,还会牵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有助于提高人动作的灵敏度和思维的敏捷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有研究证明,使用筷子能够使左右大脑同时得到锻炼,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从而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使用筷子越早的孩子,动手能力就越强。因此,重视幼儿使用筷子,有可能让他们受益终生。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