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7号周六去英姿妹妹家做客。午饭后,英姿妹妹亲自驾车带我们去潭柘寺和戒台寺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 Tanzhe Temple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是北京有记载的年代最久远的寺庙。因寺以龙潭和柘树闻名,俗称潭柘寺。</p><p class="ql-block">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初名嘉福寺。</p><p class="ql-block">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华严和尚以破败的嘉福寺为中心重修寺庙,并改名为"龙泉寺"。</p><p class="ql-block">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将寺改名为"大万寿寺",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p><p class="ql-block">至明代,在其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上,潭柘寺进行多次整修和扩建,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屡次更改,曾恢复旧名嘉福寺,目前的总平面规模是明代形成的。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拨款整修潭柘寺。</p><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亲名为"敕建岫云禅寺",自此潭柘寺成为了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p><p class="ql-block">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p><p class="ql-block">潭柘寺位于宝珠峰南侧坡地上,坐北朝南,寺内占地0.025平方千米,寺外占地1.12平方千米,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平方千米以上。</p><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全寺建筑共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和塔院等几大部分,构成潭柘寺的核心建筑群体。</p><p class="ql-block">潭柘寺是北京早期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其建筑规模亦当属京城寺院之最。</p><p class="ql-block">2001年,潭柘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大门口往山上走的石头路,特别有年代感,历经千百年的石头路特别光滑,初踏上,不太适应,差一点滑了一跤呢。</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匾额是乾隆皇帝手书的"福海珠轮"四个大字,殿顶的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庑殿顶俨然和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千年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婆罗树</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弯曲、表皮疙疙瘩瘩的婆罗树。</p><p class="ql-block">婆罗树又称菩提树或菩提菇,是佛教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象征,具有深厚的典故和意义。</p><p class="ql-block">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时,坐在一棵婆罗树下进行冥想,最终获得了涅槃的智慧,成为一个佛陀。</p><p class="ql-block">因此,婆罗树被视为佛悟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帝王树</p><p class="ql-block">在潭柘寺的古树中,最著名的当属这棵已有1400岁高龄的银杏"帝王树"。此树植于唐代,高达40余米,直径4米有余,须六七个人才能合抱。</p><p class="ql-block">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代新皇帝继位登基,从此树的根部都会长出一枝新干来,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乾隆皇帝来寺游玩时,御封此树为"帝王树"。</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原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薄仪也到潭柘寺游览过。当时,他手指着帝王树上东北侧一根未与主干相合的细干,戏谑地说:"这根小树就是我,因为我不成材,所以它才长成歪脖树。"</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棵古银杏树见证了清王朝的兴盛与衰落。</p> <p class="ql-block">配王树</p><p class="ql-block">银杏树又称公孙树,有公母之区别,母银杏树秋季会长出银杏果(果子散发着墨香味)。</p><p class="ql-block">帝王树是一棵公银杏树,在帝王树的右侧这棵是"配王树"。</p><p class="ql-block">据说当时是想种一棵母银杏树,但是后来发现这也是公银杏树,长的枝繁叶茂,也有近一千四百年的树龄了。</p> <p class="ql-block">华北柏树王,与潭柘寺同龄</p> <p class="ql-block">千年柏</p><p class="ql-block">千年柏指的是两棵侧柏,粗可数围,树干笔直,直插云天,显得粗壮挺拔,十分壮观。其树龄虽已千岁有余,却仍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两棵千年柏与潭柘寺同龄,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侧柏,有"华北柏树王"之称。</p> <p class="ql-block">流杯亭</p><p class="ql-block"> 这座流杯亭名叫"猗玕亭"。"猗"指带水的美妙玉石,而这也正是流杯亭的美妙之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流杯亭是中国特有建筑,"流杯"称"流觞",本是古时每年三月上已日(三月三日)临水沐浴、招魂续魄、除灾求福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坐落于潭柘寺的流杯亭,本名"猗亭","猗干"指带水的美妙玉石。猗干亭曾是皇家御用的休闲祈福之地,帝王与群臣在此共享"曲水流觞"之雅俗,饮酒赋诗,流杯祈福。</p> <p class="ql-block">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石槽,宽、深各10厘米。其所构成的图案十分奇特,从南向北看像龙头,而从北向南看却又像虎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皇帝游寺期间,经常与王公大臣们围坐在亭边,将一只竹制酒杯盛上酒,放在流水的入口处,让酒杯随水漂流,如果酒杯在谁的面前倾倒或者停住,就要罚谁喝酒一杯或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特意为流杯亭题诗,名为《猗玕亭》:"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契人。"</p> <p class="ql-block">金镶玉竹</p><p class="ql-block"> 在金镶玉竹金黄色的竹干上,有一道翠绿的细条状纵沟,每节之间交错而生,因此又称作"黄金间碧玉竹",或称"黄金挂玉",是龙须竹的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成都地区。</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御赐潭柘寺龙须竹八杠,种植在万岁宫前后,即竹林院和行宫院内。1702年,康熙皇帝游览潭柘寺时,曾写下一首《咏潭柘寺竹》的七言绝句:"翠叶才抽碧玉枝,经旬清影上阶墀。凌霜抱节无人见,终曰虚化与凤期。"</p> <p class="ql-block">毗卢阁</p><p class="ql-block">毗卢阁是潭柘寺中轴线终点的一座楼阁式建筑,也是潭柘寺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毗卢阁两层阁楼式建筑,木质结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毗卢阁下层供奉着五尊密宗佛像,正中是法身佛,全名是"摩诃毗卢遮那"。法身佛东侧的第一尊佛是南生佛,表示"福德";第二尊为东方阿闲佛,表示"觉性"。法身佛西侧的第一尊佛为西方阿弥陀佛,表示"智慧";第二尊佛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院内有一座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的白塔。</p><p class="ql-block">塔高约17米覆钵式石塔,据记载此塔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所建。</p><p class="ql-block">它是明朝时期皇帝与家人们的亲情塔,名为金刚延寿塔。</p> <p class="ql-block">在文殊殿旁边有两棵高大松树,树下标牌显示:双凤舞塔松!</p><p class="ql-block">白塔矗立在两棵大松树中间,其中一棵树的顶特别像凤尾。所以叫双凤舞塔松。</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极目远眺,特别通透、敞亮,心情舒畅极了。</p> <p class="ql-block">财神殿</p> <p class="ql-block">琉璃瓦顶的楞严坛</p><p class="ql-block">楞严坛的创建背景可以追溯到大清雍正十三年,正面(南面)匾额是清代乾隆帝手书"寂照真如"的横匾,果亲王弘瞻和显亲王衍璜分别题写了"金姿宝像"和"慈云普覆"的匾额,分别挂在东、西、北面。</p> <p class="ql-block">佛教瑰宝—千年唐塔。</p> <p class="ql-block">龙王殿和石鱼</p><p class="ql-block">龙王殿内供奉有龙王像,龙王殿外左檐下悬挂的石鱼远看似铜,近看是石。</p><p class="ql-block">石鱼,是用一块铜的石料雕刻而成。其声如金石,用木槌敲击其不同的部位,可以发出五种不同的声响,十分悦耳,犹如乐器一般。</p><p class="ql-block">传说这条石鱼原来是南海龙王晋献给玉皇大帝的一条神鱼。有一年,天下大旱,疾病流行,玉皇大帝就把这条神鱼赐给了潭柘寺,让其下到人间去拯救灾难。这条石鱼广有神力,天下南七北六13个省,哪个省发生了旱灾,只要击一下鱼身上相应的部位,那个地方就能够下雨;人有了伤病,只要用手摸一下鱼身上的相应部位,自己的伤病就可以痊愈。</p><p class="ql-block">石鱼是"潭柘寺四宝"之一。</p><p class="ql-block">【潭柘寺四宝:大雄宝殿的一对自油柱;</p><p class="ql-block">三圣殿的唐汉白玉药师像,现已不存;</p><p class="ql-block">开山祖师华严禅师的画像;</p><p class="ql-block">龙王殿的大石鱼】</p><p class="ql-block">龙王殿前,人们顶礼膜拜、排队等候摸鱼,长长的队伍将龙王殿前院塞的满满地,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我实在没有留下来排队等候摸鱼的体力和时间;挤上前拍个照回家观摩吧,意到心到,吉祥自然到!</p> <p class="ql-block">这个周末,得偿所愿,开心愉快。</p><p class="ql-block">以前多次拟参观潭柘寺,皆因路远,倒地铁公交繁琐而未达。此次填补了参观潭柘寺的空白。</p><p class="ql-block">感谢英姿妹妹,周到安排,专车接送,详细导游!愿我们都福佑安康!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