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昆明植物园

石宁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9号,妹妹陪我来到昆明植物园游览,尽享这里的七彩斑斓,沐浴明媚的午后阳光。看那蓝天白云纯净的色彩,吸一吸园中清晰的空气,浏览园里的满目缤纷。虽然已是冬季,但这里却呈现着秋天的烂漫。</p> <p class="ql-block">昆明植物园</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地处云南首府昆明北市区黑龙潭畔,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昆明植物园园区开放面积44公顷,建成了山茶园、羽西杜鹃园、观叶观果园、百草园、木兰园、扶荔宫(温室群)、裸子植物园、树木园等14个专类园区;单子叶区有173种及种下单位植物,共计152900株(丛);竹园种植81种及种下单位植物,共计6908 丛(株),竹子有55种及种下单位;岩石园有267种及种下单位;茶花园有302个种及种下单位;观叶观果园有352个种及种下单位。</p> <p class="ql-block">  昆明植物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等;山茶园荣获“国际杰出茶花园”称号。</p> <p class="ql-block">  昆明植物园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漫步其中,仿佛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仿佛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这里不仅是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地方,也是拍摄氛围感极强,极易出大片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扶荔宫</p><p class="ql-block"> 位于云南昆明北郊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占地面积4200㎡,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室外主题展区。</p> <p class="ql-block"> 主体温室是扶荔宫中最雄伟壮丽的温室,占地面积4200㎡,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组成,独特的螺旋结构表达了生命构成的核心。整个温室曲径通幽,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展示了丰富奇妙的热带水果和水生植物,如神秘果、太空香蕉、王莲、露兜树等;奇特的热带雨林特色景观,如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滴水叶尖等;奇异的热带荒漠植物,如生长于干热河谷、澳洲内陆、非洲萨瓦纳和美洲荒漠的植物。整个展览温室由低到高、盘旋式上升到最高处的29.9米。(由于闭馆,我们没进入室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普馆于2001年8月13日开馆,场馆面积为320平方米。由展版、灯箱、实物展柜及VCD多媒体四个部份组成,共有展版48块,灯箱8个,实物展柜56个、云南省地形沙盘1个、多媒体设备两套。展版的内容共分为“植物的起源与进化”、“植物的家谱”、“植物与环境”、“植物与人类”、“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五个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知识。</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普馆展厅的设计布局美观大方,展版内容图文并茂,实物丰富多样。整个展厅的文字解说约2.5万字,彩色图片大小共计271幅,实物展品300余件,全部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园的职工提供图片实物及撰写文字内容。灯箱部分重点突出了云南八大名花等观赏花木资源及植物景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普馆常年对外开放,特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的管理及讲解,并注重实物展品的充实、更新和提高。馆内专设两个展柜特别展示由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专家学者所出版的学术论著和书籍。</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普馆不仅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接待外宾、国内同行参观了解植物所研究成果的一个主要场所,更是大中专院校学生参观实习并系统学习植物学相关知识的大课堂。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各类参观人群达6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火红的枫香树,话说三角枫和枫香树,谁才是正宗的“枫树”:枫香树为金缕梅科落叶乔木,其树形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特别在秋冬季节,叶片由绿色逐渐渐变为黄色,最终变成红色;由于不同单株(同一棵树不同位置)间叶片变色程度不同,进而使枫香树林看起来五彩缤纷,真是“彩叶凌霜色染秋”。</p> <p class="ql-block">  “枫叶”是大家对秋冬季节叶片变红树种的笼统叫法,实际上该叫法不正确。在古代,最早叫“枫”的植物是金缕梅科枫香树属的枫香树,《说文解字》中有“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欇,从木风声”的描述。很多古诗中提到的“枫”也应该绝大多数是“枫香树”,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以及最著名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p> <p class="ql-block">  这里需要提及经常和枫香树认混的植物三角枫(槭),三角枫的叶片形状也和枫香树较类似,也会在秋冬季节变成鲜艳的红色,故而枫香树和三角枫经常会被认混。实际上二者叶片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主要差别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三角枫叶片:叶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常浅3裂,中央裂片三角卵形,急尖、锐尖或短渐尖;侧裂片短钝尖或甚小(以至于不发育),裂片间的凹缺钝尖;初生脉3条(稀基部叶脉也发育良好,致成5条);裂片边缘常全缘。枫香树叶片:叶薄革质,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掌状脉3-5条,在上下两面均显著,网脉明显可见;边缘有锯齿,齿尖有腺状突。</p> <p class="ql-block"> 除叶片外,三角枫和枫香树的花和果实性状也完全不同,非常容易区分,二者花和果实特征如下:三角枫的花多数常成顶生被短柔毛的伞房花序,萼片5,黄绿色,卵形;花瓣5,淡黄色,狭窄披针形或匙状披针形,先端钝圆,雄蕊8;子房密被淡黄色长柔毛,花柱短,2裂,柱头平展或略反卷;翅果黄褐色,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中部宽,基部狭窄,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p> <p class="ql-block">除三角枫外,红花槭也常被误认为是枫香树;红花槭又名美国红枫、北美红枫和红糖槭等,和三角枫一样,也是槭树科槭属大型乔木;但叶片性状和三角枫有明显区别,其叶片为明显的3-5裂,整体上为手掌状,较大,叶长达到5-10厘米。秋冬季节,红花槭叶片变成绚丽的红色,色彩极为鲜艳,是极佳的风景树种。</p> <p class="ql-block"> 枫香树的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43朵,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上半部游离,花柱先端常卷曲;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p> <p class="ql-block">  植物园里的百草园因“神农尝百草”而得名,始建于1979年,是一个收集、保育和展示我国西南地区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专类园。园区占地45亩,已收集三七Panax notoginseng、滇重楼Paris pophylla var . yunnanensis、川穹Ligusticum chuanxiong等重要药用植物171科592属1000余种。</p><p class="ql-block"> 该园按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设计,通过曲径通幽的游览步道、休息曲廊、景观水池将园区自然分割成“神农本草” “滇南本草” "传统药用植物”、 “芳香药用植物”、“牡丹芍药” 等10余个风格独特的药用植物定植区。园区环境幽雅,科学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浓厚,是科研观察、教学实习、药用植物学知识传播和休闲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虞美人</p><p class="ql-block"> 虞美人(Papaver rhoeas L.):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伸展的刚毛,稀无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叶片轮廓披针形或狭卵形,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单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蕾长圆状倒卵形,下垂;萼片2,宽椭圆形;花瓣4,圆形、横向宽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2.5-4.5厘米,全缘,稀圆齿状或顶端缺刻状,紫红色,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斑点。蒴果宽倒卵形,长1-2.2厘米,无毛,具不明显的肋。种子多数,肾状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3-8月。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花和全株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等功效;种子含油40%以上。</p><p class="ql-block"> 在12月的昆明植物园,火红的虞美人还在盛开,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大饱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毛地黄</p><p class="ql-block"> 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是车前科、毛地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5—1米,茎直立,少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叶基生,呈莲座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生总状花序,花冠钟状,紫红色,内面有浅白斑点。菊果卵形。因为有着布满茸毛的茎叶及酷似地黄的叶片,而得“毛地黄”名;又因为来自遥远的欧洲,又称为“洋地黄”。毛地黄原产于欧洲,后被引种栽培到东方和美洲大陆各地,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喜光照,凉爽环境,耐半荫,耐寒耐旱,忌碱性土质。喜肥沃疏松、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毛地黄主要含洋地黄强心苷及洋地黄毒糖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毛地黄具有强心、利尿、抗肿瘤、保护肝脏、抗病毒等作用。毛地黄是一种需要避免入口的有毒植物。毛地黄的叶子中含有几种有毒物质,大量服用会导致心律失常,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毛地黄花形奇特,为优良的观花植物。可丛植、片植于公园、庭园的绿地,也可应用于花坛、花境,还可盆栽观赏。</p> <p class="ql-block">落羽杉</p><p class="ql-block">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杉科落羽杉属木本植物。树干尖削度大,基部通常膨大,具膝状呼吸根,树皮棕色,裂成长条片;一年生小枝褐色,侧生短枝;叶线形;球果具短柄,熟时淡褐黄色,被白粉;花期3月;球果10月成熟。落羽杉叶在小枝上排列呈羽毛状,色翠绿,冬季连同小枝一齐脱落,因而得名。落羽杉原产北美东南部,中国广州、杭州、南京及武汉等地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落羽杉为强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忌碱性土,宜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壤土中生长。落羽杉的繁殖方法为播种繁殖。落羽杉的树形优美,羽毛状的叶丛秀丽,入秋后树叶变为铜锈色,是良好的秋色观叶树种,常栽种于湖边、河岸、水网地区。落羽杉树形高大,枝叶浓密繁茂,干形通直,木材重,纹理直,结构较粗,硬度适中,耐腐力强,可作建筑、电杆、家具、造船等用,是中国重要的用材树种。落羽杉的种子是鸟雀、松鼠等野生动物喜食的饲料,因此对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链、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我们看到了高大的树上满是粉色的花朵,我们便直奔那片粉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冬樱花</p><p class="ql-block"> 又名云南早樱,为蔷薇科樱属,因为在冬天开花而得名。是蔷薇科樱属中极为特殊的一种原始种类,也是我国野生樱花资源中唯一在冬季盛开的观赏樱花珍品,属云南省二级保护植物。冬樱花是云南特有的乡土树种,以云南为主要分布区,生长于海拔600—2174米的山坡、山谷、溪边、疏林和灌丛中,是唯一一种靠种子繁殖的樱花,普通的樱花大多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昆明的冬樱花花期则提前到了冬至前后。</p> <p class="ql-block">妹妹还特意带了大花纱巾,我们边走边舞,妹妹为我拍下了动态感极强的照片,非常喜欢。我们玩的开心又快乐!</p> <p class="ql-block">这种植物应该是苏铁,刚进大门时就看到了,要离开时又见到它了。</p><p class="ql-block"> 苏铁属(学名:Cycas L.)是苏铁科下的一属。树干圆柱形,直立,常密被宿存的木质叶基。叶有鳞叶与营养叶两种,二者成环的交互着生;鳞叶小,褐色;营养叶大,羽状深裂;幼叶的叶轴及小叶呈拳卷状。雌雄异株,雄球花(小孢子叶球)长卵圆形或圆柱形。种子的外种皮肉质,中种皮木质,常具2棱,稀3棱。该属约14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苏铁类植物是唯一保持着羽状深裂、蕨类状叶子的裸子植物,保留了蕨类植物的特征,通过对苏铁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变迁,物种的衍化。</p> <p class="ql-block">长叶云杉</p><p class="ql-block"> 长叶云杉(Picea smithiana (Wall.) Boiss.)是松科云杉属植物,乔木,高达60米;树皮淡褐色,浅裂成圆形或近方形的裂片;大枝平展,小枝下垂,树冠窄。叶辐射斜上伸展,四棱状条形,细长,长3-5厘米,向内弯曲,先端尖,横切面四方形或近四方形,高宽相等或近相等;球果圆柱形,两端渐窄。种鳞质地厚,坚硬,宽倒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2.4厘米;苞鳞短小,种子长约5毫米,种翅长1.5-2厘米。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吉隆等地,生长于海拔2400-3200米地带。自尼泊尔向西至阿富汗海拔2300-3600米地带也有分布。木材可供建筑、家具、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可作中国西藏南部山区的造林树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云杉属分类、分布均有学术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粗略的参观了植物园,下午三点多匆匆走出植物园,满载着收获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2024年12月09号</p><p class="ql-block">文字完成于2024年12月10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