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寺

睫毛上的冰

<p class="ql-block">苏州“老市长”苏东坡曾经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里面的建筑形式多样从亭台楼阁到塔墓殿桥,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来看虎丘一眼那便是千年。</p> <p class="ql-block">虎丘寺始建于东晋时期,由王珣、王珉舍宅为寺,最初名为虎丘寺。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的讳,改名为武丘报恩寺。 宋至道年间(995年—997年),报恩寺重建后改名为云岩寺。 清康熙年间更名为虎阜禅寺,但人们仍习惯俗称为虎丘寺。</p> <p class="ql-block">“吴中第一山”虎丘山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虎丘山原名海涌山,据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葬于此地,葬后三日有白虎蹲踞其上,因此得名虎丘山。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积0.19平方千米,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p> <p class="ql-block">一座虎丘山,半部苏州史。</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虎丘塔一直是苏州城市的标志。古时,远道而来的人们远远的看到伫立在虎丘山上的塔,就意味苏州城已经到了,故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p> <p class="ql-block">断梁殿,是虎丘的第二道山门。初建于唐,重建于元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断梁殿面阔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工匠为赶工期,两截断木结合成屋顶大梁。这种断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手法和高明的建筑技巧。保证了大殿屹立600多年不倒。</p><p class="ql-block">另外看看它像不像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庙?</p> <p class="ql-block">用菩萨顶、棋盘格、琵琶掉、斗拱等工艺</p><p class="ql-block">来分担大量压力 。</p> <p class="ql-block">虎丘拥翠山庄名称中的“庄”字多一点,有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1.山庄缺水,加一点以示弥补: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没有水面的园林,有人认为“庄”字多了一点,是因为山庄缺水,所以加一点以示弥补。</p><p class="ql-block">2.赛金花自认为是洪家多余的一人:园门上的“拥翠山庄”四字据说是洪钧的妾赛金花所写,有人认为“庄”字多了一点,是因为赛金花自认为是洪家多余的一人,因此多写了一点。</p> <p class="ql-block">这次苏州行离苏州秋景最美的时候差了差不多15天左右~有所遗憾,才能期待下一次的圆满!</p> <p class="ql-block">相传:1.憨憨是一位盲目的弃婴,他被山中的老方丈收留为奴,每天去河边挑水。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他得知山中有一眼与大海相通的泉水。在经过艰难的挖掘并冲破老方丈的阻挠之后,泉水骤然涌现,他也由此双眼复明,飘然远举。</p><p class="ql-block">相传:2.有位叫憨憨的法师在虎丘出家,一日在山坡上滑到,他想滑脚的地方有青苔就一定有水源,他就不停的挖,当时有个樵夫路过看到憨憨在犯傻就说:“如果在这么干的地方挖到井我就变成蛤蟆守在井边。”话一说完,只见清泉涌出,樵夫就变成了石蛤蟆守在井边。</p><p class="ql-block">憨憨泉井,井栏圈上和井后壁上都刻有“憨憨泉”3字,为宋代大书法家吕升卿所书。</p> <p class="ql-block">试剑石是一块巨石,据说是吴王阖闾在这里试剑时剁开的,但其实它是由火山喷出岩形成的,久经风化之后形成了这样一道裂隙,看起来就像被剑劈成两半。</p> <p class="ql-block">高僧生公 (竺道生)喜欢在这块石头上看经书,累了就会在上面睡一会,因此得名枕石这也是苏州著名的占卜石 (投石子来占卜)</p> <p class="ql-block">第三泉,在虎丘千人石的西边,有个一丈见方的水池,嵌在石岩之间。池底有一口青砖砌成的井,深2米。隋唐以前就有此泉了。</p><p class="ql-block">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遍尝天下名泉佳水,虎丘石井列为天下第三泉,第三泉便从此扬名。第三泉旁的石壁,陡峭如削,上面有“铁华岩”和“第三泉”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生公讲台”位于虎丘塔下“二仙亭”的东侧,据传说是生公讲经说法的地方。生公,全名竺道生,是东晋南朝宋时期的僧人,他主张顿悟,对后世禅宗“明心见性”的理论有深远影响。生公认为众生(包括恶人)都有佛性,这在当时被视为异端。因此,他被逐出长安,云游至虎丘,在“生公讲台”讲经。</p><p class="ql-block">“生公讲台”四字篆书据传说是李阳冰所题。李阳冰是大诗人李白的族叔,唐代书法家中篆书的佼佼者。在“生公讲台”旁边,还有元代顾瑛的诗句:“生公聚白石,麈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p><p class="ql-block">由于生公的讲经被认为是异端,地方上担心冒犯朝廷,不允许百姓听经。生公面对空无一人的“千人坐”讲了三天三夜。在讲《涅槃经》时,他问:“如我所说,契佛心否”?谁料周围群石点头,百鸟静听,虽值冬天,白莲池中池水盈满,千朵白莲齐放。因此有了“生公讲经,顽石点头”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这个怎么读~</p> <p class="ql-block">虎丘剑池,深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石壁上“剑池”二字十分醒目。</p><p class="ql-block">相传,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作为殉葬品的有“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故称剑池。剑池石壁上,摩崖石刻众多。</p> <p class="ql-block">双吊桥,虎丘剑池之上。桥面上有两个圆形的孔,通过圆孔,可以看到下面的剑池。据说当年西施以此为镜梳洗打扮。</p> <p class="ql-block">五十三参,共有53级台阶,材质为花岗石。佛经中“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p><p class="ql-block">台阶的第27层为是一个小平台,两旁有石狮一对,中铺方石一块,供作拜台。台阶顶端的大殿,为云岩禅寺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千人石是虎丘的中心,大石盘陀数亩平坦如砥,中间两大块岩石凸起顶面平坦,四壁如刀削而成。这块千人坐的传说,有两种版本,相传吴王阖闾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的父亲葬于虎丘山。入葬后夫差怕这么多工匠都知道墓的位置和设计机关,守不住秘密。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召集了这1000多名工匠,请他们在这块大石头上喝酒,等到深夜,趁他们都醉了的时候,他让手下的官兵把他们全部杀死了。</p><p class="ql-block">当时血流成河,将石头也染成了红色,所以称为千人坐。</p><p class="ql-block">这个传说,其实不靠谱,2500年后的现在,我们看这块石头遇水后还是会变成红色,是因为虎丘的这个岩石质地,是酸性流纹岩,原本就是红色的。</p><p class="ql-block">第二种传说,是有关一位高僧的,高僧人称生公,曾经在此讲经说法,当时听他说法的人,有1000人在一起听,所以才称为千人石,(又名千人坐)了。</p><p class="ql-block">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在千人石上跟塔合影,听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石观音殿,该殿始建于宋熙宁七年(1074年),后世屡建屡毁,碑文上刻着观音殿重修记。2006年,发掘出古石观音殿遗址,并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虎丘塔(云岩寺塔),是一座斜塔。塔身倾斜2.4度。该塔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早200多年。它不仅仅是中国第一斜塔,在世界也是排第一的。虎丘塔高47米,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七级八个面。虎丘塔是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不过非常有趣的是虎丘塔虽说是斜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塔的第六,七层是正的,下边五层是歪的。</p> <p class="ql-block">虎丘寺门口可以坐船直接到山塘街~七里山塘就是虎丘山到白居易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