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四十二讲利水渗药概、利水退肿药概述、利水退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介绍第十二章,利水渗水药。什么叫利水渗湿药呢?教科书上就是说以通利小便,排出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在这类药的名称里面呢,就涉及到了水和湿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前面曾经提到的,一般认为湿是邪气六淫之一。它可以外感,也可以内生。当湿邪散漫无形的时候,常常称为湿。凝聚有形了,那么称为水。就是说水与湿是同类的邪气,所以就有“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的这种说法。那么利水渗湿呢,它的本意就是说对于有形的积水,直接通过通利小便,让它排出来,习惯上把它称为利尿。那么对于无形的这种湿邪,让它慢慢的渗透,最后由分散的集中以后才能排出体外,也是通过小便。所以这一类药实际就是中药当中的利尿的药。有的认为这个利水和渗湿呢,渗湿可能作用要平和一些;利水相对于渗湿来说,作用可能要稍强一点。实际这个意义并不是很大,也不必要完全这样去区分。其实这一类的药严格的讲,有必要把它加以改变,就叫做利湿药,这是最准确的。因为不管水与湿它都是指的同一种邪气,那么从六淫这个角度来讲,它本身称为湿邪,所以它是针对的湿邪一类的药物。可能有人就会讲,为什么前面的清热药不叫泻火药?那么这个火呢,是作为六淫当中的一种邪气。我们前面学了清热药,前面的四类它可以说是泻火的,它是针对邪气的。后面的虚热,清虚热药,它不是针对邪气的,但是它也是一类热证,虚热证。所以真正说清热泻火两者比较起来呢,清热就更加准确,泻火它包括不了清虚热。或者说对清虚热来讲,这一点它没有邪气,火本身是六淫的一种邪气。那么在这个利水渗湿药,本身湿是常用的风寒暑湿燥火(之一),针对的这一类湿邪引起的病证,(使湿邪)从小便排出,就是中药当中的利尿药。这个更加和六淫有一个呼应的关系,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这个中药学各论当中学的任何的一类药,它这一类药的标题叫什么,以后的每一味药它基本上都可以用这类药的名称来表述它的主要功效。比如说第一章,解表药,从开始的第一味,到最后我们要介绍的,它基本功效就说是解表它完全可以。那么发散风寒药,每一味药都可以发散风寒,就作为主要功效。那么这个发散风热药每一味药它的主要功效都发散风热,依次类推,一直到我们第二十章以前的前面的几章,包括以后要学的章或者节的名称,它就可以作为每一味药的功效。但是这一章的药,能够把功效,第一功效用利水渗湿来表述的非常少,常用的就那么三、四味药。所以这个就是前后不协调,前后不吻合。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呢,这一类药就(应)把它叫做利湿药。因为这一章以后的每一味药,你说它有利湿作用,不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说每一味药都是利水渗湿的,那可能就有人不同意,而且事实上也没有这样做。所以这个提出(来)值得讨论,今后对这个章名,这一类的药是不是需要改变的问题。当然我们在没改之前仍然把它叫做利水渗湿药,其实改不改它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另外这一章的药呢,根据它主要功效的不同,分了三节,也就是三类。第一节,利水退肿药,利水消肿药;第二类呢,利尿通淋药;第三类呢,利湿退黄药。它每一节的情况不一样,这是在含义当中我们简单就作这样的说明。这一类药的功效主治,它可以把三类的合并起来。这个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就还是在这一章的概述当中总的一次性的可以介绍。这一章药物的功效,主要就是有三种,就是和后面的三节是互相对应的。这一章药物的第一种功效呢,就是叫利水退肿,也可以叫利水消肿,或者叫利尿退肿,利水消肿,或者简称利水利尿都可以。需要说明的,在这一节药物当中,有一部分药它习惯上不用利水退肿或者利水消肿来表述它们的主要功效,就称为利水渗湿,这个就是狭义的利水渗湿。怎样的药习惯上叫做利水渗湿呢?就是以淡味为主,或者说它的药味甘淡,这些药物,就是按照传统对它药味的标定,都是以淡味为主的,或者甘淡并提的。就是为了符合前面五味的理论当中的淡味能渗能利。所以在功效里面,要说它第一功效就是利水渗湿,或者渗湿利水,它首先是淡味的药。由于淡味不是一个独立的药味,是甘味的余味,常常甘淡并提。所以在淡的前面加上一个甘,实际重点在淡,因为淡附于甘。这是从药味来说。第二,这类的药一般药性都比较平和,有的就是微微有一点偏寒凉,但总体上是比较平性的。第三,这类的药物也是主要的特征,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可以用于所有与水湿有关的病证。凡是与水湿有关的病证,这样的药物都可以广泛的选择使用。这样的药习惯上才把它称为利水渗湿,那么就是下面要学的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这样少数的几味药。它之所以能广泛使用,它利尿作用比较明显,同时药性也比较平和。如果它的药性不平和,偏向性很大,要不就适合于寒证,要不就适合于热证,它的广泛性就不会那么突出。所以在这个第一节的药物里面,那个甘淡的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的,药性比较平和的少数几味药把它称为利水渗湿药,也是我们在第一节里面要重点介绍的。所以第一,利水退肿里面,包括了几味狭义的利水渗湿的药物。之所以是狭义,是因为它具有我刚才说的那样一些特征。不是凡是利尿都可以称为利水渗湿,这是说明的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在第一节药里面的药物,它的主治,刚才才讲了,利水渗湿的这几味的药,它主治非常广泛,就是我们书上在含义当中说的,常用于治疗水湿病证。不管什么病证,只要它的病因里面与水湿有关,包括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或者淋证,湿热黄疸,湿热疮疹,湿热痹证,湿热带下,或者说普通的白带过多,或者湿疮湿疹,这样的一些与水湿有关的,这一类的药都可以使用,所以它的主治证很广泛。那么这个功效写为利水退肿的,往往它的适应证就并不广泛。在临床上一般,或者说主要就用于水肿。其他的水湿病证不常用,也就不重要。在我们这第一节里面,尽管标题叫做利水退肿药,但是功效也是利水退肿,主要也是治疗水肿的。在我们这一节里面,我们书上收载的一些药物都是非常次要的药物,一般不介绍。那么要介绍的就是一个香加皮,香加皮其实完全可以在五加皮里面就一笔带过,不再介绍了。这样子下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一节的药物叫利水退肿药,下面没有一味是真正利水退肿的代表药。常用的利水退肿的药全部分散在其他章节,比如说第一章里面的麻黄、香薷;泻下药当中的什么商陆、牵牛子,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以后比如说黄芪、白术,什么桑白皮、葶苈子等等,它分散到了完全不同的章节里面。这些反而还是临床治疗水肿很重要的,很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利水退肿药。所以我们这一章第一节,虽然叫利水退肿药,实际上我们要学的利水退肿药几乎没有。实际上学了几味利水渗湿的,利水渗湿的药可以利水退肿,但它更广泛。这是第一种功效。那么第二种功效呢,就是利尿通淋,也可以叫利湿通淋,是通过清利湿热来缓解或者消除湿热淋证。那么这个湿热淋证呢,是中医学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病名,或者一个病证名称。它的临床表现是以尿频,小便比较频繁,尿急。有便意的时候,小便有便意的时候就很难忍耐,不能坚持,马上就要小便,尿急,急迫,而且尿道灼热,疼痛,有的淋漓不畅。比较重的还兼有发热,全身发热,发烧,腰痛,腹部坠胀疼痛等等这样一些症状,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尿路感染,急性的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甚至于包括男性的前列腺的一些炎症,如果表现出了这个尿频尿急,或者淋涩疼痛,或者尿路的结石,尿结石,膀胱结石,这些都属于淋证的范畴。它不是西医的淋病,淋病是一种性病,这(是)要把它区别开来的。这个利尿通淋,或者利湿通淋,主要治疗的是湿热淋证。所以我们现在大致知道湿热淋证的临床表现,书上也有,因为今后是专门的一个病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第三种情况也就是第三节,利湿退黄。是通过清利湿热加消退黄疸,或者加利胆退黄。所以这个利湿退黄的药,实际上是清利湿热和利胆退黄的一个简称。这一类的药,它往往可以广泛的用于多种湿热证,用来清利湿热。加上了利胆退黄,当然对湿热黄疸更为适合,更为多用。所以有的黄疸不是湿热,或者是寒湿,或者是湿浊偏盛,这一类的药还是可以用。因为它利胆退黄是一个专门的功效,主要取它的利胆退黄的功效,加上它除湿的功效,所以它可以和一些温性的药配伍在一起。整个这个方表现为它可以消除寒湿,又利胆退黄,所以对寒湿黄疸它也是能用的。所以这个利胆退黄和清利湿热是相关的,但是又是可以区别开来的,这种功效,治疗的是湿热黄疸。湿热黄疸我们原来已经讲过了,它是以皮肤、爪甲、巩膜发黄,小便黄赤,短少,主要就认为是湿热薰蒸了肝胆,胆汁外溢于肌肤这样子导致的一类病证。主要就有这三方面的功效和相应的适应证。第一个方面要特殊一些,所以就要更加认真的理解和记忆。这是关于这一类的药的功效问题,主治也是刚才就谈到了。第三个问题,性能特点。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呢,那也要分开来介绍,每一节它们有自己不同的性能特点。第一节这个利水退肿药,那利水退肿药当中的利水渗湿药,它的药性平性或者偏于微寒,就是我刚才说的比较平和,它主要是偏于平性的。那么典型的利水退肿药呢,它的药性没有规律性,典型的利水退肿药它可能是平性,可能是温性,可能是寒性。比如说我们前面学过的利水退肿药,麻黄、香薷、五加皮这些就是温性的;什么商陆这些就是寒性的;今后学黄芪偏于平性的。所以典型的利水退肿药的药性没有规律性,这个就要特殊的加以记忆。那么这个利水退肿药的归经,主要是肾和膀胱。因为肾主水,膀胱有气化的功能,膀胱气化就小便能够正常的排出。所以这个小便不利主要是肾主水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的,所以是以肾与膀胱为主的。但是水液在体内的代谢除了肾与膀胱以外,比如说脾主运化,肺为水之上源,三焦是水的通道,小肠的分清别浊,与水的代谢都有关系。所以历代以来,利水退肿的药物它的归经往往分岐比较大,因为与利水相关的脏腑太多。在我们这一节的药物里面,我们目前是以肾与膀胱为主的。在其他的一些书上,可能往往还有不同的标定方法,这个定位,因为涉及其他的一些理论,所以这个归经存在分岐。这是利水退肿药的性能特点。第二节的药物,利尿通淋药。这一类的药物呢,它既是利尿的药,又是清热的药,它治疗的是湿热证。所以第二节药的药性都是偏寒性的,它的药味最有意义的是苦味。苦能清泻,因为它本身就是清热药。但是习惯上呢,和前面我们讲清热解毒药的那个情况比较相似。这个利尿通淋药呢,前人还比较重视它的真实滋味,所以常常分为苦寒的利尿通淋药和甘寒的利尿通淋药。那么苦寒的呢,它本身就有一点苦味,也表示它苦能清泻。那么甘寒的呢,它本身没有苦味,这类的药呢,也是作用比较平和,或者用量可以偏大一点,一般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这个甘,它不是补虚的意思,和清热解毒一样,没有很特殊的含义,主要是从真实滋味来考虑的,这个是性味。归经,那么这个湿热淋证要按照中医的理论呢,主要是湿热下注膀胱,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所以这个利尿通淋药的归经,主要在膀胱,这个比较有规律,分岐不大。但是这个利尿通淋药当中呢,有少数的药物,它的利尿作用还相当强,有的时候也可以把它作为利水渗湿,或者利水退肿的药物来使用。象这样的药物它的归经也就比较广泛,就并不那么单一,比如说象车前子这一类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节的药物,利湿退黄药。那么它治疗的湿热黄疸,这类药它和第二节的药一样,既是利尿药,同时又是清热药。所以它也是寒性的药。所以第二节、第三节,药性都是偏寒。那药味呢,也是以苦为主。当然有的没有苦味的前人也是用甘味来表示。归经和第二节不一样,它主要在肝胆,因为它治疗的是湿热黄疸,湿热薰蒸肝胆为主要病机。所以这个就是这一章药物的性能特点,要分这三节,把它不同的表述。那么第二节、第三节这个规律性很强,第一节呢,是由利水渗湿药那几味药有一定的规律性,利水退肿药的药性完全没有规律,可以是寒性,可以是温性,可以是平性的。这个归经呢,理论上来讲主要是肾与膀胱,但是历代的本草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原则,所以出现了很多分岐现象,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这是关于性能特点的问题。第四个,关于配伍应用。也是一个寒热虚实,主要是针对的利水渗湿药。其他的比如说黄疸可能也有一点意义,水肿就都是(如此)。有寒的它可以配伍温里的药,甚至于阳虚的寒,还可以用温补的药,都是一个寒,配温性的药。热很重的,或者有热的有些病证,还可以配伍其他的清热药,增强清热效果。虚的,比如说水肿,可以气虚,可以阳虚,分别这个气虚、阳虚的不同,当然也有不同的脏腑(可)作相应的配伍。当然阴虚水肿也是有的,那相对少一些。血虚关系可能不太大。所以这个(是)考虑虚。那么实,它本身就是针对湿邪的,湿邪偏盛,它还可以配伍其他的除湿药。比如说逐水药,燥湿药,化湿药,同类的除湿的药,它们也是,可以从湿这个角度(配伍)。另外就是这个气机阻滞,就象芳香化湿药一样,还可以适当的配伍行气的药等等。它总体来说,也就是一个寒热虚实。另外呢,也根据一些症状,比如说它治疗的水湿病证,比如说是痰饮的,那还可以配伍化痰的药。那么如果是腹泻的,还可以配伍其他的一些止泻方面的药物,除湿止泻的药物。就是我们上次说的一个寒热虚实,一个主治证的一个症状,主要的症状,可以配伍和其他很多的那类不同的药。比如说淋证,有出血的,配伍一点止血的药,这都是针对症状,所以这个原则是不变的。最后一个,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呢,还是适合于那三个方面。比如说因证选药,根据不同的水湿病证,选适合的利水渗湿药。如果是水肿,那主要选利水退肿的药。如果是淋证,选利尿通淋的。黄疸,那么选利湿退黄的。这个是因证选药的主要的内容。另外一个,也有这个三因制宜的问题,比如说这个湿浊比较重的季节,或者地区,或者人,这类的药用量可以稍重一点。那么比如说干燥的,或者平素阴津亏耗的这些人用的时候量就小一点。另外中病即止,也就是不要过于的分利,也是会伤阴津的。它原则上对于中病即止也有一定的内容可以阐述。最后就是病证禁忌。那么这类的药呢,是用于湿邪的,湿和津液是相对的。在生理的情况下,它就是津液,在病理的情况下,它就是湿浊,就是水湿。在没有水湿的情况下,过用了,那伤的是津液。如果平时津液已经耗伤,要用这一类的药,那就是要谨慎一些。所以它这个病证禁忌也就是伤津的,要慎用,这是为主的。另外,药材本身它的使用注意没有什么典型,就不要求,还是按照这么一个框架,这么一个思路,这样子大家容易学习和记忆。这个就是这一章药的概述的五个问题。第一节呢,利水退肿,其实有关的内容我们前面全部讲了,利水退肿。虽然这一节的药称为利水退肿,但是功效称为利水退肿的只有后面的一些药。这些药根据教学大纲,都不要求,因为很次要。什么冬瓜皮、玉米须、葫芦这些,都是常见之物,有的就是药食两用,所以不要求,大家知道。那么象什么泽漆,有一定的毒性,蝼蛄,这都是动物药,临床使用并不广泛,所以都没有要求。为了说明这一类药里面利水退肿主要用于水肿的,就有一个香加皮。香加皮其实我们今天上午讲五加皮的(时候)已经全面对照了,不需要再讲。所以真正在这一节的利水退肿的药,那就剩下了几味利水渗湿的药。这个利水渗湿的药呢,应用非常广泛,什么水湿病证,所谓的“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选的药就是这一组的药。只要有水湿,都可以用它来消除体内的(水湿),通过小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一节里面,就有四味药,比较重要的就是茯苓和薏苡仁,那么我们先介绍茯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茯苓呢,是一个真菌类的植物,是一个多孔菌科的真菌茯苓。这个茯苓呢,它是寄生在腐烂了的松树根上的,有的松树根从茯苓的中心穿过,那就叫做抱木而生的。有的松树根就在茯苓的旁边,它长在旁边的。这个茯苓在古代的文献当中,这个茯可以没有草字头,潜伏,伏藏。这个苓呢,是灵活的灵。那么这个真菌类的植物古人对它们的生长习性、生长规律不是很了解,只是看见了一个现象,它长在松树根旁边,而且要松树死亡以后,或者松树根腐烂以后,古人认为松是很有灵气的,就认为这松树死亡以后这个松的灵气就伏结于根部,所以称为伏灵,就是松的灵气伏结在根部而形成的一个团块状的一个药材。所以在古代文献上,它是另外写的方法。后来因为猪苓,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一味药,用了这个苓,茯苓和猪苓又是同类的,也是真菌植物,所以慢慢的就把猪苓的苓也用于说明伏灵的灵,所以伏字又加了一个草字头,一直沿用到现在,就成了这个中药茯苓的正名。最早的是这样一个灵,是灵活的灵。这个茯苓单个的菌核体,有的很大,有的可能十多二十公斤一个,是菌类植物里面的大个头。那么这个茯苓呢,它首先是一个淡味的药,它能渗能利,利水渗湿,所以前面加一个甘,甘淡并提。当然本身它也有补虚的作用,健脾,也可以表示甘能够补的意思。所以它的基本药性是一个甘淡的,药性是平和的。作为利水渗湿药,那么茯苓呢它是一个利水渗湿的要药,它可以用于所有的水湿病证。凡是与水湿有关的,几乎都可以使用,所以它应用非常广泛,前人把它称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如果出这样一个问题,要大家回答,要同学们回答,为什么说茯苓是一个利水渗湿的要药?那怎样回答呢?大概有下面这两层意思。茯苓它有比较明显的利水渗湿作用,加上药性平和,所以对水湿病证的寒热没有选择性,没有需要避忌的。只要是水湿病证,寒证可以用,热证也可以用,对这个热证呢,它也不助热,对寒证呢,它也不加重寒象,平性的,寒热均可。另外一层意思呢,就是它虚实皆宜。水湿病证当中,虚证、实证茯苓同样使用。为什么呢?前人认为,茯苓是以利水渗湿、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而兼有健脾扶正的,它就是祛邪不伤正,所以它虚证也能用。但是它又是以祛邪为主,健脾扶正为辅,所以它有扶正又不碍邪,不妨碍邪气的祛除,尤其是湿浊,湿邪的祛除,所以它扶正不碍邪,祛湿不伤正。这个利尿的药呢,可能耗气,可能伤阴,也可能伤阳。这个茯苓呢,它通过健脾补中,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他的亏虚通过脾气的健旺它都有利于化生,所以它不会严重的影响正气的。所以从这样子它虚实也是没有避忌的。这样子呢,寒热虚实都可以广泛使用,所以它就是一个要药,本身是安全的。如果还要多一点的话,有的说,它本身就是可以作为食品的,它非常安全,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更没有毒性。这些都是它很常用的一个原因。所以在利水渗湿就广泛用于各种水湿病证,不论寒热虚实都可以,是一个要药。为什么是一个要药呢?就可以分析一下,我们书上的应用1当中,这个讲得比较清楚,都讲了这个道理。后面举了很多例子,在不同的水湿病证当中,那么有寒的,有虚的,有热的,怎么样配伍,这个是一般的常识,这个不过多讲了。茯苓的第二个功效,可以简单说健脾,或者健脾补中。但是这个作用不强,非常的甘淡平和,它是治疗脾虚证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药。为什么说它是辅助药呢?因为它作用不强,这个作用不强呢,它是和相类的药物,比如说和前面我们上午讲的苍术,或者今后要学的白术这些健脾的药比较,它作用不强。那与这个补脾气的,那更不典型。这个健脾本身就是一个不典型的补脾气的作用,或者比较微弱的补脾气的作用。相对这个功力是比较不明显的,所以它只能作为一个辅助,一般治疗脾胃虚,气虚的,它一般都不会成为主药。那么又为什么很常用呢?很重要的一个辅助药呢?因为脾主运化,脾虚往往就有运化功能降低,脾虚就容易生湿。脾虚的同时,往往就有湿浊内生。这个时候既要补虚,又要消除已经停留的湿浊或者水湿,那么茯苓就是两者兼顾。可以通过补气健脾的作用来增强象人参、山药、黄芪、党参这样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补气健脾药的一些功效,另外它又能通过利水渗湿来消除湿邪,湿浊,因为脾虚都有湿。所以就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既是比较次要的辅助药,但是又是最重要的常用药。所以一般治疗脾虚的方当中,都可能见到茯苓,那比较典型的四君子汤,以人参、白术为主要的药物,加茯苓作为比较次要的一个辅助。但是它的利水渗湿和白术的燥湿一起针对脾虚有湿的患者更加能够切中病情。这是第二个功效。第三个功效,宁心安神,或者简单称为安神,就是安心神。治疗心神不安,心神不宁,一般就是心悸,失眠,健忘这样的一些病症。这个茯苓呢,虚实都适合,本身它和一些补虚的药可以补心气,养心血,可以增效。那么实证呢,比如说瘀血郁阻了,痰浊,痰湿,痰饮侵扰了心神都可以,本身它又不影响祛邪。所以这个茯苓在宁心安神的方当中,当然用得比较多的是一些养心的方,养心安神的方当中。但是一些祛邪,治疗邪气盛引起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的,它也可以使用,尤其是由于痰饮这一类侵扰心神的。这是茯苓的功用很简单的一个内容。那么要说明一点呢,就是关于传统对于药材的认识。这个茯苓呢,外面有一种灰褐色的,一般是偏于褐色的,在它的菌核的外面,这个一般称为茯苓皮。茯苓皮呢,功效非常单一,就是利水退肿,就是一个利尿的药,基本上用于水肿。当然其他水湿病证有时候还是可以用,但是它可以属于利水退肿药的范畴,它没有健脾作用,也没有安神的作用,所以大家(要)知道。今后如果专门用茯苓来利水退肿,不需要其他功效的时候,就可以开茯苓皮。另外这个茯苓去皮了以后,切开茯苓呢,有的颜色是雪白的,有的微微带一点淡淡的红色,那么这种白的呢就称为白茯苓。带一点淡淡(红色)的呢,有的称为赤茯苓。那么这个呢,过去在用的时候呢,认为这个白茯苓比如说健脾宁心可能作用好一些。如果要利水渗湿,尤其偏有湿热的,往往喜欢用这个赤茯苓。是不是有这么明显的区别?应该说不会很明显,只是在一些古书里面,现在当然临床也有医生开处方的时候,要强调用白的或者带一点淡红色的赤茯苓,这个是对药材大家作为常识性了解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呢,就是这种在茯苓里面,有松根的这种叫做茯神。认为茯神最长于宁心安神,所以有的医生特别喜欢这样子开。但是这个是不是非常有道理呢?比如说我们这么大一块茯苓,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松根,应该说整个茯苓都是抱木而生的。古人说什么叫茯神呢?就是抱木而生的茯苓。那么抱木而生的,比如说这个饮片外面这一点这个块切下来,整个它都是抱木而生的,只不过我们要的一点没有。如果说一定要有松根,那么单独这个松根是不是有很好的宁心安神作用呢?现在有人临床上研究,包括前人有时候单纯的用茯神木,这个叫茯神木,有没有见到明显的宁心安神的作用?所以这个茯神木把它区别开来使用,是不是完全有道理?是不是一定就宁心安神的作用很强?那可能不一定。如果是一定的话,那这个茯神木就是一个更强的宁心安神药了,但是它不是。这个就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茯苓是一个安神的药,今后我们要学习朱砂、硫化汞,也是一个安神的药。这两个药的安神经常在同一个方当中出现。过去有的人就把朱砂研成很细的粉末,就把它染在茯苓的表皮上,那茯苓真正是白里透红。就是从外观来讲,这是比较好看,但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炮制方法,现在我们有的医生还要写朱茯苓,或者朱砂伴茯苓,或者朱茯神,这个不合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不合理呢?朱砂是一个非水溶性的药,不能作汤剂。那么这个朱茯苓、朱茯神最终是作汤剂的,里面的朱砂不可能发挥作用,它不能溶于水。另外,这个朱砂往往在汤剂当中,马上就脱落了,它很重,脱落了就掉在药锅的底部。药锅底部的温度最高,如果煎煮的时候不注意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朱砂还会分解,就变成了二氧化硫和汞,留下来的就是水银,这个毒性增大。所以这个按照徐灵胎的说法,有的炮制方法它当然不一定是指的朱茯苓、朱茯神,就说完全是有的药店为了炫耀自己的药材的加工,为了商业性的宣传的需要,所以故弄炫虚搞的一些炮制,可能朱茯苓应该是其中的一种,是很不合理的炮制方法,我们不再提倡。所以我们在正文的后面,在有的教材里面还保留,我们就不再保留了,就没有谈朱茯苓、朱茯神的问题。如果说这个病人既需要茯苓,又需要朱砂,那么茯苓可以煎汤,朱砂可以作为散剂,少量的吞服进去,这样才能又安全,两个药都能同时应用,不能同时放在一起煎煮,所以这个朱茯苓、朱茯神没有意义。这是补充关于一些药材有关的一些问题。这是关于茯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味药,猪苓。猪苓呢,它也是寄生的一个多孔性的真菌植物,但是它主要是寄生在枫树或者桦树(就是白桦树)这样的一些树的腐烂了的根上,但是我们这个图看得不是很清楚了。至少我们知道一点,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团块状,这个团块不是很大,可能最大的还没有我们的拳头那么大,一般就是象比较小的鸡蛋。表面是皱缩的,不光滑的,而且它是黑的。这个药材有一点,而且表面是比较黑。那么为什么把它叫做猪苓呢?它就象那个猪的大便干燥了一样那个团块状。所以在古代的文献当中,有的就把它叫做猪屎苓,就是根据它的形状。那么这个名字呢,前人就是用来指猪的大便的一个字,前人非常考究。在古书里面,牛粪、猪苓、马通,马的大便叫马通,猪的大便叫猪苓,牛的大便才叫牛粪,所以不同的动物的大便前人分得很清楚。当然那个可能也是一些比较悠闲的人,在搞文学作品这些想出来的一些东西。所以猪苓的苓好象就散落在地上的猪的干燥了的大便一样不规则的团块状,里面也是白的,外面是黑的。因为猪苓的苓用了这个苓,茯苓是同类的,所以我刚才讲就改为了这个苓字,但它最初的命名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根据猪的大便那个形状和它的形状相似这个命名。茯苓是松的灵气伏结于松树的腐烂的根上,所以它两个不同的苓的那是最早最早的事情。当然这个通用已经很长的时间了,所以我们用不着再去计较这些问题。这个作为一个小的的常识,我们可以了解。猪苓呢,相对于茯苓来讲,是一个比较次要的,而且它的功效也是比较单一的,所以我们在对照茯苓的情况下,那它的性味甘淡,这个甘完全就是说淡附于甘的意思,它没有补虚作用,所以它不存在甘能补,也是平性的药,都是利水渗湿,归肾和膀胱经。所以性能、功效都是一样的。那么它相同的,就是猪苓在利水渗湿方面,和茯苓相似,而且作用强于茯苓,利尿更加明显一点。但是它没有茯苓的健脾和安神的作用,(功效)单一的药。所以在我们的教科书就记这么一点,它广泛的用于各种水湿病证,常常和茯苓配伍在一起。在利水渗湿方面也可以说,可以相须。比如说我们写的二苓,有的医生就是指的猪苓、茯苓两味药同时使用。当然近年来,猪苓的应用有所扩大,因为这个猪苓的多糖,现在研究它可能对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现在有猪苓的制剂在这方面的应用,但是它和传统的应用,不管从形式,和方法都不同。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是没有把它写在正文当中。这是关于猪苓,就这么两句话。第三个药,泽泻。这个药呢,是水生的一个药物。长在水里面,有明显的泻水的作用,泽泻大概就这样来的。根据它水生,又能利尿这样一个特征,圆球状的,它使用的部位,圆球状的块茎。这个药物呢,它在利水渗湿方面,也是和茯苓、猪苓比较相似,也是认为是一个甘淡的利水渗湿药,也可以广泛用于多种水湿病证。那么泽泻的利水的强度,就是利尿的强度和猪苓比较相当,也就是说它比茯苓可能要略强一些,也是一个利水作用比较明显的一个药物。所以常常和茯苓、猪苓同时使用,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另一个特征呢,就是它的药性是偏寒的。就单味药而言,它更适合水湿病证,兼有热象的,更加适合。但是在复方当中,它显不出来。所以这方面也就是说可以作为一个特征,但是本身它这个清湿热的力量尤其是清热的力量并不是很强。所以有时候它广泛用于很多种水湿病证,往往没有考虑它的药性,有时候也关注那么一点点,需要清热实际上还要加另外的一个药物。另外它之所以是一个寒性,这个泽泻前人认为它也有一点泻相火的作用,类似于我们前面的黄柏。所以今后学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当中用的泽泻,它不完全是利尿,与前人认为它偏寒,能泻相火,来辅助知母、黄柏这一类的药,它有一点相关性。所以我们把它泄下焦热也作为一个功效,在使用的时候它和前面的猪苓、茯苓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它有一点清热作用。热证,或者相火比较亢旺的时候,可以考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下面的一个药,薏苡仁。这个也是这一类药当中比较重要的,薏苡仁,它是一个禾本科植物,成熟的种仁。它的形状就象那种糯米,当然大一点,所以这个药还可以简称苡仁,有的把它叫薏米,有的叫苡米。因为它同样可以作为食品食用的,它是一个药食两用的药物。这个药物具体的功效应用,我们下节课再讲吧,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四十三讲利水退肿药-薏苡仁(二)、利尿通淋药概述、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桶、通草、石韦、海金沙、萆薢、瞿麦、萹蓄、地肤子、冬葵子、灯心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继续介绍薏苡仁的功效和它的应用情况。薏苡仁呢,和茯苓一样,都具有利水渗湿和健脾这两方面的功效,所以它可以广泛用于很多水湿病证和脾虚证,尤其是对于水湿内盛兼有脾虚的,也是比较适合的。但是为什么只说茯苓是利水渗湿的要药,而不说薏苡仁是利水渗湿的要药呢?原因有二。第一,是在利水渗湿和健脾这两个功效方面,茯苓都应该是优于薏苡仁,就是茯苓要强一点,尤其是在利尿方面,薏苡仁是很不明显的,茯苓更强一些。另外,这个薏苡仁它的药性在生用的时候,它是微微的偏寒的,它类似于泽泻,还是比较适合于湿热证,但这主要指的生的薏苡仁。那么薏苡仁炒了以后,它又微微的偏温,所以它对寒热虚实实际上它是有所选择的。也是根据它的不同的炮制品,但是最主要的是因为它主要的功效的强度。所以它相对于茯苓来讲,它的主治病证虽然一样,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及茯苓,所以茯苓一般称为要药,而没有把薏苡仁称为要药。但是薏苡仁虽然不是利水渗湿的要药,一般来讲还是寒热虚实都可以使用的,应用非常广。这是前面两个功效。第三个功效,舒筋。我们前面讲了舒筋,就是舒缓经脉,或者筋腱,是对关节拘挛,屈伸不利一种治疗作用。那么这个薏苡仁呢,这个功效也可以用于风湿痹证,尤其是湿浊偏盛的痹证,如果出现了经脉拘挛,或者脚气肿痛,如果出现了经脉拘挛,都可以使用。在很多祛风湿的方当中,使用薏苡仁多与它的舒筋的作用可能密切相关。但是这个薏苡仁它的舒筋这个功效基本上历代的医家都是认同的。除了舒筋,它还有没有祛风湿作用,这个就有一点分岐。所以在有的教材上,薏苡仁的功效没有写舒筋,而是写的除痹,消除痹证。其实除痹我们讲祛风湿药讲了,也就是祛风湿的意思。根据那种观点,认为薏苡仁本身就是祛风湿药。如果说把薏苡仁作为一个祛风湿药来对待,那么它最佳的适应证就是湿邪偏盛的湿痹,因为它长于除湿,所以舒筋这一点没有分歧。但是在那些书上刚好功效里面又没有提到舒筋,而是笼统的说的是除痹,这是两个不同的内容,所以到底薏苡仁有没有祛风湿的作用?严格的讲,也应该有一点。所以如果说要准确的表述的话,把所有不同版本的教材把它综合起来,我想它应该叫除痹舒筋,就是叫兼有一点舒筋作用的祛风湿药,它更适合湿浊偏盛的湿痹而兼有经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但是作用都比较平和,因为它本身是食品,本身就有药力不够这方面的情况,这是关于祛风湿的问题。第三个,清热排脓。那么这个清热呢,可能包括肺热,大肠热,或者其他热,肺和大肠这都应该包括。所以有的书上说它清肺排脓,那不全面,因为它尽管可以用于肺痈,咳吐脓痰,比如说和前面的苇茎、芦根,或者鱼腥草这些配伍,治疗肺痈咳吐脓痰,那么它表现出了清肺排脓。但是薏苡仁也可以用于肠痈,用于肠痈那就不是清肺热的问题了,那就是清大肠热。而且就是说一些外痈在热盛脓多的,在一些外科的专著里面,也有把薏苡仁作为治疗外痈的一个清热排脓的药物。所以它这个清热应该还是一个比较广义的,不仅仅是一个肺脏的问题,所以我们这里就没有说它清肺排脓,笼统的说清热,这是有一定的用意的。但是呢,它毕竟不是清热解毒药,所以不管它用于肺痈、肠痈,或者其他的外痈,往往它是作为清热解毒药的一个辅助的药物。这是关于薏苡仁的功用,薏苡仁本身就是个食品,比如说现在的八宝粥里面,一般是八种原料,薏苡仁是其中之一。比如说很多人用这个薏苡仁煮粥,或者煮其他的食品,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所以它的作用是比较平淡的,用量一般比较大,用30克、50克,其实都可以。那么就是生用的时候,它可能清热排脓,或者利水渗湿的作用要强一些。那么炒用了以后,健脾,尤其是脾虚腹泻的时候,多用炒的苡仁。这四味药呢,就是利水退肿药里面要求掌握的。另外一个,香加皮,我们已经结合五加皮,把它的异同说了,不再重复,为了节省时间。下面就翻到183页,第二节,利水渗湿药的第二节,利尿通淋药。这一类的药,主要是用于湿热淋证的。这一类药的基本功效,基本主治,性能特点,在章的概述当中,已经是详细的介绍了。那么要补充一点,在这一节的概述当中,就是中医对淋证的认识。临床上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它又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小便有出血的往往把它叫做血淋,从现在的微观的角度来讲,急性的尿路感染,如果在显微镜下都有红血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般的淋证可能都有出血,只不过(有)轻重而已。那传统是用肉眼观察,那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按传统的用比较宏观的方法。有明显出血的,那么称为血淋,一般可以配伍止血的药,尤其是凉血止血的药。如果小便淋涩疼痛,有时候突然中断,或者严重的腹痛,可能在小便里面发现砂石,或者经过拍片,X光片,有的肾盂里面,或者在输尿管里面,或者在膀胱里面,可能有结石,这种尿路结石中医分别叫做石淋,或者叫砂淋。如果这个结石的颗粒比较大一点,更多的是用的石淋,比如说泥沙样的,小的沙粒状的,一般称为砂淋,但是一回事。另外,有的淋证小便是混浊的,尿道口经常有那种粘液,小便是白的,混浊的,这个称为膏淋。膏淋一般是湿浊偏盛,热象不是很重,湿浊偏盛,可能往往除湿浊的药考虑的要多一些。不管膏淋、石淋、砂淋,或者血淋,用寒热两分,它基本上都是属于热淋的,或者都可以叫湿热淋证,所以这类的药它都是寒性的。当然有的淋证也有虚寒性的,需要用补虚的方法,那不是我们这一类药主要治疗的范畴,它是很少见。这就是概述当中补充说明一点。下面要介绍的具体的利尿通淋药呢,在本章的三类药当中,它的药味是最多的,但是我们要求的药也不多,有一些是不讲的。就是要讲的一般都很简单,尤其是在利尿通淋方面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不多,都不鲜明。所以这一节的药实际上要求很简单,我们只是把它提到为止。尤其是它利尿通淋就是治疗湿热淋证,不管什么膏淋、血淋,或者所谓的热淋、砂淋这一类,原则上都可以用,并没有哪一种对哪一种淋证,哪一味药对哪一种淋证特别好,特别适合。象这一类的药,极个别。另外真正利尿通淋作用很强的,还不一定是这一类的药物。比如说我们前面学的栀子、大黄,或者象什么蒲公英,或者象鱼腥草,这样的一些药都提到了能够利尿通淋,其实可能对于湿热淋证那样的一些药作用完全不在我们这一节要讲的这一些药的作用强度之下,有的可能更强,比如说象栀子这一类,效果可能还更好一些。所以这类的药,我们虽然药味多一点,但是要求不高。第一味药,也是这一节里面要求掌握的车前子,有的又叫车前仁,是车前草用的成熟的种子。它有一个穗状,开花以后穗状里面的种子,把它收集下来,其实是很小的,这个已经是把它放大了,整个它还不如米粒大,没有米粒大,比米粒小一些,也是细长细长的,有一点带圆柱状的一种黑色的,比较微细的种子类的药材。那么前人呢,就说悠闲的时候经常坐上一个小车在外面去游逛。这个草本植物到处都是,好象就在道路两边,所以就叫做车前草,好象那个小车旁边,随处可见。所以在古书里面,它有一个名称就叫当道,就是在路边上处处都可以见到的。所以这个药物在全国任何一个纬度,任何一个海拔的高度都可以有,分布十分广泛的一个草本药材。那么这个车前子,或者叫车前仁作为利尿通淋的药,它具有利尿通淋药的共性,它都能够清利湿热,能够减轻湿热淋证的各种症状,所以它是治疗湿热淋证很常用的一个药物,一般的淋证都可以使用。所以它在这方面,在治疗淋证方面,没有什么很明显的个性特征,有的书上好象给它加了一个个性特征,就是说它滑能利窍,所以它能消除淋证的小便淋涩疼痛的。实际上呢,是这个车前子里面含有大量的粘液质,它的煎汤有了那种粘涎感,粘稠的,尤其是冷了以后,粘涎状,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法象药理学,因为它性状里面滑滑的,它的煎液,好象是不是因为它滑,小便也就滑利了?好象在说它的个性特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说明。所以我们现在没有保留它,也没有保留的必要。所以在治疗湿热淋证方面,它是一个甘味的药,很平和的,所以什么淋证,只要有热的它都能用,不管血淋、膏淋,或者砂淋,广泛的使用,这方面我们就不要求掌握。那么它作为一个利尿通淋的药在同类药当中,要说它有特征的话,就是它的利尿作用比很多通淋的药物明显。很多利尿通淋的药物它关键在于缓解尿道的那种刺激症状,灼热疼痛,小便的量增加并不是很多。但车前子不一样,不但能够有效的减轻小便尿道的灼热疼痛这样的一些症状,小便的量也明显的增加,所以,车前子不但把它作为一个利尿通淋的药,(还)常常作为一个利尿退肿的药,在治疗水肿的方当中常常出现。它本身是一个寒性的利尿药,按道理来讲,它应该是用于湿热的水肿,湿热的水肿能不能用呢?完全能用,用了有效。而且前人对于一些虚寒性的水肿还要用车前子,就是因为它作用比较平和,而且有明显的利尿的效果,有利于消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当中的肾气丸,那它再加到这个桂附地黄汤里面,桂附地黄丸里面,它和肉桂、附子这一类的药一起使用,用于阳气虚的,脾肾阳虚,或者肾阳虚的虚寒性水肿,也用它来利尿退肿作为辅助的药物。举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它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它不但不单单的作为通淋药,还作为利尿退肿的药,寒热都可以选用。另外又由于它利尿作用比较明显,常常把它用于治疗水湿泻泄,水湿的腹泻,或者暑湿引起的腹泻。我们在临床经常见到一个现象,凡是腹泻的患者,小便的量就减少,小便黄赤。如果小便开始清长,量开始增加了,那大便一定在慢慢的成形,次数在开始减少了,因为这个水湿泻就是因为小肠的分清别浊的功能失调了,水和糟粕并走于下,成为粪便,最后形成大便排出。所以从小肠进入膀胱的减少了,所以小便黄赤短少。根据这样一个现象,就提出了治疗水湿的一个经验,就要利小便实大便,增加小便的量。也就是说恢复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这样子小便的量增加清长,大便的含水量就减少,大便就开始成形,次数也减少。那么这个车前仁呢,在这方面就是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前人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它是利小便实大便,有的说它是分清别浊,有利于治疗水湿泻泄。我们说它渗湿止泻,它本身不是一个收涩的止泻药,因为止泻应该说是一个收敛的作用,车前子不是收涩药,它的止泻绝不是一个收敛功效,它也是通过渗湿利水,因为它也是一个甘淡的药,实际上也是基于能够明显增加尿量,能够通利小便,这个作用比较明显,用于暑湿泻,或者水湿泻。这个暑湿泻或教者水湿泻呢,很多是属于功能失调,从西医学的角度没有什么感染,这样用了之后,车前子能够收到比较可靠的疗效。说在古代文献上,就说欧阳修患水湿泻,最后就是因为他家人买回的药很快就好,最后得到这个方就是一个盐水炒的车前子,然后把它研成散剂,几包以后就见效了。现在用这个方法治疗一些单纯性的功能性的腹泻有明显的效果,当然在复方里面效果更好。所以这是一个很可靠的(事实),是《史书》里面记载的,完全是一个事实。也是充分说明了车前子在渗湿止泻方面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但是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它不是收敛止泻的药,是通过利小便来实大便,也是渗湿利水,明显的增加小便的量。它主治的腹泻不是象肠炎、痢疾那一类,不是湿热的,不是感染性的,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一般的功能性失调的这个可能效果就比较可靠。车前子的另一个功效就是清肝明目,和我们前面很多的清肝明目的药一样,它都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但是这个车前子和桑叶、菊花的情况更相似,它不但是用于实证,对于肝肾阴虚,视物昏花,视力降低同样有一定的明目效果,所以今后学习比如说驻景丸这样的方剂,是治疗虚证的,这个车前子在里面起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车前子的清肝明目,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比如说对于肝热目疾,它通过清肝,达到了明目的效果,这是一个因果的关系。如果是对于肝肾亏虚的,清肝和明目是可分的,它有特殊的明目作用。对于肝肾亏虚虽然不用它来清肝,但它可以明目,可以改善视力。所以在眼科方当中,这个车前子的应用非常广泛,虚实都在用。另外清肺化痰,治疗肺热咳嗽痰多,这个容易理解,也很常用。尤其是儿科当中,一些热痰咳喘的,加一点车前子就祛除了肺窍的痰,使咳嗽得到缓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车前子的功效比较多,有这么五个方面,但是与它的利尿相关的是最多的,通过利尿通淋,通过利尿来退肿,治疗水肿,通过利尿来止泻。这是车前子作为利尿通淋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它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不仅仅是用于淋证。那么这个车前子在用法和使用注意里面,就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般车前子要包煎,为什么要包煎呢?因为刚才讲这个车前子的颗粒是非常细小的。煎汤的时候,它经常在药汤里面混悬了很多的车前子,服用的时候很难服用。为了便于服用,所以包煎,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刚才说的车前子含有大量的粘液质,不包煎的时候,这个粘液质很容易,很顺利的就溶解在这个煎液当中。如果说我们不是及时的分滤这个煎液,有的把这个药煎好了以后,把它放到旁边,让它温度冷一下,它的药汤非常粘稠,分离不出来,就象很酽的那种米汤一样,用包来包煎了以后,它的那种粘液质就不容易进入煎液,它就在那个布包里面,兜在里面,所以这样子它的药汤就比较澄清,容易分离,也容易服用,因为它的粘液质可能和这些疗效没有很直接的关系。所以两个方面的原因。但是在包的时候,不要包得太紧。现在就是说包紧了,因为它要膨胀,吸水以后长很大的颗粒,有的时候长两三倍,就挤压得很严重。这个时候粘液质出来不了,有效成分也不容易出来,就把它松松的装在一个包袋里面,或者一个沙布,这样子不影响,粘液质既不出来呢,有效成分很容易煎出。这个车前子呢,它是用的成熟的种子。如果用它的全草,这个称为车前草。那么车前草和这个车前子的功效基本上是一样的,没有车前子的时候可以用车前草来代替,只不过它作用可能要缓和一些,要弱一些。另外有个主要的区别,就是车前子对于肝肾不足的眼科疾病可以使用,它能直接明目。而这个车前草呢,一般对于虚证没有用,这是其一。其二,车前草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所以它还可以用于一些比较轻的热毒证。所以热比较重的,适合于用草,这是两个药用草和用种子的时候的一点细微的区别。下面的一味药,滑石。这是一个矿物药,它属于这个硅酸盐类的矿物药。滑石在中药里面,它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利水通淋药,也是各种淋证都可以使用,也是没有什么个性特征。只要是淋证都可以,作用实际上是比较缓和的一个药。在有的书上也是说它滑能利窍,因为它之所以叫滑石,用手来触摸它的粉末的时候,它非常滑腻。这其实也是与它的物理性状相关,也不是真正的说明它的作用特征的,所以我们在书上也是没有保留。所以作为利水通淋药,我们也不管它是什么淋证,只要是湿热的,都用它,这是第一个功效。内服的第二个功效,清解暑热。滑石呢,它可以通过它的寒凉清泻的作用,它可以清泻暑热,或者清解暑热。又可以利用它的利湿作用,对于暑湿也能够用。所以暑证不但有热,而且常常有湿,两种情况下,滑石都可以使用。所以在民间,经常把这个滑石作为一个清解暑热,或者清利暑湿的一个药物,常用的就是一个经验方六一散,六份滑石,一份甘草,这个作为饮料泡或者煎煮了以后(服),但是作用是比较缓和。当然比起其他的清暑热的药作用并不强,往往用于一些轻证。另外,这个滑石粉外用,象煅石膏一样,它也能够收湿敛疮,对一些湿疹湿疮减少分泌物,而且促进它的愈合。我们现在知道比如说商店里面卖的那种痱子粉或者婴儿粉,婴儿用来爽身的,里面那个主要的成分就是滑石粉。其实它也是与收湿有关的,比如汗比较多了,比如说腋下,或者颈项下面有的糜烂、发痒、发红,其实就是用它来收湿敛疮的。这个滑石呢,因为它是一个粉末状的矿物药,所以一般也要包煎。那么包煎呢,就是使煎液比较清彻,不容易混汤,便于服用。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呢,大量的滑石的颗粒吞服到胃肠里面去了,时间短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现在发现反复的长期的滑石的颗粒进入了,它可能使胃肠的一些局部比如说产生肉芽肿这样的一些病理改变,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肠道或者胃粘膜上的一些息肉,或者这种肉芽肿,有相当一部分不注意的时候是可以恶变的,所以不主张长期的大量的使这个滑石的颗粒直接进入体内。包煎以后进入体内的这种细小的颗粒就明显的减少,所以它也是包煎的另外一个理由。下面第三个药,大家把这个关字删掉,就是木通。因为这原来也是根据《药典》,《药典》把关木通作为一个正名,作为正品,我们这里就跟《药典》,现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已经通知了,这个关木通最好不要使用。其实关木通下面的一些内容本身原来就按照木通(写)的,因为我们前面也说过,最早的木通从汉代开始,就是木通科的白木通。从清代开始,开始使用毛茛科的川木通。后来又用关木通,关木通开始用的历史不久,我查了一下,最早收载关木通的是东北的《通化县志》,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这个《通化县志》收载了以后,也不常用,实际上就是最近在十多年来,因为新药的开发导致了对白木通和川木通的轻视而重视关木通。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个关木通里面含这个马兜玲酸,要求作质量标准的时候它容易作定性的(鉴别),其他两种木通呢,现在没有可靠的方法,既要求作,那么就选一个好作的品种,这样子慢慢的象古方什么八正散、导赤散,自古以来那时候还没有关木通这个药,现在这些方为主研制的一些新药中成药,里面都普遍使用关木通,没有用过去的白木通,也没有使用川木通。由于这个关木通引起了急性的肾功能损伤,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所以现在已经有通知,把处方里面比如说什么清淋颗粒,八正合剂这一类的中成药,国家的中成药都通知把里面的关木通最好改为川木通。其实这些木通从文字的表述都是一样的,但是那些木通比较安全,所以我们这里就把关字去掉,就叫木通。这个木通呢,主要是川木通,也可以包括部分地区现在还在用的白木通,就是木通科的,那么都可以等同的。关于这个品种的问题呢,我们在186页的2和3其实都谈了,那么就知道川木通和白木通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这里就姑且把它的品种就认为是川木通,或者是白木通。那么这个药呢,能够利尿通淋。在利尿通淋药当中,它也有普通利尿通淋药的特征,一般的湿热淋证都可以使用。但是它有一方面的比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就是我们在讲竹叶的时候提到了,这个木通在利尿通淋方面的特征和竹叶应该是一样的,就是它能够上清心火,它有一定的清心热的作用,尽管不强,有这方面的作用。下面能够利尿通淋,或者能够利小便,所以对于心热移于小肠,就是同时有心火上炎,有心烦,口舌生疮,下面又有小便淋涩疼痛的,常常和竹叶配伍在一起,这就是导赤散的基本组成,主要的部分。要说它有一点特征呢,就是这一点,就是我们书上应用1的第三行的后边一句话开始后半部分。前面呢就是它的普遍性,什么淋证,只要有热的,它都可以使用的。木通呢,也是一个利尿作用相对比较明显的,当然它没有车前草或者车前子那么明显。除了淋证以外,它也可以用于水肿,但用得不如车前子那么广泛,水肿或者脚气肿痛,我们书上另提了一段,也是因为它利尿作用相对比较明显一点。另外这个药可以通经下乳,这个通经下乳呢,(有)两方面的含义,这个通经呢,包括能够通利月经。木通可以入血分,尽管它不是一个活血化瘀的药,但是它和活血通经的药配伍在一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类似于桂枝,它虽然不是活血化瘀药,如果寒凝血瘀的,加桂枝效果增强。那木通呢,它有利于通月经,或者有利于通经络。风湿痹证当中,经络不通利,有时候也加一点木通,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下乳呢,就是它疏通乳脉。产妇乳汁稀少,主要两个方面的原因:一种原因,也是最多的,那可能就是气血亏虚,乳汁生化无源,没有源泉,量很少,那么要通过补气血。这个不是木通下乳能够完全解决的,当然加少量的木通在补气血的药当中,可以有辅助的作用。那么另外一种情况呢,就是乳脉闭阻。本身的乳汁生成没有问题,但是乳脉不通,这种患者乳房很胀,不舒服,乳汁很少。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以形成乳痈。那么这个木通主要是针对后者情况的,乳脉不通畅。当然一般乳汁稀少往往可能兼有乳脉不通畅,所以它和补虚药同时用的情况也是有。所以这个木通书上就是这两方面的功效,关于它的清心热是在应用当中提到了,这个我们要注意,是它的一个特征。使用注意里面,60克引起急性的肾功能衰竭的是早年的报道,现在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量远远没有那么大的量,有的可能用十多克,用的时间稍长一点也有引起肾功能损伤的,所以现在一般不提倡再用关木通了。所以我们这个使用注意就不一定都要。我们下面的通草,是通脱木的茎髓,功效和木通可以说完全一样,只不过它更平淡,作用更缓和,所以这个药我们不要求。这个就是药材当中一种白色的很轻,就象粉笔那样的圆柱形,但是象塑料泡沫那样轻的一个药。通草它的基本功效和主治,和木通是一样,更加平和。但是在宋代以前,所称的通草实际上就是木通,比如说今后学《伤寒论》的当归四逆汤,里面有通草,那是木通,不是我们这里的通草,要把这个名称的古今变化适当注意,但是我们对这个药不要求。下面这个石韦,那天讲总论的时候提到了,李时珍说该蕨类植物蔓延石上,生长的环境,它喜欢长在森林里面的石头上,它的叶片的质地就象加工了的皮革,所以称为石韦。这个再强调一次,这个韦是没有草字头的,但是在当前的中医药文献当中,加草字头的比不加的多,只是在《中药学》里面比较规范一点,一般都没有加。其他的,比如说《方剂学》,或者中医临床学科里面,很多方里面有石韦的,那韦字多数情况下都有草字头,那有违本意。这个石韦呢,也是作一般了解,作为一个利尿通淋的药,可以用于一般的湿热淋证。但它有一个特征,就是和凉血止血结合起来。所以说对于血淋,出血比较明显的,它还可以发挥凉血止血的效果。所以相对于前面学过的一些利尿通淋药来说,它比较适合于血淋,这个可以作为它的一个特征。另外它清肺止咳,也是象车前子一样,肺热咳嗽痰多的可以使用,在复方里面,没有什么特殊性。凉血止血作用不强,但是有这个作用,可以作为这方面的辅助。所以这个药也是就了解它的功效,三个方面。唯一就注意到相对而言,血淋比较适合,就是我们书上应用1的最后一行所提到了的一个问题。下面海金沙,也是一个蕨类植物的孢子,要注意,从药名来说,很容易误解它是一个矿物药。因为这个植物的孢子象那个金黄色的沙粒,很细的,是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子命名的一种药物,但是它不是矿物药。不但不是矿物药,是植物药,而且在植物药里头它非常轻。所以这个药呢,就是一个利尿通淋的专药,什么湿热淋证都用,只有那么一个功效,其他的可以忽略。那利尿作用实际上也是不明显的,所以我们就记这样一个功效。那么在用法当中要包煎,因为这个孢子很轻,是浮在水面上的。不包煎,水液沸腾了以后,马上就把它冲到药锅的外面,里面就没有剩多少了。包了以后,把它压在其他的药材下面,便于煎煮。再下面的一个药,萆薢,萆薢呢,作为一个利尿通淋药它的清热作用不强,它偏于除湿,所以在有的中药书上,或者目前的一些教科书上,对于这个萆薢说的是平性,但是古代本草很多也认为它是偏寒的,因为(它)本身用于湿热淋证,应该是偏寒的,所以我们选了偏寒的这一种说法,没有再沿用平性,两种在古书里面都有,这是一个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呢,我们现在说它的第一功效叫利尿通淋,但是在不少的书上,说它是祛湿浊,互有利弊。这样子第一功效把它认为利尿通淋呢便于同学们记忆。所有的利尿通淋药都是这个功效,记起来很方便。它(们)都可以用于湿热淋证,这个也是普遍性。从强调普遍规律而言,那么称为利尿通淋有优点。如果说强调它的特殊性,从这个功效我们就不太清楚。如果说功效是除湿浊,那么就说它是长于除湿的,主要是用于湿浊偏盛的膏淋,小便混浊,这样才有利于突出个性。但是记忆的时候又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发挥它的共性。有的时候有的同学初学的时候认为它祛湿浊,好象其他的淋证就不能用,其实这个萆薢对于血淋、砂淋,或者热象明显的普通的湿热淋证照样可以用。所以我们既要掌握它的普遍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我们再这样子说它利尿通淋普遍的功效,然后在应用当中说它比如说应用1的第一行,那么有利湿祛浊之功,强调了它最主要的是利湿祛浊,所以这个湿浊下注引起的膏淋,首先选萆薢,这样子就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了。至于萆薢作为一个祛风湿药,实际上应用并不多,作用非常缓和。如果要说的话,也是偏于湿浊偏盛的湿痹。所以这些药都非常简单,有的一味药就要求那么一句话。后面剩下来的几味药不要求,我们就不讲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比如说瞿麦、萹蓄,今后在八正散当中要学,而且还是比较常用的。一般的湿热淋证都可以用,它没有什么特殊性。那要说有一点的话,瞿麦它可能有一点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有的那种血淋可能兼有瘀血,比如说小便里面有瘀血块比较痛的,可能有一定的意义,活血化瘀。至于专门用它来活血化瘀,在月经失调方面的病证当中,实际上它应用得并不多。所以瞿麦、萹蓄虽然我们没有讲,但大家知道它是利尿通淋药,自然能够知道。地肤子,190页的,这个也是什么淋证都可以用的一个利尿通淋的药。(但)这个药用得更多的是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皮肤病可能相对还用得多一些,可以内服,也可以煎汤薰洗。也是比较常用的,虽然我们没要求,大家要知道这个药,治疗湿热皮肤病很重要的药。至于后面的冬葵子,一个是作用不强,另外一个,目前品种有混乱。真正的冬葵子就是我们蔬菜当中这个冬苋菜成熟的种子,后来慢慢的就由于这个药材收购人员出的误差,很长时间以来,就把这个冬葵子的植物来源认为是苘麻子,就是一个草字头,一个同志的同不要上面那一横,同志们的同,不要上面那一横,口字上面那一横没有,那个读[qing],苘麻子。那个也是一个锦葵科的一个经济植物,比较高大。因为在很多地方这个苘麻作为一个经济植物,大片大片的栽培,这个种子就是一个副产物,没有什么用处。这个它和冬葵是同科属的,都是锦葵科的。但是这个冬葵要矮小一些,这个苘麻呢要高一些,所以种子形状完全一样,个头要大一些。有的当地的一些人开始可能是一个试探的心理,很象是个冬葵子,就冒充冬葵子带到一些药材收购部门去卖,公然就卖掉了。这样慢慢慢慢的都把它作为冬葵子去卖,卖了过后这个药材收购的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这个就应该是冬葵子,所以很长的时间就包括《药典》都说这个苘麻子是这个冬葵子的来源。苘麻子在《新修本草》里面是一个单独的药,是作为活血化瘀,用来治疗眼科病的,并不作为利尿通淋的药。那能不能利尿通淋,现在都不知道。所以药材也存在问题,真正要用的就是这个冬苋菜,这个冬葵,用它的种子才是正品,但作用不强,在一些成方里面有。下面这个灯心草,和前面的通草也是很相似,作用也是和通草一样的缓和。这个关于利尿通淋的药呢,就讲这样的一些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四十四讲利湿退黄药概述、利湿退黄药(茵陈蒿、金钱草、虎杖)、温里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温里药概述现在开始上课,192页利水渗湿药的第三节,利湿退黄药。利湿退黄药的基本功效就叫利湿退黄,其实利湿退黄是两个功效,利湿是清利湿热的简称;退黄是利胆退黄的一个简称,所以把清利湿热和利胆退黄合并在一块,这个功效叫做利湿退黄。只有这样子理解以后,对这一类的药的应用才比较准确,因为首先它是一个清利湿热的药,所以它除了湿热黄疸可以用以外,其他的湿热病证,比如说有的利湿退黄药还用于湿温病,有的可能用于湿热的疮疹,湿热的带下,或者另外的湿热病证。实际上它的清利湿热和前面我们学过的一些药一样,它治疗多种湿热病证。利胆退黄它主要就是消退黄疸,恢复肝胆的疏泄功能,使胆汁的排泄能够正常,所以使黄疸的症状减轻或者消除。所以有的利湿退黄药它治疗的不一定是湿热引起的黄疸,比如说有的是湿浊偏盛引起的黄疸,或者是寒湿的黄疸,寒证的,那么它主要用来利胆退黄。它加上一些温性的药或者利水除湿的药,主要不在清热。所以这一类药物的清利湿热和利胆退黄是可以分开的,是两个功效,所以这样对认识这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方便。所以我们书上有的药是把它分开,比如说象茵陈蒿,因为它功效比较少,就把它的两种功效各自表述。有的药本身功效就比较多,象虎杖、金钱草,那么就把两个功效合并在一起,就使它功效里面的文字不要过于的冗长,便于学习和记忆。但是所有的这一类的药,它最基本的功效都可以分开,都可以合并,只是说我们具体处理的时候有灵活性而已。所以这是关于利湿退黄药的功效的问题。在临床上当然这一类的药最多治疗的是湿热黄疸,是最佳的主治证。能够利胆退黄的药在我们要学的中药里面不多,我们这一节一共只有五味药,后面两味药是草药,不讲,前面三味药都是(要)掌握的、比较重要的。前面我们还学过一些,比如说栀子、大黄、秦艽,祛风湿药当中的;以后的比如说郁金,活血化瘀药当中的;或者凉血止血药当中的大、小蓟,这样一些药实际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利胆退黄作用。就包括另外的一些清利湿热的药,比如说象蒲公英这样,都可以用。但是这方面的作用可能有的比较微弱一些,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这一节的三味药物,这是关于利湿退黄药的情况。关于它的配伍、性能其实前面讲过了,我们就不再重复。下面就介绍具体的这三味药,第一味药叫做茵陈蒿。《药典》现在把蒿字删掉了,就叫茵陈,都可以。为与《药典》同步,所以不要蒿字。在过去的文献里面一般都称为茵陈蒿,但最早也没有蒿字的。古代的本草就是因陈,而且这个因没有草字头,就这个原因的因。唐代的《本草拾遗》的作者陈藏器,在《本草拾遗》里面就讲过了,这个药为什么叫做因陈?而且没有草字头的这个因,因陈。就是这种草本植物呢,“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就说明它是多年生的草本,上一年的地上部分枯萎了,但是地下部分它的根还是存活的,第二年的春天它在前一年的那个枯萎了的地上部分的那个部位再长出来,所以“因旧苗而生”,这个陈就是旧苗的意思,因就是沿习,这个是讲它多年生这样一个特征。后人加入蒿字儿,所以这个都是在最古的时候,因陈,现在去掉也是完全可以的。所以关于这个名称,大家作一个常识的了解,茵陈和茵陈蒿。另外这个茵陈蒿的植物来源有茵陈蒿和滨蒿两种植物,等同的使用,作为同一味药。关于茵陈蒿的采收,在唐宋时期或者唐宋以前,在文献上这个茵陈蒿的采收,是这个植物充分长成的时候,采收比较晚,就是在花期。后来到了明代,慢慢的有人就提出来这个茵陈蒿要用幼苗,刚刚生长出来不久采收,这种刚生长不久的采收,采收了以后很幼嫩,所以好像就很柔软,象那个棉花的形状,所以叫绵茵陈。长成熟了以后采收,就把它叫做茵陈蒿了。那在过去的药材也有这么一个区别。到了明代就认为,只是绵茵陈就是采它的幼苗,这个功效才比较好。李时珍当时就把这个民间的认识,记载到《本草纲目》里面,“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材烧。”意思是说,要作为茵陈蒿这个药物使用呢,就是春天三月采来才是茵陈,四月就稍微长大了一点,就一般的蒿草类了,五月、六月只能作燃料。所以从明代一直到现代,这个茵陈一般都是用的绵茵陈,就是幼苗。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茵陈蒿的利胆退黄的一个重要的化学成分呢,就是它里面所含的香豆素类的成分。而这个茵陈,这两种植物含的香豆素的成分,花期的含量最高。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教科书上,概述的第三行,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或秋季花蕊长成时采收,我们就把两种茵陈同时收载,那就是对李时珍那个五月、六月当材烧,就是否定了。究竟这个春天采的幼苗,就是绵茵陈,和秋天花蕊时候采的所谓的茵陈蒿,它们的差异性,可能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果说把香豆素作为利胆的一个重要的成分,花期采的药材相对还要好一些。这个也是我们现在用茵陈蒿不要拘泥于用绵茵陈,如果有时候药材里面不是绵茵陈的,我们知道,古代是用的,现代研究也是有道理的,至于进一步的差异是以后的工作,就不能排斥它,这个关于药材的问题。那么茵陈蒿(的功效)就是把利湿退黄分解了,它就是这么一个利湿退黄的专药,其他没有什么功效。所以它又是利湿退黄最重要的一个药物,把它合并在一起显得过于单薄,所以就把利湿退黄分为清利湿热和利胆退黄两种功效。茵陈蒿把两种功效合并起来,就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从古到今最重要的一个药物。早自张仲景的茵陈蒿汤,茵陈蒿就作为一个君药,配伍栀子和大黄,就这三味药。是治疗多种湿热黄疸,包括黄疸性的肝炎,从现代医学来讲,包括肝胆尤其是胆囊、胆管阻塞不通引起的一些黄疸这一类的,它都是有明显的利胆退黄的效果,所以把它称为要药,所以它最佳适应证是湿热证。但是这个黄疸我们刚讲了可能多数是湿热的,但有的热象不明显,湿浊比较偏盛,舌苔比较厚腻,但是不发黄,口也不渴,舌质也不红,那么这样一般就认为是湿浊偏盛。茵陈蒿就可以和前面的利水渗湿药,比如说茯苓、猪苓、泽泻这一类的,比如说茵陈四苓散,茵陈五苓散。那主要用猪苓、茯苓、泽泻来利水渗湿,用茵陈蒿来利胆退黄,就不需要它过多的清热,所以就不配清热的药,不一定要大黄、栀子,就是它对湿浊偏盛的。另外这个黄疸甚至于还有虚寒性的,不但湿浊偏盛,而且阳气亏虚,这样的黄色一般不鲜明,从其他的症象,它的舌质也很淡,比如说脉也比较沉细。还可以和一些温补阳气的药,比如说茵陈四逆汤,配伍附子、干姜。在这样的一些方里面,茵陈蒿主要就是利胆退黄,那就与它清热几乎是没有关系了。它的清热作用已经被附子、干姜这些完全制约了。所以茵陈蒿这个利胆退黄是独立的,它不一定都要用于湿热证,不完全是通过清利湿热才能够退黄,没有湿热的它同样是退黄的,说明利胆退黄是一种特殊的功效。茵陈蒿的清利湿热,除了用于湿热黄疸以外,其他的湿热病证,同样可以使用。那又说明在利胆退黄之外,它的清利湿热又是独立的,独立的功效。所以我们书上的应用二,它可以用于湿温病,比如说今后在大家学习治疗温病学的一些方剂里面,里面是用到了茵陈蒿的。比如说《温热经纬》当中的甘露消毒丹,里面用茵陈蒿和黄芩这样的一些药,治疗湿温病。另外湿疹,煎汤熏洗,局部的使用,湿疮这些都可以,(还有)湿热引起的其他的皮肤瘙痒。所以它应用相当广的,类似于前面清利湿热的药。所以这个茵陈蒿应该这样子来理解它,两方面,它可以单独使用。作为清利湿热的药用于多种湿热病证,作为利胆退黄的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证,但是两者结合起来,它最佳的适应证是湿热黄疸。不是湿热黄疸的,分别配伍,比如说湿浊偏盛的,配伍渗湿利水的(药);寒湿偏盛的,配伍温里的附子、干姜这一类的药。当然根据现代的观点,比如说黄疸有肝郁气滞,有瘀血内阻,还可以配伍疏肝行气或者活血化瘀的,都是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的。这是关于茵陈蒿的简单的情况。下面第二味药金钱草,这个是《本草纲目拾遗》在清代开始收载的一种药,但当时不叫金钱草,当时叫神仙对坐草。它是一个小的藤本植物,两片叶是对生的,所以把它叫做神仙对坐草。这个药现在在全国各地,用的植物的来源不一样。这个《本草纲目拾遗》收载的神仙对坐草,它主要产在四川,所以叫四川大金钱草。现在用得稍次一点的,比如广东、广西这一带的经常使用的是一种豆科植物,叫做广金钱草。在全国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它也有习惯性的地方的一些用药,但是不能认为是正品。《药典》肯定的正品,就是报春花科的小的草本植物,是神仙对坐草,就是所谓的四川大金钱草,这是正品。但是在很多方当中有些成药里面广金钱草,豆科植物的金钱草应用也还是比较广泛,这些都大同小异,临床应用,所以目前一般没有分它。金钱草的功效,这个除湿退黄当然也可以叫利湿退黄,就是把清利湿热和利胆退黄合并起来了,就把茵陈蒿的两个功效。因为它的功效相对的比较多一点,所以就把它合并起来。它也是可以治疗湿热黄疸,但是在治疗湿热黄疸方面,它不如茵陈蒿的效果好,利胆退黄的效果,所以它用得要次要一些。尤其是临床上治疗黄疸性肝炎,茵陈蒿的作用明显要优于金钱草。现代研究茵陈蒿不但是有很好的保肝作用,因为黄疸性肝炎本身造成肝细胞的一些损伤或者破坏,很好的保肝作用,利胆作用也很强。同时有人发现,它对病毒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当然是不是对肝炎病毒有特异性的,现在还有待于研究。总之一般普遍认为,真正是传染性的黄疸性的肝炎,茵陈蒿是最重要的,利湿退黄是优于金钱草的。但是认为金钱草在有一种情况下,可能要优先考虑,就是因为胆管或者胆囊里面有了结石,肝胆结石,引起了胆汁阻塞不通,而最后造成的这种黄疸,结石性的黄疸,就认为金钱草具有排结石的作用。有的书上说金钱草能够化结石,当然这个要正确理解,不要误解,不能误解为这个金钱草的制剂服用了以后,肝胆的结石或者其他的结石就能完全把它化掉,溶解了,没有了,它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对结石的治疗,或者对一部分结石的排除,有积极的意义。根据目前的用药经验,可能服用金钱草剂量比较大,服用时间比较长,对一些肝胆结石,比如说有的它可以改变这个胆汁的酸碱度,或者里面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所改变。已经有了的肝胆结石,可能不容易在上面附着,这个结石的成分,所以就是它长大的速度明显的缓慢,而且有的可能就停止长大了。比如说现在它的直径是1公分,可能服用以后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增大的可能性比较小,这个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有的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的胆酸盐形成的一些结石,当然究竟哪一类的,现在也是说法不一样。用了金钱草的制剂以后,可以出现崩解的这种现象,就是说大的结石,比如说直径是1厘米的它可以碎成几个小块,比如说0.2、0.3这样的直径,这样碎小了以后,它就容易通过胆管最后进入小肠,它有利于这类结石的排出。另外它通过金钱草的清热作用,减少因为结石在肝胆里面形成的一些所谓的现代医学说的炎性的反应,简称热证,使湿热的一些症象缓解。当然这个结石比较大的,要通过,它本身就不能通过胆管,要靠它整个的利用它的这种利胆排石的作用,要通过胆管让它进入小肠,这个可能还是很困难的。有的太大了,一定让它进入胆管,它嵌顿在里面可能就出现急腹症,剧烈的胆绞痛,所以这个一般过大的,直径超过1公分或者1公分左右的,那要把它排出来相当困难,所以这个还是可能要和手术结合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肝管内的广泛存在的泥沙样的结石,手术没有办法,因为它整个在肝脏里面那些小管里面都有,手术不可能切除那么多,不可能的,这个可能从外科的方法,手术的方法,就觉得非常棘手,没用。而且即使有时候通过手术,它还要反复的复发,这个也是一个难题。但是金钱草可能对这一类的,广泛性的泥沙样的肝内的胆管结石,可能就是一个优势,它容易排出,所以它有排结石的效果。所以因为这个胆结石引起的黄疸,这个可能它就比茵陈蒿更有一个好处,多一个好处,就是它对结石的直接排石的作用,或者说化结石的作用。尽管有这样的说法,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并不是完全把它溶解掉。这是金钱草作为一个除湿退黄的药,它可以作为茵陈蒿的辅助药,尤其是有结石的情况下,可能还要优先考虑,所以是一个首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另外金钱草又是一个利尿通淋的药,它清利湿热,除了湿热黄疸以外,还可以用于湿热淋证。一般的湿热淋证,不管血淋、砂淋或者膏淋这些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一些淋证当中也是它最有个性特征的,就是石淋、砂淋。泥沙状的一般称为砂淋,结石比较大的称为石淋。这个主要指的是尿道结石,在肾盂里面,肾盂的结石,或者在输尿管里面或者在膀胱里面,总的都是在泌尿道里面,泌尿道的结石,这个中医就叫做石淋或者砂淋。用了金钱草的制剂以后,同样和肝胆结石一样,有的不容易再长大,可能也有的会崩解,小的它通过尿道,它本身有利尿的作用,小便增多了,它有个冲刷作用,就容易通过小便排出。另外通过它的清热作用,可以减轻一些炎性的刺激,尿道的灼热疼痛这样的一些症状。所以它也是治疗砂淋或者石淋的首选的一个药物,所以在利尿通淋当中,它有个性,这个需要注意,长于治疗石淋、砂淋。当然其他的湿热病证,比如说治疗湿热疮疹,治疗湿热带下,妇女因为湿热引起的白带过多,这些也有用金钱草的,其实都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它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清利湿热的药。另外清热解毒,可以治疗热毒疮痈和毒蛇咬伤,比较轻的毒蛇、毒虫。金钱草呢治疗疮痈强度算一个中等,所以还是经常使用的,但是这个药总体说来,它比较平淡,所以我们这个药味里面,就写的甘、淡,不苦,没有什么苦寒药的不良反应,所以一般用量都很大。比如说有的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的患者,每天早上起来,有的用到了每天500克左右的,先煎汤,每天作为饮料不停的饮用,那相当有好处,这是关于金钱草。下面的一个药虎杖,这个虎杖我上次讲总论的时候,提到了这个蓼科的植物它有这个茎,它这个茎不太清楚,有的茎比较粗,它有象虎皮上的斑纹,它大的时候可以象手杖那么大,所以称为虎杖。它药用的部位是它的根茎和根,这个药在本草学里的别名很多。那我们在书上的195页的,这个参考资料的第二,就说本草文献里面还有阴阳莲、大叶蛇总管、斑庄、花斑竹,有几十个不同的别名,但是这里列的这几种都是近年来在一些文献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我们见到了以后知道它是虎杖,但不提倡用这样的名字。但是有的现在违反了这个原则,比如说前几年,在南方有一个制剂,也是一个成药,当时是地方标准,那么叫做复方阴阳莲片,一个片剂。那么阴阳莲就是虎杖,其实就是复方的虎杖片。其实都不该用这样的一些名称。其余的蛇总管、斑庄、花斑竹这些名称都经常出现在一些处方或者一些产品当中,这个我们要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虎杖在过去是把它放在活血化瘀药,化瘀止痛的药,它本身能够活血化瘀止痛,用于多种瘀血疼痛证。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因为活血化瘀的药比较多,也是为了搞平衡,因为利湿退黄药,就这样子把虎杖加在里面也就三味药,而且前面的金钱草,而且它还有双重性,它可以放在利尿通淋药就这一章的第二节,也是很恰当的,如果这样子排下来,典型的利湿退黄药,我们常用的就是个茵陈蒿,那么这一节的药就过于单薄了。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也就把虎杖从活血化瘀药里面放在了利湿退黄药,因为它本身就有利湿退黄,所以它的第一个功效利胆退黄,其实也可以改为利湿退黄,或者除湿退黄,这样更准确。实际它也是清利湿热,又能够消退黄疸。除了湿热黄疸以外,比如说湿热淋证,古代的本草上经常说,这个虎杖能够通五淋,就是说什么样的淋证,湿热淋证,不管血淋、砂淋这些它都可以使用,通五淋。而且有的本草书上单用,还描述就是它的疗效还相当好,缓解尿道的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效果,或者其他的,比如说有的用于湿热痢疾,或者其他的湿热疮疹,同样的可以。所以这个最好把它改为利湿退黄。既清利湿热,又消退黄疸。作为黄疸如果有瘀血的,它又能够活血化瘀,所以就相当于和活血化瘀(药)配伍在复方里面一样。虎杖这个药功效很多,它对应的有很多主治,利胆退黄有湿热黄疸,如果把它作为广泛的利湿的药,清热利湿的比如说湿热淋证、湿热疮疹、湿热痢疾,都可以使用。清热解毒呢主要是疮痈,烧伤、烫伤;活血化瘀是一些瘀血疼痛证;然后清肺止咳是治疗肺热咳嗽,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复方阴阳莲片,主要就是用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后咳喘痰多,实际上清肺祛痰止咳的就用的这个功效。另外我们在使用注意当中,还有除了它活血化瘀,孕妇忌服。它略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另外它还是一个缓下药,有缓和的泻下通便作用。如果热结便秘不是很甚的,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通便的药,尤其是它治疗黄疸或者热毒疮痈。如果兼有热结便秘,如果症状不是很重,虎杖本身就兼有通便的作用有利于其他的药物的一个治疗。虎杖因为这个功效比较多,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告诉同学们一个简单的记忆的方法,虎杖的功效和大黄的功效十分相似。大黄是一个重点药记住了以后,把虎杖和大黄稍加对比就能记住。大黄第一就是泻下作用,只不过它很强,虎杖比较缓和,我们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功效,放在使用注意里面,如果我们把虎杖的泻下通便写在功效清肺祛痰的后面,对不对?完全对的,它本身就有这个功效,只是说和大黄有主次。大黄泻火解毒或者说清热解毒都可以,我们把虎杖改为泻火解毒,行不行?一样的,也可以用于一些脏腑热证。比如说肺热证,它就是一个脏腑热证。它也是清热泻火药,同时又是清热解毒药,和大黄一样的是用于热毒疮痈和烧伤、烫伤,内服、外敷都是可以的。活血化瘀,大黄有,虎杖也有。治疗妇科病的一些瘀血引起的痛经、月经失调或者跌打损伤,虎杖也能用。近年来虎杖有的还作为治疗瘀血引起的胸痹,冠心病的心绞痛,因为虎杖里面含有一个化学成分叫做白藜芦醇甙,又叫白藜芦醇苷,现在在国外发现是能够扩张冠状动脉一个比较好的化学成分。比如说有的在国外提倡喝红葡萄酒,那个葡萄酒,为什么提倡呢?它有利于心血管。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葡萄皮里面有白藜芦醇甙。现在专门把它提出来,有的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专门在虎杖里面提这种成分,(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实际也是一个活血化瘀的作用。大黄现在多了一个凉血止血的作用,那虎杖不明显,可以用,出血证也可以用。虎杖清肺祛痰,大黄没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但是也能清肺热。所以它们真正互相没有的,就是虎杖祛痰大黄没有,大黄止血,虎杖一般现在没有肯定。其余的功效基本上(相似),这样子我们都联系起来记。它们都是蓼科的植物,所以这样子就提供一个学习的方便。当然这样看可不可行,当然不可行,你也可以单独的记。所以这个就是关于利湿退黄药当中的三味药物,我们就介绍这样一些内容,这三味药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所以我们第十二章利水渗湿药,我们就介绍完了,能够利水渗湿的药,就是有利尿作用的药,(除)这一章以外前面学过不少,我们提到了,后面还有。比如说止咳平喘药当中的桑白皮、葶苈子或者补气药当中的黄芪、白术,这些都是典型的利尿退肿的药物。象这个活血化瘀药当中的郁金这一类,都是比较典型的利湿退黄的;凉血止血药当中的大蓟、小蓟这些,也是典型的利尿通淋的,包括白茅根等等,所以以后还会有一些典型的利水渗湿药。我们分别就和这一章的药联系在一起来学。现在我们就介绍第十三章,温里药。温里药它的含义,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这个刚刚和清热药相对应,清热药是治疗里热证的,温里药是治疗里寒证的。如果说这个证候,这个病证按照寒热两分,除了表热证,剩下的全是里热证。同样的道理,除了表寒证,外感风寒,剩下来的所有寒证都是里寒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温里药它的包涵面是很广的,它应该有很多的药物,都是温里的药物。其实我们前面也学过不少典型的温里药,比如说解表药当中的生姜这一类的药;芳香化湿药当中的砂仁、白豆蔻这样的一些药,都是很典型的;还有祛风湿药当中的一些药,都属于。所以除了这一章,在此前和此后能够温里的都很多。所以温里药它就是从理论上来讲,它就是温散里寒,治疗里寒证的,或者说以温里散寒、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主要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统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这个祛寒也是祛的里寒。从中医的理论来看,这个寒邪可以外感也可以内生。由于阳气的亏虚,它有外寒和内寒,有外来的和内生的,它都可以用温里的药。但实际上我们下面这一章要讲的温里药,主要是温中的。其他的温里作用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兼有功效,为什么要这样来理解呢?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虽然是温里药可以针对五脏六腑。五脏六腑都有里寒证,首先肺,肺的里寒证,往往表现出来是痰咳喘,寒痰的咳嗽,寒痰的气喘。这样的药物它集中在祛痰止咳平喘药,所以能够治疗肺寒的药,能够温肺的主要不在这一章,在祛痰止咳平喘药了。再回到心,那心是主神志,心主血脉,那心的里寒证,一个是血脉瘀阻,一个心主神志的功能失调,轻的比如说心神不宁,重的昏厥,寒邪闭窍,窍闭神昏,所以能够温心的药,大部分在活血化瘀或者在开窍药里面,集中反映在那儿。那么从肝,当然也是肝藏血的,主疏泄。那么肝受寒,那么也是往往血瘀,寒凝血瘀,或者气机凝滞。所以能够治疗肝寒证的很多药物也在活血化瘀和行气药里面,尤其是疏肝理气的。肾一般都是虚证,虚寒证,肾阳虚引起的肾的寒证,多数在今后的补阳药。当然脾胃的温里的一些散寒的药,其他章节也有,比如说行气药、消食药,等等,或者有关作用于脾胃的这些章节,但主要反映在这一章。所以根据我们具体收载的药物,这个实际情况,那么我们这一章的药物是以温中的药物为主的。这样来理解有什么好处?就是说把温中作为这一章药物的规律性的功效,每一味药都有,其他的作为一个兼有功效。这样子同学们记忆起来非常方便,学习起来非常方便。从学的第一味药到最后一味药,它都可以温中散寒,它的归经都可以归在脾胃经。这个就在学习的时候减少了很多麻烦,这一句话就每一个药都适用,温里药。有的药可能兼有温肝的、温心的、温肺的,甚至于补阳的,就是治疗肾的虚寒证的,它可能兼有。兼有就是部分药,部分药记起来那就要方便得多了。所以这是我们在含义当中说明这样子来学习,看是会不会要好一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第二个问题,关于这一类药的功效与主治。那么这一类药刚才说了最基本的功效就是温中,兼有最多的就是温经。经脉受寒,出现了头痛、腹痛或者引起了疝气,睾丸肿胀疼痛这样的一些病证,能够温经散寒。但是在具体的功效术语使用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规律,凡是这个药它的功效写的是比如说温里散寒,因为寒凝滞主痛,一般的温里药都有止痛作用,或者叫做散寒止痛或者祛寒止痛。凡是在功效术语里面是温里散寒、散寒止痛、祛寒止痛的,那么这样的药物它其中就包括了温中散寒、温中止痛和温经散寒、温经止痛这两个方面。这一章里面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药物,它只能够温中,它的功效就要回避散寒止痛或者祛寒止痛、温里散寒这样的比较笼统的功效。直接就说温中,或者温中止痛。所以这一类药物的第一功效,在我们这个教科书上,就是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刚才说的,笼统的说它散寒止痛、温里止痛、祛寒止痛、温里祛寒,这样不同的说法,那么它就包括了温中和温经两个方面。如果没有温经作用或者温经作用不明显,临床上主要是用于脾胃的寒证的,那么就说它温中或者温中止痛。所以我们一看功效,就知道它的主治证,有的比较宽泛,有的比较局限,这是关于这一类药的基本功效。当然有的可能兼有温肺或者温阳,它分别可以治疗肺寒证或者阳虚证。另外比较特殊的,这一章少数的药物兼有回阳作用或者回阳救逆的作用,是治疗亡阳证的,我们讲附子的时候再说。所以这个就是关于这一类药物的功效和主治。一个是共性的,然后兼有的,就是比较少,兼有的就是一个温阳,一个回阳,或者温肺。第三个关于性能特点,这一类的药物都是用于治疗里寒证的。那么根据药性确定的原则,能够消除或者减轻寒证的就是温热的药。这一章的药物是典型的温热药,温热性质都很强,有相当多的就是写的热性,甚至大热性,有的就是写温性。这个温性也是比前面温性的药明显的偏向性要大一些。就是我上次讲的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当中说的,就是标温性的药有温煦之温,有温热之温,温煦之温如春天的阳光,人人可近,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因为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比如我们前面的发散风寒药,又叫辛温解表药,这个温可能就是温煦之温,一般的人都能接受,它不会有明显的因为温的偏性造成的一些伤害。那么这个温里药的温,可能就是温热之温,温热之温非开冰解冻不可以轻试,真正要里寒比较盛的,才用,反之里寒不盛或者没有里寒用了可能就容易助热,就容易化火,那就容易对人体造成新的一些病理损害。所以典型的温热药这种药性,从药味来讲,因为寒邪是凝滞的,温里就是使寒邪消散,它有散的作用特征。所以也符合辛能行能散,一般这一类的药都有辛味,加上这一类的药本身就是辛辣芳香的。在我们烹饪当中用的调味品,主要都集中在温里药,胡椒、干姜、肉桂、丁香,就包括我们前面的白豆蔻、草果、草豆蔻这些都是调味品,它也是温里药。比如说我们现在炖牛肉、炖羊肉,很多都要加一点草果或者草豆蔻在里面,那是作为调味品在使用。本身就是辛辣芳香的,所以这一类的药,药味都是辛味为主。当然有的能够补阳,温补阳气那又有甘味,有燥性的,可能还有苦味,那是个别的药。归经,这个(以)我刚才那样子来理解这一章,也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归经。这一章的药都能够温中,所以每一个药从附子到最后要学的,比如说荜茇,大纲要求的,我都写上脾胃经,一点都不错,百分之百的都能温中。凡是功效是写的散寒止痛、祛寒止痛的它还能温经,温经主要涉及到肝,除了脾胃,还有一个肝经。能够补阳的,能够回阳的,以肾为主的,兼心、兼脾都可以。因为本身就归脾胃,脾胃就重复就不管了,以肾、心为主,兼有回阳或者温阳的,那把心、肾经加上去了。这样子一般来说都和教科书上能够吻合起来,有利于理解记忆归经,也有利于理解记忆功效和主治。这样子把比较复杂的,没有什么规律性的一些东西,就把它变得有一定的规律,就掌握了重点,我认为这样有好处。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应该这样子来认识这个问题。这一类的药物它有少数的药有毒性,尤其是附子这一类,所以也是性能里面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这是关于性能特点。第四个配伍应用,也是寒热虚实。这一类的药本身就是温里的,就是针对寒邪的,但它针对的里寒。如果有表寒,那么用发散风寒的,表里同治。寒和热,和清热药同样的道理,除非是寒热杂错,那么这个很特殊,没有意义,我们不管。清热的药配伍就没有必要性,因为太特殊了。虚,根据中医的理论,为什么有寒?为什么里寒?一个是寒邪外侵,阴盛则寒;另外一个是素体阳虚,阳虚生内寒,阳虚往往都兼有明显的气虚的。所以这一类的温里的药,主要是配伍补阳的药或者是补气的药,主要是补阳药,(这是)虚的问题。实的问题,除了寒热以外,比如说,这个寒邪往往影响人的一些脏腑功能,比如说脾的运化,肾的主水,往往水湿内停,所以这个寒凝水阻,有水湿的,配伍除湿的药,燥湿、化湿、利湿都行。湿凝结于局部可能就是痰饮、痰浊,可以配伍化痰的药。如果寒在脾胃,消化能力降低了,饮食积滞,配伍消食的药;寒凝气滞,气机阻滞,配伍行气的药;寒凝血瘀,配伍活血化瘀的药,等等。所以这个实的这部分配伍是相当广泛,很多章节其实都能够配伍在一起。这个症状也可以考虑,如果想得到,想不到也不重要。如果想得到,比如说这一类的药都能够治疗脾胃虚寒,那么脾胃虚寒比如说有恶心呕吐的,那配伍止呕的药;如果有腹泻的配伍止泻的药,这些只要言之成理,符合这一章药治疗病证的一些特征,都应该是很好的内容。在考试的时候如果书上没有这些内容,如果那一位同学这样答了,可能还要奖励他一点得分,说明他真正是学好了,不完全是,他并不是在死读书,是把整个中医理论和这一类的药物紧密的结合起来了。他有发挥,真正他有开拓性的思维,那是一种好事。所以配伍就是根据寒热虚实,加上一些最主要的主治证的一些症状,有针对性的作一些配伍。第五个问题使用注意,还是和前面的章节(一样)因证选药,它主要是什么样的脏腑的寒证,那主要选作用于什么样的脏腑的。比如说阳虚的虚寒证那要选有温阳作用的这个温里药等等;疼痛比较厉害的以止痛作用比较强的,这个它有不同的内容。另外一个三因制宜,这个和清热药一样,只不过刚刚相反,温热的季节、温热的地区该用温里药也要轻用,反之,如果说是寒冷的季节、寒冷的地区,该用温里药可能适当的重一点。因人也是素体,它的寒热很容易阐述。关于中病即止,也是不要过用,过用了就容易助热,容易化火,产生新的这种病理改变。另外一个就是病证禁忌,这一类的药是治疗寒证的,那热证肯定不能用,阴虚火旺也不能用。我们前面讲孕妇妊娠禁用药当中,温里药一般偏性比较大,作用有的比较峻猛,孕妇一般要慎用。慎用药里面有温里药,因为中医认为产前宜凉。所以在妊娠期间温热的药对产妇是不利的,适当的偏于寒凉的药是有好处的,所以孕妇也是一个证候禁忌。从药材方面这个没有什么特殊的,附子这一类个别的药需要久煎,一般不(普遍)实用,所以这个可以要求,也可以不要求。所以整个这一类的药物概述部分大概就这样一个问题,和我们教科书上表述不同的地方,就是大家注意一下。就是我说的它的功效方面的共性,就是都可以温中的问题,以及术语温中和普通的祛寒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这样有利于把握这一类药的基本功效,基本的主治以及归经等等,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个是供同学们参考的。但是从广义上来讲,这个温里药是包括温各个脏腑,不一定都在中焦,但是根据我们这一章的具体情况,它是以中焦为主的。这一节课就讲到这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45 讲 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介绍了温里药的概述部分,那就是一些共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就介绍温里药的一些大纲要求的药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味药,附子。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中经常把它切片的,所以处方经常开的是附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比如说加上一些菜油或者一些焦米、红糖、一些着色剂,染了以后,它就成了偏于黑的,就叫黑附片。因为它这种顺着切的,就叫顺片。因为附片里面有的是横着切的,那叫横片。有的比如说一种黄附片染成黄的,那是横的。这种白附片也是顺片,顺着切,切了以后用硫黄来薰,使它原来的本色变淡了,就叫白附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在产地它就要经过初步的加工炮制,不但有特殊的田间管理,采收起来了以后,它一般都要用那种盐卤,就是熬食盐,加工食盐剩下来那个卤水,里面含很多这种化学元素的来浸泡,泡了以后,有的还要用加热的这样的一些工序,所以一般都是经过制过的,都不是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片从宋代开始,就是四川的一个道地药材,现在的绵阳市的下面的一个江油,也是一个县级市,以那个地方为中心的产地,过去叫做彰明,表彰的彰,日月明,彰明。现在彰明就是江油市下面的一个小的集镇,以那为中心的,所以在宋代就有《彰明附子记》,附子就非常有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过去附子都是一家一户的小的这种生产作坊,为了商业竞争的需要,就有很多很多的规格,多的时候可能多到二三十种,有黄的、白的、黑的,有顺切的、有横切的,还有比较小的,用那种刨来刨成片的,比较薄的,称为刨片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川西北地区在附子采收的季节,一般阴雨天气比较多,有的家里面小作坊加工不过来,就像四川人泡泡菜一样,把附子挖起来以后,去掉了表皮泥土,把它适当地清洁以后,就放在了盐卤里面去浸泡,它不会变质、更不会腐烂,可以放上一年、两年,这种就称为盐附子。盐附子在使用的时候,仍然要把它切片,切片了以后,在水里面漂,把里面的盐味漂掉,就叫做淡附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般的处方上开的时候都不是开附子,都是开附片,白附片、黄附片、黑附片、盐附片。这是因为它不是用的整个的附子块根了,都是经过加了工的,片状的这种药材,所以一般开附片。要说明的这种五花八门的商品药材的规格,包括过去的炮附子在火里面去烧,现在的炮附子是用微波处理的,微波附子,等等,规格越来越多。都是过去那个小作坊为了竞争的商业性的需要,与它的药效之间没有什么联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且有的人说盐附子就是为了“咸入肾”,有意的这样子做。不是,它加工不了,挖起来地里面太多了,它就是受四川人泡泡菜那种影响,把它放在那个大缸里面,就不会坏,慢慢地用一两年都可以,能够加工的时候再来加工也可以。它不是为了“咸入肾”才有意的搞这么一个药材的规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有的附片,同样的使用,没有明显地差异,这是附片的药材的情况。附子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药,那天我讲大黄的时候说药之四维,其中有一个附子,附子就是我们温里药当中的一个重点药,也是中药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药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它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也是最特殊的,回阳救逆。回阳救逆就是对于亡阳证的一种治疗作用,或者一种治疗功效,这个简单地讲,就这么一句话。回阳救逆就是对于亡阳证的一种治疗作用。什么是亡阳证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家在《中医诊断学》里面实际上已经是学过了,就是一部分人由于长期的患病,久病,阳气不断地慢慢地耗伤,最后阳气衰败了,阳气损耗殆尽。一种是突然之间患急性病,比如说大吐大泻、大汗淋漓,阳随阴脱,都会出现这种亡阳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亡阳证它的临床表现最典型的就两个症状,一个四肢逆冷,一个脉细欲绝。“亡”在字义上,就有无的意思。我们去翻古代的字词书,“亡,无也”,好像没有了。就(是)说人的阳气已经耗散殆尽了,几乎没有阳气了,就是阳气欲绝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阳气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衰败了、欲绝了。因为肾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能够温煦形体,肾中的阳气为阳气的根本,能够使人保持应有的温度,温煦形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肾阳衰败就不能够温煦形体,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肢体的远端,四肢逆冷,比较轻的可能就是手指、脚趾。严重地可能上肢可以超过肘关节,下肢可以超过膝关节,最后可能全身都有比较冷的感觉。四肢逆冷,主要(是)肢体的远端,那是肾阳衰败的不能温煦形体的一个表现。心是主血脉的,心阳,心阳衰败,那不能鼓动血脉,所以血脉不正常,脉细欲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它的基本病理就是心肾的阳气衰败,衰败到了严重的极点,几乎快没有的那种状态。这种就是中医学当中所谓的亡阳证,它可以出现在慢性虚衰当中,也可以急性病突然之间出现。因为大汗大吐大泻,甚至于大失血,这些都可能造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这种情况下,附子就是中药里面认为能够“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因为它回阳救逆的作用最好,其他药物不可取代,虽然它有毒性,在临床上它能够明显地挽回将要亡失的阳气,这个时候也就是挽回了生命,它也是一个急救亡阳证的一个重要的药物。从古代到现在,尤其是在古代的医疗情况下,完全是依靠附子这一类为主的药来治疗,口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附子需要久煎,那患者有时危急了,煎煮很长的时间,还要慢慢地让它放凉,然后再来跟它喂服,耗费那个很长的时间,可能有时候就缓不济急,但没有办法,古代的医疗条件。在现在附子为主的有急救的制剂,比如说参附注射剂。一直到现在,尽管对于亡阳证,现在可以采取综合的急救措施,比如说大吐大泻、大汗淋漓、大出血引起的,现在输液、输血加上一些西药的应用,综合的一种救治,当然效果就提高了很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附子回阳救逆的临床价值仍然存在,所以很多医院,如果出现了比较典型的亡阳证,在采用其他措施的同时,附子有关的注射剂,使用还是相当广泛的,能够收到明显地回阳救逆的效果,所以它是中药当中回阳救逆最重要的一个药,用于亡阳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虽然是第一品的药。第一,单用,它的强度还显得不够,因为病证太重了,阳气虚衰到了极点;第二,它发挥挽回阳气有一个过程,它还比较缓慢,相对于像干姜这一类的药;第三,它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前人治疗亡阳证,不是单纯地用附子一味药,常常配伍干姜和甘草,这个就是张仲景的四逆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和干姜、甘草配伍,一个就是降低附子的毒性,有减毒的(作用),它有相畏相杀的(关系),附子畏干姜,或者可以说附子畏甘草,甘草或者干姜杀附子毒,毒性减轻;第二,增效,又是一个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增强回阳救逆的效果,干姜也有回阳的作用,现代研究甘草也是能够增强附子在回阳救逆方面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附子虽然回阳,但相对于干姜来说,作用发挥要迟缓一点,所以有的书上就说附子是性偏守的,我上一次讲过,干姜是走的,它很快的就会发挥回阳的作用,在初步有效的基础上,附子也开始有效了,所以可以使药力比较迅速,而(且)比较持续,迅速而持续,所以就达到这样的一些好处,它(有)多方面的优点,所以就配伍在一起。附子和干姜的配伍,尤其是增效和减毒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这是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一个配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临床上的亡阳证,有的不完全是单纯地阳气虚脱,而且元气也虚脱,所以临床上往往称为亡阳气脱。这个时候单纯地用附子来回阳,对于元气的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有时候加上人参。人参也可以和附子单独地配伍,就是参附汤,现在的注射剂,就是这个处方,参附注射剂,所以全国有好几个药厂都在生产,可以静脉给药,回阳救逆就来得很迅速了,剂型就适合于急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总的,附子回阳救逆就这么一个情况,大家就掌握这样一些内容,但是在临床上要真正用好不容易。前人说附子是一个最有用的药,也是一个最难用的药。最有用就是指的这种亡阳证、这种急重证,它都能够挽回生命,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又说它最难用,最难用因为它是一个急重证,又是有毒的,对于药物的用法、用量、配伍这些要求,医生都要非常准确,不然的话,稍有一点疏忽,有一点散失,可能就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又认为它是很难用的。随着我们同学们以后慢慢地临床经验的积累,肯定就会从难用变为易用,有个过程。但有用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那主要指的就是回阳救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个,补火助阳。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参加争论,学术上有争论,这个属于《中医学基础》里面,可能老师已经跟同学们讲了,命门在什么地方?以《中医学基础》里面讲的为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地方的补火呢?补命门之火。实际上命门之火就是指的人体的元阳,也就是肾阳。我们这里的补火助阳,就是补身体的元阳。所以对于全身的阳虚证,附子都可以用,所以在书上它的应用二,用于阳虚证,就是阳虚诸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阳虚证当中首先是肾阳虚。由于肾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肾阳虚就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附子一般都可以用。比如说肾阳虚,首先不能温煦形休,出现了畏寒身冷、腰膝冷痛。另外,比如说生长发育迟缓,出现了早衰;或者肾主水,肾阳虚了不能很好的主水,出现了水肿,或者小便清长、夜尿频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甚至于老年人还会出现遗尿;肾主生殖,肾阳虚了,生殖功能降低、性功能降低,等等;肾能够纳气,肾不纳气了以后,呼吸急促,出气多,进气少,这种虚喘;肾又能够温煦脾阳,脾肾阳虚的腹泻、久泻不止等等。其实附子都可以使用,但是最有效的最有用的,可能是在改善不能温煦形体方面的一些作用,可能比较肯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至于说在肾的其他方面阳虚造成的,附子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那可能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也是补肾阳还需要分化,补肾阳以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从古代到现代的临床应用,凡是肾阳虚,不管它表现为什么症状,几乎都在广泛地使用附子,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比如说肾阳虚的水肿用,小便不利也在用。肾阳虚的小便清长、小便过多、夜尿频多也在用,它是一个对于肾阳虚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今后讲补阳药,还要重点讲肾阳虚的表现,怎样配伍使用的药物(同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就是脾阳虚。脾阳虚,脘腹冷痛、便溏腹泻、食欲不振,它既能够脾肾双补。所以脾肾两虚的这种阳虚证可以用,单纯地脾阳虚为主的同样可以。脾阳虚,往往是由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往往要配伍补脾气的。比如说人参、白术这样的一些常用的补气健脾的药物,比如说附子理中汤,大致属于这一种主导思想,和人参这一类的药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心阳虚。当然亡阳证里面已经有心阳虚了,一般比较轻的心阳虚,可以表现为比如说出现自汗或者心悸这样的一些轻的一些症状,或者胸痹疼痛有寒象,那附子可以用,和一些活血化瘀的,或者温心的肉桂或者桂枝这种配伍。那比如阳虚感冒,我上次讲麻黄附子细辛汤,也用附子补阳气。另外,卫阳不固,出现了自汗不止,那有名的芪附汤,和能够固表止汗的黄芪配伍在一起。总之,一句话,凡是有阳虚,附子几乎都可以使用,是一个虚寒证,(用)补火助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肉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个,散寒止痛,这个就回到我们刚才讲概述当中,凡是笼统的说的散寒止痛,就意味着这个药既能温中,又能温经,有比较广泛地温里散寒,或者温里止痛的作用。对于附子,这里就是一个散寒止痛,那首先它能够温中,用于胃寒或者脾胃虚寒的。如果属于阳虚的它可以用,已经在补阳当中介绍了。不是阳虚的,是实证,比如说寒邪太过了,脘腹冷痛,附子照样可以使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除了温中以外,温经,那广泛地经脉受寒,出现的这些冷痛、头痛,附子能用。比较特殊的温经散寒里面,附子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所以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对于风湿寒痹兼有阳虚的,附子是一个很好的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这里的散寒止痛主要我们就把它反应在温中和温经方面。温经方面,其实与祛风湿可以适当地考虑,祛风湿它不如乌头,所以乌头放在祛风湿药里面,附子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有相类似的祛风湿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它是里寒证,是实证。第二,(也)是里寒证,是虚证。所以前人说附子只要有寒,不论虚实,都可以使用。一个是虚寒证,一个寒实证。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证就是用来温补阳气。所以附子功效主要在三个方面,对应还是比较强,也容易记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在用量,我们书上是3到15克。附子的用量在全国悬殊比较大,比如说在南方江南沿海的一些地方,一般用量都比较偏小,当地因为气候炎热,一般的人都容易受热,有的都容易比如说出汗这样的一些(情况),可能用附子都特别胆小、特别谨慎,尤其是气候炎热,容易受热,所以一般用几克的很常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在西南地区,附子的用量,很多临床医生对15克可能不能满足他的,所以用15克都是比较保守(的),附子用到30克是家常便饭,尤其在四川、云南。云南在五十年代有一个全国有名的把他称为“火神”的吴佩衡,吴老。吴老在处方当中用半斤附子的不是罕见的事,常有的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久煎,如果附子用3、5克,不久煎,不炮制也容易中毒。如果量大,很大,煎它三五个小时,像那个吴老的,有的时候就叫上午煎到下午,有的晚上煎到第二天早上,那几百克的附子,它也没有什么毒性反应。关键是应不应该用那么多?实际上可能没有充分的应用,我这里讲不是提倡大家多用、重用,我们尤其是初学了以后,刚刚在临床,教科书上15克应该是比较大的量,应该以这个量为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有经验了的情况下,如果觉得必要,那可以增加一点用量。有的时候,比如说作为汤剂,汤剂当中它的溶剂是有限的,有限的溶剂当中用的再多,它的溶解度的限额它的含量并不完全增加的。关于用量我们正确对待,有的用量过分地偏大,同样是不安全的,同时对药材也是一个浪费,但是过分地谨慎也会影响它的疗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是要久煎,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地多用一点,应当相当安全。它的温燥性,它不像姜甚至麻黄这一类,可能都还不那么厉害,所以在西南民间,冬天经常把附子作为一个食疗炖肉、炖羊肉,那个量用得比较大,但炖的时间长,那很多人没有明显地阳虚,用了以后,也没有怎样的温燥的这种不良反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子应该说只要用得合理,安全度还是很高,关键就是久煎,久煎到没有一点麻味,这个和乌头是一样的,用法用量说一下。尽管它的配伍、炮制等等,都能够降低毒性,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加热煎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附子作丸散剂,一定要谨慎。它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没有经过高热来水解。我曾经见到这样的一个附子中毒的,附子炖肉吃,吃了很多,没有任何反应,有那么一片附子,贴在锅上,水没有淹着,最后吃那片附子以后,马上就不舒服,先是发麻,后来就出现心脏的一些不良反应,心律失常这样的一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就是那一片,它没有水,干的,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个(附子中毒的)例子。也就说在有水的情况下充分地煎煮,对于它的解毒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附子作丸散剂,要特别小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所谓燥热伤阴,助热,阴虚阳亢、孕妇不能用,就是这一章共有的,都不是特殊的。附子的所有的内容,按照我们教科书就这些。然后我们在200页,提到了附子是不是十八反的药?我们这个教材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六版教材把它作为十八反。它怎么来的?因为原来的药典有一个乌头类的药都不能和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这些药(同用),提的乌头类,附子也是乌头类的。但是在古代本草文献里面,没有提到附子和这些药相反,现在相反有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也没有科学的依据,那个可能是一个推导、推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药典这样提了,我们也不能说药典不对,但是也觉得就直接把它写上去的话,依据不充分。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客观地讲(法),药典认为是十八反。是不是真正应该纳入十八反?有待于研究,没有写在正文里面,同学们知道这种情况就可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干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味药,干姜。干姜和前面解表药学的生姜来源于同一个植物、同一个入药的部位,都是它的根茎。但是我讲生姜的时候说了一下,它不完全是生姜晒干了就是干姜。从陶弘景开始,就认为生姜晒干了不是干姜,这个也是很多人多年没搞清楚的一个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什么原因呢?干姜和生姜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栽培品,田间管理有明显地差异。生姜在栽培的过程当中,三天两头不断地要培土,要把它掩埋住,因为生姜的药用的部位是根茎,它本身就属于茎,植物的茎,有趋光性,它要见阳光。有的森林里面见光不是很好的(树)长得又细又长,那就是它的趋光性使然,导致了这个(结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生姜它茎也想见阳光,不断地培土它就使劲地长,越培土它就越长,所以我们到了秋夏天,看见很多地方那个所谓的子姜非常鲜嫩,有的那个根茎非常的长,把它作为疏菜,里面的纤维很少,很嫩、很脆,那就作生姜用比较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干姜呢?在栽培的过程当中,不培土,直接把根茎暴露在土表,它已经见光了,它就不再拼命地长,它就使内在的成分不断地积累。所以生姜,因为它长得很快,内在的一些成分积累的不够,所以晒干了以后,非常轻。皱缩的,不能作干姜用。干姜因为它内在的成分很丰满,晒干了以后,基本上不怎么皱缩,体积也不怎么减少,质地非常沉重,主要就是它的栽培的方法、管理的方法不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代研究生姜和干姜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尤其是有的相同的成分,它的比例有差异,但是和功效的相关性,现在没有最终地解释。但是至少说明了,中药里面生姜和干姜作为两味不同的药使用,并不仅仅是有水分没有水分这么简单,是化学成分有明显地差异,功效也有明显地差异,有它相关的物质基础,就说一下它药材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干姜作为一个温里药,写的是温中,就不像附子,就写散寒止痛。因为干姜相对于很多温里药,它的止痛作用不是很突出,所以也回避了止痛,不说温中止痛,简单两个字也可以,就叫温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它主要作用的部位就在脾胃,凡是脾胃有寒的,不管寒实证或者虚寒证,也不管表现为疼痛、表现为胀满、表现为食欲降低、表现为消化不良、表现为腹泻、表现为恶心呕吐,都可以用。但是作相应的配伍,什么症状突出就配伍有针对性的,比如说恶心呕吐突出了,配伍止呕的药;疼痛突出了,配伍止痛作用强的药,作相应的这种配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干姜的第一功效就是温中两个字。我们这里四个字,温中散寒,一般不说它止痛,也不笼统说它是温里散寒,或者散寒止痛。因为它部位在经络方面它可以用,不是它的特征,用得不多,没有那么多大的意义。这个我就是在讲概述当中笼统地称祛寒或者散寒止痛,和局限地称温中,区别就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里和中有时是相通的,古人没有这么明确地区别。古人在本草文献里面,有的温中、温里是一回事,但是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已经比较规范了。温里就比较广泛,温中就比较局限,就指的是中焦。这是关于干姜温中它的对应证,就是脾胃有寒的,不管虚或者实都用,虚,配伍的补虚的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个功效,回阳,或者回阳通脉,都可以。两个字就是回阳,四个字就是回阳通脉。没有哪一个书上说干姜也是写的回阳救逆,但是附子就是回阳救逆,但同样都是用于亡阳证,这是有深刻地原因。因为亡阳证两大主要的症状,我刚才讲附子的时候讲(了)。第一个,四肢逆冷。为什么四肢逆冷呢?肾阳衰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干姜不能作用于肾经,所以它没有增强肾中阳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对于四肢逆冷没有针对性,所以不称回阳救逆。干姜主要是归心,能够振奋心的阳气,它主要是改善脉细欲绝的这个症状,所以叫做回阳通脉,和它主要归心经的这种回阳作用联系起来,所以是有微妙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阳救逆和回阳通脉。一个是作用于心,一个是心肾,都有很好的作用。尽管两个药是配伍在一起使用,这个需要说明的,所以用于亡阳证,作为附子的辅助药,四逆汤刚才讲(了),我们就不多讲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一个就是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引起的痰饮咳喘,类似于生姜,只不过温性比生姜强,在张仲景的一些方当中,苓甘五味姜辛汤里面治疗寒饮咳喘的汤很常用。所以干姜就这么三个方面(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学了干姜以后,可以和生姜作一个简单地对比。它和生姜相同的都能温中,但是干姜的温中的作用强于生姜,但是生姜长于止呕,干姜这方面不强,所以回避了。温中有强弱,止呕的程度有差异,干姜是不是完全不能止呕呢?不明显,所以少用,不如生姜,没有优势,实际上是回避的态度,不置可否的处理,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所以这是第一,温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都能温肺,都能温肺化饮,也是干姜强于生姜。这两点是相似的,或者相同的。不同的,生姜能够发散风寒,常常用于风寒表证,而干姜能够回阳通脉,常常用于亡阳证,作为一个辅助药。所以生姜和干姜的比较是很容易的,内容也比较简单,这是关于干姜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肉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个药,肉桂。(肉桂)和解表药的第二味药桂枝(来自)同一种植物。桂枝是用的当年生的嫩枝,肉桂主要是用的干皮,树干的。另外比较粗的枝皮,也可以剥下来。树干比较大的靠近地的那一些部位剥下来,往往就把它压成平板状,所以在商品药材当中,我们把它叫做板桂。那一般是比较大的树干,靠近地的那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间的那个比较直的那树干,往往把它树皮剥下来以后,放在一个特制的模型里边,把它压制成形,什么形状呢?两边有一点卷曲,中间有一点点凹陷,这样的就所谓的是这种企边桂。那个企,企鹅的那个企,企边桂。两边好像削掉了一部分,企边的,两侧有点弯曲,中间有点凹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树枝剥的皮就让它自然卷曲,自然卷曲就是筒状,所以有的叫筒桂,现在又叫桂通,或者桂尔通,有的药材,商人又把它叫做官桂。所以官桂、桂通、桂尔通、筒桂,都是树枝的皮,主要就这么一些商品的规格。最好的是企边桂,企边桂最好的又是越南的清化桂,比我们国产的广西的质量更好一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肉桂去掉了表面的栓皮,把它刮掉,那就叫桂心。桂心并不是那肉桂把皮剥掉了,只用木质部,那不对的,桂心是指的肉桂去掉了栓皮。这是我们书上因为涉及到了,概述部分企边桂、板桂、桂通就是我讲的三种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什么桂刮掉了栓皮,都可以叫做桂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肉桂的第一个功效也是补火助阳,类似于附子,通过补命门之火,用于温助全身的阳气,所以它也是用于阳虚诸证,不管肾阳虚、心阳虚,或者脾阳虚、脾肾阳虚、心脾阳虚,或者心肾阳虚,什么阳虚证都可以和相应的药物配伍,而且常常和附子相须为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附子和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因为它来源完全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同学们要问附子和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有什么区别?我现在只能告诉大家一点,就是说心肾阳气衰败的时候要回阳救逆,附子有明显地作用,而肉桂没有明显地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一般的亡阳证用附子,很少用肉桂,即使用也是一个辅助的药,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一点。至于说比如说治疗普通的肾阳虚,比如说兴奋性功能谁的作用好?改善肾不能主水的状况谁的作用好?促进生长发育、温煦形体附子好或者肉桂好?我现在不能准确地告诉大家。也就是说在补火助阳还可以分化,我们现在分化不够,这是中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为什么我说中药现代的核心也是功效,它是《中药学》的一个生长点,基本理论的发展很难,那应用最多,多治了一种病,少治了一种病,没有实际的意义,关键在功效。尤其是像这一类的功效的分化,是《中药学》我们要重点关注的。要回答大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目前的书上,还有一个说法。就说肉桂长于引火归原,而附子没有提,所以也是给很多同学这么一个印象,好像在比较这两个药补火助阳的时候,也是说肉桂能够引火归原,附子不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什么叫引火归原呢?就是对于肾阳虚而引起了虚阳上泛,出现的一种真寒假热的这种病证的一种补阳作用,患者本身是阳虚证,但是它出现了一些假热的现象,好像虚火上浮了,用了肉桂以后,改善了这些症状,比如说烦躁、面红,有的口渴又不想喝水。总之它是个真寒证,所以尤其是五版教材比较强调,就说肉桂引火归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我们如果说稍稍留心古代的文献,认为肉桂可以引火归原的是清代初年的郭佩兰的《本草汇》最早提出来,肉桂可以引火归原,但是比《本草汇》早的更有名的张景岳的《本草正》提出了附子“大能引火归原”,不是一般地引火归原,“大能引火归原”,张景岳的观点。其实在临床上,这种真寒假热,附子也有很好的作用,它同样是引火归原的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书上,就把引火归原回避了,其实两个药同样的,不是它们的区别。谁引火归原更好?还很难讲。按照张景岳的观点,附子比肉桂还好。张景岳是很善用附子的,温补派的有名的代表人,所以我认为张景岳的说法是很有实践基础的,所以我们就不再比较它了。所以在补火助阳方面就是相须为用,经常用。不同的就是亡阳证,一个用得多,很重要;一个用得少,很次要。就这么一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个,散寒止痛,包括了温中,当然温中里面就有脾阳虚。如果不是阳虚证,是一般的寒实证,肉桂也是能用的。在散寒止痛方面,这两个药主要的区别,附子能够表现出祛风湿,所以风湿痹证比较常用。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能够温通血脉,所以很多寒凝血瘀的方当中,不但用桂枝,也用肉桂,而且肉桂的温通经脉的作用、温通血脉的作用,还强于桂枝。很多治疗寒凝血瘀的方当中用的是肉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书上在后面还谈到了肉桂可以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凡是在补气血的方当中,适当地加一点,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或者有利于补血,它长于入血分,这个都是附子不如肉桂的,但是最终是它入血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桂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肉桂和附子要比较的话,相同的都能补火助阳,相须为用,附子能够回阳救逆,肉桂比较次要。二,都能够散寒止痛,用于各种受寒的疼痛证,广泛地使用,但是附子能够祛风湿止痛,肉桂长于入血分,寒凝血瘀或者一些补气血的药当中加上一点,都是用的这个特征。此外,附子回阳救逆。亡阳证(用于)这样子基本上就把它们的异同比较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用法上,也是截然不同。附子需要久煎,肉桂不能久煎,甚至不入汤剂,因为它是芳香化性的,挥发的。在使用注意当中强调了肉桂和桂枝一样,入血分,所以有出血倾向的,容易动血,尤其要注意;另外,在十九畏当中提到的官桂,也就是我们这里的肉桂。肉桂和附子(是)需要比较的两个很重要的药物。至于肉桂的药材在202页的药材参考资料的二,还有详细地说明,这个自己看了,就知道前面的那些别名是怎么一回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第四味药,吴茱萸。这个(吴茱萸)是一个芸香科的植物,古时候单纯叫茱萸。比如说我们学那个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那茱萸就是指的这个。因为中药里面有不同的茱萸,比如今后学的山茱萸,那(是)完全不同的药;另外还有一种食茱萸,饮食的食,食茱萸,樗叶花椒,不常用,它有多种茱萸。这个是类似于花椒一样的芸香科的成熟的果实。因为主要产在江浙一带,所以和产地联系起来,古代就称为吴茱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药作为一个温里药,也是散寒止痛,所以它包括了温中,也包括了温经。它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所以有些痛经的方这些都用,用它来温肝经经脉,比如张仲景的温经汤、吴茱萸汤等等。它可以温经,也可以温中。凡是胃寒或者脾胃有寒的病证,都可以广泛地使用,这符合我们前边统一讲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它又有止呕的作用。本身它是一个温中的药,又能止呕,所以和前面生姜一样,最适合于胃寒呕吐,但是止呕又是独立的,它可以去性存用,所以吴茱萸常常又和一些清胃热的药,比如说黄连配伍,胃热呕吐或者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左金丸就是一个代表的方,不但用于中焦有热的呕吐,也可以用于中焦有热的疼痛,左金丸就是这样一个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它是苦燥的药,苦燥的药能够燥湿。吴茱萸的燥湿主要就是用于泄泻,腹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四神丸。四神丸是脾肾阳虚,脾肾阳虚的病理基础导致了腹泻,(第)一个是阳虚;(第)二个有寒,阳虚生内寒;第三个,湿浊内盛。那么要治疗这样的阳虚的腹泻,(第)一个要补阳,(第)二个要散寒止痛,第三个要燥湿。吴茱萸在里面主要是散寒燥湿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有的书上说吴茱萸能够补阳或者助阳,四神丸用于脾肾阳虚的腹泻整个方能够助阳,但是里面主要是补骨脂,与吴茱萸没有关系。至于止泻,主要是通过燥湿,缓和了腹泻,四神丸止泻的是肉豆蔻和五味子才是收敛性的,吴茱萸不是收敛性的,所以吴茱萸的燥湿止泻的功效重点在燥湿,而不在止泻,所以止泻两个字可以删掉,而燥湿两个字是不可缺少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吴茱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它在方里面是针对的寒湿,它温中燥湿,有利于缓解腹泻,但与助阳无关,助阳是补骨脂的,所以今后学四神丸就知道这种情况。我们经常把复方和单味药混淆了,有的就说它是一个助阳止泻(药),有的单说它就说止泻,这都没有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就是燥湿两个字,五版教材最规范,只有这两个字,这个是对于吴茱萸的功用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吴茱萸有一定的毒性,毒性就用多了不但头晕,而且出现视觉障碍,看不清楚东西。但是很容易恢复,停药以后很短的时间就消除了,所以提醒吴茱萸的用量不要太大,大了不但它动火,而且李时珍说的“伤目”,也就是要影响视力,看东西的时候不清楚,还有其他的一些精神症状,或者引起错觉这样的一些,所以注意它有一定的毒性。(吴茱萸)和附子这两味药是这一章里面有毒的药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我们就把这一章要求掌握的最重要的四味药(讲完了)。这四味药当中附子可以和肉桂比较,干姜可以和生姜比较,肉桂可以和桂枝比较。肉桂和桂枝比较,其实温阳都是一样的,一个强,一个弱,桂枝弱一些,肉桂强一些;都能温经散寒,也是肉桂强一点,桂枝弱一点。不同的一点,就是桂枝是个解表药,肉桂没有,根据现在的书记载,所以很容易比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剩下来的就比较次要了,我们下午再介绍。今天就介绍到这个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四十六讲温里药(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行气药(小茴香、厚朴、橘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温里药的具体药当中,前面的四味药是重点要求掌握的,下面两味药就是熟悉的,小茴香和丁香。那我们这两味熟悉的药,首先介绍小茴香。那么小茴香最早在古代的本草文献里面,就没有小字,就是茴香二字,而且在最早的文献里面,茴字还没有草字头。它是个调味品,大家都知道,那古人作为烹饪食物的一种香料,不但能够增加普通食物的香味,认为稍稍有一点异味的,比如说过去没有什么冷冻保藏,什么冰箱之类的,比如夏天早上的肉,可能到中午就微微有一点异味,那么加上这样的调味品,前人认为能够使它的原有的香味能够恢复,再回到原来的香味的那种状态下,实际上准确地讲是掩盖了一些不良的气味,不是让香味恢复了,这茴香的本义是这样从烹饪当中得来的,那么因为它是一个草本的植物,所以后来加上草字头。这个植物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它幼嫩的苗,叶子很细的,呈这种丝状的,也是一种调味品,很香的,那么它成熟的果实,作为药用是这个,这是新鲜的时候,好象还有绿的颜色,那么晒干了的时候,实际上它是这种黄的,就象水稻、稻谷外壳一样,从大小、形状也是比较粗糙,所以在文献里面根据它这样一个特征,常常又把它叫作谷茴香,好象稻谷外壳一样,所以有谷茴香的这样一个称谓。那么后来由于有了另外的一种茴香,就所谓的八角茴香,八角茴香它是来源于比较高大的乔木植物,是属于木兰科的,就是厚朴那一类,很大的树上结的果实,那种聚合在一起的蓇葖果,有几个蓇葖果聚合在一起,一般呈那种四周散开的好象那种角状,一般可能就是五到八个,所以称为八角茴香,那么八角茴香个头比较大,直径也可能四、五公分的都有,两、三公分的很普遍,那么相对茴香个头就很小了,所以就把八角茴香,它们因为在气味,就是性能、功效应用方面,都认为是一致的,所以就把八角茴香称为大茴香。相对于大茴香,又把这个称为小茴香。那八角茴香,最早是一个外来的药,所以又称为舶上茴香,舶来之品,船上运来的,经过海运,所以今后大家学方剂学,或者一些临床学科里面,说的舶上茴香,那么指的主要是八角茴香。实际上它们的应用的情况是一样的,这是关于名称,所以古代见到的茴香就是我们在这里的小茴香。小茴香,既是一个温里药,又是一个行气药,那么作为一个温里药,它是一个散寒止痛的,基本功效就是散寒止痛,那么散寒止痛,两方面,一个是温中,第二是温经。那么温中那么是治疗中焦有寒,中焦虚寒的,和前面学过的干姜、吴茱萸等等,以及后面的温中的药,其实都一样是用于中焦有寒的,那么根据中焦有寒病证的临床表现不同,比如说有没有饮食积滞,有没有脾胃的气虚,如果有,那么配伍补气的,配伍健脾的。那么另外根据它的主要的症状,比如说以疼痛为主,以胀满为主,或者以呕吐为主,或者以腹泻为主等等,不同的临床表现配伍一些针对性很强的药,这些原则都完全一样,那么第二个温经止痛,那么主要是温散经脉当中的寒邪,就治疗寒邪入于经脉引起的一起疼痛证,那么温经止痛的主要适应证,比如说一个头痛,寒邪侵犯了头部的经脉,比如说象吴茱萸汤,用茱萸这一类的,另外更多的温经止痛指的是腹痛,下腹部,有的就称为小腹痛,或者少腹的疼痛。另外一个就是疝气,那么疝气主要就是指男性的睾丸肿胀疼痛为主,或者有的因为小肠嵌頓在腹股沟,而形成的斜疝或者小肠疝,认为与肝经的寒凝气滞关系很密切的,所以什么叫疝气,今后临床学科可以里面详细地去讨论,因为历来所指的范围不完全相同。在比较早的文献当中,把小腹有一些疼痛很剧烈的病,也把它称为疝痛。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是不一样,但现在主要是指的是斜疝和睾丸的肿胀疼痛的这一类的病证,那么小茴香可以用,可以用于疝气痛这一类,用它来温经散寒止痛,那么前面的象肉桂啊,或者就是包括附子或者吴茱萸这一些,它都能够温肝的,其实它对疝气痛,或者小腹的寒凝疼痛都可以使用,那么小茴香也没有什么特殊,也是很常用的,和这些药也经常配伍在一起,肉桂或者吴茱萸,是在散寒止痛方面。它作为一个行气药,它又有行气止痛和行气消胀的作用。我们下一章就要讲行气药,行气药主要的针对的气滞的胀满、气滞的疼痛,那么小茴香是既能消胀、又能止痛的一个药物,它作用的部位,既作用于脾胃,又作用于肝,那么行气药主要就作用在肝和脾胃,所以说小茴香也是作用部位比较广泛的,既能行气,又能止痛的一个行气药。那么常常可以用于脾胃的气滞和肝郁气滞,那么前面讲的疝痛其实也是属于肝郁气滞有关的一个病证,小腹也是肝经经脉循行的部位,所以它一方面是散肝经的寒邪,另外一方面又是行肝经的气滞,那么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小茴香就用于肝和脾胃寒凝气滞并见的(证候),它既用它来散寒,又用来行气消胀止痛。因为它是一个温性比较强的药,真正的热证,疝气也有热证。那么不是非常对证的,如果要用少量的,一定要配伍比较多的清肝热的这类的药物,所以这是小茴香的情况。那么它最大的特征,它就是既是一个温里的药,温里药,它属于散寒止痛,既温中,又温经,同时它又是一个行气药,我们学了下一章行气药,回过头来再来理解小茴香,那么这些问题认识就会深入,其实前面的吴茱萸准确地讲也有一点行气作用,它偏于止痛,对于肝经,比如说用于疝气啊、小腹痛也有关。下面一味药丁香。桃金娘科的常绿的乔木植物,丁香树它的花蕾,把它采集下来,干了以后它就象一个丁子状、一个丁子状,就是我们下面药材,上面大一点,下面尖,很象过去钉鞋鞋钉那种形状,所以把它叫丁香,有的把它叫丁子香。因为它香气也是很浓烈的,象一个钉子状,所以叫作丁子香,指它的花蕾。另外它成熟了的果实,那么就象鸡的舌头,所以又叫鸡舌香,相对来说,常常把它的花蕾叫作公丁香,把果实又叫作母丁香,其实它就是同一种植物,它采收的不同的时候,一个是花蕾,一个是果实,那么一般用的丁香,都是花蕾,它含的芳香性的挥发油比较多,芳香性很强,所以它温中散寒,或者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比母丁香要峻猛一些,作用要强一些。所以母丁香在临床上应用得比较少,主要是用的公丁香,就是花蕾。那么丁香,它主要是一个温中的药,所以它的第一个功效里面,就没写散寒止痛,或者祛寒止痛,强调的是温中,它又有止痛的作用。所以它就用于中焦有寒,而且以疼痛为主的一些症状。那么也是和小茴香、和吴茱萸没有什么区别,应用的时候,它最大的特征,它在温中的同时,在降胃气方面,作用比较明显,常常用于胃气上逆,因为中焦有寒,或者中焦虚寒,所以功效里面突出它的降逆二字,所以它应用里面,主要是用于胃寒的呕吐、呃逆或者嗳气,呕吐、呃逆、嗳气,是胃气上逆表现出来三个不同的的症状,可能通过《中医学基础》、《诊断学》的学习,那么同学们肯定能够区别出来。呕吐,经常有的时候能够吐出一些(胃)内容物,那么嗳气,好象我们现在喝了汽水了,因为里面二氧化碳,有时候气往上冲,那样子出现的一个症状,那叫嗳气。呃逆能发出响声,很难控制,所以都与胃气上逆有关。那么丁香,都可以使用,所以它是很重要的一个温中降逆的,治疗胃寒、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呃逆或者嗳气,这些都能使用的一个药物。那么这是丁香在温中药当中,它长于降胃气、降胃逆。另外它又有一点温肾壮阳的作用,但是作用不明显,比较微弱,所以在古方里面,常常作为我们以后要学的补阳药,或者我们前面学的肉桂或者附子,这些药物的一个辅助,所以应用并不多。但是现在研究,有的人认为,它通过观察,之所以丁香能够表现出温肾助阳,它主要是因为丁香里面,含了很多芳香性的挥发油,那么芳香性的挥发油,在排泄的时候,主要经过泌尿道来排泄,所以小便里面有相当高的含量,那么在排泄的时候,对尿道,就是尤其是男性,那么它就有一个轻微的很温和的一种刺激,可能反射性地就可以引起这种性兴奋,那么这样子就是相当于中药当中的一些壮阳的药物,就常常和一些温肾壮阳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但是认为反复地这样刺激,那么是一个有害的刺激,所以就不主张在补阳,真正是肾阳虚的患者当中,并不主张使用。所以真正是那种属于阳痿啊这样的一些要壮阳的,那么它通过这种刺激,可能有一点点那种辅助作用,所以它不是一个典型的补肾阳的药,供参考,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一个观点,这观点,那么据报道也是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得出来的,所以可以供参考,不过这药在作为温肾阳方面,是很少、很少使用,在古方里面应用也不多,在当代的临床上应用那就更加少一些了。要注意的是丁香,属于十九畏的,它不能和郁金同用,郁金今后活血化瘀药讲,这两个药,都没有毒性,都是常用的,所以认为不能配伍在一起,但是这药对,又是古今以来,出现配伍在一起最多的一个药对。在这十八反、十九畏当中,这一对药,所以一度的有人认为不应该是配伍禁忌,也是反反复复的,有的时候取消,有的时候加上,但是在目前没有完全把它搞清楚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保留十九畏的原文里面的丁香莫与郁金见,两个最好不在一起配伍,这是关于丁香。那么剩下来后面五味药,都是属于了解的,很次要的。那五味药,都是温中的,那么第一个是高良姜,它也是姜科植物的根茎,就象干姜一样,用它的根茎入药,所以它的功用和干姜,基本上是相似的,只不过一般认为它的温热性质还要甚于干姜,所以它的散寒止痛,有时候在干姜之上,那么也有一定的止呕的作用,干姜也不是绝对没有,所以干姜算一个止呕也并不错,所以它和干姜在温中方面,是非常相似,也就说它散寒止痛的作用稍稍强一点,而这两个药常常配伍在一起,比如说古方的二姜丸,就是干姜和高良姜两味类似的姜类药,那么互相来增强疗效。花椒,花椒以四川为主产地,最有名,所以有的把它叫作川椒,那么四川属于西蜀,蜀地,所以又叫蜀椒,从秦汉以来很多文献上就叫蜀椒、川椒、花椒,那么是四川、川菜当中最有特色的,不但辣,而且有麻味,就是因为有花椒的原因,所以有很浓烈的麻口的这么一个滋味,是它药材很主要的性状。那么花椒也是一个一般的温中止痛药,所以也是(治)胃寒,或者脾胃虚寒的。它和前面的药一样地用,现在我们也不再专门介绍了。另外它有一个驱蛔虫,那么它的驱虫作用不强,所以一般很少把它在驱虫的方当中作为比较重要的药,关键是它既能驱虫,又能止痛,尤其是在蛔虫,不安静,燥动的时候,有疼痛的时候,所以花椒它既可以用于驱蛔虫的方,又可以用于安蛔虫的方,比如说今后乌梅丸。为什么要安虫,我们在讲驱虫药的时候,再来讲这个问题。我们这里初步地了解花椒作为一个驱虫药,它主要是用于蛔虫证,那么蛔虫证在有腹痛的时候,和没有腹痛的时候,要驱虫的方当中,它都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药,一方面是止痛,一方面是驱虫。另外外用的时候,还可以杀虫止痒,可以治疗一些皮肤寄生虫,比如说螨虫、疥虫引起的一些瘙痒,另外它也能燥湿,所以对于寒湿阻滞,对于一些湿疹、湿疮,这样引起的皮肤瘙痒,花椒煎汤外洗,也有止痒的作用,所以它的止痒一方面是通过杀虫,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它有一定的燥湿作用,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药,所以花椒除了温中以外,那么就是它外用和内服,分别有一个特殊的功效。</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后面还剩下三味药,胡椒、荜茇和后面的荜澄茄。三味药都是很相似的温中止痛的药,一般就用于脾胃有寒的病证,那么这三个药,它在古代都是同科属的近缘植物。那么荜茇,它也是胡椒科的一种植物,用它的果穗,用来入药,那么我们讲义上,拉丁文里面,piper,就是直接把音翻译过来,实际上就是音译,名称就是这样来的。那么胡椒也是荜茇属的,所以它们前面的拉丁文里面的属名,都是一样,后面荜澄茄,按照正品,在古代,也是胡椒科荜茇属的,它们三个是同科同属,作用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只是说荜澄茄由于它主要产在热带地区,后来慢慢地在国内找代用品,现在的代用品主要是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它们用它来代替传统正品的荜澄茄。所以从这角度来讲,这三个药基本一样,大家就记四个字就对了,就是个温中止痛,主要用于脾胃,其实都是调味品,都作一个常识性的了解。那么至于胡椒说一下它的名称,那么胡椒科荜茇属的胡椒,也是它的果穗、把果实收集起来,如果采收的时候,果实比较偏嫩,还是青的时候,就不去掉果皮,那么干了以后果皮就皱缩,然后就附着在它的果壳的表面,就是一层黑色的不平坦的,那么叫黑胡椒,它采收比较嫩一点,不去掉它的果皮,让它直接附着在上面,如果采的时候比较成熟一点,然后采收了以后,把表面上的果皮把它去掉,比如说用揉、搓、碰撞的方法,然后去掉了以后,让它的果皮露出来,硬的,那叫白胡椒,所以白胡椒和黑胡椒是同一个品种,采收的时间早晚稍稍有一点不同,所以白胡椒它的辛温的性质,更强一点,黑胡椒要稍次一些,因为它加了一定的果肉,果肉作用是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温热性质,主要是在种子里边。所以它的药性的偏性有差异性。这样的一些内容就是前面十味药,都是我们温里药要介绍的,其它章节还有,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介绍第十四章,十四章行气药,书上在209页。那么首先我们还是介绍行气药的含义。我们书上说以疏畅气机为主要功效,长用于治疗气滞证的药物,叫作行气药。简单地讲就是以行气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气滞证的药物,叫作行气药,记这么一句话就够了。那么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对于这一章的药物,有两种不同的称谓。我们教材,把它叫作行气药,认为它是以行气为主要功效,那么在另外的一些中药著作,包括教科书把它叫作理气药,就认为这一类的药,能够调理气机,治疗气分的病证,称为理气药。一般在称行气药的书上来说,它又叫理气药,称理气药的书上来说,它又叫行气药。那么从表面上来看,好象就是说是同谓语,既可以叫行气药,又可以叫理气药。其实行气和理气是不同的,这是学术观点上的一个认识的一个分歧。那么认为这一类的药,应该叫理气的,它主要的依据就说这一类的药,它对气机有调理的作用,它比较广泛,尤其是这一章的药物当中,很多药物不但能够行气,而且能够降气,所以它的理气主要包括了行气和降气这样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把它称为理气,这是一种观点。另外一种观点,就认为这一类的药物,它的主要功效是行气,降气只是部分药物兼有的功效。所以称为行气比较准确,所以不赞同称为理气的。我个人的观点,我是同意这类的药,称为行气药,不要称为理气药。首先称为理气药,调理气分,那么人体的气分这是很广义的,气分出现的病理改变,现在至少有气滞、气逆、气虚、气陷、气脱,都是属于气分的病变,都需要调理,那么我们就说把什么气陷、气脱、气虚,把它除开,那么理气,调理的气分,调畅的气机,一个就是气滞,二个就是气逆,那么就把它局限在这两个方面。但是理气本身不能反应药物的具体功效,我们是按功效来分类的,这教科书,理气很难讲是一个具体的功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没有很确定含义的一个术语,就是退一步来讲,我们给它赋予一个比较固定的含义,理气就包括行气和降气。那么我们来看降气,降气一个是肺气上逆,那么肺气上逆,主要就是咳喘,那么咳喘我们已经有止咳平喘药了,所以降肺气的药,已经独立成章,没有必要和理气或者行气药,再混在一起。那么再剩下来是一个胃气上逆,降胃气主要表现在止呕,那么止呕也要因为我们教科书没有分那么多的类,如果要分,它也是能够独立成章的,更重要的是止呕的药,它不一定都是行气的药,它可以分散在不同的章节,比如说我们前面学的止呕的圣药,就是生姜,作用最强的,它不是行气药,我们后面还要学另一味止呕的圣药半夏,它是化痰药,也不是行气药,那我们前面还学过藿香啊,芦根这样的一些止呕的药,以后还有竹茹、枇杷叶都不是行气的药,但是很常用,在止呕方面。所以止呕,它和行气没有必然的这种相关性,尽管有一部分行气药,有止呕的作用,但是它不带有普遍性,那么尤其是我们在行气药要学的这一章当中,有止呕作用的可能还不到一半。所以把它认为是一个兼有功效比较好一些,因为行气就是一个具体的功效了。我们的章就是按具体的功效在分类,那每一味药,都能够行气,也规律性也就出来了。那么降气,有少数的行气药能够降气止呕,如果说广泛地称它既能行气,又能降气,那么(与)止咳平喘药就已经发生了混淆,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最好把它叫作行气,不要叫作理气。但有些都值得进一步的商讨、讨论,这是关于含义的问题。第二关于功效与主治,行气药的基本功效那么就是行气二字。那么治疗的病证,证候就是气滞证。那么气滞的基本临床表现,第一是胀,第二就是痛,胀、痛或者有的痞满、痞闷三个症状,胀痛是主要的,另外有一个痞,我们后面再讲它的特征。但是行气的功效,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我们在概述当中就说了行气作用比较强的作用就称为破气。所以行气和破气是同类作用、同类功效,有强弱之分,除了这一点以外,对行气的功效,往往要联系它们的作用的部位和产生的疗效,使用的时候,常常不单纯地说它行气,有时候把作用部位,如果就部位而言,那比如说行气调中,那么它作用的部位是在中焦,是在脾胃。行气疏肝,那么是作用在肝脏。行气宽胸,那么主要是在胸肺,在胸中,在肺,与肺气壅滞这些有关。所以行气宽胸、行气调中、行气疏肝,是把作用的部位和行气的功效联合在一起,反映它们最佳的归经的部位,另外,更常用的是把它效果,比如说行气消胀、行气散满,消胀和散满那是差不多的,都是指的是胀满,行气消胀、行气散满,行气除满,比如说我们前面学的厚朴,长于消胀的行气药,所以它的功效往往是行气消胀、行气散满、行气除胀。那么很多行气药是偏于止痛的,就叫行气止痛。对行气药来说,消胀和止痛,绝大多数同时都有这方面的效果,只是互有侧重,一般称为行气消胀的,可能有的止痛不是很明显,但它并不是完全没有止痛的作用,它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止痛的效果,就包括我们前面学过的比如说厚朴、砂仁、白蔻、紫苏等等,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止痛的作用,只是它有的以消胀为主,就没有明显地提出它有止痛效果,那么我们后面有很多药,写的是行气止痛,但绝大多数它也有不程度的消除胀满的作用,所以不能把行气止痛和行气消胀绝对地把它这样子把它对立起来,或者孤立起来,只是说强调它的重点。比如我们前面学的茴香、小茴香,可能止痛消胀它都比较明显,它有时候你就不能六个字一起写,行气消胀止痛,往往只强调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很多书上小茴香还是写个行气止痛,并不是说它不能消胀,对胀满它是有作用的,这是联系到效果。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就是在气滞证当中,气机阻滞在胸中、在胃脘,常常出现一种痞证,一个病字旁,一个否字,痞证,由于有时候称为痞胀、痞满、痞闷,那么在一般的中医文献里面,包括现代的一些工具书上,什么叫痞,作为一个症状,气滞证当中的一个症状,是怎么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没有明确的表述,我是查阅了所有的书,但是根据我本人的体会,痞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症状,是一个似胀非胀,似痛非痛的一种阻塞不通的一种感觉,似痛非痛、似胀非胀的一种阻塞不通的一种感觉,患者觉得很难受。整个胸部或者胃脘部,这种很压抑、很堵得慌,你说是疼痛,又不是典型的疼痛,说它是胀,好象又是软软的,不象典型的腹胀,敲一下就象敲鼓一样的,有那种鼓音,它又比较柔软,是一个很特殊的,所以这种情况,把它叫作痞证、痞满,可能有的比较瘦小的一些中年的妇女啊,就很多有胃下垂,那胃下垂,饭后不容易排空,那胃里面很难受,你说它痛,它不象痛,你说胀又胀得不是很厉害,但很不舒服,其实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痞证。比如说张仲景说的心下如覆盘,其实就是排空比较困难,我的理解就是讲的胃下垂。当然大家以后去学张仲景的著作里面,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然可以考虑,其实也是气滞所产生的一个(症状),所以有的行气药比较少(有这功效),它行气除痞,行气消痞,就指的这么一个情况。似痛非痛,似胀非胀的,它有一定的缓减的作用。这是关于行气的功效,就有这么不同的表述方法,所以我们学了行气药以后,不但要能够辨位,行气药的主要作用的病位是在脾胃、胃肠或者在肝,或者在肝脾、肝胃,一个定位。二个它的主要表现是止痛、是消胀、是除痞,这都是它的一些个性特征,对一些典型的药,那么都是要分清楚的,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那么行气药才是掌握得比较好,临床应用的时候就比较能够准确了。笼统地只说一个行气二字,部位不清、效果不明,那么学习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地完成,所以这是关于功效和主治,基本的功效和主治。另外兼有止呕的作用,少数的行气药,兼有止呕,那么用于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这是关于功效和主治,这是总论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性能特点。行气药的药性绝大多数偏温,包括我们前面学过的厚朴、紫苏、砂仁、白豆蔻、小茴香等等,都是温(性)的。我们在这一章要学的,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药,都是偏温的,那么在这一章里面,偏寒的,只有两味药,一个是川楝子,二个是青木香,川楝子和青木香,那么大家记住了特殊,普通的、普遍的就好记了,那么行气药的药性,多数偏温,如果你用一个括弧,川楝子、青木香偏寒的。至于枳实,很多文献也称为它是微寒,那没有意义,把它避而不谈,讲那个药的时候,我们可以顺便说明一下,其实枳实的药性到底偏温、偏寒,有争论,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偏寒的行气的药,有意义的在我们要要求的药当中,主要就是个川楝子,所以药性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药味,辛味,辛能行,行就包括了行气,另外这一类药都很芳香,所以不管从性状或者性能,辛味它都是能够统一得起来的,那么有的药,又能够燥湿,又有一定的苦味,所以苦味比较少,一般都有辛味。归经,那么行气药,要不就作用在脾胃,那就归脾胃经,有的兼能作用于肝,那么就归肝经,有的还能作用于肺,那就归肺经。但是要学的每一味行气的药,它都可以归脾胃,它都可以用于脾胃气滞,所以就是我们这一类药,它功效和主治和性能特点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从第一味行气药到我们这一章(完)就是除了一个不典型的行气药,柿蒂,柿蒂本身不是行气药,没有办法归类,除它以外,那么就包括柿蒂它不是典型的,但它也能归脾胃经,所以是个共同的规律,那么兼能够入肝经,能够疏肝的,除了脾胃,还能归肝经,所以归经也是很容易掌握的,那么除了两个苦寒的药,尤其是川楝子有毒,其它的都是没有毒性的。第四个问题,配伍应用。那么也是一个寒热虚实,气滞有寒的,就配伍温里的药,有热的,配伍清热的药,不管在哪一个脏腑,有虚的,那么主要是脾胃那么就是补气健脾(药),在肝可能有肝血虚、肝阴虚,又有气滞,也是可能的,那么就配伍补肝血的、补肝阴的,所以这是虚。实,除了寒热,一个湿浊、水湿,湿浊加气滞,那么配伍除湿的药,利湿、化湿这些都可以,那么另外一个比如说痰,有痰的,加化痰的药,有瘀血的,加活血化瘀的药,有饮食积滞而引起的气滞,那么配伍消食药,如果是有寄生虫、肠虫,也可以干扰胃肠的功能,造成气滞,那么可以和驱虫药同用,等等,其实配伍是相当广泛的,不外乎就是寒热虚实。那么大便不通,不能通降,也有气滞,也可以和泻下的药物,所以配伍的应用,和芳香化湿药大同小异,其实它们都是作用于脾胃的,互相影响,所以配伍的原则都可以通用。</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个问题,使用注意,那么也是适合于我前面讲的,比如说因证选药。这个因证选药,主要部位,比如说是脾胃气滞的,主要选行气调中的;如果是肝郁气滞,主要选行气疏肝的;如果是气滞疼痛,那么选长于止痛的,也就是行气止痛的药;如果是以腹胀为主的,那么主要选行气消胀的;如果是痞闷、痞满的,选行气消痞的药,所以也是一个因证选药。那么另外三因致宜,那么可能也可以有内容,但是意义不是很大,那么我们可以就把它省略掉了,当然因人也是可以的,但是一般不是很典型,那么也是中病即止,因为行气药要耗气,过用了过后就造成对正气的耗伤,也是要中病即止的。然后它的病证禁忌,那么行气药和芳香化湿药一样,都是偏于温燥的,那么伤阴的、伤津的这一类的,或者气虚的,要慎用。另外由药材方面决定的,也是芳香药,一般不宜久煎,所以要保护它的芳香气,也类似于芳香化湿药,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它的使用注意,那么它和前面这一章,我们可以把它结合起来,所以概述的内容,就是这样的一些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我们介绍行气药当中的具体的药物,那么第一个药物是橘皮,就是我们一般水果当中很有名的,在南方地区,都出产的植物橘,橘的成熟的果皮,当然它是红的,(图上)颜色有一些失真,其实它是很红的,有的又把它叫作红橘。因为它的果皮成熟了的,作为药用,所以称为橘皮。我们前面讲过,前人认为,它新鲜的其实不是很适合作药用,稍稍地放一段时间,宜陈久使用,所以更多的情况,把它叫作陈皮。那么陈皮,也就是橘皮,现在认为广东新会地区产的橘皮,其实它是另外一种植物,那种茶枝柑的一种成熟的果皮,称为广陈皮,认为质量也是很好的,所以现在是等同的使用,过去把它叫作广皮,或者广陈皮、广橘皮。药物的基本功效,行气调中,那么它主要作用在中焦,所以一般来说,肝郁气滞啊,用橘皮的比较少,主要是在中焦脾胃,那么橘皮调中,重点在于消胀,它止痛的作用比较弱的。凡是脾胃气滞,出现了脘腹胀满,不论寒热虚实,不论什么原因,橘皮都可以选择使用。那么我们书上举了很多不同的情况,有寒的怎么配伍,当然配温胃的药,温脾胃的药;有热的,配伍清胃热的药;脾胃虚弱的,那么配伍补气健脾的,比如今后的异功散(与)四君子汤一起使用;有湿浊的配伍芳香化湿的药,等等,大便不通的,也可以配伍润肠或者泻下的一些药物,什么样的气滞都能使用,所以它应用很广泛的。另外为什么称为调中,那么除了消胀以外,它还有一点降胃气的作用,所以略有一点止呕的作用,所以对于脾胃气滞,出现了恶心呕吐在一些方当中,也是常常的使用橘皮的,从张仲景的橘皮竹茹汤开始,不仅仅在于消胀,也在于降胃气、和降胃气止呕,之所以它比较重要,放在第一味,就是它的广泛性,非常温和的一个药,只要是中焦,与气滞有关的,全都可以使用。另外橘皮的第二个功效,燥湿。那么燥湿,我们书上就没有对应的主治,为什么?把它分解到(应用的)一和二,和前面一和三,这两个功效把它互相结合起来,那么在气滞当中,有湿阻气滞,中焦水湿停滞,阻碍了气机,那么在这个时候,既用橘皮来行气,又用橘皮来燥湿,比如说平胃散,那么是两个功效同时发挥,湿阻气滞,所以它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那么燥湿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它治疗痰多,常常治疗湿痰,有利于湿痰的蠲化,它和化痰结合在一起,它就是燥湿化痰,主要用于湿痰咳嗽,那么它又没有独立的必要了。所以它有三个功效,只有两项主治,因为燥湿可以分别和第一和第三两个功效的主治,把它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书上相对的燥湿就没有。第三个功效化痰,那么对应的就是第二个主治。所以橘皮它既是一个化痰药,它不但能够祛除痰浊,又能减少痰的生成,它通过燥湿行气,脾为生痰之源,那么脾为湿困,湿阻气滞,往往对痰的生成更有助长,那么通过它的行气燥湿,有利于减少生痰之源,一旦生成,它又有一定的祛痰作用,但是它是一个温燥的药,所以(治)痰最适合的是湿痰,湿痰咳嗽,我们今后讲化痰药的时候再讲。那么(主治中)为什么还有寒痰,寒痰本身是在湿痰的基础上,它有寒象而已,它本身就有咳嗽痰多,都需要燥湿化痰,所以橘皮不管湿痰咳嗽证或者寒痰咳嗽证都能用,比如说二陈汤,二陈汤的一陈,就是指的是陈皮,那么主要取其燥湿化痰功效。橘皮的基本的功效应用就是这样。那么后面有一些附药,就是橘这种植物,它不同的入药部位,但它都是作为行气药,有的主要在肝,有的主要在胃,有的主要止痛,有的消胀,那么自己看一下。比如说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有必要要说明一点,是化橘红。古代的橘红是橘皮,它有两层,外面的一层是红的,里面的一层是白的,把里面的一层白的把它刮掉,剩下的红的那一层外皮,把它叫作橘红,但这种药材在目前的商品药材当中,基本上没有了,而是用另外一种植物的果皮来代替,用的就是化州柚的整个的果皮,现在把它叫化橘红,所以古方里面的橘红,实际上一般都是用的化橘红,主要也是用来燥湿化痰的,这个作用和橘皮是大同小异,所以我们这一节课就讲到地方,休息一下再介绍另外的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四十七讲行气药: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川楝子、青木香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翻过来,212页,青皮,这个青皮的来源和前面的陈皮,也就是橘皮是同一种植物,同一个部位,只不过采集的时间不一样。那么青皮就是橘它幼嫩的果实,或者没有成熟的那个果皮,还是青的,没有红。所以有的书上把青皮叫作青橘皮或者青陈皮。那么橘这种果实,很小的时候如果掉下来,把它收集起来,整个都作为青皮用,那可能就叫个青皮,一个一个的,也不去掉它里面的果仁、果瓤这部分,叫个青皮。那么稍稍大一点了,比如橘长到乒乓球那么大左右,那么把它收集起来,把它作一个十字的切口,去掉里面的果瓤,那么这个青皮呢一般叫四化青皮,把一个果实的皮分成四块,所以它和橘皮的来源,就只有一个采收时间不一样,所以青皮的功效、应用有很多和橘皮都非常相似,所以我们简单地和橘皮作一个比较就对了。那么前人对青皮和橘皮的这种区别,总结得非常精辟,就这么三句话。就说青皮和橘皮一老一嫩,就指的它的药材来源,一老,指的是橘皮用的是成熟的果皮,成熟了采收。一嫩,青皮是没有成熟的果皮,说的药材的来源,一老一嫩。一高一低,这讲的它们的作用部位,橘皮主要是行气调中,和祛痰止咳的,它主要作用在中上焦,在人体的偏上的部位。那么青皮主要是疏肝理气,肝是属于下焦,它也可以作用于中焦,所以它是以下焦为主的,包括了中焦,所以一高一低,就是指的它们的行气的部位,一个是以脾胃为主,一个是以肝为主。另外一缓一峻,缓就是比较温和,比较缓和,那么指的是橘皮就是一般的行气药。二个青皮呢,作用比较峻猛,一般把它称为破气的药,所以有的书上就把青皮称为疏肝破气。所以这样三句话,这十二字,真正是把这两个药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概括得非常简练的,那么当然我们结合到教科书上,我们要懂什么叫高,什么叫低,什么叫峻,什么叫缓,那么这样子就很容易就把这个问题理解清楚了。所以青皮和橘皮的区别呢,就这样三句话,尤其第一句话,不重要,它有药材来源,一老一嫩,它的采收的(区别)。一高一低,这个很重要,一缓一峻,这个也相对比较重要,所以这就把它区别开了。所以青皮其它的我就不多讲了,因为它长于疏肝,所以经常用醋来炒,也是为了增强它疏肝止痛作用的。但是这两个药,它对脾胃和肝不是绝对的,橘皮作用于中焦,那么肝郁气滞的方里面,前人也有使用的,只不过它很次要,我们不去强调它,那么青皮作用主要在肝,对脾胃气滞是不是完全没有用,同样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有的饮食积滞,常常用青皮,而且饮食积滞,造成的气滞还比较重,那么青皮的作用比较强,所以我们有的书上说它破气消积,这个积是饮食积滞为主,它完全可以用青皮。所以这个区别是相对的。所以橘皮作为一个掌握药,青皮就作为一个一般的熟悉的药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枳实。枳实是来源于多种柑类的植物的幼嫩的果实,我们书上什么酸橙,甜橙及其很多的变种,古代用的正品是枸橘,用它的一个幼果,作为药用称为枳实,现在也是作为枳实的一个品种来源,它来源于多种柑类的幼果。所以我们前面我说这个枳实的药性微寒,只是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这样定,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动它,改成温性,它也不是很温,所以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很多人是不赞同枳实的药性是偏寒的,因为我们凡是学的柑橘类的果实或者果皮都是偏温的,枳实好象例外,更重要的一个例证来自《本草纲目》,枳实它的来源有枸橘,那么这个时候它的药性是微寒的,枸橘又作为一个独立的药,它定的药性又是温性的,那么同一种植物,同一个入药部位,同样的采收,不可能作为枳实就偏寒,作为枸橘就偏温,所以就说明它偏寒偏温都应该不典型。我们过去五版教材也是,在(不少)中药书,在枳实的来源里面有枸橘,下面它枳实是微寒的,单独又说了一个枸橘这个药,药性又是偏温的,那么是从《本草纲目》就开始了,所以这个药的药性,我们不去过多地计较它,因为《神农本草经》就这样定,不管它偏寒偏温,都不会明显。应该说从理论上来讲,这个柑桔类的,可能偏温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那么枳实的基本功效,其实就是两个,一个破气,一个就是化痰,主要是这个核心,八个字里面,是这四个字。那么破气,行气作用比较强,枳实的行气作用,它主要是作用在胃肠,胃和大肠,所以它治疗胃肠的气滞,脘腹胀满和痢疾的里急后重,大肠有气滞,它主要用在这些方面。那么在行气药当中,它虽然也能够消除胀满,而且还是比较强的消胀的药,它本身就是个破气药,所以对脘腹胀满,它是有效的,但是它最大的特征是其它的行气消胀药所没有的,那么是消除痞满、痞闷这样一个症状,这从张仲景开始,这个枳术丸,就是用它来治疗气滞引起的胃脘的痞闷。另外这个痞,也可以因为痰浊阻滞,痰浊阻滞最终也要影响气机。所以枳实的消痞,可以说是破气消痞,也可以说是化痰消痞,那么痰、气、痞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不同的书上,有的书上,消痞是放在了化痰的后边,有的放在了破气的后边。严格来讲,应该把它们分别开来,独立开来,因为在一些痰饮病,常常能见到胸(中痞),比如说张仲景治这胸痹一些方里面,用枳实来和半夏、薤白这样的一些药配伍,其实也是用它消痞,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以这个消痞不完全是通过行气,也通过了它化痰。枳实的化痰,它也可以用于咳嗽痰多,更多是痰浊阻滞引起的胸痹,那么在方里面它行气化痰同时发挥。枳实的消积,破气消的是气积,化痰消的是痰积。如果说它通过行气,那个大便秘结不通,积滞便秘,也有一点增强泻下药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它也是有这个去积的意思。它治疗胸痹,那么里面痰、气阻结,也是一种积滞。所以说枳实真正的最基本的功效,是破气和化痰、消痞和消积,只是通过这两个功效而分别达到的一些不同疗效而已。所以它们组合比较随意,比如说破气消积,也可以说化痰消积,可以说破气消痞,也可以说化痰消痞,所以基本功效都可以发挥它相应的这个疗效,这是关于枳实的简单的一些功用的情况。那么枳实后面有一个附药枳壳,就是比较成熟的这一类的果实,那么它的功用、性能和枳实完全相同,只不过它的作用比较缓和一些,是给大家作为参考的。我们今后要学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著作当中的枳实,完全是我们现在的枳壳,不是现在的枳实,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张仲景的枳实是我们现在的枳壳。这个是经过多方考证,我在这里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讲这个考证的过程,但是有一点,张仲景的方当中,一般的枳实就是用二、三枚,最多就是用三、四枚,如果是现代的枳实,用三枚左右,不过就是两三克,而相同的方,比如说大承气汤,那么大黄是二、三两,其它的(药)现在算下来,都是二、三十克。那么枳实在方当中,只有二、三克,就不到十分之一,这个方完全不成比例,所以如果说张仲景的方里面的枳实,是现在的枳实,没有一个用枳实的方,那个比例是对的,都不成比例。如果说改成现在的枳壳,那个用量,那每一枚,可能都在七、八克。可能每味的量都大致相当,这个是从用量上来讲。那么在《内经》里面,就有“黄如枳实者死”,当时《内经》时代的枳实是黄的,那么比较成熟了,当然我们的枳壳现在还没有到黄的程度。《神农本草经》有一句话在枳实的后面,十月采。什么时候采枳实呢,十月。十月,现在的枳壳都已经成熟了,只不过它当时是用的枸橘,枸橘是在淮河流域,那么到秋天,有的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十月采枳实,那完全是现在的枳壳。这个考证呢,宋代的沈括已经考证了,所以它在《梦溪笔谈》里面,已经有明确的交代,六朝以前,就是魏晋南北朝以前,用的枳实,完全是宋代的枳壳,所以这个它已经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现在只不过我们没有加以注意,所以这个呢,作为大家常识性的了解,所以当时这一点呢,可能有的讲《伤寒》、讲《金匮》的老师,不完全赞同,但是学术上可以商讨,那么前面的应该说证据还是比较充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一个药木香。这个药呢是以菊科植物的根,这个根呢,好象枯木、象朽木一样,所谓木质的,而且很香,就称为木香。它的根象枯木一样,木质的,称为木香。那么这个木香从汉代以后,它都是用的波斯的木香,就是现在的西亚地区或者南亚,西亚、南亚,那么从海上运输,从广州这样作为集散地,所以过去就把这个木香又称为广木香。它不是广东产的,是通过海上运来了以后,作为一个转销的口岸,作为集散地。那么这种木香,到上一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有人把它的种子带回来,就引种在云南的丽江地区,现在种植的面积很宽,产量也很多,所以后来又叫云木香。所以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实际上是一个品种,,只是它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产地,有不同的名称而已。所以这个木香就是广木香、就是云木香,是木香应用的主流品种。从古代开始,在唐宋时期,就找一些代用品,同科的,近缘的植物,那么这样的一些代用品,比如说称为土木香、什么川木香、藏木香等等很多名称,那么它的功用、性味,类似于木香,但一般质量要次一些,所以临床上一直到现在,还是应用木香,就是现在的云木香,完全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所以这个是比较好的,关于它的名称。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开什么广木香、云木香,就写木香二字,药房它就应该给木香,因为现在没有真正的广木香,已经基本不进口,国产的完全能够供应了。这个木香是一个很常用的行气止痛的药,其实木香在止痛的同时,消胀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它相对而言,止痛的效果更好。那么前人把木香作为治疗九种心痛,这个心痛实际上指的是当心、心下,就是胃脘,上腹部。很多因为气滞,造成了气滞的疼痛都可以用木香来治疗,所以它主要的作用的部位,还是在胃肠为中心的,不管寒热虚实引起的脾胃这个气滞胀满疼痛,它可以分别配伍和我们前面讲的一些温中的药一样的(内容),有寒的,配温里的药,有热的,配清热的药,有虚的,配补气健脾的(药),另外根据它不同的原因,比如说大便秘结引起的胀满疼痛,那么配伍泻下的药,饮食积滞的,配伍消食的药,湿浊内滞,配伍芳香化湿的药,等等,有虫的,当然可以把它配伍到这个驱虫的方当中去使用。所以它应用非常广泛,传统呢一个认为它作用在中焦、脾胃,治疗九种心痛。那么第二呢是大肠,大肠和枳实一样,主要是痢疾的里急后重,和治疗痢疾的清热燥湿药或者清热解毒药,配在方中,比如说配伍黄连,那就是一个香连丸,那么也是用它的这个行气导滞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止痛。当然也有一定的止痛的效果,本身痢疾就有腹痛,当然有的治痢疾的方当中,还配伍了枳实或者枳壳,那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教材上呢分了一个肝胆气滞,这个在古代呢因为肝胆的一些疼痛,它也在上腹部,所以往往呢它也和脾胃联合起来,现在实际上是很多,比如说急性胆囊炎、胰腺炎,或者其它某一些肝病,出现了这样的一些上腹部的剧烈的一些疼痛,尤其是比如胆囊,急、慢性的胆囊炎,或者胆道蛔虫等等,那么都用木香来行气止痛,过去更多的认为是在脾胃,现在就和解剖上的部位联系起来,所以增加了肝胆,所以木香的主治,虽然有肝胆,它和一般的疏肝理气的这个药呢,实际上还是有微妙区别,所以一般的疏肝解郁实际上是治疗精神症状的一些方里面,用木香的并不是很多,它主要是以这个疼痛为主的,所以这个药呢,尽管作为一个掌握药,应用非常广泛,功效就那么简单,行气止痛。不管脾胃、大肠或者肝胆,也不管这个寒热虚实,或者什么原因,都可以使用。至于在用法里面,提到了一个煨木香,那么煨木香呢实际上是降低它的行气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一些脾虚、腹泻的那样的方当中,更加适合。</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的一个药沉香。这个是中药当中比较名贵一个药,名贵的药。那么它主要的来源,我们书上来源于瑞香科的乔木,比较高大的,这是一个小枝,其实它是很高大的、很粗大的,一个是沉香树,一个是白木香树,来源于这两种树。古代呢来源于前者,这是半个世纪以前,所有的沉香,都来源于这个乔木沉香。那么当时的沉香放在水当中,它会沉在水的底部,至少是半浮半沉在水当中,所以又叫作沉水香,它是根据它的这个性状的特征来命名的。那么上一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我国进行药材的资源的考察的时候,发现了在广东、广西、云南这样的一些地方,或者台湾、海南,那么发现了白木香树,是沉香的同科同属的近缘植物,那么它们也能够产沉香。但是这个白木香树产的沉香,它有其名,而无其实,就是很优质的,把它放在水里面,它都浮在水上面的,它质地很轻,它不能沉在水下面,所以它已经没有沉水香这样一个现象了,这个是国产沉香,国产沉香不能沉于水,它来源于白木香树。之所以沉香比较名贵,这个沉香树和白木香树都是很高大的乔木,为什么那么贵重呢,不是这个树的任何部位砍下来都能作沉香用,能够作沉香用的,它是有严格的这个要求的,那一般所谓的结香,就是它分泌了大量的芳香的树脂,在这个木材里面,所以这个木材就变重,而且变得那种乌黑,油浸浸的、油润的,而且非常香,这个在传统呢,习惯上就把它叫作结香。那么结香的部位,为什么能结香,古代不清楚,就让它在自然的状态结香,自然的状态结香呢,非常困难,所以就更少。那么现在发现,是这种树的树干受到了损伤,至少伤到了木质部,皮已经完全破了,伤到了木质部。这个树为了一个自我保护,这个伤了以后,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细菌就侵入木材的部分,它为了保护自己,那么就分泌树脂,这地方就为了尽量地愈合这里的伤口,抵御入侵的这个微生物,这样的过程叫作结香。现在就用人工的方法,在它的树干上去砍,这个两、三公分深的(口)伤及了这个树干,就是木质部,慢慢地让它结香,但是就是有这样的情况,把它砍了伤口,但是微生物现在不是很清楚,它也老不结香。它有的砍了很多年,它并没有结香,所以仍然这个药材不丰富,所以我们临床用的沉香,在市场上据我所见的绝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都是砍了的几年的伤口,并没有结香,那么收集的人等不得了,把它用刀把它这个地方取下来,其实它不是真正的沉香,真正合格的沉香现在非常少见,至少我在药材市场上没有见到,几乎没有见到。所以这个沉香呢,也就是现在这个真正要用,合格的很难,而且价格也不低,但是它也不是非常有特殊性,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必要迷信它,一定要使用,只是在说有的用其它的行气药代替不了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一般的情况下不要象古人那样用得那么普遍。这个沉香的第一个功效,行气止痛。这个也象木香一样,也是用于多种气滞疼痛证,但主要也是在胃肠,或者说主要是在脾胃,那么它的止痛和木香大同小异,只不过沉香,更温一些,温性超过了木香,所以我们书上一般都是说沉香治疗的气滞疼痛呢,是寒凝气滞,不但考虑气滞,还突出了一个寒凝,也就说它的温性,比木香要强一些。那么木香的主治证,就一般的气滞疼痛,没有强调一个寒凝,而且很多的有热的,湿热证那么往往也用木香,就说明这个温性上有区别。但是只要是寒凝的疼痛,木香也能用,所以过去比如说我们用沉香来治疗胃痛,气滞的疼痛,象这个四磨饮、五磨饮,那些里面没有必要,就用木香,完全可以,基本上(可)达到相同的这样的行气止痛的效果。第二个温中止呕。也是它有明显的温性,又有能降胃气的作用,那么这一点是木香所不及的,但是能够止呕的药比较多,那比如我们用前面的白蔻,白豆蔻,用砂仁,用丁香完全可以温中止呕,用于寒凝气滞的恶心呕吐,那么这个方面呢沉香也没有很特殊的(长处)。沉香比较特殊的是第三个功效,这个纳气平喘,常常用于肾阳虚,肾不纳气的这种(虚喘)。我们在学《中医学基础》里面,这个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的这个呼吸是由肺和肾共同完成的,如果肾虚了,那么这个吸气就不能归根,出现的就是出气多,进气少,这种虚喘称为肾不纳气。肾不纳气,肾气虚可以出现,肾阳虚可以出现,肾阴虚也可以出现。沉香属于温性的药,那么常常是用于肾阳虚或者肾气虚,这样的肾不纳气。肾阴虚的,一般还是不太适宜的,这个是木香没有办法所取代的。所以沉香和木香相比,如果要有特殊性的话,这就是比较特殊的,要用,可能用于纳气平喘,它不容易耗伤正气,而且还有纳气平喘的效果。由于沉香比较名贵,所以一般不作汤剂,在汤剂里面,一般都是把它作成散剂,很细的粉末,那么即使要用汤剂,也是要后下,不宜久煎,避免它的芳香性的损耗,因为沉香的药材的问题,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熟悉的药,不作为一个重点的药,因为临床医生不很常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一个药乌药,它和肉桂是同科的,都是樟科的植物,但是它是一个小的乔木,或者甚至于是一个灌木,但是它的叶片和肉桂很相似,只是叶片小,这尤其象樟科的樟树,所以有的把它叫矮樟,长得不高,小的乔木。这个乌药认为是浙江天台山的,过去认为是一个道地产区,所以把它叫作天台乌药,有的又把它叫作台乌,这是天台山的。但是现在研究,天台山的乌药和其它地方产的乌药,好象化学成分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更主要呢天台山是一个自然保护区,就是有乌药也不允许你去采挖,所以你处方开的是天台乌药,那药房也不可能给你天台乌药,所以我们今后开处方的时候,没有必要再开什么台乌、天台乌药之类的,就写一个乌药,这个不管产在什么地方的乌药,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大同小异的,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个乌药行气止痛和沉香也是一样的,也是主要作用在胃肠。也是温性比较明显,比木香要温一些,所以主治证里面也有寒凝气滞,它用于多种部位的疼痛,这个和沉香可能大同小异,没有沉香的作用好一点,因为它药源比较多一些,可以代替沉香的使用。另外它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温肾散寒,那么是治疗肾与膀胱虚寒,而这个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引起的尿频、遗尿,夜尿频多,那么这类呢往往是作为益智仁这样的一些药物的一个辅助的药物,今后大家学方剂里面的缩泉丸里面用了乌药,就是用它的这个温肾散寒的(功效),因为肾和膀胱受寒以后,影响了膀胱气化功能,但是如果有虚,但它不是补虚药,所以用今后这个益智仁,它本身就有温肾阳的作用,所以它是主要的,它也能够散寒。所以这个乌药呢只能起一个辅助的效果。这是关于乌药,乌药也是一个要求熟悉的,比较一般的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荔枝核,要求了解。那么这个药呢,主要就是行气止痛,消胀的作用不明显,它主要的(作用)部位在肝,胃是次要的,所以它主要是用于疝气疼痛,那么对于胃痛的气滞也能用,是不是就是对疝气效果就更好呢,古人认为好,认为它这个形状就象睾丸,好象它对睾丸的肿胀疼痛就应该效果好,但是现在发现对于胃和疝气,可能胃的效果还要明显一些,因为胃痛还要好治一些,因为前人重点把它治疗疝气、睾丸的肿胀疼痛,因为取其形,可能与这个原因有关。总的说来,这个药物的作用,是很一般的,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了解的药物。现在有的人把它里面的有效的成分,这个皂甙类的提出来,治疗糖尿病,认为降血糖,最后的疗效当然还有待于认定,但是已经有这样的产品,这个是作为供大家参考,也是教材以外的一些问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香附,这个是一个要求掌握的,这一章比较重要的药,这个香附它来源于莎草科的植物,这个莎草,一个草字头,一个沙,沙土的沙,这个字在这地方读莎(suo),在其它地方可以读莎(sha),不能读莎(sha)草,莎(suo)草,这是特殊的一个用语。那么在古代文献里面,如果翻香附,不容易查找,它往往是个别名,比如说象《本草纲目》都把它附在后面的,作为别名,它的正名就叫莎草根。它是用的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这个在地下,它须根上面长的膨大的部分,这个称为香附。香附呢,我们书上说它疏肝理气,严格讲呢它是一个以疏肝为主的一个行气药,它的归经,就说行气它的作用部位,是非常广泛的,那么除了肝郁气滞,它可以表现为疏肝,治疗肝郁气滞有关的,比如说这个胁肋胀痛,痛经或者行经腹痛,甚至于睾丸的肿胀疼痛,少腹部的(疼痛)。这个古代呢它还能够治疗胸中的气滞疼痛,甚至于肢体如果气机凝滞的疼痛,那么都可以使用,实际上它是一个作用非常广泛的药。所以《本草纲目》上,李时珍说它上行胸膈,上面可以达到胸膈,外达皮肤,所以对于经络的一些气滞,比如说香苏散,外感当中也用香附,为什么,用它实际缓减气滞疼痛,缓减的是肢体,不是内脏。下走肝肾,这李时珍说的,上行胸膈,外达皮肤,下走肝肾,就是全身很多部位,它都能够行气止痛,但是重点在肝。除了肝以外,李时珍还说它能够止心腹,胃、腹部、肢体、头目、齿、耳,牙齿,外耳。这样的一些疼痛,广泛地把它作为一个行气止痛的药,大家仔细地去翻一下《本草纲目》,李时珍的论述,就反映了它的广泛性,我们这里把它列为是疏肝理气,或者说疏肝止痛,强调的是它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所以香附,是疏肝止痛的一个很重要的药物,它疏肝的效果好,而且止痛的效果也很明显。所以李时珍,把它称为气病之总司,为什么气病之总司呢?那它本身药性是平和的,所以气病,这个气滞证,寒热它都可以使用,更主要,它以疏肝为主,那么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全身气机的调畅,那么它抓住了根本,能够有利于恢复这个肝的疏泄功能,调畅全身的气机,又加上它本身就有广泛的作用部位,所以一般的气滞证,气滞疼痛证,都可以用这个香附。它不但有止痛,也能够消胀,比如说有的香砂养胃丸处方里面的香,不是木香,有的方里面是香附,它不但是止痛,而且也消胀,对于胃肠,尤其是胃脘部的。那么这个气滞的,在肝的,在脾的,它都用。气滞引起的疼痛能用,胀满也能用,所以它在气滞证里面,应用非常广泛,我的理解李时珍称它气病的总司,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他抓住以肝为核心,肝主疏泄,使用很广。另外呢调经止痛,那么用于这个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的一系列症状,当然妇女月经不调,主要与肝、与气滞的关系很密切,当然可能有气滞,可能有血瘀,所以前人把这个香附,称为气中血药。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行气药,所谓气中血药呢,是以行气作用为主,兼有微弱的活血作用的一个药,所以它也是作用于血分的,所以妇女的月经不调,不管寒热虚实,它都可以配伍使用,所以他又把它称为妇科之主帅。他主要是从调经止痛这个角度来说的,那么比如说过去的四制香附丸,就单用香附一味药,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比如说用酒制的,用醋制的,用盐水制的等等,当然各地的这个具体的(方法)不完全一样,反正四种,把它分为四份,每一份用一种炮制的方法。再一种,(将香附)统一放在一起,四种方法分次地,比如说用醋制了晒干了,再来用酒制,都可以,不太统一。那么把它作为丸剂、散剂,就用来调经止痛,单用都有明显的效果,所以香附实际上很重要,功效单一,就那么八个字,或者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就是疏肝和调经。</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佛手,佛手作为一个了解药,这个佛手也是柑橘类的,这个植物象前面的桔或者枳实那一类的植物,它同类的,都是属于柑橘类的,只不过它结的果实发生了变异,尖端不规则,象弯曲了的指头,所以有的就把它叫佛手柑,本身它属于柑类,一个木字旁,一个甘甜的甘,佛手柑。这个药,在临床上它的作用相当好,疏肝理气和疏肝理脾,止痛、消胀的作用都很强,那么为什么了解呢,因为我们前面学了青皮,也学了橘皮,它兼有青皮和橘皮的所有的功效,它又没有橘皮那样燥,又没有青皮那样峻猛。它既能够行气疏肝,又能够行气理脾,既能消胀,又能止痛,同时还能燥湿化痰,所以它的功效里边,橘皮、青皮所有的它归经的部位,都是肺经、肝经、脾胃经,它兼有青皮和橘皮的所有的功效。没有橘皮那么燥,没有青皮那么峻猛,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一个药。因为我们有前面的药作为参考,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了解,再加上佛手,临床用的时候,它的价格很高,远远高出了青皮、橘皮很多倍,甚至于十多倍。那么所以一般的能够用青皮就用青皮,能够用橘皮就用橘皮,那么只是说有的时候,非常必要的时候,我们再考虑用佛手,所以佛手我们知道它的功效,就可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佛手下面有一个香椽,那么这个香椽呢,和佛手又是一个变种的关系,佛手是香椽的变种,把规则的果实变为不规则了,香椽的功效和佛手完全一样,比佛手还要平和,或者还要温和,所以香椽可以不要求,它的所有的功效的文字,和佛手一模一样,只是它作用缓和一点,其它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川楝子,来源于这个川楝树的果实,因为这个楝树,四川最常见。所以称为川楝,后来就把整个的名字,都叫作川楝或者川楝子。成熟了是一个金黄色的,是一种圆球状,所以有的书上把它叫作金铃子。金是它的颜色,黄色,铃好象一个小的铃铛,吊在树上,所以我们以后见到金铃子,就是指的川楝子。川楝子是我们行气里面比较特殊的,虽然我们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药,但是它非常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它是典型的一个苦寒药,它的滋味非常苦,用口来尝或者煎汤的时候,相当地苦,很难吃。同时呢它又有一定的清热作用,这个在行气药当中,还没有第二味。苦寒的,这是第一点,比较特殊。第二,它是有毒的,在理气药当中,我们要求的药当中,这个也是很少的,所以临床要注意它的安全。这个川楝子作为一个行气药呢,它就是止痛,没有消胀的作用,今后这个脘腹胀满,或者胁肋胀满,这个选川楝子就不对。它只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作用的主要部位在肝,尤其是肝郁化火,胁肋或者影响了胃脘,出现了疼痛,用它来行气止痛。以肝为主,而且要有热象的,比较适合。没有热象的,有时候在配伍的情况下,炒用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川楝子呢,在行气止痛方面,就记住它的一些特征,苦寒的,主要作用在肝的,是以止痛为主的,没有消胀的作用。所以它最适合是肝郁化火的这种气滞疼痛证。另外它有一点驱蛔虫的作用。在蛔虫病当中有腹痛,又兼能用来止痛,作为辅助的药。外用呢能够杀虫止痒,治疗皮肤瘙痒或者一些皮肤的癣疮,这个我们今后讲苦楝皮的时候再来讲,它的驱虫和杀虫止痒它不如苦楝皮,就是它的根皮或者干皮,那么学了以后呢相对来说这个川楝子,相对于苦楝皮来说,可能用来驱虫,用来外用,它的意义都不大,主要用皮,而很少用果实,所以这样子来看呢,它的基本功效就是行气止痛,肝郁化热的胁肋或者胃脘疼痛证,用得多一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下面的一个药,青木香。这个作一般了解,这个也是一个苦寒的,它来源于马兜铃的根,叫作青木香,这个命名很不好。马兜铃这个植物,它的果实就是我们今后在止咳药当中要学的马兜铃,那么它的这个藤就是我们今后在《中医妇科学》当中会碰得到的,叫作天仙藤,但是它的根又叫作青木香。同一种植物,三个名称,互相没有任何内在联系,这个都不说,另外呢它能够容易造成很多的混乱。青木香在古代本身就是木香的一个别名。因为木香质量好的,含挥发油,含油量高,那么颜色比较深,青就有带黑的意思,那么这个黑褐色那个颜色比较深的,比如说陶弘景那时就有青木香的说法,那指的是优质的木香。那么现在我们指的这个青木香呢,在唐代它叫做土青木香,就说它的行气止痛方面,它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前面讲的木香。当时把它称为土青木香。它本身就不是青木香,所以称为青木香,它第一个和古代的木香作为青木香,常常发生了名称上的混乱,所以我们今后学古方,要学这个苏合香丸这样的一些方剂,现在方里面还经常就是写青木香,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它的这个变化了,还依样画葫芦,比如我们要开一个苏合香丸的方出来,有的医生还是写一个青木香。在古代它是用的优质木香,现在如果药房就给了马兜铃的根,这个青木香本身就用错了,所以这个青木香在古今它不是一个药,在古代就是前面的菊科植物的木香。另外它这个藤叫作天仙藤,那么天仙藤,那么往往又把一个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叫作天仙子,那天仙子和天仙藤,这个又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茄科的,一个是马兜铃科的,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个天仙藤、天仙子是一种植物的,一个是藤,一个是子,这个又造成了另外的混乱。所以这个植物的三个不同部位,古人其实比较好,这个就叫马兜铃藤,那么根就叫马兜铃根,果实就叫马兜铃,谁都不会弄错,这个是命名上一些不周到的地方,当然它不是一个重点的药,那么这个青木香呢,之所以我们介绍呢,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青木香,现代的青木香,和古方上的青木香,不要混为一谈,现代的青木香是一个苦寒的,也是行气止痛的,没有消胀作用。这一点呢和川楝子一样不能消胀,只能用于这个肝胃的一些疼痛证,有一定的止痛效果,而且比较适合于热证,它也是苦寒的药,至于它用来解毒,治疗这个疮痈,蛇毒咬伤,意义不大,因为作用不是很强,所以这个药呢,就这样作一般了解。要大家了解的另外一个目的呢,就是这个马兜铃科的植物,如果说稍不注意,就要恶心、呕吐,如果量再大一点呢,也有潜在的这个肝肾功能损伤,所以临床上实际上也不要多用。它很容易苦寒伤胃,或者能够引起对肝肾功能的一些影响,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讲不完还有一点点,明天继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张廷模《中药学》第四十八讲行气药:薤白、柿蒂 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我们开始继续讲课,大家翻在220页,行气药当中,还有两味药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个就是下面的薤白,这个读音应该和感谢的谢是很接近的,它们是同一个音,薤白。有的地方把它叫做藠白,这个不正确,当然它有一个别名叫藠白,但写法不是这样,这样子写的一定是读[xie]白。这个药,它两种不同的植物,我们书上一个小根蒜和薤。这个小根蒜要大一点,要长一点,这个鳞茎,它(是)百合科的,就是葱蒜这一类的。这个小根蒜就象那种小葱那种鳞茎白的部分,要长长的一点。那么这个薤呢,圆的,要小一点,干了以后,都作为中药的薤白。比如说葱,白的鳞茎部分称为葱白,那么薤的白的鳞茎部分称为薤白,就是根据它入药的部位这样子取的一个名称。在我们书上薤白的功效行气宽胸,理气调中。这八个字实际上就是六个字,就是行气、调中、宽胸,因为这行气理气是重复的,同一个意思。它通过它的行气作用,可以达到调中的效果和宽胸的效果,所以基本功效主要在行气,所以把它放在行气药里边,只不过这个药在不同的中药著作里面,它表述有一些出入。在有的书上,就写的是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所谓通阳,也就是宣通胸中的阳气。那么胸中的阳气,为什么不能宣通呢?主要是由于气滞寒凝,痰浊内阻,它阳气的宣通也是与它的能够行畅胸中的郁滞的气机是直接相关的,只不过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但是它的所指其本质上是一样,这个都是对薤白治疗胸痹的一种疗效总结。为什么出现了胸痹胸闷疼痛?那就是因为胸中的气机阻滞,进一步导致了阳气不能敷布而痰浊凝滞这样子产生的。那么这个薤白说它行气宽胸可以,说它通阳散结,也是可以。指的都是它用于胸痹证,胸痹证的病理学的基础那就是胸中的阳气闭阻。那么这个薤白呢,就是这样来宣通胸中的阳气,实际也是一种行气作用,也可以说是一种通阳作用,在这个地方。另外由于胸中的阳气闭阻,痰浊凝结,这个薤白呢,本身不是一个化痰的药,所以治疗这样的胸痹,往往要配伍化痰的药物。比如说配伍半夏,配伍枳实,当然这个枳实本身也有行气宽胸的作用,这方面也是一种互补的。为了更加增强它的宣通阳气的作用,比如说有的加桂枝,有的加白酒,这是张仲景时候的应用的经验。现在的临床上发现很多胸中的阳气不能宣通,除了痰浊凝结以外,很多还有瘀血阻滞。所以在当代的临床当中呢,薤白治疗胸痹还常常配伍活血化瘀,宣痹止痛的,比如说我们以后要学的什么川芎、郁金、丹参等等很多这类的药,它都是可以使用的,所以这个也是薤白在当代用于胸痹的一个发展。现代药理研究薤白本身就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所以它能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这一类为主的胸痹这种病证,那当然是现代的研究。那么古代呢,就认为它就是宣通的胸中的阳气,那宣阳气就刚才讲了,这个通阳也罢,行气也罢,它实际上都没有本质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个功效呢,我们把它叫做行气调中,或者叫理气调中。那么它就可以用于中焦,或者胃肠,包括了大肠的气机阻滞。那么中焦的气机阻滞呢,中焦失调,出现了腹胀,食少,食欲降低了,有的甚至恶心呕吐,薤白完全可以用。把它和前面的橘皮这样的一些药同样的使用,甚至单用,用于脘腹的气机阻滞胀满可以用。另外呢,就是大肠的气机阻滞,在痢疾当中,里急后重,说它是一个广义的行气调中或者理气调中的药,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就只强调了它行气导滞,通过它的行气作用,主要指的它用于痢疾的里急后重,把它和一些治疗痢疾的药物,复方里面比如说包括黄连这些药,都可以和薤白配伍。但是实际上呢,这个相当局限,薤白它的行气作用作用于胃肠,不仅仅是治疗里急后重的。刚才讲脘腹胀满,这个疗效是准确的。如果仅仅认为治疗大肠的气机阻滞,只能用于痢疾,这个本身就是说把它作为一个行气药,作用都局限了。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个薤白呢,对于痢疾完全不止是行气导滞,它本身就是治疗痢疾可以认为是一个专药。我们现在从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比如说我们那个大蒜,就是说有的在患痢疾的时候,吃一点,或者作为调味品,那是有确切的疗效。那么这个薤白呢,和大蒜是同样的道理,单味药用,包括热毒痢疾,或者湿热痢疾,不配任何药,它缓解的不仅仅是里急后重,整个痢疾它都有治疗效果。这个在唐代的《本草拾遗》里面就有记载,就是说对于热毒的痢疾就用薤白一握拿来煮粥,或者作为菜肴佐餐用,就类似我们这种大蒜。那么这个应用经验呢,当代有名的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他在他的临床经验集里边有这样的一个经验,就是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患痢疾,这个是细菌性的痢疾,好象常用的治疗痢疾的方他都用了,效果不明显。他突然想到了古代本草上就用薤白一味药来治疗痢疾,最后他就用薤白一味药,马上就收到了明显的疗效。所以后来呢,他在后来的临床实践当中,治疗痢疾,他很喜欢在治痢疾的方当中加薤白。而且他组成了一个方,以薤白为主药,叫做救绝神丹,他对这个处方高度的评价。蒲辅周先生是当代非常有名的一个临床中医专家,这是根据他的经验。他的经验呢,又是建立在古代的用药的经验的基础上。现在的药效学的研究,薤白本身对痢疾杆菌就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古今临床和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它就是一个治痢疾的药。但是我们在中药当中呢,古代是比较重视对病的治疗功效,某个药能够治疗什么病。那么这个对病的治疗功效呢,它可能只要是这个病,可能寒热虚实,它都有一定的效果,当然可以通过不同的配伍,让它更适合不同的证情,但是它对这种病就有特殊性。比如说前面我们学的青蒿的截疟作用,那就是一个对病的功效,疟疾,不管寒热虚实,首先它必须是有效。那么根据寒热的不同,或者虚实的差异,再作适当的配伍,那疗效可以提高。象薤白这类的药,它就是治疗痢疾的专药,它治痢就是一个对病的。但是这个呢,在中医理论当中,就出现了麻烦。中医认为痢疾是热毒的,或者湿热的,要能够治疗的药,按照这个理论就应该是清热解毒药,或者清热燥湿药。那么象大蒜、薤白,温性的药,自古就说是温性,温性又怎么治疗温热的病呢?理论上不相容,没有办法总结它的功效,再加上对对病功效的忽略,所以不得已,就说它是行气导滞。其实如果认为它仅仅是对痢疾有行气导滞的作用,对于薤白来说,就太局限了,它对整个这个病都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供同学参考的。那个大蒜也是这样,大蒜不但是温性,有的书上说它热性。现在大蒜治疗痢疾,甚至治疗疮疡,怎么用中医理论来总结功效呢?它没有办法总结对证的功效,只能总结对病的功效,但是当代对病的功效非常的忽略,不太重视,这个是以后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在总结这个对证的功效的同时,我们不要轻视,同样要重视这个对病的治疗功效,这是我们研究中药,或者中药发展,也是要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很重要的一个理论性的问题。所以对于薤白,我们说它理气调中,或者行气调中,和称为它能够行气导滞,当然行气调中里面包括了行气导滞,但它更广泛。但是对痢疾来说,把它理解为只能行气导滞还有问题。前面我们都说明了,因为这个药薤白是一个要求熟悉的药,所以实际上要求大家掌握的东西不多,我们就按照我们这个书的功效这样子掌握可以,按照其他教科书这个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目前也应该是可以的。那么它散的结呢,就是气结,阳气阻结在胸中,这是关于薤白,就说这么一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221页的柿蒂,就是我们秋末冬初成熟的柿,这种水果,它的上面有一个那种象菱状的一个盖,实际上从它的学名呢就是宿存没有掉的花萼,没有掉的,保留下的花萼,长大了以后把它收集起来,在吃柿的时候,那么叫柿蒂。这个柿蒂呢,它不是行气药,所以它和我们前面学的药不一样。它基本作用就是降胃气的,用于呃逆,呕吐,嗳气,这个药是这方面的专药,治疗胃气上逆的专药。加上它是个平性的,不管寒热虚实,都可以配伍应用。由于我们这个书没有专门收降胃气的止呕逆的药,所以不得已就把它放在了行气药这一章里面。但是我们大家知道它是我们学这一章里面唯一的一个它不是行气药,是降胃气的药。所以这个药要求一般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面这些药呢,大纲都不要求。比如说里面的檀香、大腹皮,或者最后的九香虫,我们今后可能在有的学的方当中会发现,知道它们是行气药。檀香呢,更类似于乌药,或者沉香那一类药,寒凝气滞,主要是对疼痛比较重的气滞证,所以可以互相代替用的。这个玫瑰花、绿萼梅非常平淡的,所以即使使用呢,也是很次要的,这个容易了解。那么下面的大腹皮呢,我们讲驱虫药槟榔的时候,顺备再把它说一下,这个不要求。刀豆这些很少使用,甘松也是。九香虫呢,它是一个小的昆虫,因为它要防御,侵犯它的时候,它要放出那个烟幕,很臭的,所以有的民间把它叫做打屁虫,在很多地方都有这个名称,很臭的臭气。但是这个药炒香了,有的把它作为佐餐用的食品,很香的可口的,所以称为九香虫。它也是一个行气止痛,而且有补肾阳的作用,所以有的医生还是比较喜欢使用。大家知道这样一些名称,这些都不是考核的要求,我们不介绍。除了这一章的行气药以外,我们在讲前面的时候说过了,比如说另外章节的厚朴、砂仁、白蔻、小茴香、紫苏,这些都是比较常用,而且都是行气作用比较强的。以后呢,我们在活血化瘀药当中,还要学习几味血中的气药,它不但活血化瘀,还能够行气。比如说川芎、郁金、姜黄、三棱、莪术,这样的药都是行气作用相当强的。还有这个驱虫药当中的槟榔,或者消食药当中的莱菔子,这些都是行气药,所以这个都有必要加以联系的,我们讲到相关的章节,相关的药物的时候,我们会提到,这些药也是行气的药。所以行气这一章呢,我们就讲这些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就请大家翻在第十五章,226页的第十五章。十五章呢消食药,这是比较简单的,在我们所有要学的药当中,是比较简单的两三章药当中之一。什么叫消食药呢?就是以消食为主要功效,主要用来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就称为消食药。所以这个不需要怎么记,就是以消食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饮食积滞的。那么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有的书上,把这一句话讲完以后,又说本类药又叫做消导药,消食药又叫做消导药,领导的导,消导药。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不完全对。从中药学这个角度来说,不对的成分多一些,所以说它基本不对。为什么这样讲呢?消食和消导的含义,它的内涵不一样,这个消导最初来源于方剂,首先见于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汪昂的《医方集解》首先按照功效对方剂进行分类,在他的分类当中,就有一类方叫做消导剂,但是汪昂本人在消导剂下面有两句话,可能就被忽略了。消,消其积也,就是消化饮食积滞;导,行其气也。所以在汪昂的眼目当中,他首创的消导术语,那么消就是消食,导就是行气。在很多治疗饮食积滞的方当中,既有消食药,又有行气药。把它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新的功效。这个新的功效既消食又行气,在汪昂的笔下,在他的笔下,就称为消导。后来有所发展,那个导不完全是行气,这个导包括了缓泻导滞,就是有的比较顽固的饮食积滞,单纯的用消食药效果不好。在用消食药的同时,加一点缓泻的,我们前面学泻下药,用它来排除胃肠的饮食积滞,有利于恢复胃肠的功能。这个缓泻导滞的药,甚至于包括一些峻下的药,用量很轻的时候,比如说巴豆、牵牛子、芦荟,这些都是在消食导滞的方当中使用的,但这些药呢它主要在于缓泻。所以消导,包括了消食行气和缓泻导滞,那么在单味药当中,既能消食,又能行气的,我们这一章里面,就只有一个莱菔子。可以说它符合汪昂的消导,其余的都不符合。如果按照现代的观点,加上缓泻导滞,那么就没有一味消食药可以能够称得上是消导的,都是消食的。这个消食和消导,常常被很多人混为一谈,所以我们这个教科书上没有保留。消食药又叫消导药,所以它们有明显的差异,这个供大家参考。这个当然是学术上值得研究讨论的一些术语,(是)那个时候我的考证的一个简单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个问题,功效主治。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呢,这一章的概述当中就是消食药的功效,最简单的功效就是消食二字。有的时候用三个字来表述,就叫做消食积,消化的是饮食积滞,这三个字表示。那么如果用四个字来表示呢,消食化积,这个积也是饮食积滞。有时候也把两个动词组在一起,把两个动宾结构的术语变成一个动宾结构,就叫做消化食积,把两个名词宾语放在了一起。消食化积,消化食积,一样的。在中药很多功效都是这样,它的基本的构词就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这种词组,中药的功效所有都是这样。这个动词非常灵活多变,有的同一个术语可以变为两个动宾结构,比如说清热解毒,清解热毒,这个任意的变。但有的就不能变,发散风热就不能叫发风散热,不习惯,没有那样的说法,别扭,所以这个要尊重这个用语的传统的习惯。所以这个大家注意,功效术语的构词方面的一些特征,消食化积,消化食积,一样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前面这些它就是对消食的一个充分的阐述而已,把它多用两个字,它没有超越消食的基本内涵。但是消食了以后,临床上有什么效果,所以很多功效,消食的功效,把这个后果联系在一起,所以更多的比如说消食和中,因为饮食积滞中焦不调和,通过消化了饮食调和了中焦,消食调中。那么中焦脾胃相比呢,胃更重要,胃主纳受,饮食过多了呢,使这个纳受出了毛病,所以消食和胃,使用尤其普遍。当然也有的说消食健脾,一般称消食健脾的药,多少它本身就有一点健脾作用,所以这个又值得仔细的把它细微的区分。所以这个消食药的功效消食,消食积,古代还有什么消宿食,就是住宿的宿。比如说我们到某一个宾馆、酒店去住宿,那宿食呢,好象就隔了一夜都没有消化,实际上它就停积了,消宿食,化宿食。在当代的中药,这样子称的很少,但是古代有。消食积,化食积,因为消和化它字义是相通的,也是在动词上变化,消食积,化食积,消化食积,消食化积,消食和中,消食和胃,消食健脾等等,这个类似于芳香化湿药,所以这个一见就能够懂。它主治证呢,就叫饮食积滞证。饮食积滞证呢,它有不同的证候名称。比如刚才说的宿食证,食滞证,食积证,食滞胃脘,都是同一个证候。那么关键它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我们书上在功效与主治的第二行,食积停滞,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可能是便秘,也可能是泻下不爽,比较臭秽,矢气臭秽的这样的一些症状。大家也是结合到《中医诊断学》,加上我们这个教科书上,把主要的内容应该把它回忆起来,这个就是饮食积滞证的基本的临床表现。所以这个问题呢,应该也是内容不多的,就这么一点消食药,就是消食,用来就是治疗饮食积滞。饮食积滞呢,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实证,就是很多人在胃口比较好的时候,又没有注意节制自己的摄入量,可能是饮食比较美味可口的时候不慎,尤其是儿童,进食太多,超过了胃的纳受和脾的运化功能,那么停积于中焦,出现的这样一些症状。那么有少数呢,并没有多吃,没有多饮,由于他脾胃的功能降低了,它也可能造成饮食积滞。就象前面的化湿药,它治疗湿阻中焦,本质上是一个实证,但有的脾虚的,运化功能降低了,那么就脾虚生湿。这个呢,也就是脾虚食积。所以两种情况,多数情况指的是实证,有的情况是虚实夹杂。这是第二个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个问题,性能特点。那么这一类的药物的药性呢,一般是平性或者平而微温的,没有什么意思。因为它本身就是平性,温性不明显。如果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讲呢,脾胃是喜欢温燥的,尤其是脾。那么微微的偏温一点,有利于中焦的功能的发挥,有利于饮食的腐熟,有利于脾的运化,胃主纳受,和食物的腐熟,所以微微偏温一点也有好处。所以总体这一类的药,这个药性不重要,一般临床上不怎么去考虑它的药性,平性的,微微偏温的。那么药味呢,一般都有甘味,本身这一类的药物,有的有甘味,这是真实滋味。更主要呢,就和前面的五味理论联系起来,甘能和,除了甘能补以外,甘能缓能和。能和,包括了消食和中,所以就把它扩大到用甘味药来概括消食药的作用特征,能够调和中焦,所以一般都给它标以甘味。归经很简单,就是脾、胃,主要在胃,胃主纳受。这个性能特征呢,就这么一点点内容,我们书上就一行字,升降浮沉不明显,都没有毒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配伍应用,也就是一个寒热虚实。饮食积滞有胃寒的,那配伍温中的药;有热的,配清胃热的药。虚,脾胃虚弱,主要是脾胃气虚,那配伍补气的药,健脾的药。那配伍其他补虚的药呢,不是不可能,但不多。特殊性,就是说一般可以不需要来阐述它,完全可以。寒热虚,实,那么除了寒热,一个就是湿浊内阻,又有饮食积滞,又有湿阻中焦,配伍化湿的药。另外,更重要的是湿阻气滞,为什么饮食积滞有恶心呕吐,脘腹胀满,或者泻下不爽,(因为)胃肠的气机失调了,所以消食药经常配伍行气药。所以基本上就是一个寒热虚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使用注意呢,这章的药使用注意很简单,我们就不用那么复杂的去理解记忆,我们书上基本上就两点,一般书上就一点。就说这个脾胃虚弱而没有饮食积滞的,一般不要用消食药,或者不要经常使用。因为消食药它体现的治法属于中医的消法,凡是体现消法的药物,它对正气都有一定的耗伤。从现代的研究过分的依赖消食药,脾胃自己慢慢的懒惰了,因为消食药它有的比如说含有帮助消化的一些成分,酶类,或者它自己就不分泌了,或者不分泌那么多了。既然有地方给我补充,我自己就用不着分泌那么多,那么慢慢的功能就会减退。这个呢可能是传统说的,它是要消耗正气,耗伤正气,所以脾胃虚弱没有饮食积滞的,不能依靠这一类的药物来开胃进食,来帮助消化,所以要慎用。另外,我们书上特殊说了一点,饮食积滞很重的时候,和后面的涌吐药结合起来,那个时候马上把它吐掉,避免进一步的伤害脾胃,或者胃肠。所以尽管都是饮食积滞,还有个轻重缓急,比较轻的,比较缓的,一般用消食的药。急重的,可以用涌吐的药物,马上吐掉,这样子可能更好一些。所以这个使用注意呢,这两点都非常简单,所以我们用不着(象)其他章节那样。总体而言,消食药在概述当中的内容不多,也不重要。内容稍多一点的就是一个配伍应用,配伍应用寒热虚实,这个都是属于常规性的,没有什么特殊。所以这个就介绍这样一些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我把这个大纲要求的这六味消食药简单的把它介绍一下。第一味药是山楂。蔷薇科的山里红和山楂,都作为药用。北山楂一般认为效果要好一些,这个是个蔷薇科的,它本身也是一种野生的水果,在北方过去水果比较少的时候,可能秋天到冬天以后经常把它作为水果来食用,所以这个药既是食品,也是一种药品,也就是药食两用的。那么作为一个消食药,它可以说消食两个字就够了,消化饮食也可以,消食化积、消化食积,或者消食和胃,怎么表述都可以,不一定照书上这四个字,两个字可以,三个字可以,四个字也可以。四个字呢,可以自己去组合,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这种表述的用语。作为一个消食药,山楂什么样的饮食积滞它都有帮助消化的作用,首先这是前提,它的广泛性。不论什么类型的饮食积滞,我们这里指的饮食类型呢,古代比如说分米面瓜果类的,或者肉油类的,比如说比较油腻的,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淀粉类的饮食积滞,消化不好,或者脂肪类的,或者蛋白质类的,这个山楂什么都可以用,首先就是它的广泛。但是它最佳的是油腻积滞,就是脂肪类的。所以我们书上的应用1的第一行后面,尤擅促进油腻肉食消化,为治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这个从古代开始就这样,现代发现它就是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消化,它有一种解脂酶,所以历来都这样子强调。但是需要说明也是供同学们参考的,一般的消食药,比如说山楂,后面的麦芽、谷芽,或者鸡内金等等,都含有一定的消化酶。那么这个消化酶呢,是不耐高热的,一般在60摄氏度以上,很多这类的蛋白酶都要失掉生理活性。所以现代有的人就主张这一类的药要生用,不但要生用,最好就那样子把它研成粉末,吃散剂。那么里面的消化酶呢,没有被破坏,可能消食作用就更好。但这个和传统的用药的经验并不完全吻合,传统有生用的,但更多的情况下传统用消食药不但要作汤剂,要煎煮,要受热,而且一般的消食药要炒用。有的不但要炒,而且要炒焦,那么到炒焦的程度又再来煎煮,可能使用的帮助消化的成分就不再是这种消化酶了,但是传统的医生用了都有效,他并不怀疑这个炒焦了以后使用会影响消食的疗效。那我们只能从另外的思考,那肯定传统用的炒的比如说山楂,或者其他的消食药,除了这个酶以外,比如说它能不能促进胃肠的运动,有利于消化,或者促进机体对消化酶的分泌,自身的分泌的量增多了。如果炒了以后,或者炒焦了以后,促进自身的分泌增加了,胃肠的运动又改善了,那肯定比补充进去的一点更好,那当然就应该炒了以后用,或者炒焦了以后用。如果说我们进一步的研究,炒焦了以后,它不能促进胃肠的运动,也不能促进机体对消化酶、消化液的分泌,那么我们就要对传统的炒焦了用提出质疑了。但现在没有人作对比的研究,所以笼统的就说,现在化学成分里面含的消化酶,所以就主张中药的消食药不能够煎汤,也不能炒,更不能炒焦,那么可能下的这个结论为时过早了一点。所以我们现在临床上用的消食药仍然很多是要炮制的,要炒的,又说还是要炒焦的。所以这个呢,也是在消食药当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因为直接影响到消食效果,怎么样来选择这个药材的问题,是临床医生迫切需要知道的一个结果。但是这样的研究现在好象又引不起重视,好象这个就是个小菜一碟,来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挂不上号,你不去挂一个号呢,好象就没有经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看来很简单的问题,老是很长的就摆在这个消食药的问题当中,就没有能够给同学们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所以今后大家在临床上用消食药,用生的,用炒的,炒焦了的,慢慢去积累经验。如果有兴趣的,也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所以这个山楂不管它怎么讲,前人把它炒了以后,它们可能就要解脂酶保留下来,所剩无几,甚至没有了,仍然发现它是对肉积油腻效果是比较好的。所以这是它的最大的特征,在消食的方面,油腻肉食。那么山楂作为消食的时候炒不炒呢?现在一般人认为,还是炒了以后好一些,而且不炒的时候很酸,太酸了量大的时候有的患者也很难于接受。当然有的时候胃酸明显很少的时候,也可以生的使用,这是关于炒用和生用的,多数还是炒用。另外,山楂略略有一点酸收的,炒了以后,它炒焦了的那部分它有涩味。所以饮食积滞如果有一点轻微的腹泻,它不但能够帮助消化,对于减轻腹泻可以用它的酸收,或者用它的炒焦了以后的苦涩味,它偏于有收涩的这种倾向性,也是值得考虑的山楂的一个比较次要的特征。最主要的就是消脂肪类的肉食积滞,另外就是有腹泻的,可以适当的注意一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山楂又是个活血化瘀药,传统把它作为一个活血化瘀药呢,主要是用于妇科病。比如说痛经,产后的腹痛,在一些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一些方当中,用得比较多一些,这是传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现代,由于药理学的研究,这个山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够降血脂,能够降血压,而且有强心的作用,这样很多方面的药效作用。所以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用来降脂减肥,用于高脂血症,或者脂肪肝这样的一些病证很常用。这个活血化瘀,尤其是活血化瘀,主要就用在冠心病,或者高血压,有瘀血倾向的,这样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或者是作为一种保健的食品,这个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这个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已经和古代不相同了,这个我们书上可以结合到我们后面的一些参考资料来看,所以就不完全是用于妇科病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在此外里面,谈到了因为我们现代的中药教科书山楂不但认为能活血化瘀,而且还能够行气,主要是基于山楂它可以治疗疝气,究竟它治疗疝气的意义是什么,作用的强度怎么样,可不可靠?但是在复方当中,前人有一个观点,山楂里面的种子(种核)象男性的睾丸,象我前面讲这个荔枝核,或者橘核也有,前人有这个说法,以核治核,这种核就是用一些种核类的药材治疗睾丸肿胀,那这个山楂是不是确有其效?根据这样的情况,就有人认为山楂是行气药,而且认为是痢疾有用,它行气导滞,实际上痢疾也可以用活血瘀来解释,腹痛,便下脓血,主要还是治疗疝气。那么如果说这个成立,行气的功效就应该成立。如果它效果不明显,它就不是一个行气药。但是现在把它提出来了,我们的教科书实际上是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法,也不反对,现在有的书上说它行气,但是也不充分的肯定,因为充分的肯定依据还不是很充分,所以我们就把它采用比较次一等的,低调的放在此外里面。所以今后大家,同学们考试都要考山楂,如果说那个考题里面选到了也出现了化瘀行气,或者活血行气,那么行气也可以作为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是基于目前的教科书,因为有这样子的表述。这是关于山楂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第二个消食药,神曲。这个神曲呢,它是中药当中的一个发酵制品,它主要有六种原料,就是我们书上说的面粉、莱菔、辣蓼、青蒿、杏仁、赤小豆、苍耳子(苍耳的新鲜的茎和叶),这样其实就是六种原料,把它磨粹以后,混在一起,然后加上发酵的菌,然后成了中药里面的发酵制品。过去的人为了使这个药变得比较神秘,也有的是为了扩大它的影响,其实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那么就是说它的六种原料分别代表了六个方位的神,所以这个药又叫六神曲,或者神曲。六神曲,神曲,简称也可以叫六曲。这个名称当然现在已经不可能说认为它一个药就代表一个方位的神,但是前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沿用下来。这个药就是一个消食的专药,所以基本功效就是消食。它也可以说这个消食化积简单的称消食或者消食积,化食积,或者消食和胃,消食和中,都是可以。那么这个神曲呢,也是对不管什么饮食积滞,它都可以帮助消化。而且在改善腹胀,改善食欲不振,改善大便溏泄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是很强。很多方面它都有效,但不是很好。所以这个就不是它的一个显著的一些特征。这个药最大的特征是它用的原料,比如说青蒿、辣蓼、苍耳这一类,有一定的解表退热的作用,略有解表退热的作用。所以对有饮食积滞,兼有外感发热,这个神曲就是一个突出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小儿,儿童,比如说一两岁,两三岁的,饮食不能克制,尤其是晚餐,如果比较可口一些,多吃了一点,晚上就睡卧不安,有时候被给掀开了,有时候经常容易感冒,这个就是说在饮食积滞的基础上又感受了新的外感,出现了外感发热,所以在儿科的这样的饮食积滞兼外感的方,常常选用神曲,这是它的一个特征。神曲里面有一种叫做建曲的,最早生产在福建地区,现在全国很多药厂都在生产,它的原料有四五十种,少的也有二三十种,多的超过五十种,我们文献的2,参考资料,它里面的原料比如说有紫苏,有葛根,有荆芥,有防风,有羌活等等,这样发散风寒的作用就更强。如果是外感风寒比较明显的饮食积滞,那么这个建曲就比六神曲更好。但是六神曲也有解表退热的倾向性,是它的原料所决定的。所以这个神曲或者建曲它在消食方面的特征就是饮食积滞兼有外感的时候,其他都可以忽略。至于经常提到的古方,一些金属的药,作丸剂的时候把神曲作为一个赋型剂,因为金属的粉末没有那种粘合性,粘不起来,粘贴不起来,加一点赋型的,经常选神曲,一方面用它来赋型,更主要用它来帮助消化,避免矿石类的药伤胃气。但这种制剂现在都落后了,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制剂出现了。所以这个只是在古代,我们现在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个在此外这一点,我们就也不是很强调它了,就作为一个消食的专药来对待。这是关于神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麦芽,注意这里麦芽的加工是用的大麦,不是我们做馒头、面包的小麦,是大麦。大麦现在栽种比较少,所以这个要注意。让它侵透了以后,用冷水在覆盖的情况下让它发芽,很短的芽,一般0.5到1公分左右就足够了,一般要求0.5公分左右,然后把它晒干了以后就作为麦芽使用。麦芽作为一个消食药,它的功效和前面一样,也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那么麦芽呢,也是什么饮食积滞都能够帮助消化,但是前人主要强调是米面、瓜果,现在就是富含淀粉的,它长于帮助淀粉类的饮食积滞的消化。这是麦芽长于消淀粉类的,当然不是淀粉类的也可以用。所以前面的三个药,山楂主要消油腻的肉食积滞;神曲不典型,都用;麦芽呢,淀粉类的。那么这三个药经常组合在一起炒焦了就叫焦三仙,现在有一个中成药的产品大山楂丸,大山楂丸就是这三味药,是很常用的,它互相取长补短广泛的用于多种饮食积滞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麦芽的第二个功效,回乳。就是有的授乳妇女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需要授乳了,但她的乳汁分泌仍然很旺盛,那么这个乳房就非常胀,有的时候严重的可能就会形成乳痈,就需要减少乳汁的分泌,就需要回乳。比如说有的小孩,有的长到半岁左右了,乳汁的质量不是很高了,需要加其他的食品,这样营养才均衡。如果这个时候你不给他断奶,那么他老是依恋母亲的奶汁,他不吃其他的东西,这样子对他的生长发育并不好,这个时候需要断奶。比如说另外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说夭折那些,当然这是不幸的一些情况发生,不需要继续授乳,但乳汁分泌很多,这种情况就用回乳的药,麦芽有一点作用,这个作用不是很强,临床用量要很大。用的方法不完全相同,有的主张用炒的麦芽,每天起码用一百二十克,煎汤,当饮料不停的喝。有的主张生的,一百二十克以上的。有的生熟各半,都有报道。所以这个供参考,今后在临床上也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琢磨,但是要服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有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有那么一点作用,但这方面的药本身就没有什么可以明显的回乳的,当然这个是在临床上可以这样子试用。所以它可以用于断乳或乳汁郁积引起的乳房胀痛,用它来回乳。所以它又有这样的一个功效,如果需要授乳的妇女就不能回乳,回乳了那就影响她的授乳,那婴儿就没有奶吃,这个很简单的道理。所以麦芽的使用注意就有一个很特殊的,授乳期的妇女,如果不需要回乳的时候就绝对不要用,不然就影响乳汁的分泌,这是关于麦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外,麦芽疏肝,这个作用很微弱,所以我们把它放到了参考资料2里面,这个也可以了解,它比薄荷还要弱,薄荷我们都没有肯定它的功效,所以这个就更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一个,谷芽。谷芽的功效和麦芽完全一样,但是比麦芽缓和,就这么一点。常常和麦芽一起同用,更加缓和。但是要说明的一点,这个中药的谷芽又称为稻芽,因为稻和谷在南方是一回事。所以在南方地区的稻芽就是古代的就从古书上记载的谷芽,完全是同一种药材。但是在过去,北方很多地方不产水稻,不能用稻谷来发芽,来作为消食药,当地就就地取材,就用一种小米这个品种粟,一个西字底下一个米,那念[su],在北方有的也把它叫做粟谷,所以当地就把它所长的芽叫做谷芽。现在我们慢慢的《药典》采取宽容的态度,就同意了北方少数地方的习惯性用药,就把水稻的芽称为稻芽,粟谷的芽称为粟芽。这个需要说明,古代的不管是谷芽或者稻芽,都是水稻,而不是小米发的芽。这个从药材必须把它搞清楚。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中药学爱好者学习参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