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一号,原亚细亚大楼,典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外观雄奇华丽,内部宽敞明亮。经常有高品位的各种艺术展览。</p> <p class="ql-block"> 近期,有两个不同风格的展会在东一美术馆同时展出,《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和《行云流墨》(巴黎塞努奇博物馆现当代中国绘画展)。</p><p class="ql-block"> 令人称奇的是展品同时来自法国,风格迥然相异的东西文化碰撞,将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火花呢?</p> <p class="ql-block"> 1956年,张大千在法国办展时谦逊的约见了毕加索。东西方的艺术巨匠跨越时空的界限,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张大千的东方水墨与毕加索的西方抽象,如同两条平行的河流,在这一刻交汇…</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幕,有志于艺术创新的中国学子赴欧学习西洋绘画。同时,活跃在国内的艺术家坚持复兴中国传统书画传统。两股艺术力量交相辉映,推陈出新,开启了近代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p><p class="ql-block"> 这次展会中,展示了塞努奇89件超级重磅的馆藏真迹,汇集了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36位艺术巨匠的巅峰之作,大饱眼福啊!</p><p class="ql-block"> 这是张大千(1899~1983)《西风荷花图》。画面以墨色为主调,通过浓淡变化表现出荷花与荷叶的不同质感。月光下的荷塘,静谧而美好,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1864~1957)的《牵牛花图》。以宿墨入画,通过墨色浓淡变化,大刀阔斧构建画面层次,大胆使用西化的“洋红”,这一色彩成为齐白石作品的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最为人熟知的还是那些充满生命力的蟹虾鱼鸟,既古朴又现代,简单事物在他笔下散发出率真豪放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南张北齐”是20世纪中国金石画派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书画不分家”,展品中还有书法极品。</p><p class="ql-block"> 康有为(1858~1927)《念奴娇•赤壁怀古》。康有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还是个敢于突破传统的的艺术先锋。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期间,以苏轼流放途中的著名诗句写就此轴。行笔顿挫而转折多圆,气势恢宏。(这是法国塞努奇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幅当代中国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吴昌硕(1844~1927)《行书七言诗轴》。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长于摹写晚周石鼓上扑拙的古文字,同时汲取狂草名家的奔放自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书法风格。</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1904~1965)《程邃诗意图》。早年公派到日本留学,归国后对山水人物画进行了深刻的革新,作品淡雅清新,歌颂山河,感怀时代。</p> <p class="ql-block"> 徐悲鸿(1895~1953)《竹石公鸡图》。1919年赴法留学近十年,成为中国引入西方学院派油画的领袖。但从三十年代起,创作越来越多的水墨画,其中许多动物画,如《奔马》等,融入油画对解剖结构的精确掌控,有显著的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徐悲鸿《牛鬼蛇神》。</p> <p class="ql-block"> 张大千《临寒高阁图》,呈现了早期摹古风格,为后期的风格突变升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陈子佛(1896~1962)《梅花图》。早年在杭州学习纺织工业,1918至1923年间赴东京美术学校应用艺术系深造,回国后成为中国图案设计学科的鼻祖之一。这幅《梅花图》宗法宋代花鸟,融合中日绘画技巧,工笔画的细腻与写意画的洒脱巧妙结合,展现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黄君璧(1898~1991)《秋山红树图》。师承岭南画派,传统根底深厚。他的山水画往往从高处俯瞰的视角,正如这幅云雾缭绕的秋山图,突出了山峦的高度和数量。</p> <p class="ql-block">黄君璧《嘉陵江图》。</p> <p class="ql-block"> 谢稚柳(1910~1997),倾心于明代画家画风,专攻花鸟草木,将文人笔墨趣味融入工笔花鸟,用相对与写生的写意风格革新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一《春江晓泛图》,二《梅花图》,三《峨眉山》,四《翠鸟红叶图》,五《松下逸士图》,六《竹石图》。</p> <p class="ql-block"> 姚华(1876~1930),清光绪二十八年执掌笔山书院,近代著名书画家。《篆书七言联》:附仰之间已陈迹,谈笑与世殊臼科。</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众多大家的巨作不胜枚举,“已成陈迹”;然而他们与世不同的风骨和深邃的文学修养,却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再来看看《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展示的二十世纪前半叶西方先锋艺术家们的巨作。</p><p class="ql-block"> 展览以莫迪里阿尼和毕加索为代表,并展出莱热、布拉克、米罗、德兰等18位先锋代表人物共61件馆藏珍品。将那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流派~从打破规则的“立体主义”早期发展看艺术家对权威的反叛,到“巴黎画派”莫迪里阿尼聚焦艺术家的自我,再到“稚拙派”和“超现实主义”关照创作中的自由表达,最后以色彩为线索展现先锋派的艺术表现力。让观众鉴赏到先锋艺术家们以个体思想突破时代局限,以艺术创新摆脱形式桎梏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莫迪里阿尼(1884~1920),《手持衬衫的坐姿裸女》。人物高度风格化处理,很难辨认出模特身份,却能让人联想到古代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 莫迪里阿尼出生于意大利,1906年来到巴黎。他形成一种极具个人特点的创作风格,专注于人物、肖像和裸体人像。浓缩了不同文化的形式特征,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文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等,被推崇为先锋派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 莫迪里阿尼《母亲》。呆板的母与子形象,与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反差,静默中给人视觉与心灵以强烈冲击。</p> <p class="ql-block">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毕加索的名声几乎家喻户晓。从1908年起,毕加索等一些画家开始把风景、静物和肖像转化为几何图形,当时被称为“立体派”。他同时从多个角度描绘世界,画中的主题越来越难以辨认。他的创作手法,影响了后来多位艺术家,在现代艺术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戴帽子的女人》,毕加索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这幅描绘一个女性头部的艺术抽象表现形式。色彩斑斓,线条扭曲,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人性与情感的故事,让人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毕加索《鱼和瓶子》。这是毕加索的早期作品,扭曲、夸张的线条,看似随意,却赋予静物以立体感和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乔治•布拉克(1882~1963),早期与毕加索一起开创“立体主义”流派。这是创作于1908年的《房屋与树木》,画中的房屋与树木被简化成赭色和绿色,结构简单, 色彩鲜明协调。</p> <p class="ql-block"> 安德烈•德兰(1880~1954),《圣但尼卡里耶尔公园》。</p> <p class="ql-block"> 亨利•劳伦斯(1885~1954),《女人的头》。他将彩色表面拼接在一起,勾勒出模特的轮廓。似是而非,让人自己去想象。</p> <p class="ql-block"> 胡安•米罗(1893~1983),《伟大音乐家的头像》。你能看出这是音乐家的头像吗?五彩斑斓的颜色也许是表达音乐家丰富的乐感。</p> <p class="ql-block"> 安德烈•兰斯科伊(1902~1976),《黑底创作》。一幅典型的抽象画作,任凭你想象这是什么。强烈的视觉冲击,画外之音仿佛是一首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欧仁•勒鲁瓦(1910~2000),《女性轮廓》。色块涂抹,隐约可见女性婀娜多姿的线条,与写真天壤之别,却有其奇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几乎同时在东一馆展出的画展,犹如张大千与毕加索的再次遇见,中国画与西洋画展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中国近代国画继承传统,注重意蕴,以写实为基础,生动、具象、惟妙惟肖,给人以“唯美”的享受。而西方近代先锋派则抛弃描摹现实的枷锁,采用颠覆性创作手法,对具象的描绘不求真实,重在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意念,让人在抽象甚至“扭曲”的图形中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从而感受艺术的美和乐趣。</p><p class="ql-block"> 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这里相遇,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引人注目,震撼心灵。</p> <p class="ql-block"> 这是传统与前卫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张大千们的山水画,笔墨间流淌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而毕加索们的抽象画,则以大胆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展现出前卫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张大千《独望山水图》。</p> <p class="ql-block"> 乔治•布拉克《蒙马特圣心堂》。</p> <p class="ql-block"> 王震(1867~1938),《寒山和拾得》。</p> <p class="ql-block"> 费尔南•莱热(1881~1955),《躺着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意境与抽象的不同理解。中国画讲究意会、含蓄,先锋派擅长突发奇想,天马行空。</p><p class="ql-block"> 傅佺(1913~1991),《山水》。小桥流水、苍山古柏、一隐士在桥上缓行…中国画传统图景,空旷朦胧静谧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华金•托雷斯加西亚(1874~1949),《构成》。各种抽象的图案、标记,似乎在叙说古埃及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 傅儒(1896~1963),《枫林策杖图》。</p> <p class="ql-block"> 塞尔日•查尔乔恩(1888~1975),《有一把刀的静物》。</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笔墨与色彩的各自体现。同样是浓墨重彩,技巧手法各异,有融通、有相似,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丁雄泉(1929~2010),《牡丹》。</p> <p class="ql-block"> 安德烈•兰斯科伊,《红底创作》。</p> <p class="ql-block"> 林风眠(1900~1991),《黄山》。</p> <p class="ql-block"> 安德烈•鲍尚(1873~1958),《采摘草莓》。</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交流和融通的结晶。上个世纪初,掀起了一股留洋风,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等中国画家纷纷走出国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以丰富中国画的类型和内涵。开放与交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照片为当年(1950年代)留洋的一些学者画家在巴黎合影,右一为潘玉良(1895~1977)。</p> <p class="ql-block"> 潘玉良《穿红色旗袍的裸女》。身世传奇的张玉良于1921年赴法,先后在里昂、巴黎、罗马接受了系统的学院艺术教育,活跃于巴黎街区的现代派艺术圈,试图在中国水墨画和西方艺术间找到交汇点。 </p><p class="ql-block"> 这幅看似油画质感实际用水墨在纸上画就的作品,通过模特的民族特征和中式服装突出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富有表现力的轮廓线和背景的笔触,既有中国书法的韵味,也旁通当时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p> <p class="ql-block"> 潘玉良《坐着的裸女》。</p> <p class="ql-block"> 常玉(1901~1966),《女士写生》,纸本水墨、铅笔。</p><p class="ql-block"> 常玉1920年抵达巴黎,喜欢去以自由氛围著称的大茅舍艺术学院写生。这幅画中女士用波浪状水墨线条勾勒轮廓,并以铅笔擦出阴影赋予其体积感,成功融合了水墨与铅笔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林风眠《莺莺与红娘》,纸本水墨设色。 </p><p class="ql-block"> 林风眠大约与徐悲鸿同时期赴法,抗战期间从油画改攻水墨,在调和中国画和欧洲现代艺术的探索中,塑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融合的影子,当然也可看到各自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欧仁•内斯托尔•德•克马德克(1899~1976),《近乎赤裸的身影》,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阿瑟•凡•赫克(1924~2003),《费尔南德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 欧仁•内斯托尔•德•克马德克《躺着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 在色彩和表现上,也可以看到互通互溶,相互借鉴的手法运用。</p><p class="ql-block"> 朱德群(1920~2014),《抽象山水》,纸本水墨。曾是林风眠杭州艺专的学生,“留法三剑客”之一。建立了非具象油画的基础,进而用水墨的浓淡取代颜色的深浅,以书法特征的笔触构成了抽象构图。</p> <p class="ql-block"> 塞尔日•查尔乔恩(1888~1975),《蒙苏里公园内的大草坪》,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林风眠《秋叶鸟栖图》,纸本水墨设色。</p> <p class="ql-block"> 塞尔日•查尔乔恩《读者》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1908~1997),《河西牧野》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阿瑟•凡•赫克《画家的女儿们》布面油画。</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港台及海外华人与西方现代绘画更深层次融合,在抽象表现方面“登峰造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p><p class="ql-block"> 旅居海外华人艺术家赵无极(右二)等合影(1958年,照片,赵无极基金会)。</p> <p class="ql-block"> 赵无极(1920~2013),《无题》纸本水墨。</p><p class="ql-block"> 赵无极早年师从林风眠,“留法三剑客”之一,深受西方先锋派影响,他将水墨从传统运作中解放出来,逐渐发展成自己的抽象风格。</p> <p class="ql-block"> 庄喆(1934~?),《无题》纸本水墨、油漆。出生于北京,成长于台湾。用水墨和油彩融合,通过蕴含书法与山水韵味的抽象,实现东西合璧。</p> <p class="ql-block"> 吴冠中(1919~2010),《竹林与水田》纸本水墨设色。</p><p class="ql-block"> 当年也是“留法三剑客”之一,1949年回国发展。他是捍卫绘画形式美之领军人物。这幅画参考了中国画横幅制式,用抽象化的竖直线条生动描绘了竹林的韵律,对形式的追求得到了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 到了现代,一些画家在技法和抽象上更加大胆探索创新。</p><p class="ql-block"> 马德升(1952~ ),《无题》,纸本水墨。用粗放的大笔线条,勾勒出抽象画的山水风景。他在拒绝一切学院写实主义规则的同时,意欲通过技法和题材的突破,来革新水墨画的传统运用。</p> <p class="ql-block"> 李津(1958~ ),《真身》纸本水墨设色。生活在天津,他两次进藏,受天葬仪式启发创作了此画,。一具红色和灰色渲染的干瘪躯体被书法文字所环绕,不断重复的浅墨“佛”字和重叠其上书写的《梁皇宝忏》凸现出艺术家在宗教和精神层面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杨诘苍(1956~ ),《千层墨~墨西哥之旅》纸本水墨。他用极简的创作过程~重复涂墨,将中国画还原成纸、墨、水等物质要素。层层叠加的墨形成了金属光泽,类似翅膀的几何形态跃然纸上。单色水墨画《千层墨》系列在国际画坛一举成名。</p> <p class="ql-block"> 魏立刚(1964~ ),《孔雀》纸本水墨、丙烯。南开大学数学系出身,后转攻书法。他力求在保留书法传统技艺与形制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元素,开创了亦书亦画的视觉语言。这幅展品被视为一幅没有文字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众多中外大师巨作像一桌饕餮盛宴,让人目不暇接,尽兴享用。中西文化的碰撞,展示了各自文化的辉煌和精髓,精彩纷呈,无与伦比。也看到了交汇、融合互相交流对世界文化潮流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推动。</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幅肖像画引起了我的沉思。</p><p class="ql-block"> 《罗杰•杜蒂热的肖像》,作者安德烈•兰斯科伊。罗杰•杜蒂热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最伟大的收藏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 《让•马苏雷尔的肖像》,作者贝尔纳•布菲。让•马苏雷尔是罗杰•杜蒂勒的侄子,他与叔叔同住在巴黎,也热衷于收藏。杜蒂勒去世之前不久,将藏品托付给了侄子。马苏雷尔又将叔叔和自己的部分展品赠给了他的家乡里尔都会区,这就促成了1979年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的成立。</p><p class="ql-block"> 艺术品离不开鉴赏家和收藏家。艺术无价,艺术品有价。当面对这些昂贵甚至拍卖到“天价”的真迹书画作品时,作为普通人还是有些茫然。</p><p class="ql-block"> 莫迪里阿尼作品生前并未走红,去世后被推崇为现代艺术奠基人,作品价格也随之扶摇直上。毕加索随便一幅画,可以让一个穷人享用一辈子。艺术的标准是什么?艺术品的价格由谁来决定?在这背后,我们也许会看到资本驱动的强大作用。这个世界上资本无处不在,它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胞。</p> <p class="ql-block"> 逗留了二个多小时,上午开馆进去,出来已经是午后了。东一美术馆画展我光顾过多次,作为一个无专业素养、却有业余爱好的退休老者,对画展口无遮拦胡乱议论一通,不足为凭。闲暇之余,观摩学习,提升精神素养,聊以自娱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雨 完稿于2024.12.11</p><p class="ql-block">(文字参照展会说明和参阅网络文章,辅以个人体会)</p><p class="ql-block">摄影:雨 2024.10.21(东一美术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