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农博馆的《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

安馨居士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0日,我走进北京中国农展馆(博物馆)第10展厅,参观“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p><p class="ql-block"> 田士利先生现居天津,是国内知名彩陶收藏家与研究学者,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彩陶的收藏与研究。</p><p class="ql-block"> 《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分为“彩陶情缘”、“彩陶之踪”、“彩陶之用”和“彩陶之纹”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田士利先生的个人情况。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彩陶的基本知识、重点梳理了中国彩陶文化的发展脉络,揭示了不同彩陶文化类型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第三部分通过展示蒸煮、盛食、用水、储藏、乐舞等不同功能的多种彩陶,让观众充分认识到远古彩陶与农业文化的密切联系。第四部分主要展示彩陶上的不同纹饰,揭示先民以自然崇拜为基础的精神世界,以及彩陶在远古先民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田士利先生现居天津,是国内知名彩陶收藏家与研究学者,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彩陶的收藏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  彩陶出土文物分布图。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等文化中,均发现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即于陶胚表面,施以红、黑色颜料绘制的动植物象生花纹或几何花纹。烧成后,附于器表,不易脱落,故称彩陶。亦有陶器烧成后,再施以彩绘的,然彩绘极易脱落。多成烧后彩绘陶。</p> <p class="ql-block">  制陶场景。彩陶文化时期的制陶技术以手制为主,其中较多使用捏塑、泥条盘筑等方法。用横穴窑烧制,该窑的火膛位于窑室的前下方。彩陶文化后期,开始使用竖穴窑,即火膛位于窑室的下方,彩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为900~1050℃。烧制时一般不封窑顶。因陶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在高温中氧化,故陶胎呈红色,又称红陶。后经陶窑的改进和烧制技术的进步,渐为灰陶、黑陶取代。</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人们认为自然界具有神奇的力量和至高无上的灵性,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受其制约。人们对其敬拜与求告,并将自己所见的自然万物绘于彩陶之上,祈求保佑与恩赐。这些图案与纹饰在早期较为具象,后期逐渐演化为抽象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  耕织渔猎 。先民们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情感信仰都鲜明地表达在这些精美的彩陶图案上。彩陶图案包括与农业劳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植物以及生产工具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世界各地彩陶介绍。</p><p class="ql-block"> 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多元的,并非由某一个中心起源,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古埃及的格尔塞(Gerzean)文化、古印度的哈拉帕(Harap-pa)文化、古希腊的迈锡尼(Mycenaean)文化、伊拉克的哈拉夫(Halaf)文化、墨西哥的阿兹特克(Aztec)文化中都发现了彩陶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船纹罐,古埃及格尔塞文化,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来源于大都会博物馆官网鱼纹罐,古印度哈拉帕文化,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来源于大都会博物馆官网意鱼纹罐,古希丽迈锡尼文化,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来源于大都会博物馆官网几何纹碗,伊拉克哈拉夫文化,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图片采源于大英博物馆官网圆圈玫瑰,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如日中天﹣﹣马家窑文化 </p><p class="ql-block">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因1923年首次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根据器形与纹饰的演变可先后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p><p class="ql-block">马家窑出土,距今5000—4000年</p> <p class="ql-block">  舞蹈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在重大活动时群舞的热烈场面。</p> <p class="ql-block">  彩陶分类。素陶,彩陶,彩绘陶</p> <p class="ql-block">  四大圈网纹双耳陶罐</p> <p class="ql-block">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罐。年代:距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6000年前</span></p> <p class="ql-block">  庙底沟出土陶罐。</p><p class="ql-block"> 庙底沟类型距今约6000年至5300年,因1956年首先在河南省陕百底沟发现而得名。仰韶文化发展至此已达鼎盛,故其影响范围最,几乎遍及整个黄河流域:东至豫东,西达甘肃东部,南抵湖北北,北及内蒙古长城一带,以豫西、晋南为中心区域。庙底沟类型的陶多用黑彩,红彩很少。常见纹饰有鸟纹、宽带纹、太阳纹等,均于外壁而无内彩。典型器形有曲腹盆、曲腹钵、双唇口尖底瓶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乐器</p> <p class="ql-block">马厂类型出土彩陶</p> <p class="ql-block">马厂类型,距今4300年</p> <p class="ql-block">  双沟太阳纹红衣罐(马厂类型)</p> <p class="ql-block">回纹红衣双耳陶罐,马厂类型</p> <p class="ql-block">  素面刻画纹,距今约4000年</p> <p class="ql-block">  素面马鞍口型</p> <p class="ql-block">  寺洼文化距今约3400年至2700年,因1924年在甘肃省临洮县寺洼山首次发现而得名,分布于洮河与渭水流域。</p><p class="ql-block">陶器为马鞍形口双肩耳罐。</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光——太阳崇拜</p><p class="ql-block"> 太阳将光与热散播大地,具有使万物复苏与生长的力量。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太阳与农牧业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人们敬仰太阳、崇拜太阳,这在彩陶的太阳纹饰中得以体现。</p><p class="ql-block">双钩太阳纹双肩耳罐(辛店文化)长13厘米,宽13厘米,高16厘米</p> 生命之源——水崇拜<br>  新石器时期,先民们的居址多选择河边台地。临水而居,在趋利避害的同时,便于开展农耕、制陶等各种生产活动。在万物有灵的时代,人们产生了对水的自然崇拜,反映到彩陶纹饰上,体现为大量象征水流的水波纹与涡纹的出现。<br>  描绘河水奔腾涌动的纹饰,多见于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美轮美奂的水波纹、涡纹,把对水的表达推向极致,体现了先民们对黄河母亲的敬畏、崇拜、赞美与歌颂。<div>图为:波纹瓶<br>(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长24厘米,宽24厘米,高26厘米<br><br></div> 四圈涡纹双耳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br>长42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 生生不息——蛙崇拜<br>  远古时代,神蛙纹在彩陶上大量出现,体现出先民对蛙的崇拜。蛙类产卵量大,生殖力强,先民崇拜神蛙,祈求作物丰产,子嗣繁衍。神蛙纹也被部分学者称为神人纹,象征氏族中具有某种特殊身份的神巫。<br>  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中,神蛙纹是一种重要的纹样。半山类型的神蛙纹描绘较为具象,人面蛙身。马厂类型的神蛙纹逐渐抽象化,头部大多完全省略,四肢呈直角曲折,进而将代表身体的宽带省略,简化为肢节纹。<div>  图为神蛙纹双耳罐(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长34厘米,宽30厘米,高35厘米.</div> 贝壳纹双耳罐<br><br>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br><br>长24厘米,宽22厘米,高21厘米 <div>葫芦网纹双耳壶<br>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br>长34厘米,宽30厘米,高34厘米</div><br> 叶纹网纹双耳罐<br>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br>长34厘米,宽30厘米,高26厘米 <div>六畜兴旺——狩猎与畜牧</div><div>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远古的狩猎经济逐渐过渡为畜牧经济。北方草原民族南下进入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农牧文明。以定居生活为基础的彩陶制作受其影响,工艺开始简化,纹饰变得疏朗简约,出现大量动物纹以及形似羊角的双钩纹。</div><div><br></div>双钩动物纹双耳罐<br>辛店文化<br>长30厘米,宽27厘米,高3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