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2月4日,奉贤区小幅美术作品展在图书馆如期开幕,因为自己的作品也恰巧入了展,便趁午休时间专程去了一趟。13:00开幕,13:30讲座,我赶了个早,想先睹为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书馆底楼东侧展厅是本次画展的展出地点,因为去的早,除了偶遇几个工作人员,展厅内安安静静的。我循序看着展览,首幅作品是区美协主席李钟老师的。虽说是小幅画展,但大多数的参展者都会采用接近比赛限定的尺寸,而这一幅极小,仅有一掌的大小,画的是奉贤人都熟悉的古华公园的双亭桥。画双亭桥的人不少,但此画别有韵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石老人说过,似与不似之间方为好画,这话用于此画恰如其分。别看尺幅小,山水人物点景一样不少,笔笔到位。尤其是水墨晕染效果极佳,亭上的檐,桥下的洞,都被这汹涌的墨色吞没,呈现出云遮雾绕,似幻似真的状态,展现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氤氲之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己也画国画,也用点染来渲染画面,却从未洇过如此厉害,我开始怀疑是纸的缘故。正百思不得其解,李老师刚好从我身边经过,他特地停下来轻轻地对我说,这幅画是用餐巾纸画的,这下让我目瞪口呆。餐巾纸也能作画?他继而说,在一次青少年绘画夏令营时,因为没有准备,即兴用一张餐巾纸为学员们作的示范,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许多人学画,往往讲究绘画工具的优劣,非好笔好墨好纸不画。选择画纸,也偏爱用檀皮含量高的特种净皮。殊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宣纸并非檀皮含量越高越好,论晕染速度,水墨效果,棉纸更胜一筹。其实我也有同样的体会,早些年临过黄宾虹的奇峰图,因为只是练习,没讲究用纸,当时用的就是一张写字用的纸。这纸质地疏松,大抵属于棉料,经反复涂抹,还在画的下部戳出一个大洞来。别看这纸低劣,但用于黄宾虹的写意山水,却颇具神韵。后经反复揣摩,竟发现这画反倒是我众多习作中,效果最好的一张。此画胜在灵动随性,墨韵自然。所以说画画没有所谓最好的纸,只要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李钟老师的餐巾纸画也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一个故事,说黄永玉老师约几位朋友去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竟发现谁都没带钱。在那个还没有支付宝,微信的年代,颇为尴尬。后打电话给一个朋友来救急,就在等朋友来的那段时间,黄老用一张A4纸,画起了鱼缸里的鱼,没有颜料,用的是酱油和辣椒酱。后来黄老就将此画赠予了那个帮忙买单的朋友,等同于以画抵了饭钱。这张画后来成了黄老诸多画作中的独特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艺术创作没有框框,可以有餐巾纸,也可以有酱油和辣椒酱。生活和画画一样,需要随机应变,需要打破束缚,方得情趣天趣,本心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2月1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