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早上七点多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经过七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穿越冰雪世界的艰辛的路程终于有惊无险的到达目的地。我们来到了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这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城市,也是我们早就知晓的一座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巴车时而沿着湖边前进时而在林海雪原中穿行,望着山下云海翻腾,两边大雪压青松,湖光山色如画如卷,乘客的心情要比司机轻松很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萨拉热窝的市政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我们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中知晓了萨拉热窝;我们在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知晓了萨拉热窝;我们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波黑战争围城战役中知晓了萨拉热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赴巴尔干半岛游全体团员在萨拉热窝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长兴团</b><b style="font-size:22px;">(9十1)在保卫</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萨拉热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时代旧建筑。城郊有帕莱、伊利扎疗养地。游览萨拉热窝巴西查尔西亚老城拥有这个国家最别具风情,五光十色的集市中心,在这里可以寻觅到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的萨拉热窝,经过历次战争的创伤,许多的房屋还留有子弹炮弹孔,城市中还特意留有被炸毁的建筑残骸。但整个城市已从战争阴影中走了出来,城市发展很快,新建筑频频展现在我们面前;人们也从容地走在大街小巷上,脸上也露出了平静祥和的笑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第一次知道萨拉热窝这个城市是看了前南斯拉夫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后,我临出发巴尔干半岛游前在电脑看了二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与《桥》并在我们旅游群里的希望大家都看一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该片由克尔瓦瓦茨执导,日沃伊诺维奇主演。该片于1972年4月12日在南斯拉夫上映,该片讲述了游击队长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广告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忆中电影的精典片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是电影中截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你说的瓦尔特是谁,请告诉我他真实姓名!”“我会告诉你的。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该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主题曲《不朽》每每听到,喉咙都会一阵哽咽,不由自主的往上涌!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中的经典对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老游击队员谢德在得知自己被骗,瓦尔特面临陷阱时,谢德只考虑了几秒就决定了,他让同志回去的时候已经下定了牺牲自己的决定。“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使命,接下来,看我的吧。”他不希望自己的亲密战友再受到伤害,在镇定地向徒弟交待完后事以后,谢德毅然决然赶往清真寺。此时,画面显示距离清真寺不远的街上,瓦尔特和苏里、巴克分别呈战斗队形也在接近,这时,谢德已经走进清真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所谓的联络员正东张西望地到处看呢。谢德思索片刻,信步朝他走去,那特务迫不及待地问“瓦尔特在哪?”“他叫我带来个信。”“什么信?”“对你我都是最后一次!”话音未落,谢德当机立断抽枪射击,特务痉挛着瘫倒在地。站在暗处的比绍夫连忙狂吹军哨,钟楼顶端的重机枪瞬间洒下一阵弹雨,谢德,这位久经考验的老战士在惊飞的白鸽的鸽哨声中走向他毕生追求的理想的终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全片最经典的段落,让我对谢德这位老游击队员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片最经典台词居然是一个接头暗号,其他暗号,如“我要放大一张我表妹的照片”远不如这一段经典而富有诗意,我想导演之所以将这个暗号交给谢德,一方面是为了接下来暴风雨一样的剧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谢德个人命运的预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要走了,肯姆。”“您要去哪?”“去找我的归宿,你多保重吧!没有人欠我的钱。你要记住:有个犹太人叫米尔维特马伊,我欠他20克金子。如果他还活着,别忘了还他。到天黑我要是还不回来,把钥匙交给我弟弟。”“我跟他说什么吗?”“不用,他会明白的。”“我能帮 您干点什么呢?”“不用了,孩子,你好好的干吧,要好好的学手艺,一辈子都用着啊,不要虚度自己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谢德生命的升华就在这最后和徒弟的诀别里,他淡定从容,临别没忘了欠犹太人的钱(导演加这一句并不是简单的台词)。最后一句话,不要虚度自己的一生,是对徒弟的期许,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另一个经典的台词是电影的最后一句:“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是抗战英雄,小到平民百姓,大到钟表店老板!所以说,每个人都是瓦尔特!瓦尔特就是萨拉热窝!瓦尔特就是萨拉热窝的人民!而英雄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请欣赏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波黑战争爆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登上了萨拉热窝黄堡(自费项目),也是最佳的城市观景台。旧时萨拉热窝的城防系统中有五座城堡,建于1729年的黄堡是其中一个,因其所用石材呈现黄色故名。由于这里视野极佳,黄堡成为俯瞰萨拉热窝全景的一个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黄堡顶上留个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历史建筑和自然风光,萨拉热窝的人们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们热情好客,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他们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故事,与你交流他们的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萨拉热窝黄堡,建于1729年,是旧时萨拉热窝五座防御堡垒中的一座。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重要取景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黄堡的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去黄堡路上经过了一个很大的穆斯林墓园,在萨拉热窝城市中有很多这样的墓园,萨拉热窝号称“一半城市,一半墓地”,确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内战中死掉了二十多万人,主要是年轻人,这是墓园多的主要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萨拉热窝黄堡,曾经是1984年冬奥会的场地。可当我们沿着小路上山时,眼前的“风景”却让人震惊,山路两旁,是大片的墓地,埋葬着在内战中死去的人们。墓碑黑白分明,黑色是穆族,白色是塞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过一大片墓地。这是萨拉热窝最大的一处穆斯林墓地。墓碑看上去都比较新,许多逝者死于波黑战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侧是死亡的永恒,一侧是生命的喧嚣。萨拉热窝人,仿佛早就习惯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也许,再过几十年,那场战争会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消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墓碑上的中文翻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蒂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要对那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真主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路上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去的人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他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还活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你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觉不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埃内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贾巴尼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特基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199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战争是残忍的,和平最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堡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曾短暂用作刑事处决的场所,在奥匈帝国时期则被用作武器库。如今,它是最受旅行者欢迎的名副其实的瞭望台,可以一览萨拉热窝市内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堡的名称得名于1809年重建时的金黄色色调。现在的黄堡,作为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萨拉热窝,尤其在黄昏,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萨拉热窝遭到南斯拉夫人民军与塞族共和国陆军围困,导致城里的各种食物和其他物资极度匮乏,国际援助的物资又送不进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4月6日,萨拉热窝这个古老的城市揭开了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围城战役的第一幕,战火在假日酒店前燃起,最终持续了近4年,比二战史上悲壮的列宁格勒围城的872天还多了553天,最终大约有1.15万萨拉热窝人在围城战中丧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7月11日,波黑穆斯林族出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导演、时年65岁的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在萨拉热窝家中饿死,他用自己的死亡导演了这部电影的终极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的影响力,使得许多国人都到此打卡,体味那份曾经的激情。记得电影中的德国将军的台词:“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座城市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Admira和Bosko,原本只是萨拉热窝普通平凡但幸福的一对25岁小情侣。因为内战,让他们“化茧成蝶”。为了向世人讲述这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美国、加拿大、德国以米尔斯坦因抓拍的照片为基础,于1994年联合制作了纪录片《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山(黄堡)路上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发生在萨拉热窝感人的一幕:由于登黄堡的路有点险,陡坡较大,又结了冰,我们的一位同游没上去,在下面逛超市,她随手买了不少东西(购物狂人),付费时人民币不用,美元、欧元也不用,只收波黑马克或刷信用卡,她都没有,正在此刻有一波黑青年知道了她是中国人后争着帮她付了钱,听听我们这位同游陆女士怎么说的:</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旅程中那朵不起眼的小花却时时在我眼前,脑海绽放,一直是那么鲜艳,由于购物货币的不同,美元不可用,欧元不可用,而且不能兑换,只需用马克,在我纠结是否放弃这次购物时,排在我身后的,三十几岁的异国帅小伙却做出了令我深深感动的举动,毫不犹豫帮我付了款,我不知适他向收款员讲了什么,只见收款员把散落在收款台的一大包零食一一收起放在袋中满面笑容递给了我,我用肢体语言询问,怎么啦?用什么支付啊?他摆摆手点了一下我身后的小伙,我突然明白了,很惊讶地,不知所措地转身向这位陌生的帅小伙用眼神询问他,他微笑地用英爱可语和手势回答了我,我点头致谢,想不到他用同样的方式致礼于我,爱往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今天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被这个萨拉热窝的帅小伙感动到了,他温暖了一个外国老太的心,真是文明的国度,有素质的年轻人,虽然这袋零食并不值多少,但在我眼中却爱意滿满重如千斤,当时我真的汗毛都矗起来了,震惊,感恩,不知所措足当时我最真实的反映,他温暖了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大国,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国家的国际地位也高了,这几年我出国旅游处处感觉到世界上各国人民与我们友好相处,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萨拉热窝四面环山,是个盆地城市。还分新城和老城,并在地上用线条标明。我们主要在老城游览,那是一座有历史沧桑感,以及有许多历史故事的老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照片背后就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拉丁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新老城的分界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萨拉热窝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主要有穆族人信奉伊斯兰教、塞族人信奉东正教、克族人信奉天主教。所以老城中有清真寺、东正教堂、天主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民族矛盾不断,冲突也不断,现在则相安无事,能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新家园,这真是一件好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拉丁桥,建于1798年-1799年,桥的北端就是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这一事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拉丁桥就横跨在米尔杰卡河仅数十米宽的河面上,与泰晤士河、多瑙河、塞纳河、伏尔塔瓦这些贯穿其他欧洲国家首都的知名河流无法相提并论。拉丁桥是一座四孔石桥,碎石路面显示着它的古朴,但它数十米的身长也算不得宏伟大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1914年6月28日正是在这条细流、这座小桥的北岸,也就是萨拉热窝这里,19岁的塞尔维亚族男青年枪杀了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和夫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在此地转身。整个的一战就拉开了序幕,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基本都在欧洲,死伤也是无数,很多的热兵器第一次投入使用,大家完全没有准备,也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特意再回过头来到了拉丁桥看看。桥虽小,那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地方,因而引人注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话说1914年6月28日上午,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塞族青年在拉丁桥边用二颗子弹射死。说来蹊跷,当车队经过拉丁桥的时候,那有预谋的七个塞族青年中的一位甩出的炸弹炸伤了斐迪南的随从,送医后,车队继续前行。当斐迪南演讲议程结束,斐迪南想绕道去医院看望被炸伤的随从,绕道的想法没有告知到第一辆车,于是车队还从原路走。走到拉丁桥边,原来的七个塞族青年没有散去,一看机会来临便向斐迪南射出了子弹,斐迪南倒下了。继而倒下的还有100万塞尔维亚人(一战死去的人),以及1200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米里雅茨河沿岸的每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拉丁桥正是其中最著名、最无法被历史遗忘的一座。你应该记得课本上讲过,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和夫人从这座桥驶过之后,遭到塞族爱国青年普林西斯的刺杀,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表示纪念,拉丁桥在南斯拉夫时期曾更名为普林西斯桥,在南斯拉夫解体后重新改回原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桥头设立的一个暗杀博物馆,导游在给我们讲解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那个时候的欧洲其实已经是岌岌可危客,当时的奥匈帝国也好,德意志也好,都属于新生代的刚刚发展起来的工业国家,而这些工业国家其实最重要的是对殖民地的原材料的一种掠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和夫人当时乘坐的轿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年青时候我就知道萨拉热窝是个神秘遥远而美丽的故事,如今看到很多建筑物还残留着很多弹孔,城市中还保留好大片的墓地。让现在的我们看后感到伤感和触目惊心,更加感到和平的珍贵,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感到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萨拉热窝有很多的故事可讲可读,很多的建筑和公共设施虽然满目沧桑却依然容光焕发,如今的萨拉热窝的街头依然能够看到一些绝非可有可无的身影,身体力行的表现它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塞比利(Sebilj)喷泉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Sebilj的意思是“建在水流经过地方的建筑”。16世纪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引入,城内最多时曾拥有大大小小的喷泉300余座,主要是为了供伊斯兰信徒净身和饮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鸽子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绿色的圆顶屋和鳞次栉比的商店,还有铁匠街等。那时在电影中所见的情景跃然眼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提起萨拉热窝,对中国人来说可是如雷贯耳,源于曾经公映过的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文化娱乐极其匮乏的年代,可谓是家喻户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击队长瓦尔特藏匿的清真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初冬季节,我在老城里寻访瓦尔特的足迹。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面,铜匠街的工匠们敲打铜器掩护瓦尔特撤退。图片里面的钟楼就是电影里面瓦尔特激战德军的场景。它曾见证二战期间萨拉热窝各民族团结抗敌的壮举,也曾目睹波黑战争期间“狙击手大街”上无差别射杀男女老幼的暴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那座清真寺仍在,钟楼也在,铜匠铺的那条小街还在,铜匠铺子也在,只是由爷爷转到了孙子。那写在纸上熟悉的汉字,简要说明了那段历史,让我们这代中国人尤为心生涟漪,不由得纷纷拍照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当年瓦尔特游击队联络员铁匠铺老板的孙子,现在他做了老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会所和纪念先烈的长燃火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火不息,二战结束后一直在燃烧,只为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然而,在有着 “欧洲火药桶” 之称的巴尔干半岛上,萨拉热窝却引发了一战,二战中再次遭到重创,又在波黑战争中遭受严重内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颜六色的有轨电车,穿行在城市中,鸽群在大巴扎广场自由飞翔,显得时尚而充满活力。街道上,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轮番播放着各种广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心主大教堂又被叫做萨拉热窝大教堂。这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堂,为供奉耶稣圣心而建造的。波黑作为一个穆斯林为主的国家来说,有么大的一个天主教教堂,还真的是挺有意思的。教堂门口有一片红色的血迹,据说是因为当年战争相当惨烈,为了警醒世人,而留下的。不过看着确实有点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血迹还有个专属的名称,叫做"红色玫瑰"。教堂的墙体上也有很多的弹孔,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还是很棒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心城区建筑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圣心大教堂是中心城区的地标建筑,也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萨拉热窝的大街小巷,如今的人们会不会感到格外的幸福?至少我感到了自己的幸运与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说,萨拉热窝是欧洲的耶路撒冷。我感觉,作为波黑首都,地处东欧的萨拉热窝呈现出了另一种底蕴。它体现出更丰富的宗教多样性,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经历了冗长的历史洗炼,如今在此共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萨拉热窝,你曾是令人敬仰的英雄之城,你曾是令人恐惧的死亡之城。如今,你已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之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萨拉热窝,太多的人因你而死去,更多的人因你而活着。你最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最懂得和平的可贵。愿你从此远离战火,为所有萨拉热窝人的安宁与幸福筑起一座真正的“热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想,这才是人们渴望看到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的终极结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11月25日)我们驱车125公里来到波黑的莫斯塔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斯塔尔是波黑的南部小城,建于十五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留有许多那时期土耳其风格建筑。小城依山而建,内雷特瓦河穿城而过,自然景观和中世纪的建筑景观非常美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还包括老城中横跨内雷特瓦河上的古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建于1566年的莫斯塔尔古桥,是城市标志性建筑,非常著名。可在1993年的波黑战争中被毁了,战争结束后的1996年开始重建,直到2004年才完工。重建工作非常艰难,打捞队从河中捞起被毁的桥梁架构,潜水员潜入河底打捞碎片……重建的莫斯塔尔桥用原来的材料建造了与原来模样相同的桥梁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05年重新确认,重建的莫斯塔尔桥仍为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斯塔尔老城是穆斯林区,有许多的清真寺,这也构成了城市的景观。而穆斯林妇女戴头巾的装束,素雅靓丽,也成为了街上的一道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莫斯塔尔是黑塞哥维纳一涅雷特瓦州的首府,波黑第五大城市,位于萨拉热窝西南125多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斯塔尔,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它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色彩都让人惊艳。走进莫斯塔尔,你会被它的美丽所折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坐在河边望着古桥遐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莫斯塔尔,时光仿佛凝固。古老的石头建筑、狭窄的街道、宁静的河流,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而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斯塔尔古桥横跨内雷特瓦河,是一座建于16世纪的石桥也是这里的网红打卡地。一座古桥与一座城市的尊姓大名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没大没小,可见这座城市对它“宠爱”的程度,也说明它对于这座城市的影响举足轻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是因为有了莫斯塔尔古桥,这座人口约11万、综合实力在波黑排名第五的城市,成为了游人如织的观光胜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古城最初由土耳其帝国建造,其建筑风格明显带有古典奥斯曼建筑艺术风格,也带有哥特式元素,古典东方与传统西方在古城融合。古城以老桥为标志,桥西以土耳其居民为主,桥东以斯拉夫人为主,其房屋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也不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斯塔尔,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它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色彩都让人惊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横跨内雷特瓦河的莫斯塔尔拱形石桥,被称作是“凝固的月亮”。桥从一个悬崖延伸至另一个悬崖,中间的直线距离20多米,跨度这么大的单孔石桥,这在400多年前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不仅坚固实用,而且造型优美。从桥的侧面仰望它,古桥简洁流畅的线条所勾勒出的弧度,恰似上旬的一轮明月,再加之碧绿的河水从桥下淙淙流过,真是美轮美奂,诗意盎然。</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在街道上遗留的被炸毁的建筑,满目疮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92年波黑战争,莫斯塔尔遭到南斯拉夫联邦军队的攻击。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进行城市的防卫,南斯拉夫联邦军和塞尔维亚人从城市的附近开始进行炮轰。之后又演变成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战争,战争状况甚为凄惨。我们在莫斯塔尔的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战争留下的遗迹,残垣断壁,弹洞累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街头遇到一个向游人行乞的小男孩,我从兜里找出一张10人民币给他,他从来没见过人民币,拿在手里反复观看。同游又找出一个欧元硬币给了他。小男孩做出了V字型手势,我拍下了这一瞬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95年结束,内战给波黑带来巨大的灾难,大约有十几万人丧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上,看到眼前的情景,好像在无声地告诉我,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多民族融合又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斯拉夫人崇拜基督教;街道两旁的出售旅游商品也不同,土耳其人的小商品摊位上摆满了传统的铸铜手工雕刻的精美工艺品,而斯拉夫人摊位上具有现代元素的商品多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行走在莫斯塔尔的石板路,就像穿越到中世纪。老城值得慢慢走,慢慢逛。建筑多为土耳其风格,其中不乏几百年的历史古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在莫斯塔尔老城里,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咖啡香气。有人戏言,“在伦敦有多少酒吧,在莫斯塔尔就有多少咖啡馆”。只要走累了,就随意在街边的咖啡馆坐下来,享用这里地道的波斯尼亚咖啡,一颗土耳其软糖是它的标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桥是莫斯塔尔的象征,是标志性的建筑。来这里旅游的人们都要从这座老桥上走过。我踩在光滑的拱桥石块面上,抚摸着饱经战火创伤的石柱栏杆,听着内雷特瓦河水哗哗流过的声音,看着古桥两边古老的街道和商铺,浮想联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城街道两边是很有特色的工艺品店和餐厅,在这里可以偶遇到不少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毯、铜器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点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换一个角度拍摄莫斯塔尔石桥横跨内雷特瓦河,桥两端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老石桥的风貌与周围以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卵石铺砌的古街一起,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墙上涂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伊斯兰教、天主教……不同的宗教民族聚居在波黑,让它的城市变得风格迥异,河的两岸就仿佛不同的国度,但它们却同样古老美丽,拥有着与别国城市不同的迷人风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的一切,都让人陶醉,让人忍不住想要停留,去感受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去聆听它所诉说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城的街道都由鹅卵石铺成,很有年代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阳光为古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莫斯塔尔,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地方,它的美,不仅仅在于景色,更在于那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布纳泉”位于莫斯塔尔西南方向的小镇附近,布纳泉为溶岩泉,是欧洲最大喀斯特。我们去看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距莫斯塔尔不远处有个“布纳泉”,我们驱车前去(自费项目),位于波黑境内的布纳泉,16世纪发源于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湖泊库台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布纳泉是溶岩泉,泉水非常清澈,是布纳河的源头湖水清澈,盛产鱼类,不同于其它国家境内布纳河的碧波涟漪,波黑的布纳泉湍急奔腾,夕阳下冲撞出一隅清凉,恍入人间秘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布纳泉旁边迷人的特基亚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波黑的布纳泉为溶岩泉,是欧洲最大喀斯特溶岩泉,泉水非常清澈。从岩洞涌出一条河流,是布纳河的源头。在溶洞边的历史建筑叫" Blagaj Tekke ",建于16世纪。 Blagaj 是当地地名," tekija "是伊斯兰教的神秘派别—-苏菲派的修道院或驿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布纳泉是欧洲最大的岩溶泉,矿泉水源是在一个200米高的岩石下面发现的,这里的矿泉水冬暖夏冷,水中有许多珍贵的鳟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是溶岩泉和历史建筑的集合,是波黑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蓝天白云,高大的悬崖下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溶洞,清澈的一条河流从洞中涌出。洞旁岩上绿树中掩隐白色的修道院,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神密的地方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走在清辙的河水边,欣赏周围的美景,走累了就在河边蓬下喝咖啡休息,看一看只只野鸭在河里戏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静静的布纳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布纳泉是欧洲最大的熔岩泉,也是波黑国家布纳河的源头,碧绿清冽的泉水从山洞中奔涌而出,在下方形成美丽壮观的弧形瀑布,加上掩映在树林中,更增添泉水的清澈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飘飘如仙布纳泉,潺潺清泉叮咚作响避世道院绝壁而建这个仙气飘飘的地方就是波黑深山里的布纳泉自然的清新与人类的智慧在这里完美契合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布纳泉是一眼岩溶泉,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泉水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泉眼的水冰冷清澈,可以直接饮用这眼泉水能赋予自然的神秘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泉水下游布纳河畔露天咖啡店,这儿咖啡用咖啡豆直接打磨而成,扑鼻而来的咖啡味引人馋涎欲滴,领队慷慨请全体团员在这幽静美丽的环境中品尝咖啡,漫谈人生。让我们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飘飘如仙布纳泉,潺潺清泉叮咚作响避世道院绝壁而建。这个仙气飘飘的地方就是波黑深山里的布纳泉自然的清新与人类的智慧在这里完美契合。既是修道者的隐秘地。又是让游客惊呼的仙境之泉。绝对是个我们又不容错过的世外桃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