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点滴(访)

<p class="ql-block">  珲儿在群里发了一则消息,想去七峰山生态村的鼓友可以联系她,同去。</p><p class="ql-block"> 周二,上班的日子,大家都在班上。我是闲人。七峰山生态村,志民曾介绍给我,那是一个类似于室外桃园的地方。我也在推送的公众号里关注过,只是对这样的一群人感到好奇,特别是还有着高学历的年轻人。试想一下:偏远北方地区贫瘠的小山村里,这些来各地的远离家乡志同道合者驻扎这里。垦荒种田,打造内心的乐园,该是一种怎样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决定选择与珲儿同行,珲又叫上同样赋闲在家的石姐。还有珲的老公钱总,直奔百里以外的七峰山生态村。</p><p class="ql-block"> 崎岖冰雪山路,车子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七峰山村,已近中午。大的院落中,简单的只有几所大的长房子,众多的房间有不同的工作生活区域。也有文化作品和生态成果的展示。坐在展厅的屏幕前,认识和感知这里。从画面撷取,七峰山脚下,寂静山林有了生机。在这里,他们以道德经为典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为旨。厚土护生,疗愈大地的同时,他们也疗愈自身。他们的身份是村民,他们自制有机肥改造土壤,使用自然农法种植作物,坚持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共同添砖加瓦改造农宅。不讲索取,乐于奉献,付出努力,不计较,无纷争。同工同酬,齐抓共管,分享收获,共建家园。七峰山生态村从无到有,生态村民从少到多,共同打造着艺术乐园、生活的乐园,一幅小大同之欢。</p><p class="ql-block"> 从村子出来,向前看,绵绵的七峰山尽在咫尺。冬季的第一场雪出奇的小,不够丰腴,这里虽像卸了装的女人,失了色的淡。撩不起的落叶,化为了远去的幻影,但执着的脚步还坚守在这里,淡淡的炊烟荡漾开去的是他们生活独有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这里已近冬的休眠状态,村民多休闲在家。整个村子静悄悄的,不显得热闹。视野所及之处,空寂许多。见不到志民所说的,村民日光下热闹劳动,二三小儿,环绕土堆玩耍的场景。尽管已经营八年之久,却未见现代快速的发展态势。几个年轻人的装束也小有一种上山下乡般知青回归。简单的餐具,简单的餐食。缺少油烟味儿的浸润。犬有求温暖其中,享冬日里的可爱,何况人乎!</p><p class="ql-block"> 回归的车子里。珲儿和石姐对着话主旨:这是一种避世的选择,世界如此丰富,为何不体验一下它的多彩,这不该是年轻人该有的选择……我到没觉得他们做法怎样的出格。这许这就是他们内心独有的一份的感情吧。商业大潮,万丈高楼,霓虹闪烁,人易被空前的扁平化,宛如迷宫中的蚂蚁。往往选择走社会外力规定的路径,并努力奋斗,去创设与时俱进的,对美好的追求的体验。在众生努力创新前行的时代,他们在循着一种回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他们形色单一生活中,看不出一丝的焦虑和不安,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幸福感。还有是对我们好奇感的一种陌生,隐隐的有不为人知的内在的距离感。他们得体的给我们做着简单介绍,声调舒适平缓,没有取悦,没有推荐,像是一种自然里悄然的天籁,没有语言装饰。也许只有纯净的心才能听到。就像看到了另一个西湖,它隐藏在喧嚣与火红之后,只等待那一次默契的相遇,才能给你永恒的一瞬间。</span></p>